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閱讀觀”對初中生語文閱讀的借鑒價值

2020-11-30 09:18徐璀
語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11期
關鍵詞:腰鼓紫藤蘿孔乙己

徐璀

《論語》提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币馑际钦f,閱讀《詩經》能激發人的意志,能促使人積極觀察社會和自然,可以促使人多交朋友,能促使人積極諷刺社會不平之事。在《論語》中孔子提出了自己對閱讀的看法,事實上,在指導初中生展開語文閱讀的時候也要借助《論語》的觀點,引導學生圍繞“興、觀、群、怨”展開各種閱讀活動,進而促使學生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一、興,感受作者情感

“興”指的是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能激發人們的意志和精神,能讓人們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體會到文字的感染力。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時候也要基于這一點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揣摩作者的心理,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想象作者的情懷,這樣能促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涵。

閱讀《紫藤蘿瀑布》的時候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嘗試通過文章中的某些字詞體會作者的情感波動。引導學生思考:“‘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這是文章開頭部分對紫藤蘿的描寫,這里將紫藤蘿比喻成瀑布,而后文在展現紫藤蘿花的時候卻將原本靜態的畫面動態化地呈現了出來,作者為何要用‘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來形容紫藤蘿呢?為何要重復說‘我在開花呢?”這促使學生揣摩作者的情感,學生認為:“作者一開始看到紫藤蘿的時候,有震撼之感,隨后他從紫藤蘿的身上感受到了生命力。所以在作者的心中,每一朵花就好像一個人一樣,它們都是有生命的,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展現出了花在交流,在歡笑的場景?!币龑W生繼續思考:“那么,為何作者又從這花開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生命長河是無止境的呢?”學生認為:“作者的心情一直都被不好的事情壓抑著,一旦看到花開,就體會到了生命力,自然生出了希望?!睂W生認為:“比如這次新型肺炎在嚴冬的時候橫行中國大地,讓我感到很壓抑。春暖花開后,疫情退下去,此時再看到花開,我也如作者一樣,感受到了生命和希望?!睂W生在情感共鳴中體會到了作品的深意。

在探究作品情懷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的創作主旨,這樣就能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作品的魅力。此時要鼓勵學生思考在自己創作的時候如何將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寫出感人至深的文章。

二、觀,審視社會現實

《論語》中的“觀”指的是讀者通過閱讀能更好地了解作品所描繪的社會面貌或者自然狀態。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也要注意,要引導學生圍繞作品中的細節展開分析,看看作品展現的是怎樣的社會風貌,了解作品特定的時間背景,思考當時的人心中會如何想。這樣就能讓學生進入到作品特定的情境中,審視社會現實,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作品。

學習《孔乙己》時,有不少學生不理解孔乙己的行為:“孔乙己為何不找一份工作呢?給人教書也不錯啊,就算是干體力活,至少也可以糊口,比他現在總是強一點吧!”要理解孔乙己的內心,就要基于當時的社會現實背景加以分析,引導學生了解孔乙己所處的時代,思考一下是什么束縛了孔乙己的內心。學生發現:“孔乙己生活的時代科舉制度雖然被廢除了,但是科舉制度對人們的影響卻是根深蒂固的。這讓孔乙己覺得自己是讀書人,就高人一等,如果去打工的話,就對不起讀書人的身份了。所以他才會有這樣古怪的行為?!币寣W生的認識更加深入,還要引導學生分析一下其他人對孔乙己的看法,思考一下孔乙己既然固守讀書人的“本分”,為何其他人還是看不起他。學生認識到:“那時候的人認為讀書就是為了考科舉,為了當官。而當時科舉制度廢除了,孔乙己出仕的門路也廢除了。但是人們卻還是認為爬上統治階級才高人一等,所以孔乙己的窮困潦倒自然讓人看不起?!?/p>

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結合生活背景加以分析,學生能更好地體會到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認識到這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出現的人物,因此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也要結合特定的時間背景進行分析,這樣的分析才更深入。

三、群,拓展思維空間

“群”指的是通過閱讀能促使自己和他人更好地交流,分享閱讀所得。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也要積極引導學生和他人進行互動交流,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談談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問題。若有思維的分歧點,還可以結合這些內容進行辯論活動。

學習《桃花源記》后引導學生探究作品的主旨,說說作者為何要塑造這樣一個世外桃源。學生各自抒發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看法比較簡單,單純地認為:“這可能就是陶淵明想要居住的美好環境?!钡且灿袑W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古時候的讀書人都講究兼濟天下,所以陶淵明不僅只是表達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同時也希望天下太平?!痹搶W生的說法引起前者的思考,該學生在思考后認為:“可是,我覺得我的想法也沒錯,陶淵明是不喜歡做官的人,所以才會隱居,而桃花源就是他心中理想的隱居地方?!睂W生就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結合作者的生活環境進行思考:“其實作者不是不想做官,而是當時社會太過于黑暗,讓他做不了官?!贝藭r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討論方向,鼓勵學生總結一下彼此的觀點,抱著求同存異的想法進行總結。學生最后認為:“桃花源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居住地,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社會的假想?!睂W生在交流中拓展了思路,思考的范圍更廣了。

通過“群”的方法,學生能暢所欲言,他們在表達觀點的時候提升了“說”的能力,在傾聽他人意見的時候提升了“聽”的能力,因此這是一種能促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全面提高的方法。

四、怨,評評記述弊端

“怨”指的是用質疑的方法審視問題,提出自己的個性化看法。在教學中也要組織學生結合作品進行分析,說說其寫作手法的特點,分析其創作風格,思考這種寫法好在那里,是否有什么弊端。如有能力的話,學生還可以試著改寫文章,將自己的創意融入到作品中。

學習《安塞腰鼓》后,引導學生展開評價,說說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不足之處,要如何改正這些不足之處。學生就這個問題展開了思考,有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這篇文章運用了很多比喻的手法,用來形容安塞腰鼓一起演奏時的氣勢,讓我覺得很形象很具體。但是這樣的文字用在任何一種腰鼓上,我覺得都可以,很多腰鼓都給人同樣的感覺。我覺得這樣無法體現出‘安塞腰鼓的特點?!惫膭顚W生結合這個問題展開分析,思考一下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認為:“我在寫作的時候會著重描寫一下安塞腰鼓和其他腰鼓的不同之處,包括腰鼓的樣子有什么不同,演奏的鼓點有什么不同,舞動的姿勢有什么不同?!?/p>

在“怨”的過程中,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學生也發展了審美賞析和創造的能力。學生學會了鑒賞作品,提升了自己的眼界,而自身的創作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若能積極借鑒《論語》閱讀觀,組織學生展開各種閱讀活動,則能讓學生通過閱讀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懷,以作品為窗口了解社會現實,在群體活動中發展思維能力,在讀寫結合的活動中提升批判和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就會隨之得到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226100)

猜你喜歡
腰鼓紫藤蘿孔乙己
《孔乙己》“讀寫結合”教學設計
腰鼓運動發展戰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美麗的紫藤蘿
美麗的紫藤蘿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啊,腰鼓山
想念那年盛開的紫藤蘿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