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窯建盞的釉色探析

2020-12-15 06:58陳志斌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窯變釉色

陳志斌

摘要:作為中國古代八大名窯之一的建窯,在泥料和釉水調配比例方面,經過無數此的探索與嘗試,最終燒制成了在中國陶瓷史上堪稱奇跡的黑斑結晶釉。其獨特的魅力在于其通過窯變形成了釉面不同肌理效果,如鷓鴣斑紋、兔毫、油滴、曜變等。這也建窯建盞所特有的釉面特征。本文筆者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下建窯建盞的釉色特征。

關鍵詞:建窯建盞;釉色;窯變

建窯建盞是中國黑瓷的典范,但建盞的釉色并非傳統單一的黑色,無論是烏金、彩斑還是兔毫、油滴、甚至是曜變,都是在“黑”的基礎上演變而來。之所以稱之為黑瓷是因為建盞的泥料和釉水中的鐵元素含量比較高,鐵元素在高溫的情況下會產生氧化和還原反應,從而使釉面在黑色的基礎之上產生了豐富多樣的釉色與斑紋。在光照的條件下,這些斑紋會呈現出絢麗的光彩。

1、傳統文化中對于色彩的審美

通過探索色彩的規律并加以運用,創造視覺上的審美效果,這就是藝術的起源。早在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已經學會控制色彩的表達和使用?;赝麕浊甑娜A夏文明,色彩的表達就好比人的性格特點,從歷代帝王服飾色彩的變化就不難看出不同歷史時期的視覺審美。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黑色的推崇從夏就開始了,秦朝的尚黑之風尤為明顯,不同于其他朝代的以黃色為主的龍袍,秦始皇時期的龍袍是以黑色為主,漢朝以后,黑、紅、白、青更是成為王室青睞的主流色彩。日本也是一個崇尚黑色的民族,黑色被視為高貴的象征被運用在日本的傳統服飾上。在日本,被認定的國寶級的文物中,14件瓷器中,就有8件是產自中國的瓷器,8件中國瓷器中就有4件是建窯黑釉盞。從日本人對宋代黑釉建盞鐘情和追捧的程度,就可以看出日本的尚黑程度可見一斑。而建窯建盞變幻莫測,絢爛而深邃仿佛星空般的釉面與日本禪宗思想的中無的境界十分契合。

在人們的印象里,宋代建盞的色彩比較單一,以黑釉為主。雖說建盞是黑釉瓷,反而純黑色的并不多。黑色的釉面以青黑為貴,正如宋徽宗所說:“盞色青為貴”。建盞正是在這樣單一的色調中求變化,在黑色調的基礎之上產生了精美的色彩變幻。就以兔毫釉為例吧,就分為黃兔毫、金兔毫、銀兔毫等十幾個不同品種。正是泥料和釉水含鐵量差異、龍窯內溫度和還原氣氛的變化,讓每一個建盞都可能出現無法預測的結果,這反而提高了陶瓷制作工藝的趣味性。

2、“妙手偶得,泥火天成”的黑瓷藝術

釉料中釉石成份不同、窯室的燒成溫度和還原氛圍,是造成建盞釉色產生不同變化的主要原因。據科學研究顯示:建盞胎體的泥料含鐵量高達7%~10%,釉水的含鐵量也不低于7%,正是這些含鐵量極高的泥胎和釉料,才有可能使建盞產生變化多端的斑紋效果。建盞黑斑釉的形成原理是:釉水在1300度以上的高溫,尤其是1350度的高溫的環境中,產生劇烈的物理和化學反應之后,鐵氧化物析晶的現象。在燒制過程中,釉料和胎體中的細小氣泡在高溫環境中不斷膨脹之后沖出釉面,因為氣泡的沖出,釉面便會形成一個個隆起的“小山丘”,這些“小山丘”因為重力原因而向下流動,就這樣氣泡不斷沖出,釉料不斷流動。由于釉水的配比不同,致使燒制時溫度也有所差異,釉料的粘度也會有所不同,粘度小的釉水比較活躍,流動速度較快,釉泡攜帶氧化鐵迅速向下流淌,流淌過程中會留下長長的運動軌跡,就形成了細長類似兔毛的紋路,就是我們所說的兔毫紋。而粘度高的釉料,在燒制過程中流淌的的極其緩慢,氣泡沖出之后就就形成了釉核,析出的氧化鐵晶體伴隨在釉核周圍,形成了一個個的圓形或者橢圓的斑點,這些斑點看起來像漂浮在水面的油滴,因此被稱為油滴釉。

