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轉化思想解決小學數學問題

2020-12-14 04:19路婷
讀寫算 2020年33期
關鍵詞:解決問題小學數學

路婷

摘 要轉化思維作為一種新型有效的思維轉化方式,可以幫助小學生巧妙地化解日常練習中的復雜問題,可以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為此,本文就以小學數學為主要研究對象,將轉化思維應用到小學數學解題和學習過程中為主要研究內容進行探討,希望可以對相關領域教育實踐活動帶來一些貢獻。

關鍵詞小學數學;轉化思維;解決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3-0079-02

學生學會和熟知轉化思維以后,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維創新能力,更加可以促進學生擴展已有知識,學會“舉一反三”的解題策略。為此,本文就將轉化思維應用到小學數學解題過程中為主要研究內容進行探討,希望可以對相關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帶來一些貢獻。

一、運用轉化思維,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動手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讓學生親自去感受知識,更加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收獲的成果。通過轉化思維的應用,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應該主動去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可以更加直接地感受知識的學習和講授過程。

例如,在學習“時間”這個數學概念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帶一個電子表到課堂上,然后在具體的上課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轉動指針,去感受“小時”“分”“秒”之間的聯系和差距,從而引導學生去感受它們之間的變動關系。再例如,教師在講授“平行四邊形面積”這一課時,可以教授學生利用方格紙通過割補和拼擺等方式,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感受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系。具體而言,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長方形。例如家里的桌子、書本、文具盒、門框等是不是長方形。而如何可以讓長方形變成平行四邊形?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去做,可以自己用剪刀剪四條紙條,然后將其釘在一起,首先展示的就是一個長方形。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改變紙條的活動范圍,將其變化成為平行四邊形。通過以上學生自己親自動手體驗,可以感受到不同圖形之間的聯系和變化,從而對于平行四邊形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與了解,有助于學習和把握新內容。例如在學習一些基本的計量單位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測量一下,例如水杯的高度、橡皮擦的厚度、課堂書桌的長和寬度、學生身高的高度等,只有讓學生自己充分地去動手感受知識的內容,才會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知識,記憶知識,從而更好地運用知識。

二、運用轉化思維,優化學生解題方法

小學生在實際的解題和練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比較繁瑣的題目,如果按照平時書本上給予的平常方法來做題,不僅過程比較繁瑣,而且還會因為計算過程過于復雜而出錯。但是,如果可以巧妙地運用轉化思維,將其進一步改變,或許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例如,經常見到的題目就是,給出一個不規則的物體,需要求該物體的體積。學生面對該題目往往不知所措,因為沒有接觸過該物體,所以往往最后的結果都是無從下手。為此,教師需要給學生更多的提示和引導,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嘗試運用轉化思維將其進行變化來求解。

例如,在一場實驗中,小紅和小明需要計算一個不規則的鐵塊體積,問如何可以運用較為簡單的方式計算出該鐵塊的體積。為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學生運用轉化思維來解題。

辦法一:小紅和小明可以將該不規則鐵塊放入一個盛有水的長方體水槽中,看看由于該鐵塊的加入,該水面上升了多少,最后用該水槽的長、寬和水面上升的高度來計算該鐵塊的體積。在該方法中,可以將鐵塊的體積運用轉化思維求出來,不僅省時省力,而且還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辦法二:小紅和小明可以將該鐵塊可以放入一個放有滿水的杯子中,該杯子要有刻度,讓鐵塊充分浸沒,水少了多少,那么這個鐵塊的體積就是多少了。通過水中浸沒鐵塊的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去解決問題,轉變思維方式,面對難題時可以換種考慮方法,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來解題。

三、運用轉化思想,提升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有更多先天性的活力,還未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新鮮事物有著良好的嘗試和探索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積極探索能力的關鍵時期。為此,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去鼓勵小學生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讓他們可以暢所欲言,可以適當適時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可以鼓勵小學生“一題多解”,在原有題目中積極發揮想象等。而轉化思維的應用,有利于培訓小學生的思維擴展能力。例如,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有這樣的一道題目:請計算:+。如果直接計算,步驟會十分繁瑣,同時帶出更多的數字,過程會更加復雜,而且容易出錯,為此,不妨可以將該題用圖形展示出來,用一個正方形來代表“1”,然后在該圖形中,依次標出這些數字。這樣該題目就已經變為求圖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而通過轉化思維就將該題變為求面積題了,為此,該題的結果變為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1”-空白部分的面積,所以最后的結果就是=1=如果遇到該題繼續擴展的話,例如可以增加更多的數字,那么直接就在此基礎上繼續算就可以了。由此可知,轉化思維的運用可以有效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而且轉化思維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提升,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解題技巧。

