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劇唱段《歌廳》的演唱分析
——以麗莎·明尼里的演唱為例

2020-12-05 07:26湯潔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
黃河之聲 2020年16期
關鍵詞:鮑爾斯歌廳麥克斯

◎ 湯潔 (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

一、音樂劇《歌廳》簡介和故事梗概

音樂劇《歌廳》(1972年的歌舞劇版本)改編自克里斯托弗·依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39年的小說《再見,柏林》,故事的背景是納粹勢力時期的魏瑪共和國,由音樂劇巨匠鮑勃·福斯(Bob Fosse)執導,佛瑞德·埃伯(Fred Ebb)填詞,約翰·肯德爾(John Kander)譜曲,獲1973年奧斯卡8項大獎,女主角沙莉·鮑爾斯的扮演者麗莎·明尼里因在劇中的完美演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故事講述的是20世紀30年代,在納粹勢力控制下的德國,美國青年沙莉·鮑爾斯是柏林一家歌廳的頭牌歌女,她性格開朗,能歌善舞,十分受歡迎,來自英國的男教師布萊恩·羅伯茨(Brian Roberts)和沙莉·鮑爾斯是住在同一所公寓的租戶,他以教授英語和做英語翻譯為生,沙莉對布萊恩一見鐘情,于是她主動與布萊恩交往,憑借自己的資源介紹學生和出版商給他,還提供自己的房間給他作為教室用,在生活和工作中主動給予幫助,但布萊恩的兩性關系非常的模糊,即使沙莉主動投懷送抱,布萊恩都無動于衷,于是兩人先是成為了好朋友,在多次交往后,沙莉和布萊恩建立起情人的關系,但奇怪的是兩人雖然同居,其關系卻似乎是介于愛情和友情之間漂浮不定,后來沙莉認識了一位男爵麥克斯(max),麥克斯幽默風趣、非常富有,于是三個人產生了微妙的感情,變成了復雜的三角戀關系,后來沙莉懷孕了,她竟然不知道這兩個男人哪位才是孩子的父親,在一番猶豫掙扎后,最終放棄了愛情打掉了孩子,她對愛情的無限追求和渴望,最終是空歡喜一場。

二、女主角莎莉·鮑爾斯的性格分析

1.活潑外向,獨具個性。沙莉·鮑爾斯是劇中的女主角,是本劇的核心人物,她著裝浮夸時髦,個性的短發,常常涂著夸張的藍色眼影,常常煙酒不離手,故事一開始與布萊恩在出租房相遇的場景以及她在舞臺上的第一場演出《我的先生》(《Mein herr》)表現出沙莉是一位性格活潑開朗、魅力四射的女性,她是歌廳的頭牌歌女,在歌廳與各種人群的交際顯得游刃有余。

2.生活隨性,行為豪放。接下里與布萊恩的交往看出她的愛情觀,基本上是處于比較混亂的狀態,她不像當時的普通女性,趨于被動且要依附于男性,她遇到的自己喜歡的男人,會直接主動追求,這樣看來沙莉這一角色是一位性格開朗,行為直接、豪放的女性形象。

3.外表堅強、內心脆弱自卑。在后面的劇情發展中,談到了沙莉的家庭,沙莉從小缺失父愛,雖說和父親極少見面,但她內心深深地愛著父親,她對能見父親見面表現出了極度的期待。平時大家所看到的沙莉是一位獨立開放的女性形象,會把她平時的獨立看成是理所當然,而忽視了她內心的脆弱和無助,實際上她非??释彝ズ捅粣?,是一個需要被照顧的孩子,承受著缺愛和被忽視的痛苦。

4.控制不住名利的誘惑,性格矛盾、虛榮。沙莉和布萊恩確立戀人關系后遇到了男爵麥克斯,麥克斯非常富有,她想通過麥克斯幫助她完成明星夢,于是靈魂很快就墮落,和麥克斯發生了性關系,穿著麥克斯送她的皮草大衣,餐餐吃魚子醬,她和麥克斯并不是因為愛情在一起,而是出于目的。

