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的策略探析

2020-12-07 10:52韓輝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閱讀習慣初中語文

韓輝

【摘?要】閱讀教學是初中階段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閱讀教學的開展不僅有助于學生語言基礎的積累,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學習興趣的激發。本文以此為基礎,圍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就相關的優化措施進行探索與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習慣;閱讀實效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從來就不是補課,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課外閱讀作為學生接觸豐富世界的窗口,本身也是拓展學生視野、提供生活樂趣的有效方式。語文教師應提高對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間斷地優化課外閱讀教學策略。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作為一種重要的溝通交流方式,初中語文閱讀學習的本質是對文字的賞析、記憶以及綜合分析。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人們習慣通過閱讀的方法獲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所以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閱讀能力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能力。作為初中階段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以此來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課程標準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客觀而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還存在有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目標單一化

新課標中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但是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的教授過程與方法實際上都已經脫離了學生學習的知識及能力。而如果側重于情感及價值觀的教授,勢必又會脫離教材的過程及方法。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目標的時候,也容易顧此失彼,繼而導致閱讀教學工作難以得到高質量的開展。

(二)教學內容過于程序化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人們對語文教學活動也進行了新的探索。教學內容的范疇不再局限于語文教材,教學重點也開始向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融合滲透轉變。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的經驗,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具有程式化的特點,教師對教學內容盲目的拓展,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所以也就出現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盡管在教學思維上有所轉變但是教學效率仍舊難以提高的現象。

(三)教學活動形式化

新課標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以及自主表達,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以及不同的知識訴求,為了響應新課改,很多教師也開始將教學的重點轉移到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上。對于學生而言,其自身卻并沒有掌握自主閱讀的技巧與方法,自主閱讀很多時候也就成為了盲目閱讀。在缺乏教師有效引導的基礎上,學生也難以從閱讀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

二、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環境本身便具有育人的功能,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去,便應該就閱讀環境的創設予以思考。學校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教師可以在學校的走廊以及墻壁上張貼閱讀的宣傳標語以及書籍推薦等內容。同時也可以開發校園廣播這一平臺,為學生朗讀經典文獻或是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等。對于“世界讀書日”等活動教師也應該高度的重視,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以及圖書館的建設,為學生的課外閱讀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在班級中,也應該注重閱讀氛圍的營造??赏ㄟ^黑板報、墻壁等載體進行引導,也可組織班級內部的閱讀以及朗讀比賽,以此來進一步營造班級內的閱讀氛圍。最后便是家庭中讀書氛圍的營造,家長應該提高對孩子閱讀的重視程度,在課外書籍的選購上也應該有所選擇。家長也可以培養自身讀書的習慣,通過言傳身教來為孩子樹立閱讀的榜樣。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通過與孩子進行讀書交流來增進感情,這些都是家庭讀書氛圍營造的有效途徑。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展開學習活動的動力源泉,在動力的驅動下,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情感都能被充分地激發,所以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也應該結合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針對性的組織與開展閱讀活動。

為了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習慣與閱讀愛好,教師可以組織一個相關的調查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閱讀類型進行選擇。通過收集與匯總教師便不難發現,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故事性的書籍是多數學生最喜歡的閱讀類型。所以教師在今后閱讀活動的組織過程中,也可以搭建語文與圖書館之間的橋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相關書籍。

(三)指導課外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有效的閱讀方法以及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有著重要的影響。為此教師也應該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引導和幫助以培養學生的閱讀方式以及閱讀習慣。

1.運用科學合理的閱讀方法

對于一些名篇名著,我們需要進行反復閱讀才能體會其中的精華,通過仔細的品味與反復的誦讀,學生能體悟作者的情感、寫作技巧等信息進行感受,在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所以精讀法是不可忽視的一種閱讀方法。

除此之外還有略讀法,它是在既定的閱讀任務下,為了鍛煉學生信息采集、匯總與分析能力而采取的一種閱讀方法。略讀法的核心在于有目的地閱讀、帶著問題閱讀,這樣的閱讀方式也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種閱讀方法。除此之外還有瀏覽式閱讀,這是因為很多文章實際上只需要學生大致了解并從中獲取一定的信息即可。在運用這種閱讀方法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確瀏覽的核心,即文章的標題、提要等內容,以此來對文章以及書本有一個大致的掌握。

2.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閱讀的過程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學生也應該及時的進行記錄,這也是保證知識能被長久記憶的有效方法,在知識的應用遷移過程中,事先的記錄也有助于知識的高效利用。這對于初中生而言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除此之外,閱讀與交流二者之間有著親密的聯系,在閱讀之后,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講解與分享,對所閱讀的內容進行概述或是發表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

三、開展有效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

(一)為學生推薦適宜的課外書籍

教師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引導者,所以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教師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為了保證閱讀內容的有效性,在選擇閱讀書籍的時候應該堅持以下三個原則。第一是趣味性原則,這也是保證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前提。其次是知識性,閱讀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提高科學素養,所以閱讀素材要具備一定的知識性。最后便是教育性,要保證學生通過閱讀能收獲一定的處世準則與道理,這樣的閱讀才是有效的。

(二)開展豐富的閱讀形式

在許多人的潛意識中,閱讀就是一個人與一本書的索然無味的活動。對于初中生而言,豐富的閱讀形式才是保證其閱讀興致的重要選擇。所以在閱讀形式的選擇上我們也要進行更多的思考。例如,成立閱讀興趣小組,通過閱讀興趣的不同進行分組,如科普閱讀小組、人物傳記閱讀小組等。在小組內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書籍與心得,這對于閱讀質量的提高會大有裨益。

三、結語

對于初中生的未來發展而言,課外閱讀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意義重大。對于任何學習活動來說,濃厚的學習興趣與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制勝的法寶。本文所述內容皆立足實踐,圍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以及學習興趣的激發問題進行探索,希望能為今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忠勝.探析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7(28).

[2]趙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3]張健.淺析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2016(19).

[4]胡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策略[J].中華少年,2017(32).

[5]主艷鳳.插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猜你喜歡
閱讀習慣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淺議語文閱讀教學
淺談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初探
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培養一年級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與策略
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