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事件審計中保密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策略

2020-12-06 10:50任咪娜
理財·經論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保密工作保密審計工作

任咪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多點暴發,成為全球各國面臨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傳統辦公方式,為做到疫情防控和審計工作兩不誤,審計人員采用在線工作、遠程辦公、視頻會議等方式,實現了遠距離的“面對面”辦公。但新技術、新媒介的普遍應用,給審計保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做好突發公共事件審計中的保密工作,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一、突發公共事件審計中保密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是面臨外部環境的考驗。新冠肺炎疫情屬于突發公共事件中的衛生事件,事件發生后,作為最先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疫情的國家,我國很快成為世界輿論中心,我國應對疫情的各項舉措、出臺的相關政策以及相關科研成果等,都是其他國家關注的焦點,勢必會有一些國家企圖通過各種手段竊取我國相關秘密。審計機關作為黨的政治機關、宏觀管理部門,也是某些國家或組織的竊密對象,尤其是疫情期間,黨和國家部署審計機關開展了疫情專項審計,與以前開展的汶川、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審計等突發事件審計不同,此次疫情涉及全球,審計機關掌握著大量與疫情相關的信息,很可能吸引不法分子的目光,這就給保密工作帶來了更嚴峻的考驗。

二是面臨內部管理的考驗。疫情期間,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部門均放寬了對現場辦公的要求,提出了彈性工作、居家辦公等舉措,雖然有“金審三期”工程支持,能夠滿足一些人員的線上辦公、在線會議等需求,但是人數較多時,仍然需要借助其他網絡會議平臺。由于網絡空間信息實時管控的難度較大,在使用網絡會議工具時,審計人員的發言無法經過嚴格、及時的保密審查,可能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將重要信息通過網絡傳輸出去,保密工作人員或技術人員也無法準確評估審計人員行為是否符合保密規定,同時網絡泄密的信息源頭追溯工作也很困難,無法完全復盤會議實時情況,使得事后追責成為難題。

三是面臨著技術層面的考驗。根據科技強審的要求,大數據審計成為審計工作的重要支撐,審計機關掌握的數據越來越多,數據安全日益成為審計保密工作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在疫情專項審計期間,非現場審計成為主要審計模式,主要通過數據分析篩查線索,然后再進行精準延伸,而在數據采集、整理、傳輸、存儲和使用等整個鏈條中,均存在失泄密風險。近年來發生的失泄密事件證明,不法分子竊取秘密的手段,已經逐漸從對“人”下手轉變為從技術攻關,遠程竊密、技術竊密的案例逐漸增多,大數據成為現代“黑客”竊取數據的工具之一,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微信、微博、網絡郵箱等進行交流,如果別有用心的人將審計人員交流過程中的海量、多元化、碎片化的非密信息通過大數據進行關聯分析,建立某種整體聯系,就可能挖掘出背后的重要價值。因此,數據是資源,但與之相伴的還有風險,新技術條件下,審計保密工作面臨的形勢日益嚴峻,對反竊密防泄密的要求更高。

二、做好突發公共事件中審計工作的保密管理是對審計人員的必然要求

做好突發公共事件中審計工作的保密管理是黨員、審計人員的義務。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保密工作,入黨誓詞明確要求每名黨員“保守黨的秘密”,黨章也明確規定黨員必須履行“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的義務,可見,保守黨和國家秘密是作為黨員的基本要求;審計法第十四條、審計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五條也對審計人員保守國家秘密情況作出明確規定,這是在法律框架內對審計人員保守國家秘密的強制要求;同時,誠實守信是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作為審計人員,“守信”的重要體現就是保守國家秘密,這是道德層面的約束。因此,審計人員在履職過程中,尤其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更應當遵守黨章要求、法律規定和職業操守,保守國家秘密,這也是樹立審計公信力、影響力的題中之義,是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

做好突發公共事件中審計工作的保密管理是審計工作的現實需要。突發公共事件審計中,審計機關監督的都是重點領域、重點部門和重點資金,具有政策導向強、資金總量大、涉及領域多等特點,無論是新冠肺炎疫情專項審計,還是此前開展的汶川、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跟蹤審計,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都會第一時間接觸最核心部門的內部資料、敏感信息,甚至是國家秘密,這些信息一旦泄露,往往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特別是在突發狀況下,部分數據泄露,甚至可能會引發社會公共事件或給國家帶來重大影響;同時,項目實施過程中會產生審計數據、工作底稿、審計結論性文書等資料,這些資料既是審計的重要依據和成果,更是需要保護的工作秘密或國家秘密,從近年來審計署定密情況看,審計產生的涉密文件數量多、等級高、影響范圍廣,很多為黨和國家作出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因此,無論是從審計過程來講,還是從最終呈現結果來看,審計人員都應該做好審計保密工作,確保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安全。

