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當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現狀看生命教育

2020-12-11 09:17肖瑤
法制與社會 2020年35期
關鍵詞:未成年人犯罪生命教育現狀

摘 要 未成年人是一個國家的前途與未來,是一個國家的新生力量。未成年人所呈現出的問題,也會折射出一個國家未來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當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試探討未成年人犯罪情況與我國當前生命教育之間的關系,從而通過生命教育的角度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生命觀,走和諧健康的成長發展道路,從而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動力支持。

關鍵詞 未成年人犯罪 現狀 生命教育 馬克思主義生命觀

作者簡介:肖瑤,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2.077

未成年人是一個國家的新生力量與未來希望,未成年人的成長關系到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提到“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充分的顯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健康、人格獨立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作用。在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整體經濟、社會環境不斷變化,未成年人的生存環境也得到了改變,未成年人的犯罪情況也出現了改變。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續降低。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未成年人犯罪人數為35743人,比2010年減少32455人,減幅達47.6%。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占同期犯罪人數的比重為2.93%,比2010年下降3.85個百分點。青少年作案人員占全部作案人員的比重為21.3%,比2010年下降14.6個百分點。雖然在數量上未成年人犯罪有所減少,但與此同時,未成年人犯罪在性質、程度、城鄉分布等因素上,呈現出新的特點。

一、未成年人犯罪現狀

(一)犯罪年齡趨于低齡化,且作案年齡段趨于集中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年齡層次逐漸降低的趨勢,未成年人中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人群的犯罪率有所增高。同時又因為校園欺凌案件的增多,在數據上呈現出了作案年齡段集中、作案手段群體化的特點。

(二)犯罪類型多元化,且暴力性犯罪傾向明顯

在當前環境下,傳統的暴力性犯罪仍是未成年人犯罪形態中的主流。在審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除了盜竊等犯罪外,其余均通過暴力手段達到犯罪的目的,如搶劫、故意傷害、聚眾斗毆等犯罪。與此同時,中小學生犯罪類型也涉及到越來越多的類型,這其中主要以盜竊、搶劫、傷害、敲詐為主,除此之外,殺人、強奸、綁架等惡性案件也時有發生。甚至偽造事業單位印章、介紹、容留他人賣淫、非法拘禁、涉毒犯罪等犯罪類型也有所發生。同時,在城鄉環境中,犯罪類型也有區別,鄉村犯罪以傳統犯罪類型為主,城市犯罪則產生了以經濟犯罪為主的多元類型犯罪。

(三)犯罪手段成人化,且犯罪過程更加智能化

在犯罪過程中,未成年人通過在媒體、網絡上學習到的犯罪手段、反偵查手段等技術實行犯罪活動,從而呈現出犯罪手段殘忍、具有成年化案件實施特征。并且在經濟類、網絡信息類的犯罪中,未成年人通過偽造、變造網絡數據等方式進行犯罪活動,呈現出了犯罪過程的智能化。

(四)犯罪性質趨于嚴重化,且再犯人數增多

在未成年犯罪多元化中,同時呈現出了犯罪性質嚴重化,社會危害性逐漸加深的特點,介紹、容留他人賣淫、非法拘禁、涉毒犯罪等犯罪案例時有發生。并且由于未成年人個體的心理、生理特點,團體性犯罪比例較多。并且更容易與伙伴重新結成團體,再犯率高。

二、未成年人犯罪外部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出現這些現狀,與家庭自我教育、學校課程教育、社會經濟環境、媒體網絡宣傳等外部環境都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那么接下來我們就通過生命教育的角度進行分析,了解這些外部影響因素與生命教育的關系。

(一)家庭自我教育

家庭是一個國家組成的最小細胞,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庭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未成年人的成長需要依托于家庭支持,可以說家庭的教育使未成年人接觸到的最基礎的教育。生命教育在家庭主要體現為愛的教育,或者說是在家庭的交往過程中學會對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

