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退役復學大學生教育資助的育人模式

2020-12-08 06:41孔德滕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9期
關鍵詞:資助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孔德滕

【摘 要】高校退役大學生復學后其心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分析研究退役復學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獨特需求。在資助育人背景下,真正實現“資助+育人”有效融合,結合新時代退役復學大學生的特點,完善退役復學大學生的教育資助模式,精準對口教育幫扶,發揮資助育人效能。

【關鍵詞】資助育人;退役復學;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學生退役重新進入高校面臨著一定的挑戰,需要從軍人向學生進行身份的轉換,適應大學的生活、學習、工作。因此,在資助育人體系下,應全員、全方位的加強退役復學大學生在讀期間的教育資助、職業生涯輔導,實現退役復學大學生畢業時高質量的考研、就業創業、考公考編。

一、退役復學大學生的角色轉換

大學生應征入伍經過部隊的培養后,退役回到大學后,應進行“社會角色的回歸”。在部隊中生活在較為封閉的軍旅生活,進行集中軍事化管理,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較強的自主學習、自主生活的能力。退役復學大學生與其他大學生相比,具有獨特的思維慣性,工作方式,生活習慣,獨特的人際交往能力,健康的體魄。

大學生入伍后在部隊訓練、學習幾年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中的事物接觸較少,對于高校中的情況也相應了解不多。在保障復學后學習經濟條件的情況下,這種角色的轉換與重新認知仍需要高校學生管理來保障,關注退役復學大學生的順利轉變,更要加大對退役復學大學生的教育幫扶。

二、資助育人情景下退役大學生的育人現狀

資助育人,加大對學生的教育,通過資助的形式來實現育人的目的。針對每一類的群體都要有相應的措施與制度,但是針對退役復學大學生的資助育人工作,仍有很多的不足。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精準

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通過輔導員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育課堂中對學生的教育。這兩種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覆蓋全體學生,沒有區分學生的特點,廣泛式開展思想教育,具有統一的模式與內容。針對退役復學大學生應結合這類學生的思想、行為、學習方面的提點,精準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在資助的同時達到育人的目的。

2、職業發展指導不到位

大學生在退役復學后進入教室繼續學習,雖與其他同學具有相同的學習內容、學習環境。但是往往忽略了他們具有獨特的思維結構,年齡偏大,思想較為成熟,對待自己職業的發展有一定的認識。在對退役復學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中要充分考慮其特點,全方位的進行職業發展指導,避免全面性的面對全體同學進行集中指導,忽略了部分學生存在的特殊性。

3、教育資助形式較為單一

高校在資助育人體系的指導下,廣泛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幫扶資助,解決學生上不起學的問題,在資助的同時也加入教育的理念。面對新時代的特點,傳統的教育資助形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需求。高校針對退役復學大學生的教育資助應更為“精準”和“科學”的開展,應具備創新式、全方位、多層次的特點。

4、退役復學后作用發揮不明顯

退役復學大學生在部隊中經過兩年的訓練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嚴謹作風,高校中各方面的管理都很松懈,逐步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也逐漸淡忘在軍隊中獨有的精神狀態。在學生日常管理中,應加強對退學復學學生的作用發揮,帶動身邊學生學習好的習慣作風,對于輔導員的日常管理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

三、創新式研究退役復學學生教育資助模式

1、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

資助育人體系要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要加強教育的效果,針對退役復學大學生的教育資助,輔導員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來,重在教育,切實發揮這類學生的主動能動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積極帶動退役學生的發展,適時提供合適的技能指導,以及專業上的幫扶,彌補退役學生在學習上的短板,提高其社會競爭力。

2、線上+線下帶動發展

輔導員在開展退役學生教育資助過程中要善于運用網絡平臺,線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各種渠道,例如網絡班會、QQ群、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形式來加強學生的幫扶,達到教育的目的。學生通過線上獲取種種知識,需要線下進行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技能,從實踐中獲取發展。

3、豐富教育資助的形式

目前,傳統的教育資助的形式,基本是為學生提供資金的支持,缺乏對學生“扶志”與“扶智”。輔導員在教育資助幫扶時,應加強心理上的輔導,使其更快更好地適應新環境。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助學與獎優相結合,對于優秀的表現要適當表彰,讓退役學生更有榮譽感與主人翁意識。

4、校企合作拓展育人新維度

為退役學生做好全方位的教育資助,多維度的拓展育人模式,輔導員要加強建設校企合作平臺,為退役學生做好校企對接,提供適當崗位,進行全方位的職業幫扶,為退役學生進入社會工作做好保障。同時,輔導員要與企業緊密聯系,時時了解退役學生在崗位中的表現,總結優點與缺點,協助退役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

5、健全實踐式資助育人體系

新時代,針對所有學生開展教育資助、經濟資助,要加強學生的責任感,所有的資助形式與模式應以加強學生的能力為核心,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支持。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健全實踐式的資助育人體系,讓學生有獲得感與榮譽感,更能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更懂得付出。在實踐式資助育人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學會自我提升、自我成長,全面提升綜合素質與能力。

四、結語

新時代退役復學大學生的教育與幫扶,應積極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高校輔導員應創新教育資助形式,發展具有時代性的新模式,更加注重育人實效。面對退役復學大學生,也要結合學生的精準需求,從思想、就業、生活、學習等方面綜合育人,更要加強發揮退役復學學生的積極實踐作用,更全面、更有效的開展資助育人工作。

參考文獻:

[1]張遠航,郭馳.“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資助育人的邏輯建構[J].思想理論教育,2020(07):107-111.

[2]蔣研川,張燕,楊利華.大數據視域下研究生精準資助工作實效的提升路徑[J].高校輔導員學刊,2020,12(03):71-74.

[3]李燕興.新時代高校學生精準資助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1):214-216.

[4]林麗境.構建新時代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新模式探析[J].南方論刊,2020(06):94-95+112.

猜你喜歡
資助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資助育人效果評估指標研究
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育人探析
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