做好突發公共事件中審計工作的保密管理是履行職責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審計署連續將“加強保密安全管理”作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安全工作的要點,統籌安排部署,要求各單位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和保密意識,嚴防失泄密事件發生,審計署的年度工作要點,也把加強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作為重要內容,對做好數據保密、信息安全提出明確要求,審計署黨組還將保密工作納入對各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綜合考核指標,可見,加強保密安全管理,特別是各級審計機關必須抓牢抓實的重要任務和職責,是確保審計工作安全、有效開展的基礎性工作,特別是疫情期間,做好安全、保密等工作,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保障性工程,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三、做好突發公共事件審計保密工作的路徑及舉措

一是健全完善保密工作機制。健全、落實保密工作責任制,繼續發揮保密委員會的領導決策、調查研究、督促檢查、協調保障等職責,各單位一把手切實履行保密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分管保密工作領導干部、分管業務工作領導干部、審計組組長、各單位處室負責人等在職責范圍內履行相應的保密職責,夯實一級抓一級、一級督一級的保密工作格局;深化完善制度體系,結合國家、各部門的保密規定、本單位實際及疫情防控的具體要求,及時更新完善保密工作制度,形成覆蓋面廣、要求嚴密、與時俱進的保密制度體系,切實靠制度管事、管人;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既要開展專項保密檢查,也要結合黨建檢查、紀檢監督開展聯合檢查,抓好抓實網絡安全演練等工作,建立問責機制,以責督人、以責促為。

二是把握重點,有的放矢。審計保密工作,要重點抓好“一人、一物、一現場”?!耙蝗恕奔磳徲嬋藛T,做好保密工作,關鍵在人,最終靠人,既要做好涉密人員的上崗審查、在崗教育和離崗脫密等工作,又要針對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的特殊要求,加強對全體參審人員的保密安全教育和提醒,做到環環保密、不留死角;“一物”即審計資料,要對審計工作資料實施封閉式管理,尤其是涉密資料,要完善登記臺賬、傳閱手續,嚴控知悉范圍,進一步規范攜帶涉密載體外出的有關要求,有效防范失泄密風險;“一現場”即審計現場,審計現場是審計人員最主要的工作場所,也是失泄密風險點較多、管理較難的環節,因而是審計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中要強化審計現場的辦公設施配備、涉密資料存放、電子數據管理、審計檔案移交等保密措施,搭建安全的審計工作環境,確保國家秘密安全。

三是加大宣傳,提高認識。深化對中央有關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學習,積極落實國家、審計署及駐地政府關于疫情期間保密工作的具體要求,提高保密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創新宣傳教育與培訓形式,通過文件解讀、知識測試、網絡專欄、短信提醒及典型案例教育等方式,既學習疫情防控知識,也傳輸保密工作要求,切實提高審計人員保密意識、安全意識;利用審前培訓、審中交流、審后總結等契機開展保密提醒,也可將保密學習作為審計現場臨時黨支部會議重要內容,并對審計組保密工作進行評估,做到審前有提醒、審中有學習、審后有評價。

四是提升技術,確保安全。加大技術投入,繼續鞏固保密基礎設施建設,為審計人員配備必要的保密檢查工具,定期對保密防控裝置、安全防護軟件等進行檢查、升級、換代,不定期對涉密載體存放、重要會議場所的保密設備進行檢測,確保設備運行正常、性能良好;緊抓審計工作用機和數據分析網,強化管理與技術防范相結合,物理隔離和邏輯控制相結合,做好軟件安裝、硬件防護、攻防演練;以大數據理念推進保密工作,開展政務郵箱、互聯網信箱保密安全檢查,并建立工作微信群使用規則,規范審計人員對社交軟件的使用,禁止在社交軟件中討論工作信息,準確評估信息的顯性價值和隱性價值、基本價值和潛在價值,防止竊密人員通過大數據進行竊密;強化審計數據管理,規范數據查詢、審批流程,嚴控查詢端口,構建安全可靠穩定的數據傳輸渠道、數據存儲空間,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審計保密工作防護體系。

猜你喜歡
保密工作保密審計工作
做好新時代下保密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高校內部控制體系中的審計工作思考
當前高校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輕聯、總社召開保密委員會(擴大)會議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徑
承諾
跟蹤導練(4)
做好企業審計工作的幾點思考
讀者調查表
加強審計工作質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