四、運用轉化思維,促進學生新舊知識的學習

只有在已經學過知識的基礎上來學習新內容,才會讓小學生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識。而在小學階段中,很多數學知識都是相關的,例如學習了整數才會學習分數,學習了整數的運算法則才會學習分數的運算法則,學習了加法和減法的基本運算法則,才會學習乘法和除法的相關法則。而以上該些知識點的學習都是相聯系的,有很多的共同之處。為此,小學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授課中,需要去引導學生利用已經掌握和熟知的內容去學習新知識。轉化思維在新知識的學習中應用,可以使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新知識,從而使學生更快速、更高效地學習和掌握新知識。

例如,教師在教授“圖形與幾何”這個課節時,一些基本圖形例如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圓形等圖形。在學習以上圖形的面積、體積之前,都會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等學生熟知和了解了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之后,才會學習一些復雜的圖形。這也是轉化思維在數學新知識學習中的一個表現。

在實際教學中,都是將未來要學習的知識轉化為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講授,使得兩者之間關聯起來。例如教師在講授“圓柱的表面積”時,首先,可以引導問詢學生圓柱是怎么組成的?一共有幾個部分?不同的部分之間有什么聯系?學生經過思考后會得出結論,圓柱都是由兩個圓形和一個長方形組成的。通過該步驟的思考,已經將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了轉化,將圓柱轉化為熟悉的圓形和長方形。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圓形的面積在之前已經學過,計算公式書中也有,長方形的面積也是屬于舊知識,在之前學生也學過。為此,在該課程中,就可以很好地將新知識轉化為了對于舊知識的整理和升級,最終可以引導學生去掌握圓柱體的表面積。

五、運用轉化思維,增強學生的課堂體驗能力

提升學生的課堂感受能力更是目前乃至未來教師教學實踐改革活動應該關注的核心。在以往的教學中,都是教師在一直講,學生在下面認真聽,整節課堂都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而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少之又少。而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也幾乎很少。而轉化思維在小學課堂中的運用,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教師應該將課堂的主動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體感和感受課堂內容。例如,在學習“厘米、毫米、米”的概念時,可以讓學生自己拿著量尺去切身量一下,讓學生充分地去感受“一厘米的長度”“一米的長度”,以及厘米、米、毫米之間的轉化過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去融入課堂,加強自身的動手能力,才可以更好提升學生的課堂體驗能力,將課堂還給學生。同時,在教授學生“克、千克”這些概念中,也需要激發學生的參與能力,可以提前讓學生去帶一些水果或者是食鹽、面粉等生活中常見的物質,然后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去探究這些食物的重量。同時還需要教會學生臺秤的用法。這樣在整個課堂中,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氛圍是十分良好的,可以促進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在相互交流中、在合作互動中學習到了新知識。

在這一課堂氛圍中,通過運用轉化思維,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操作互動中對數學知識和概念進行了切實的把握,可以讓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更加深刻,也讓學生會更加喜歡去學習數學。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轉化思維的學習和應用,是當今和未來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更是教師應該掌握的教學技巧。為此,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靈活應用轉化思維,將其用到學生習題的講解和練習中,將其用到為學生講授新知識的過程中,將其用到引導學生轉化思維過程中。只有學生充分掌握了轉化思維,并且在解決數學問題中可以靈活應用,才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為此,在今后的教學中,小學教師應該將轉化思維進行深度的學習和把握,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內容,從而形成系統化的數學知識框架。

參考文獻:

[1]楊燕.小學數學轉化思想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08):103.

[2]韋韋.巧用轉化思想助力學習感悟——由“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引發的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20(07):27-28.

[3]陳應芬.用轉化思想促學習深入——從“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20(02):68-69.

[4]張曜東,張福連.轉化數學知識增長數學能力——轉化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1):145.

[5]藍德山.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實踐與思考[J].當代教研論叢,2019(10):80+85.

[6]陳娟.教得有思想學得有深度——以轉化思想為例談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J].小學數學教師,2016(Z1):97-100.

[7]王海娟.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轉化思想的滲透與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9):63.

[8]張夢茜.基于數學表征的小學數學錯題類型及對策研究——以上海市一年級學生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31):1-3.

[9]黃玲俠.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探析[J].國際公關,2020(08):105-106.

[10]范士龍,李月萍,岳麗爽.基于“網絡支持協作學習”的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0(S1):59-60.

猜你喜歡
解決問題小學數學
淺談列方程解決問題
“‘同數連加’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教學實錄與反思
在數學活動中認識時間解決問題
兩只想打架的熊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