上述的過程不難看出建盞釉面和斑紋的燒制過程中的決定因素和不確定性因素很多,釉水的配方、適合的溫度、窯室的還原環境,龍窯采用“火膛移位”的方式,投柴量的多少、投柴時機的把握,對建盞而言,每一個環節至關重要。此外,建盞的胚體質量也會直接影響到建盞的成品率,胚體質量不佳在高溫燒制階段會出現變形,不論哪個環節有一點差錯都直接影響建盞的品相好壞。要燒制出“曜變”、“油滴”這樣的建盞珍品更是難上加難。

從“曜變”、“油滴”等建盞珍品現世存在的數量,不難看出建盞珍品的燒制的成功率是極低的。即使存世的兔毫盞數量相對較多,但看見建窯遺址出土的殘次品廢渣,就知道多少殘次品中才能出現一個兔毫精品,更不要提“曜變”、“油滴”這些建盞極品了。建盞的燒制過程是依靠泥土與火的神奇力量產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是能工巧匠運用創造神器的妙手,在無數次的實踐中總結經驗與教訓;是黑瓷匠人心血與汗水的結晶;是中國陶瓷工藝不斷發展,傳承與積累的結果。

建盞的釉色的真正魅力在于雖屬黑色而又比純黑典雅,在黑釉中較為典型的有“鷓鴣斑”、“兔毫”、“油滴”和“曜變”等著名釉色,這些釉色一改黑釉的單調與乏味的視覺體驗,在黑色釉面上呈現形態各異的肌理斑紋,使小小的盞有大大的意境,深邃而又神秘。這寫肌理斑紋并非人工干預而成,而是不同成分、不同配方的釉水,通過窯爐內火焰的力量,在窯內自然窯變,幻化成形態各異的自然花紋。鷓鴣斑的斑點花紋宛若鷓鴣鳥胸前的羽毛形狀;兔毫釉是攜帶氧化鐵成分的釉水在快速流淌,在黑的釉面上留下尖細的運動痕跡,如兔毫狀;油滴盞則是釉水流動較慢,形成釉核,氧化鐵在釉核周圍形成的大大小小,緊羅密布的圓形斑點,看上去猶如懸浮在水面的油滴,因此稱之為油滴盞。曜變其實是油滴的一個特殊種類,要說曜變的燒制更是具有極大的偶然性,其釉水在高溫中形成的耀斑,在光照的條件下,斑核周圍會出現光暈般的光斑,光斑的顏色會隨著調度的變化而變幻,妖異瑰奇不可方物,被譽為“碗中宇宙”。凝視一只精致的曜變天目,仿佛置身于星空之中,繁星點點,神秘莫測,令人心潮澎湃。

在斗茶之風風靡全國的宋朝,建盞能夠在眾多窯口生產的黑瓷中脫穎而出,獨受文人雅士和斗茶愛好者寵愛,除了其適合器型和把玩的尺寸,厚重多孔的胎體和利于保溫的特點之外,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變化萬千,絢麗多姿的釉色之上。如若沒有這些神奇的斑紋釉色,只是一直普通的黑釉盞,即使器型再好,釉質再精美,也不會有那么多的文人雅士為贊美建盞而吟詩誦詞,留下那么多關于建盞的文學著作。建盞也不會因為其釉色泥火天成的釉色魅力而聞名于世。

建窯建盞在漫長燒制過程中,歷經數代匠人的薪火相傳,將前人的燒制經驗與智慧和自身的悟性造化有機結合,將土與火完美結合,燒制出可遇不可求的黑瓷精品。

3、“入窯一色、出窯萬千”的窯變魅力

相對于官窯的嚴謹和古板,民窯在創作上更加靈活和自由,有極大的發揮空間。這也是建窯作為民窯能燒制出變化萬千的釉色的重要原因。加上民窯燒制瓷器的成本相比官窯要低很多,即使燒制過程中出現大量殘次品,也是可以承受的。另外建窯采用的是龍窯燒制,窯體大,產量高,燒制周期較短,這些因素無疑讓黑瓷匠人更加大膽的去實驗和創新。

建盞所使用的釉水在燒制之前均為同一色系,因此就有“入窯一色”之說。在燒制的過程中,由于釉水成分比例不同,導致釉水的流動速度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釉色和斑紋。即便是相同成分比例的釉水,也會因為溫度的細微差別,有不同的斑釉效果呈現。正是因為這樣的差異,導致建盞釉面斑紋的千差萬別,因此就有了“出窯萬千”的結果。

不同配方的釉水在燒制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釉面和斑紋,因此建盞才會呈現出像鷓鴣斑、兔毫、油滴等不同品種的斑紋。從色釉斑紋的形色方面入手,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鷓鴣斑釉、兔毫釉、油滴釉和曜變天目釉。兔毫釉又包含金兔毫、銀兔毫、黃兔毫等,兔毫盞是建盞中產量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品類。曜變天目盞完好無損的存世的僅有三件,均被日本所收藏。其中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所收藏的建盞被日本人視為“國寶”,號稱“天下第一盞”。

