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審美與舞蹈文化

2020-12-05 07:26余覃穎湖南師范大學
黃河之聲 2020年16期
關鍵詞:舞蹈動作情感

◎ 余覃穎 (湖南師范大學)

舞蹈作為一門表演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從中國舞蹈發展來看,不管歷史怎樣發展,舞蹈始終都被作為文化現象傳承、發展。隨著社會進步,它的內容在不斷豐富與充實,逐漸成為憑借身體就能反映精神世界和現實生活的人文藝術。隨著舞蹈多元化的推進,舞蹈藝術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不僅從觀賞審美方面,從專業角度來看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還出現了專業的舞蹈培訓學校。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舞蹈藝術不僅越來越豐富多彩,還推動了文化繁榮的進程。人類作為舞蹈藝術的主體,不僅要學會用肢體跳舞,還要學會用眼睛觀賞、用心靈感受舞蹈,促進舞蹈藝術的發展進步,積極推動社會文化的繁榮。

一、舞蹈作品中舞蹈審美與文化的具體體現

眾所周知,舞蹈表演極具觀賞性,同時也是傳播文化的重要方式,舞蹈作品是重要載體。不同于單一的文字敘述,舞蹈是通過肢體語言傳達文化信息與思想感情,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風俗而體現一定的文化,這些大部分觀眾可以自然體會到。但舞蹈專業審美則需要積累一定的舞蹈知識,有相關的專業基礎才能形成。在這里,我想簡單賞析一部自己比較熟悉的古典舞舞蹈作品——《良宵》,來講一講這部作品中舞蹈審美與文化的具體體現。

“良宵”一詞擁有美好的立意,這部舞蹈作品《良宵》,講述了少女的美好年華,以抒情、清新、單純而美好的背景,給人以怡然自得之感,生動描繪良宵的愉悅心情。作品本身沒有大量炫技,相對來說它的身韻和延展性動作較多,這恰恰展現了少女的柔情;在潺潺的水流旁,溫婉可人的少女眺望夜空,思緒萬千……但其中也不乏力量性、速度性的動作,如風火輪和快速涮腰,在給人帶來美感的同時,也展現出相對的力量性;還有一些頭和手快速運動的小點,也塑造出少女活潑靈巧的一面,將其與古典舞中常有的盼望丈夫歸來的少婦形象區別開來。舞蹈中技術技巧的加入與人物情緒相輔相成。作品中融合了搬腿、控腿、涮腰等動作,展示舞者軟開度和控制能力,保證了作品的技藝美;同時,也將情緒渲染到位了。其中一個慢起的劃腿,腿部拉長的線條賞心悅目,女子低頭看著,似乎在注視著自己水中的倒影,沉浸欣賞自己年輕美麗的容貌,慢慢拂開水面,想要去觸摸真實的自己的樣子……舞蹈漸漸推入高潮時,用了蓋腿加吸翻身、踢后腿等動作渲染情緒,將少女的期盼向往推向高潮,大幅度技術動作更好地將情緒點燃,也使人不禁想象:也許少女在月光下欣賞自己美麗的容貌后,更加希望能夠嫁到一個溫文爾雅的丈夫吧,能夠與自己相配,與自己共同欣賞這美好的夜色,暢談人生,期盼與向往之情也不由得愈加濃烈……作品高潮部分過后,少女開始嘗試壓抑住自己的心情,用迂回的步伐緩緩走向前方,一手扶在臉旁,一手隨身擺動,身體呈現出s型曲線,充滿了女人的嫵媚,也展現出古典舞“擰、傾、圓、曲”的曲線美;眼神中滿是欣喜與期待,仿佛自己的有情人就在眼前,而自己壓抑住內心滿滿的歡喜,用最美最好的狀態去走近他,去和他相遇……這便將傳統女子含蓄內斂的形象與內心興奮激動的心情的反差融合體現了出來。

作品的音樂、服裝對作品的美和內涵的表達起到了輔助作用?!读枷氛麄€舞蹈音樂悠長、迂回、舒心,能夠配合動作帶給觀眾美的享受。舞蹈服裝采用白黃暖色調,似乎極度符合“良宵”這個主題,像是黑夜里鵝黃色的燈光和清冷的月光相互交映,又像美好溫暖的未來與清冷孤寂的夜晚相對比,使人浮想聯翩。