當前我國家庭結構主要呈現為“四二一”“四二二”的家庭結構,這種家庭結構促使一些家庭出現父母忙于工作,無法帶孩子,所以出現了將孩子交給老人教育、甚至無人教育的情況。這種方式雖然減輕了父母自身的負擔,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愛的教育,容易使孩子產生親情缺失,這部分孩子容易對愛產生匱乏心理、對自己存在的意義產生懷疑,從而在孩子的成長中埋下了一定的隱患。此外也存在著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的家庭問題,在這種問題下家庭教育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教育方式,即暴力征服式教育與包辦溺愛式教育。這兩種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容易產生自卑或自大的自我認知。孩子在家庭關系中很難學會如何正確的與他人交往,也很難學會擺清自己在家庭、社會的位置。在遇到問題時無法得到來自長輩的正確引導,從而容易采取錯誤的、極端的解決方式。并且未成年人模仿性較強,父母在孩子面前展現出的處理問題方式,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父母自身缺乏生命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就難以使孩子接受到良好的生命教育,從而在孩子認知生命,感受生命上創造了困難。

(二)學校知識教育

學校是未成年人除家庭外接觸最多的環境,學校是為未成年人提供知識的象牙塔。義務教育要求七歲入學之后,未成年人在學校度過的時間,遠超在家庭度過的時間。所以同學、老師、以及學校氛圍對于未成年人的思想影響逐漸占據主要位置。生命教育在學校的環境下,應提供給未成年人如何正確認知生命,了解他人生命,在珍惜自我生命的基礎上學會珍惜他人生命。

我國當前學校教育雖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在高考的指揮棒下仍存在著以學習成績為主要導向的教育理念。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課程設置上也以重掌握科學知識,輕人文教養教育的設置為主。對學生作為學習者這一主體的關注較多,而對學生作為生命的人的主體地位關注較少。另一方面就是老師自身師德涵養水平參差不齊,一部分教師無法正確通過生命教育引導學生處理問題。同時在在教育過程中也存在暴力欺壓、不負責的態度,這容易使學生生命教育環境惡化,反而促進了校園惡性暴力事件的發生。最后,在學校環境下,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也會影響到未成年人犯罪情況。在學校中的未成年人為了尋求認同感而結成小團體組織,在這些團體組織中不乏一些團體因為缺乏正確的理念,或只單純證明自己、或證明哥們義氣、或求財等原因,實行違法犯罪行為。

(三)社會環境教育

社會是個人生存成長的最大外部環境,家庭環境與學校環境也會受到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對于未成年人來說,社會環境主要是通過社會觀念與社會物質發展對其進行影響。生命教育在社會環境下主要提供的功能是,教育未成年人如何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實現個人理想追求、實現自身生命的價值。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電子信息技術的開放、社交媒體的多樣化,未成年人越來越早的接受到了社會信息的影響。根據今年新華網做了一份“95后”對于新興職業的就業觀的調查。54%年輕人給出想做網紅的答案。這從側面反映出,社會整體環境對年輕人關于實現生命價值觀念具有一定影響,也一定上反映出當前社會在實現個人價值上具有一定的浮躁、享樂等特點。改革開放四十年至今,整體的社會經濟環境有著與20世紀經濟環境較大的飛躍。但同時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中,對物質利益和個人享樂的追求問題越發凸顯。媒體行業也是助推手,抖音、快手等網紅APP、網絡上的暴力色情游戲挑動著人們敏感的神經,就連成年人都無法抵抗,更何況三觀未成形的未成年人?!安磺竺搯?,只求暴富”“讀書無用論”等觀點甚囂塵上,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未成年人。在這種環境下,經濟型犯罪在未成年人身上得以出現。

三、從生命健康角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馬克思主義生命觀是人類關于對待自身生命的一種態度,是一種先進科學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生命觀認識到了人的本質、人的價值、人的需要和人的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①。這肯定了人的存在意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則突顯了人的本質 ,馬克思和恩格斯還認為,在共產主義社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其主要特點,“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體現了人的需要和發展。在我國當前的國情下,依據馬克思主義生命觀指導我國的生命教育發展具有極強的社會歷史性。

