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茅盾的幾次回鄉

2020-12-07 06:05陳杰
青春·中國作家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林家茅盾烏鎮

陳杰

一代文豪、革命現實主義作家茅盾與故鄉烏鎮是密不可分的。茅盾不僅誕生在烏鎮,并在此度過了他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十三個春秋,而且從他離鄉求學,從事革命文化工作至抗戰爆發前的1936年10月的二十多年時間里,他曾多次涉足故土。故鄉的一草一木、故鄉的榮衰變遷,都親切地留在茅盾的記憶中,成為他進行創作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故鄉的人和事,成為他創作時永遠活著的生活素材。

1917年7月,茅盾利用假期,在母親陳愛珠的建議下返回烏鎮。這次回鄉,是茅盾作為長子,參與家中重要事務的決策一和母親商議讓弟弟沈澤民報考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當時年僅二十一歲的茅盾已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可謂年輕有為;弟弟沈澤民后又考取了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母親陳愛珠為兩個兒子不負眾望,成為國家有用之才而深感欣慰。正因如此,陳愛珠決定親自送沈澤民赴南京求學。這就促成茅盾同年8月底的又一次回鄉。

1917年8月底,茅盾返回烏鎮,先和母親、弟弟到上海,后乘火車到南京并游覽了些名勝古跡。弟弟沈澤民開始上學后,茅盾和母親轉乘長江客輪回到上海,再返烏鎮。

1918年春節過后,茅盾返回烏鎮。此次回鄉,是為了完成前一年春節回鄉時母親陳愛珠與他提起的與孔世貞(與茅盾婚后改名孔德沚)的結婚事宜。按照預定計劃,茅盾與孔德沚在烏鎮舉行了舊式婚禮。

茅盾與孔德沚的婚事還是在茅盾五歲、孔德沚四歲時由雙方祖父定下的。目不識丁的孔小姐與茅盾既不般配更談不上戀愛與感情。當時的茅盾本來完全可以退親而在上海自由戀愛,與另一個女性結合。而那時茅盾思想中既有新的成分如追求自由、個性解放,又有舊的成分一封建的倫理觀和道德意識。在對待自己的終身大事上,后者上升到了主導地位,他的“孝心”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為不使吃苦多年的寡母為難,他毅然娶孔德沚為妻。這里有一種偉大的精神,茅盾是將一種崇高的犧牲奉獻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禮教祭壇之前的。茅盾的這種做法,與魯迅屈服于母命與朱安結為夫妻、胡適屈從于禮教和母命與江冬秀結成夫妻,都屬同一性質,可謂如出一轍。雖說是個人命運,卻是時代使然。在“自由”和“孝道”之間,他們的意識、情感以及所受的文化教養,都決定了他們這樣的家庭出身、有此種性格的人,必然選擇后者。

1921年,茅盾全家由烏鎮遷到了上海。那時,茅盾正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工作,全面改革《小說月報》,發起并組織了“五四”以來最早的新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1925年,茅盾參加并領導了上海商務印書館的罷工斗爭,創辦《公理日報》。1926年,茅盾赴廣州參加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并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秘書。后茅盾又赴漢口主編《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茅盾遭國民黨反動勢力通緝而被迫隱居上海從事文學創作。1928年,茅盾被迫流亡日本,直至1930年回國。從1921年至1930年的十年間,茅盾為了黨的事業和新興的革命文化事業而輾轉各地,四處奔波。因此,在這期間茅盾就很少有機會回烏鎮了。

自從1930年茅盾從日本回國后,母親陳愛珠又返回烏鎮定居了,但每年必定到上海過冬。因此從那時起,茅盾每年至少回鄉一次,或者接母親到上海,或者送母親回烏鎮,每次一周至十天。其中1932年5月和8月的兩次回鄉,促成茅盾寫成了不少優秀的農村題材作品。1932年5月,即“一·二八”事變后,茅盾送母親回烏鎮,共住了半個月。這次回鄉,茅盾感到與往年有明顯不同:處處能嗅到抗日的火藥味,人們不是在談論抵制日貨,就是在罵東洋鬼子。而且過去常到茅盾家的幾代“丫姑爺”直率地向茅盾訴說了自身的痛苦及普通農民的所思所痛。這使茅盾深切地感受到“一·二八”事變后的家鄉一帶人情世態的變化,發覺農村題材又有了新的意義。此次回鄉新搜集的素材和幼年時期蘊積于胸的對于家鄉的種種記憶,融合在一起,發酵、膨脹起來,他決定肩負起時代賦予自己的使命,寫出反映當時烏鎮農村真實現狀的作品。此次回鄉后,茅盾一連寫了三篇《故鄉雜記》,把當時烏鎮農村的變化真實地呈現了出來。

與此同時,茅盾還想寫一篇反映小市鎮商人生活的作品。他感到在當時描寫小商人,更能表現他們的時代色彩,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惡,抨擊國民黨的貪官污吏利用民眾的抗日熱情大發橫財。這次回鄉途中聽到的小商人的議論、家鄉小商人的訴苦,以及幼時隨祖父出入店鋪所接觸到的商人形象,在茅盾腦海中交錯出現,漸漸地,一個勤謹懦弱、奉公守法、缺少決斷,但又很精明的小店老板形象鮮明起來。茅盾就以這個老板作為小說《林家鋪子》的主人公,取名“林老板”。