5.大膽追求真實的自己,勇敢坦蕩。在最后唱段《歌廳》(《cabaret》)里,沙莉向大家描繪了自己的一個朋友艾茜的凄慘故事,其實這是沙莉對自己未來的想象和預告,雖然聽起來很可悲,但沙莉并沒有被這種結局恐嚇到,她仍然清楚自己想要哪種生活,就像最后她幾乎是用生命喊出了最后的歌詞“生活就像歌廳,也只是個歌廳,而我喜歡的,就是歌廳”。

總之,沙莉鮑爾斯的外在性格是活潑開朗、獨立灑脫的,雖然在人們看來有一個不切實際的電影明星夢,即便是生活再痛再苦她也會堅持做自己,努力追尋自己的夢想,而內在的性格,她是一個矛盾、內心脆弱、自卑缺愛的人,她是一位可愛又可憐令人心疼的女孩。

三、音樂劇唱段《歌廳》演唱分析

(一)唱段概述

《歌廳》(《cabaret》)唱段出現在本劇的結尾,是在沙莉·鮑爾斯打掉腹中的胎兒送別布萊恩后再次站上歌廳的舞臺演唱的,故事發展到這,沙莉·鮑爾斯身心疲憊,滿心期待的親情、愛情一無所獲,這是沙莉精彩的情感自白,最讓人難忘的一場戲,具有強烈的戲劇性,這個唱段對于刻畫沙莉這一角色有著重要的作用,沙莉放棄了自己的愛情和孩子,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她用強顏歡笑掩飾心中的酸楚的無奈,繼續為歌廳招攬顧客,歌曲的歡樂和激情與沙莉內心的痛苦,臉上的淚水形成強烈的戲劇對比,讓人倍感酸楚。在沙莉唱到艾茜時,歌詞是這樣描述的:艾茜住在臟亂差的合租房里,她并非是各位嘴里所說的那種“嬌羞的花朵”實際上她出賣皮肉,論時計費,她死去的那一天,鄰居們都跑來嘲笑她混亂的生活,她是嗑藥喝酒過量致死的,而她竟然覺得艾茜像女王一樣躺在那里,說這是她這輩子見過的最開心的尸體,沙莉其實在與人傾訴她對自己未來凄慘結局的想象和預告,尤其是歌詞,暗示了沙莉的最終命運:她會成為下一個艾茜。而她,并沒有被這種結局所嚇倒,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哪種生活,就像她原本是想留住腹中的孩子,和布萊恩組成一個家庭,可最終還是選擇打胎繼續呆在情勢緊張的德國追尋她的明星夢,她的經歷比布萊恩厚重得多,她知道自己的才華有限,只能在下層酒吧賣唱,可是她更清楚,跟布萊恩去傳統保守的英國,沒有工作沒有娛樂,普通家庭婦女的生活對她而言簡直是慢性自殺。她喜歡柏林的那種頹廢的末世狂歡,畢竟現實還是冷冰冰的,除了她熱愛的歌舞和酒精,生活還能怎樣呢?她不敢正視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自卑,不敢正視內心深處對愛情運的自卑,所以她對自己與布萊恩并不合適的問題也似乎不太接受??墒?,她最終還是下定決心,即使自己沒辦法實現明星夢,但她也不愿意跟著布萊恩組合在一起過普通婦女的家庭生活,于是就唱出了這首《歌廳》(《Cabaret》)。她的感情是復雜的,雖然在舞臺上的表演是虛構的,可是現實的生活,又能比舞臺上真實嗎?在《歌廳》(《cabaret》)這個唱段中,我們可以從沙莉波爾斯的表演中感受到她所經歷的一切心理活動,這不僅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段戲劇對白,還是一段高濃縮的心歷旅程,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她已經做出選擇,而故事也到此結束。此唱段不僅僅是表現了沙莉·鮑爾斯這一人物復雜的內心和情感世界,同時也通過這個故事展現了三十年代的德國,人與人之間的那種微妙的難以言喻的情感??鞓放c苦悶同行,壓抑等待著爆發,一切都在《歌廳》的歌舞中表達出來。艷俗的滑稽歌舞表演中,揭露了那個時代的一些復雜的社會問題。

