?

淺談“一字立骨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020-11-30 09:18李穎穎
語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11期
關鍵詞:骨法不幸者楊絳

李穎穎

“一字立骨法”通常指以一個字、詞或煉語作為藝術構思的焦點,并以之貫通全文的寫作方法,同時它也可以作為教師解讀文本的有力武器。在教學實踐的語境中,“一字”的意義更為廣泛,可以指一個字詞、一句話、一個標點,等等。在文本解讀和課堂教學中,教師以此方法為切入口,更易帶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層解讀。

一、尋“骨”探源,確定焦點

一篇文章“骨”為何,又聚焦在哪個點上,需要教師先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元素?!独贤酢纷鳛橐黄獙懭擞浭碌幕貞浶陨⑽?,包含了“人、事、情”三個要素,情感由人而發,人物由事而定,文中“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這句話則有效地將這三個要素緊密連接在一起:“不幸者”“幸運的人”分別指誰?為何“幸運的人”會對“不幸者”有著愧疚之情?“不幸者”僅僅只有不幸嗎?“幸運的人”又真的幸運嗎?由一句話而起的種種疑問可以帶領我們層層深入地解析文本,故而,此句話可以作為文章的切入口,承擔起帶“骨”的作用。

二、以字帶“骨”,層層深入

由字面意思看“不幸者”指的是老王,“幸運的人”則指的是楊絳,所以可以先行分析二者的人物形象,而在探究的過程中我們又會由淺入深地發現人物的形象是多面而立體的,“幸”與“不幸”也是相對、交融的。

1.讀老王——“不幸者”的苦與善

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向我們展示了老王的不幸:失群落伍的惶恐,沒有親人的孤苦,眼睛有疾的可憐,小屋住址的破落……眾多描述老王不幸的句子中,“只”字在反復的出現,例如:“他靠著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老王只有一只眼;老王只好把他那輛三輪改成運貨的平板三輪……”一個“只”字寫盡了老王物質、身體、精神的三重不幸。

物質匱乏 老實淳樸

身體疼痛 “只”(苦)老王(善)“送” 仁義善良

精神折磨 知恩圖報

就是這樣一個老、孤、病、殘、貧的老人,他的身上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竟可以打動楊絳先生為其提筆寫文呢?如此悲苦的老王給樓下送冰時卻愿意給我們代送且車費減半,送的冰還比前任大一半,在我們艱難的時期,幫助送默存去醫院并且不要車費,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前還拖著病體給我們送來最珍貴的香油、雞蛋……如果說善良的品質值得人們稱頌,而困苦中的善良則顯得更為珍貴,更為厚重。無論是送冰、送人去醫院還是送香油和雞蛋,一個“送”字,送出的是老王老實淳樸、仁義善良、知恩圖報的精神品質。至此,一個苦卻善的人物形象才完整鮮明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老王 “只”——“苦”:物質匱乏、身體疼痛、精神折磨

“送”——“善”:仁義善良、老實淳樸、知恩圖報

2.品楊絳——“幸運人”的善與苦

文中“送雞蛋和香油”的情節深深地觸動著每一個讀者,那么“我”究竟為老王做過什么,竟值得老王臨死前這般給予呢?能打動人心的只有人心,能觸動的善良也只有善良,文中的“我”和家人在他人非議老王時卻經常光顧他的生意;在老王生活困頓之際,我們不是直接施舍他錢財,而是給他拉活的機會,使其自力更生便意味著給予了老王一份尊重;“我”的女兒也為患有眼疾的他送去一大瓶魚肝油,關心他的身體……生活中給他的關心,生意上給他機會,自尊上給他尊重,一個“給”字給出作者一家人的善意、同情、感激與尊重。

那么既然“我”及其家人也為老王做了這么多,為什么還會覺得愧疚呢?作者認為相比于老王,無論是社會地位、經濟狀況還是家庭情況,自己無疑都是幸運的,而幸運的她雖然也為老王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卻是遠遠不夠的,甚至老王都已經去世了,自己卻一點也不知情……因此作者不斷叩問自己的靈魂:這份善良是否只是點到為止?這份善意又是否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施舍?并且這種叩問從老王剛去世的“不安”,一直到許多年后的“愧怍”,可以說從未停止。

我們再來看,作者一家真的就是十分“幸運的人”嗎?文中一些看似輕描淡寫的語句其實都在為我們傳達作者一家的不幸遭遇,特殊時期,“我自己不敢乘三輪”、老王在醫院時不敢大聲地問,只能悄悄問我“還有錢嗎”,如若再補充更多的背景資料,我們便能得知那個年代,作者及其丈夫、女兒、女婿是徹頭徹尾的不幸者,他們所遭遇的是心靈的摧殘、精神的折磨,甚至有家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v然這般身處塵埃,還不忘保持善良,還不忘反思自我是否做得不夠,至此,對于“善”這一內涵的理解才更為全面、深厚。

“我” “給”——“善”:給予老王同情、尊重、感激、關愛

“苦”——“不敢”:身體折磨、精神摧殘、生命代價

3.悟主旨——“幸運人”與“不幸者”的身份交融

由此我們才能更深層次地悟出文章的主旨:一個是生活在社會底層卻有善良光芒的老王,一個是有著善良品格卻不斷自我反省的楊絳,他們都是不幸者,是泥潭中掙扎活命的人;同時他們也都是幸運的人,因為他們遇到了彼此,在如此境遇之下仍能以真心對待真心,以善良體察善良。

“你把世間罕見的溫暖/小心翼翼地收好/藏在破落的日子里/你撐起干枯的身體/笨拙地 捧出一片心/做以最隆重的別離;而你/在被命運流放的日子里/一遍又一遍地不安、愧怍/將自我送上靈魂的祭壇/經受人性的洗禮;你們啊,卑微的你們/以善良體察善良/以真心換取真心/你們啊,活命的你們/越是被剝奪,越是懂感恩/越是被傷害,越是懂悲憫/你們啊,閃耀人性之光的你們/縱使身在塵土/心,卻開出了/花的美麗?!?/p>

從淺層信息到深度解讀,“一字立骨法”始終貫穿始終,緊扣主旨,這既有利于教師教學環節的設計,又有利于帶領學生一層一層撥開文章的內核,使理解更有深度。

三、總結生成,有效遷移

抓住一個關鍵字詞或語句反復捶打,從而深度解讀文本是“一字立骨法”的精髓所在,在不同體裁文章的教學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比如《望岳》這首寫景抒情的詩歌,我們便可以抓住“望”字來設計三個教學環節,從而層層深入解讀詩歌:“望——泰山之景”,即作者在詩中望到了一個怎樣的泰山;“望——作者之情”,即我們從詩中又望到一個怎樣的杜甫;“望——景、人之同”,即泰山與詩人有何相同之處;一個“望”字,三個層次,一析景,一析情,一析志,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解讀的角度不同,一篇文章可有不同的關鍵詞句來立骨,幫助教師在文本的解讀中迅速整理思路、抓住關鍵點,用小字詞,帶動大主旨,簡約而有效,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培養這種意識,學會聚焦,讓課堂更為高效有益。

作者單位:河南省實驗中學(450002)

猜你喜歡
骨法不幸者楊絳
淺議謝赫“六法”之“骨法用筆”
人情世故背后的真相
選擇
選擇
骨法用筆 繼承傳統——梁貴臣人物畫賞析
粗筆畫之我見
楊絳:高雅如蘭 靜若止水
析評《鼻子》與《孔乙己》的主人公心理描寫
“骨法用筆”新詮
楊絳老人的減壓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