(一)未成年人自身性格特點

未成年人因為年齡較小,自身尚未形成穩固的三觀,尤其是對生命觀的認識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從小進行生命教育,有助于未成年人養成正確的牢固的生命觀。同時,未成年人對愛的渴望、對群體的認同感都具有較大的需求,且對行為的模仿性較。根據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總和的理論,在未成年群體中進行良好的生命教育體驗活動,有助于提升未成年人對正常的群體關系的認識,增強未成年人在群體中的自信心。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加強未成年人自身的素養,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

(二)家庭學校社會組成合力

1. 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生命知識素養,學會正確的育兒方式。并且增加父母對未成年人的陪伴時間,學會傾聽未成年人的心里話,不以成年人過來人的身份自居。通過了解未成年人的所思所想,真正的走到未成年人的心里。單親和空巢家庭要盡量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減輕未成年人內心的冷漠與隔膜。父母需要起到表率作用,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選擇正確的問題解決方式,從而在一言一行上影響到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引導未成年人,肯定自我價值、學會與家人和諧相處,最終肯定自身存在的意義。

2. 學校教育

學校主要是要引導未成年人自我發展,所以在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形成生命教育培育機制。在接觸到學生問題時,及時反饋及時處理,重視每一個作為生命個體的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不能一刀切,要重視每個學生的個性、重視每個學生的意志自由。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使生命教育落到實處,真正的做到對人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注意開展多種多樣的生命教育體驗課,將生命教育放在教育的重要部分,促使學生思想從追求怎么活向理解為什么活而轉化。加強學生生命教育的體驗,如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殯儀館、監獄等。真正使未成年人有所體驗,有所感觸。從而使生命教育真正入眼、入耳、入心。

3. 社會教育

社會大環境中經濟社會的發展是必然趨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改變個人觀念,宣揚正確的社會生命觀,便成為了必然要求。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大潮下,加強社會信息輿論監管、網絡信息監控,宣揚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等方式是當前社會所必須的。加強對市場配置下的娛樂游戲、文化作品的監管,形成有序有力的規則體系,對發展生命教育,實現生命觀具有重要作用。

同時,加強有關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規建設,并將法律設置與生命教育相結合,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不能因為未成年人年齡較小就在法律層面對他們網開一面。在當前犯罪年齡低齡化的情況下,使未成年人認識到觸犯法律底線的后果。

(三)生命教育理論實踐發展

生命教育可以說是一種以人心換人心的教育。堅持生命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堅持人的本質和核心,把人當做目的而不是手段。我國當前生命教育認識發展較西方國家有所落后,我國生命教育組織形式也比較少。生命教育既然是人的教育,單純的理論灌輸無法真正起到教育的實際功能。生命教育自身具有人文性、實踐性、群體性。所以一方面生命教育自身理論要得以不斷發展完善,適合當前中國國情;另一方面生命教育在家庭、學校、社會形成多種多樣的方式,在實踐上堅持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在教育理念和形式上革新對未成年人的教育,適合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進程。有利于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問題。

四、總結

生命教育是作為一個有生命有思想的人,應首先接受的教育。它關系到人怎么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周圍環境,并如何處理自身與這之間的關系。正確的生命教育觀念能夠在未成年人成長中規避一些危險,幫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如何有效減少青少年犯罪己上升成為一個國際性難題,許多發達國家不僅如此,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也不例外,它同環境污染、吸毒販毒一樣被稱為人類的三大公害,作為國際性研究的難點、焦點。 未成年人作為青少年中的一部分,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利于降低青少年犯罪所占比重。那么減少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提高未成年人愛護生命的自我意識,將違背生命教育的思想減少到最小,同時也有賴于家庭、學校、社會形成合力,在精神、物質雙環境中,幫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生命觀,正確認識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生命。從而做到遠離犯罪,走健康和諧的人生道路。

注釋:

①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猜你喜歡
未成年人犯罪生命教育現狀
由各國校園暴力案例淺談未成年人犯罪處理
孝道教育在涉罪未成年人幫教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