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合作行為與家庭教養方式的關系研究

2020-12-08 04:58李富強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
關鍵詞:教養觀念家庭

李富強

南京理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4

一、研究背景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漸加快,合作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本活動形式之一。家庭作為影響孩子成長的最早期環境,其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兒童合作行為的培養具有直接的影響關系。父母教養方式包括行為表現和思想觀念兩個方面,外在的行為表現指父母對兒童的具體的教養行為,內在的觀念或思想是指父母的教養觀念及對子女的期望態度等?,F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養方式反映的是他們在教養的過程中對自己孩子的一種態度,其對孩子的合作行為的培養產生重要影響。

二、概念界定

(一)合作行為

合作行為是指人們為了達到某種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的方式。中小學生的合作行為則是指他們在共同目標的引導下,運用相互配合的有關技能與其他同學或者朋友進行聯合等,以實現共同目標的一系列行為表現。

(二)家庭教養方式

對于家庭教養方式,國內外的學者都進行過許多的研究,他們對于家庭教養方式的概念理解大體相同,他們都認為家庭教養方式是父母在教育和養育自己的孩子時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是父母自身情感、觀念以及行為的一種集合。

三、家庭教養方式對合作行為的影響

家庭教養方式與中小學生合作行為的有關研究表明,父母在教養兒童的不同方式影響著中小學生合作行為的發展。

民主的教養方式與中小學生的社交能力有正相關,在民主型家庭中成長的中小學生對他人更加包容親和,在與周邊環境的融入中更加輕松。因為采用民主型教養方式的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大多采用“以理服人”的這樣的一種平和溫柔的教育方式,這些被父母溫柔以待的學生更加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心,情緒更加穩定,且在與他人接觸時更加理性,這部分孩子在與他人的合作中常常表現得更加積極和主動。

在專制型家庭中成長的中小學生,由于家長向來以嚴格的教養方式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堅持自己的想法,過多否定孩子的成就和想法,這類學生的情緒起伏往往較大,表現得極度不自信,這就造成孩子很少有機會去體驗理性的合作,容易造成孩子在與他人相處時不滿意、不信任,因此這類中小學生在與他人合作時往往更加消極和被動。

四、建議

家庭作為孩子社會化的近端環境之一,應當主動承擔起培養孩子合作行為的責任,在我看來,家庭在這方面的教養方式應做到如下幾點:

(一)優化家庭環境

家庭作為影響孩子成長的最早期環境,家庭的各種因素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如果家庭成員之間有良好的感情基礎和互相尊重寬容的心,那么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心理品質相比于其他同齡人會更加優秀。相反,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基礎差、彼此之間互不尊重,那么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心理品質會比其他人更差。因此,家長應對孩子采取正面啟發誘導的教育方法。

(二)更新教養觀念

當今的社會日新月異,人們的觀念也隨之發生著變化,以前的人們大多強調獨立意識,而當今社會人們更加強調的是合作意識。因此在這方面家長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自身教育觀念,跟上孩子發展的步伐,用這個時代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孩子的行為,用與時俱進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交流,理解孩子目前的心理和想法,培養孩子正向發展。

(三)家庭成員相互尊重

父母在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時要把尊重放在首位,這不僅體現在父母教育孩子要學會尊重他人,也體現在家長也要尊重孩子。良好的溝通從心理平等開始。有研究發現,相比于專制型、溺愛型的教養方式,民主型的教養方式更有利于健康親子關系的維持。因為民主型的父母較少有支配和排斥拒絕等行為,孩子能夠得到心理情緒上的支持,從而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這有助于幫助孩子與他人更好的交流和溝通從而幫助孩子培養自己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行為。

五、總結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漸加快,個體合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家庭作為孩子社會化的近端環境應主動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家長在和孩子討論問題時應充分聽取孩子們的觀點和想法,通過耐心的傾聽表達自己對他們的尊重。家長也應積極關注和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通過在家庭中創造一些需要特定的場景,給孩子提供合作的機會,使他們在實際的活動和感受中,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從而幫助他們逐漸形成合作意識。

猜你喜歡
教養觀念家庭
維生素的新觀念
堅持系統觀念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家庭“煮”夫
教養方程式
使人高貴的是根植于內心的教養
戀練有詞
新聞觀念與實踐需反轉
十二位果敢媽媽不同尋常的教養筆記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