對于一部舞蹈作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與感受,有些人覺得“良宵”是團圓的夜晚,有些人覺得是新婚之夜,有些人覺得只要是開心的夜晚,都是“良宵”……而這兩個字在我腦海中呈現的畫面,是那清冷的夜色中,一位待嫁閨中的女子在江岸邊獨賞月色,明月灑下無限清輝,女子的思緒也隨之被拉長,她憧憬著未來,也存在著點點擔憂;她也許期待著有一人能與她相伴,也許也在為那人是否能與她相談甚歡而憂心忡忡,百感交集卻無人訴說,她只能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部寄托于明月……而我,也像她一樣吧,對未來有喜有悲,有美好的期待,卻也有對現實的擔憂,但最終,我們還是會不斷期待著美好的來臨。

二、舞蹈作品需要符合舞蹈審美、蘊含舞蹈文化的原因

舞蹈以人體作為美感的物質基礎和藝術的表現媒介,通過人體的造型和有節奏的程式化了的動作來塑造形象,以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風貌,給人以美的感受,因此舞蹈成為美學研究的對象之一。舞蹈最初與圖騰崇拜和巫術活動結合在一起,后來漸漸具有精神功能,成為審美欣賞的對象。舞蹈從娛神發展到娛人,自然便需要符合人的審美,經過上千年的發展演變,這一點也是不會變的。

那么到底舞蹈作品為什么需要符合舞蹈審美呢?我從舞蹈的形象性來講一講。

舞蹈的動作語言是表現形象的主要手段,它源于日常生活的情感動作,是體貌、表情、語言的集中與發揮,也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凝練性。單一動作大都沒有固定、確切的具體內容,因而需要根據具體的人物形象去編排整理動作。形象性是舞蹈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審美特征,只有生動、具體、鮮明的形象才能使觀眾有審美的感知。任何藝術都是以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人們思想情感的,這是所有藝術門類共同的特點和根本規律。

由于舞蹈藝術將人體自身的動作、表情作為表現手段,因此在表現社會現實生活的可能性上,存在著比較大的局限性。但也正因如此,它在表現人的思想情感的真實、深厚、豐富等方面是其他藝術門類所不及的。舞蹈的藝術媒介是人體,人永遠是舞蹈藝術所表現的主要內容。即便是以動植物等自然景物為題材的舞蹈,其舞蹈形象也是擬人化的;例如,《天鵝湖》中“四小天鵝舞”,并不是表現動物的天然屬性,而是表現少女的動人形象,它比詩歌、繪畫中的借物抒情更加直接、具體地表現人的情感、理想、愿望,描繪人類的精神世界。而在表現勞動、愛情、戰斗生活等題材的舞蹈作品中,更能以舞蹈形象直接而強烈地表現人類內在的精神力量。因此說,舞蹈作品中創造出符合大眾審美且生動、具體、鮮明的人物形象,能夠產生巨大的審美力量和感染力量,激發起欣賞者的情感共鳴,進而引發人們的美感,被更多觀眾所喜愛。

舞蹈作為一門人體動作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是與特定的民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適應的。通過歷史積淀,我國已經形成了深厚的舞蹈文化。舞蹈文化是以肢體作為符號,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民族特有的符號系統,保存、傳遞著民族的價值觀念、行為,表現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好的舞蹈作品是將文化與舞蹈充分融合展現,兩者相輔相成。

比如舞蹈《老伴》,就是選材于現實,通過舞蹈表現了生活中夫妻間磕磕絆絆的情景,兩個老年人像年輕小情侶一樣撒嬌、生氣、鬧別扭,不正是展現了當下社會生活中老年人積極面對生活的年輕心態嗎?最后有一幕是老奶奶為自己衰老的容顏感到無奈,當老爺爺想捧起她的臉細細端詳時,她忽然用大蒲扇擋住不讓他看,可是老爺爺卻不介意,依然深情地剝開扇子,注視著老奶奶滄桑衰老的臉龐,因為在老爺爺眼里,她依然是他心中最美的寶貝。這個情景就能讓我們深切感受到愛的永恒,即使沒有了美麗的容顏、姣好的身材,依然不離不棄,相伴到老,真正印證了那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整個舞蹈在以俏皮可愛的動作和表情給觀眾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帶來了情感上的共鳴,更是傳遞出中華民族和睦友愛的家庭文化,也體現人民大眾對愛情生活的態度:簡簡單單,平平淡淡,相互攙扶,依偎到老……舞蹈與文化的融合升華了舞蹈作品的境界,使其更受觀眾喜愛,也使得其中的文化內涵廣為傳播,促進文化繁榮。