(二)《歌廳》唱段演唱分析

這首作品頗具爵士曲風,整首歌曲以C大調為主的一個a加a1的變化反復的樂段構成,節拍為4/4拍,演唱音域在小字組的g至小字二組的d之間,橫跨十二度,整首歌曲層次分明,第一小節至第四小節為歌曲前奏,意為預示歌曲的主題內容,描繪意境,渲染氣氛,為演唱者倒入情境,同時還為演唱者提供音高、速度、節奏、節拍、調式調性以及力度等方面的提示。第五小節至第三十小節為主樂段,此樂段結束在開放性的終止上,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受,在音樂上較有動力感,這一樂段節奏歡快,從麗莎·明尼里的演唱中可以聽得出,她用聲音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努力活躍氣氛。這一段她在Come taste the wine,come hear that band 這一樂句中做出了強弱對比,前面一句很輕聲,后面一句在音量上加大了力度,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這樣的處理方式帶動了整場觀眾們的情緒,在這個樂段中,她的口腔保持充分打開的狀態,氣息充沛,情緒飽滿,跳動的聲音營造出一個歡樂的景象,有很強的感染力。第三十一小節至五十八小節為變化反復樂段,它的變化體現在篇幅上增大,與A段行成遞進的關系,因此在這一段中,演唱者在情緒的把控、聲音的層次要處理得比第一段更深入一些。這一段中麗莎·明尼里有一個演唱的亮點,就是當沙莉·鮑爾斯對大家談起自己的朋友艾茜時,有宣敘調(Verse)的性質,宣敘調這種體裁源于歌劇,后面沿用到音樂劇中,它的戲劇功能是以訴說為主,表達人物的思想矛盾和迫切需要。演唱時要注意語氣和語感,麗莎·明尼里用戲劇化的語言在演唱,艾西的故事是悲傷凄慘的,是對她黑暗內心的映射。她潛意識里,早就相信自己會是和艾茜一樣的命運。因此,麗莎·明尼里對似唱似說的這一段語氣拿捏非常好,形象生動,跌宕起伏。but when I saw her laid out like a queen但我看到的她竟然像女王一樣躺在那里,“queen”女王這個詞麗莎明妮麗處理得非常細致,有小幅度的顫抖,同時保持弱聲,情緒的表達上表現得非常內斂卻不失爆發力,讓人倍感傷痛,在這句唱詞之后那段“What good to sit in alone in your room? Come hear the music play”,用了那種極輕卻極有誘惑力似鬼囈般的聲音,仿佛此時艾茜附身,她和大家說:“獨自坐在房間有什么用呢?快來看歌舞表演吧!?!边@仿佛來自幽冥的聲音告訴大家人生苦短,應該及時享樂,把整個音樂的氣氛推到了高潮。接著反復的樂段是該作品音樂的高潮部分,when I go,“go”的時值是小字二組的c,時值10拍,這句需要充足而穩定的氣息使聲音穩穩站住,除了技能外,這句更是一個情緒的發泄口,必須深入的理解角色,感同身受地喊出來,以制造戲劇效果。接下來唱到全曲音區的最高點and I love a cabaret,她在唱這句時,用極具爆發力的聲音表現了人物的掙扎和無奈,她的聲音和演唱藝術賦予這部音樂劇更高深的寓意。

結 語

總之,麗莎·明尼里在劇中不僅展現了完美的聲樂技術,更是在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表現方面造詣深厚,她的演唱富有層次,情緒推動發聲,聲音每一分每一秒都抓住了人物,跟著人物走。最后的爆發,表現了她掩藏在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個狀態的外表下,是內心的痛苦和矛盾的爆發。這個唱段一方面體現了沙莉·鮑爾斯內心脆弱感傷的一面,一方面也讓觀眾看到,即使她內心傷痕累累,她也依然會面帶笑容面對外面的世界,音樂的諷刺和令人反思的元素,在她的歌聲里表達得淋漓盡致。

猜你喜歡
鮑爾斯歌廳麥克斯
越南發生致命火災,33人喪生
淺談麗莎·明尼里在音樂劇《歌廳》中的演唱特點
Why Max Stopped Barking 為什么麥克斯不吠了
匹茲堡槍案嫌疑人拒不認罪
《瘋狂的麥克斯4》當選 本世紀最佳澳大利亞電影
有那個狀態,干什么都能干成
一個神奇的發現
神奇的上帝
神奇的上帝
越南擬立法禁止在歌廳跳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