1932年8月,茅盾偕夫人孔德沚、兩個孩子又一次回鄉。這次回鄉是為祖母沈高氏奔喪。喪事用了一周的時間。奔喪期間,在和親友的往來中,茅盾聽到親友所講烏鎮一帶農村和市鎮發生的種種變化,尤其是蠶農的貧苦和繭行的不景氣,大大加深了茅盾對“豐收災”的感性認識。這次回鄉的見聞,促使茅盾于同年10月寫成了短篇小說《春蠶》。小說通過江南農村富裕農民老通寶家境的變遷,概括了舊中國農村由于外來侵略和國民黨反動派、封建地主、高利貸者的聯合敲詐和盤剝,導致農村經濟的崩潰。全篇以養蠶為線索,既有波瀾又有高潮,組成綿密又靈巧的結構,語言精巧秀麗,達到了生動性和多樣性的統一。特別是作品對江南水鄉風俗富有時代色彩的描繪,給人物活動提供了一個充滿特定時代氣息和濃烈地方色彩的活動場景,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因此,這篇以家鄉農村為題材的小說《春蠶》一發表,就得到了廣泛贊譽,社會反響十分熱烈,和《林家鋪子》一樣,都成了茅盾的經典代表作品。

雖然茅盾以農民和小商人為創作對象的幾篇小說如《春蠶》《林家鋪子》等不是因一次回鄉、憑印象而寫的,但回鄉的所見所聞對于其創作上述作品無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如茅盾本人所說:“1932年5月和8月兩次回鄉,使我了解了不少上海戰事后江南農村的新動蕩,這也是事實?!薄啊弧ざ撕筮@次回鄉,使我在作品中加強了日本侵略者這個魔影?!泵┒艿倪@些農村題材的作品取材于烏鎮毋庸置疑。例如《林家鋪子》中的“望仙橋”“西柵外的繭廠”“栗(練)市快班(船)”、土匪“太保阿叔”都是實有的,那街市的狀貌、店鋪的格調、人們的生活習俗也是烏鎮特有的?,F在鎮上的老人還能指出:林家鋪子是哪一家,林老板是何人,壽生和明秀的后代現今的生活狀況,等等。當然,林家鋪子并非鎮上的“云昇祥”,林老板也非鎮上的姚蘭馨。照相式的“人生實錄”是不能成為有價值的作品的。而《林家鋪子》正好說明了這一點。它是茅盾在生活中把握了正確的觀念,從而進行選擇、取舍、綜合、想象、虛構,進行典型提煉概括的藝術結晶。

由于茅盾在農村題材方面做了新的嘗試和開拓,所以越寫信心越足。1933年,茅盾創作了《當鋪前》《香市》陌生人》等作品;1934年,茅盾又創作了《賽會》大旱》瘋子》《阿四的故事》人造絲》等作品。這20世紀30年代初的幾年間,真可謂是茅盾農村題材作品的豐收年。這些作品都噴吐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顯示著鮮明的地方色彩,集中反映了當時農村經濟凋敝、農民日趨破產的狀況,形象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階層對農村經濟侵略的方式,從而揭示了農民破產的根源,對半殖民半封建的農村經濟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1934年春,茅盾把母親陳愛珠從上海送回烏鎮。這次回鄉,主要是為了翻建后園的三間平屋。因為當時老屋很清靜,只住著茅盾母親和四叔一家,而三間平屋正閑置著,更見幽靜,茅盾心想能躲在那兒寫作,不受外界干擾,倒是挺不錯的。然而更重要的是茅盾考慮到母親幾十年來還一直住在前面老屋樓上那間高不到兩米的斗室里,如今該讓為自己和弟弟操勞了一輩子的親愛的母親晚年過得舒適些。于是茅盾借口寫作需要而提出了要翻建三間平屋的意愿(注:這是因為茅盾怕母親不同意)。在得到母親同意后,茅盾親手設計草圖,并訂出了用材標準。茅盾回上海后,由紙店經理黃妙祥一手主持整個翻建工作,幾個月后,于1934年秋完工。后來茅盾回烏鎮時對此屋大加贊賞,稱贊這三間平屋真有點“桃源勝地”的味道了??上┒茉谀抢飪H住了短短的兩次。一次是1935年秋(在那里創作完成了中篇小說《多角關系》);另一次則是1936年10月。

1936年10月上旬,母親陳愛珠在烏鎮受了點風寒,身體不適。茅盾于當月14日返回烏鎮小住。這次回鄉,目的有兩個:一則為探望、侍候母親;二則打算寫一部長篇小說《先驅者》。不料到了烏鎮,母親的病好了,而茅盾自己因旅途勞頓、環境不適患病臥床。19日,夫人孔德沚從上海發來急電:“周已故速歸”(周指魯迅)。噩耗傳來,茅盾悲痛至極、夜不能寐,以至于次日病情加重而不得不推遲返回上海的日期。這次回鄉的計劃一寫一部長篇小說,也因魯迅的逝世而中斷。到第二年抗戰爆發,形勢劇變,于是這部剛剛孕育的《先驅者》尚未成形就夭折了。

然而1936年10月的這次回鄉,竟是茅盾生前最后一次返回故鄉。之后茅盾由于抗戰爆發而顛沛流離于大半個中國,解放后因政務繁忙和十年動亂,終未能回鄉。這不能不說是茅盾生前一大憾事!“漫長的歲月和迢迢千里的遠隔,從未遮斷我的鄉思?!边@是茅盾晚年對故鄉夢魂縈繞感情的真實表白,也是他對故鄉一往情深的自然流露。

時光荏苒,茅盾辭別人世已整整三十九年了,但他偉大的一生和故鄉烏鎮的聯系,作品的誕生和故鄉對作家的孕育,小鎮與文豪的種種聯系,給我們后人留下了不盡的思索和憶念,也留下了不盡的研究課題。

猜你喜歡
林家茅盾烏鎮
茅盾的較真
茅盾不怕被騙
茅盾不怕被騙
烏鎮遇雪
林家琪、李鴻禹作品
茅盾:良好家風奠定人生基礎
林家立設計作品
有趣的發現
一墨烏鎮(節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