舞蹈是用人體的“形”、動作語言的“聲”、舞動的“情”來表現生活和情感。如“優美、英姿、丑態”都借助人體各種生動的形態來表現,又如同說話一樣用肢體動作語言把“嬉笑、哭鬧、爭吵”表演得活靈活現,同樣用肢體情緒和面部表情把“悲憫、憤怒、欣喜”等內心情感表現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靶?、聲、情”和諧運用到舞蹈中,使舞蹈藝術極具表演性,突出體現了舞蹈的審美特征,也體現了舞蹈的肢體語言文化,舞蹈編導也能通過這些,將思想感情、民族文化融入舞蹈作品之中。舞蹈從民間走上舞臺,從普通娛樂升華到藝術高度,與其獨特強烈的審美特征和深遠悠久的舞蹈文化是息息相關的。

三、如何看待和對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審美與舞蹈文化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增長。近年來,舞蹈藝術備受關注,產生了舞蹈類綜藝節目,讓專業舞蹈更好地走進大眾視野,但同時也對舞蹈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舞蹈類綜藝節目《舞蹈風暴》中,觀眾除了能夠感受到舞蹈的美,還能夠感受到藝術蘊含的人文力量,這種人文力量蘊涵著思想情感,還有人的修養修為。參加節目的眾多舞者都有著高超的技藝和自己獨特的舞蹈魅力,而最終在節目中獲得了總冠軍的,是舞蹈中充滿了生活氣息的舞者——胡沈員。通過舞蹈來傳達情感,表露自己的心聲,讓觀眾們感同身受,這才是舞蹈的真諦;他的舞蹈充滿了生活氣息,在他的舞蹈中,可以收獲滿滿的感動和期望。

胡沈員在節目中初入觀眾視野時,帶來了《兒時》,他的動作質感無可挑剔,每一個動作都很到位,讓觀眾看得舒心,符合了大家的舞蹈審美;而他的音樂、肢體動作語言,也傳遞給觀眾信息和能量,帶給觀眾無盡的感動。當他出手擺出海螺狀,托起放到耳邊聽海浪的回聲時,觀眾的視線也開始跟著他的手勢游走……隨著他的動作,內心的情緒傾瀉而出。胡沈員解釋他的“風暴時刻”,這個頭在下,腳在上的動作,看似簡單,但卻是對童年溫暖的回憶:小時候在家練功打倒立,頭朝下,會發現原來沙發下有很多灰塵,還有自己心心念念找了很久的彈珠……原來將視角顛倒過來,能夠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秲簳r》貼近生活,打動人心;蘊含文化,也引人思考。無論技術還是情感,審美還是文化,相互交融才能形成真正好的作品。

對于舞蹈作品的創作、演繹,雖然要注意的方面很多,但是“大道至簡”。胡沈員說《兒時》:“這是一個很復雜的作品,但是要簡單化?!焙唵问鞘裁??是干凈、純粹且明白。把花哨的東西都去掉,只留下心和身體。身體是胡沈員的筆,心是胡沈員的靈感,舞臺就是他的書和天地。你用筆書寫的時候,會希望這只筆趁手、舒服,書寫順暢干凈,胡沈員也一樣。所以他修煉身體,不斷精進,直到身體可以為所欲為。到此時,他可以隨意表達自己內心;而身體,不過是身體。這便是舞蹈中審美與文化真正的交融。

結 語

社會的發展進步促使文學藝術加速發展,人們期盼美好的生活,也更加注重精神享受、文化熏陶。這也意味著,舞蹈不再只是娛樂,而真真正正是文化交流傳播的途徑,是一門藝術,是能夠推動文化繁榮的人文藝術。

時代也對學習舞蹈的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作舞蹈作品,要考慮舞蹈專業審美,編排流暢而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凝練性的舞蹈動作,創造出生動、具體、鮮明的人物形象,使觀眾能夠感知到舞蹈的美;還要能夠憑借身體反映精神世界和現實生活,保存、傳遞民族的價值觀念、行為,升華舞蹈作品的境界。好的舞蹈作品總是具有獨特強烈的審美特征和深遠悠久的文化內涵。除此之外,不斷修煉身體也很重要,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才能夠隨心而舞,真正演繹好優秀的舞蹈作品,吸引更多觀眾來觀看舞蹈、來感受舞蹈的魅力,將我國的舞蹈文化繼承發展下來,并傳播發揚出去。我們這么期盼著,也為此奮斗著,永不停歇。

猜你喜歡
舞蹈動作情感
學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課
情感
《悅讀·家》開播激發愛國愛家情感共鳴
詩歌與情感的斷想
臺上
校園舞蹈 多姿多彩
動作描寫要具體
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