兔毫釉

兔毫盞是建窯里產量最高,最為典型的產品,因此常常有一些人將“兔毫盞”作為建盞的別稱。兔毫是黑色釉面析出一根根像兔毛粗細的紋理,因其形狀像兔子身上的毛,而得名兔毫。據史書記載,兔毫最早出現在唐代呂巖所著的《大云寺茶詩》中,“兔毛甌淺香云白”一句說的就是兔毫盞。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云:“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宋代蔡襄《茶錄》中寫道:“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宋代的大文學家蘇軾不僅是個“情癡”,還是個“茶癡”,其多篇詩詞中都提到了兔毫盞,例如““忽驚午盞兔毛斑”,“老鳳團,真鳳髓,點將來兔毫盞里”;黃庭堅的“酌兔褐之甌,瀹魚眼之鼎”;楊萬里的“松風鳴雪兔毫斑”等詩句都是描寫兔毫盞的,這就充分的說明了兔毫盞在宋代使用范圍之廣、影響力之大。

鷓鴣斑釉

鷓鴣斑在建盞是更為名貴的一個種類。北宋戶部尚書陶谷在《清異錄》中記述:

“閩中造盞,花紋類鷓鴣斑點,點視茶家珍之”可見鷓鴣斑釉的在熱衷于斗茶人群眼里,視若珍寶。黃庭堅在《滿庭芳》中提到:“纖纖捧,冰甆瑩玉,金縷鷓鴣斑”。詩中所說的“金縷鷓鴣斑”金縷似乎在說金色兔毫紋,金色毫文中似乎又有白色斑點,若真像始終描寫的這樣,那當屬精品中的極品。根據燒制技術判斷,燒制過程中釉水的流動既能形成金縷,又能形成圓形斑點,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至今也沒有實物可以佐證這種燒成技術的存在?;蚴恰敖鹂|”或是“鷓鴣斑”將兩種釉色合在一起稱呼的“金縷鷓鴣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

油滴釉

油滴釉是一種在釉面里呈現大小不一,形狀有圓形和橢圓的斑紋,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油滴,因而被形象的成為“油滴釉”。這些斑紋在光照環境下會呈現鏡面反射光線,這些斑點與油滴分布在水面上的效果很相似,有散落分布的,也有聚集在一起的。在黑的釉面上,油滴釉核周圍會產生若隱若下的光圈,光彩奪目,沁人心脾。

曜變天目釉

曜變天目其實是一種特殊的油滴釉,是黑瓷家族里的特殊成員。要面天目是目前黑瓷中最為珍貴的一個品種,其燒制成功帶有極大的偶然性,在黑色釉面上呈現出大大小小的耀斑,這些耀斑在陽光和溫度的作用下,會閃爍七彩光暈。

出自建窯的曜變天目目前僅存三件,皆被日本收藏。這些曜變天目被日本奉為國寶級文物。仔細觀察曜變天目的實物,會發現它們有以下特征:

(1)盞內釉面中有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圓形釉斑,形狀有點類似豹紋,有些斑核會呈現土黃色。

(2)斑核的內部全黑,斑核周圍會生如同被擋了光線的之后折射出來的光暈,隨著角度的改變折射,折射出來的光暈也變化萬千,引人遐想。

(3)在釉面的的斑紋周圍有一層透明的薄膜,產生七彩的光暈。從盞口到底部有仿佛在流動一般的條紋,在盞底黑色釉面的襯托之下,七彩的光暈和流動般條紋,好似深邃而玄妙的宇宙星空,仿佛置身于靜謐的夢幻世界。

4、結語

建盞色釉是泥火天成的窯變藝術,是妙手偶得的天賜之作。所謂“入窯一色、出窯萬千”更是突出了建盞釉色的隨機性。建窯建盞之所以能憑借其獨特的釉色魅力成為黑瓷中的佼佼者,是黑瓷匠人運用創造神器的妙手,在無數次的實踐中總結經驗、積累教訓,憑借火與土的神奇力量,創造出人意料的神奇效果;是黑瓷匠人心血與汗水的結晶;是中國陶瓷工藝不斷發展,傳承與積累的結果。

參考文獻:

[1]中國硅酸鹽協會.中國陶瓷史北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趙佶、日月洲(注).大觀茶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

[3]程金城.中國陶瓷美學[M].讀者出版集團,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4]馮先銘、安志敏、安金槐等.宋代黑釉瓷器生產[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窯變釉色
斑斕釉畫的美麗窯變
窯變刻瓷,工巧合一
敏行篇之窯變·釉上粉彩作品2
如意
特色窯變組壺
西門亞軍作品精選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繼承與創新
現代陶藝肌理與釉色結合研究
論宋代瓷器的藝術特征
探索銅官陶釉色應用于室內空間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