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化時代農村學生在線教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

2020-12-01 13:19張麗娜么潔紀媞馮燁
文存閱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農村學生在線教育信息化

張麗娜 么潔 紀媞 馮燁

摘要: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農村學生在線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更廣闊的平臺和發展空間。本文從研究背景入手,闡述了信息化時代農村學生在線教育現狀,并根據目前的狀況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信息化;農村學生;在線教育

一、研究背景

全球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標志著數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也為農村學生在線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更廣闊的平臺和發展空間。一直以來,國家都大力支持在線教育的發展。從2012年以來,教育信息化領域的政策集中出臺,2012年3月,《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對未來10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指導意見和總體方向,而2012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當前幾項重點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要實現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推進農村中小學寬帶接入與網絡條件下的教學環境建設;推動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普遍應用;推進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加大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力度。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辦好網絡教育,發展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

二、信息化時代農村學生在線教育現狀

目前,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推進,農村在線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進步。農村在線教育的形式也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在線教育的學習方式更是多樣化。學生可以通過線上教學接觸到其他師資,打破地域的限制。學生被動學習變為為主動學習,教師不在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是將學習的主導性交給學生。再次,學習的實景結合相完善,不斷虛擬信息技術等方式,讓學生能夠充分領悟和學習知識技能。

這些年,國家加大了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網絡建設已經跟上來了,但仍有少數偏遠地區網絡不發達。因此,農村學生在使用手機或互聯網訊號時容易出現擁堵、卡頓等問題,在線教育受此影響不能通暢傳遞,教學效果不佳。在調查中發現,有的部分農村學生為了追隨信號不得不翻山越嶺,不得不克服環境因素,不得不起早貪黑,這都加大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難度。農村學生在線教育受硬件條件和客觀學習環境的影響,教師不能及時獲得學生的反饋,并根據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因此,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在線教育讓教師也陷入了困境。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備教案、備學生、備教材,而在線教育使教師成為了“主播”。在線教育與面對面教育截然不同,其課堂教學設計,PPT的制作都需要相應的調整。因此,教師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去了解不同的軟件和熟悉各種平臺。

其次,農村學生家長往往對互聯網的認識不夠清晰,目前只是處于被動接受階段,對網絡設備的使用不夠熟悉,也致使在線教育受阻。

三、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推動農村學生在線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一)完善師資力量,建立高素質師資隊伍

師資水平決定農村各學校在線教育的質量。因此,農村各學校應有長遠的發展規劃,在擴充教師隊伍時,應側重選用信息化技術水平較高的教師,以此帶動整個師資隊伍專業能力,以便為學生提供優秀的師資水平。

(二)打造農村學生在線教育資源共享平臺

目前,美國、英國、法國、韓國等發達國家都有在線教育平臺,而且在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共享化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國內,可以建立農村學生在線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將課程資源最大化地為學生服務,讓更多優秀的教師資源能夠在共享平臺上實現自己的價值,讓更多的教師在共享平臺上能夠交流學習,讓更多的學生在共享平臺上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三)教師與家長共同引導,提高學生主動性

農村在線教育平臺需要學生和家長、教師的相互配合。線上教學,學生上課期間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師在進行線上教學時應時刻與學生進行互動,針對學生的掌握程度,鼓勵學生進行轉述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不定期地鼓勵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農村在線教育更需要家長多參與、多督促,多溝通。家長要學會更好地引導學生的發展,監督學生的作業和課程表現,鼓勵和引導學生的課程學習,促進學生在線學習效率的提升。

農村在線教育的持久發展需要國家、政府、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多方面、多角度的通力配合,才能不斷的壯大,從而促進農村教育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許亞鋒,姚軍.在線教育能促進教育公平嗎?.電化教育研究,2018,(04):38-45.

[2]李夢云,付衛東.疫后我國農村在線教育發展的六點建議.資政群議,2020,(02):46-49.

[3]王運武,王宇茹,李炎鑫,李丹.疫情防控期間提升在線教育質量的對策與建議.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20,(04):119-128.

作者簡介:

張麗娜(1981年—),女,漢族,河北省唐山市人,本科,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數學與應用數學。

么潔(1980年—),女,漢族,河北省唐山市人,本科,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高校講師,研究方向:數字媒體。

紀媞(1983年—),女,漢族,河北省唐山市人,本科,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馮燁(1982年—),女,漢族,河北省唐山市人,本科,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高校講師,研究方向:數學與應用數學。

項目:

本文系唐山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20年度立項課題“基于信息化時代農村學生在線教育狀況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課題編號TSSKL2020-01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農村學生在線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當農村孩子遇到語文導學案
提高機械原理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慕課中美應用差異的四大原因分析
高職院校農村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解決對策研究
混合學習模式及其實施要點 
基于在線教育的大數據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