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為何剩下,他們為何如此焦慮?

2020-12-15 06:58李紅星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剩女

摘要:“剩男”與“剩女”在社會中已經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而且因為性別結構失衡、婚姻梯度與女性地位日漸提高等原因,這一群體還出現了日益壯大的趨勢。他們不管是在公共領域還是私人領域,都備受關注。剩男剩女現象越來越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同時社會環境似乎也營造出焦慮的氛圍。更加重了剩男剩女本身的焦慮與不適?!笆D小比后w多出現在農村的且經濟情況不是太好的家庭中,而同樣條件的女性則相對容易結婚成家?!笆E比后w則大多數出現在城市中,這些女性基本上都接受過高等教育,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她們本身比較優秀,但是與她們相同條件和相同年齡的男性卻更容易結婚。那么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會容易焦慮,甚至會產生性別自貶值。

關鍵詞:剩男;剩女;自貶值

引言

在如今的這個多元化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亦是多種多樣。但是我們的社會包容度似乎還是不夠。那些到了一定年齡沒有結婚的青年,則會被貼上標簽、甚至是“污名化,男性會被叫做“剩男”,女性會被叫“剩女”。經過研究發現,“剩男”群體多出現在農村的且經濟情況不是太好的家庭中,而同樣條件的女性則相對容易結婚成家。那么這些男性是否會因此對自己產生懷疑,會對自己的價值產生貶低。而“剩女”群體則大多數出現在城市中,這些女性基本上都接受過高等教育,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她們本身比較優秀,但是因為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沒有結婚,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會催促她們趕緊結婚,甚至會被套上“剩女”的標簽。但是與她們相同條件和相同年齡的男性就更容易結婚。那么我們將要研究的是社會上的“剩男”和“剩女”是否會因此產生自貶值。

一、文獻綜述

查閱文獻發現,對“剩男”和“剩女”的研究較多,此方面的研究比較流行,而且“剩女”的研究要多于“剩男”的研究。研究視角且較為廣泛,有社會學、傳播學、影視鑒賞和經濟學等等,研究內容為“剩男”“剩女”形成原因、生活現狀、社會公眾對他們的污名化以及對于社會的影響等等?!笆D小薄笆E比缃翊_實是當今社會上兩個數量不小的群體,在近年來也引起了公眾的關注,特別是媒體的對這兩個群體的宣傳,如紀錄片《剩女》、《光棍兒》和最近較熱的綜藝《我家那閨女》。大家對這兩個群體的認識逐漸增多,但好像也對他們進行了標簽化,污名化甚至是妖魔化?!笆D小笔侵改切┠昙o在30歲以上還是單身的男性,“剩女”是指過了社會一般所認為的適婚年齡,但仍然未結婚的女性,廣義上是指27歲以上的單身女性?!笆D小币话愣喑霈F在農村且條件不太好的家庭中,而“剩女”多出現在城市中,近年來小城鎮中的“剩女”(多為體制內的工作人員,如教師、公務員等)也逐漸增多,總體來說剩女大多還是接受過高等教育,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有穩定的工作,相對來說較為優秀。[1]

這兩個群體不管是在公共領域還是在私人領域都備受關注。在私人領域中,因為中國的傳統觀念十分注重家庭,似乎每個人到了年紀之后都必須成家生孩子。在很多人看來,到了年紀不結婚是大逆不道的,中國一直流傳著一句“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所以當青年邁入“剩男”“剩女”這個行列,他們的家人是無比的焦急,不僅是父母七大姑八大姨也忙著為他們介紹對象。而在公共領域,中國每年的結婚率與人口出生率正在逐年下降。這也引起了社會大眾以及政府的重視。結婚率的降低與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有一定程度的因果關系。結婚率的降低必然會帶來婚生子女的出生率降低。

在大量的文獻中,對社會公眾對于“剩男”“剩女”的標簽化以及污名化進行研究。很多人會給“剩男”貼上沒有本事才娶不上媳婦的標簽。覺得“剩女”是因為太過挑剔、眼高手低以及太過強勢才找不到對象?!笆D小薄笆E笔窃谧罱氖畮啄觊g才出現的概念,在最近也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不論是學術研究還是媒體都有很多關于這兩個群體的作品,但沒有從性別自貶值的角度分析“剩男”“剩女”,希望能夠為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視角。

二、方法

因為此論文創作在疫情期間,無法外出進行實地調研。所以本文采用個案分析與文獻梳理法相結合的方法,一方面搜集關于“剩男”“剩女”的文獻,一方面還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真實發生的典型案例,并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并運用社會學理論對“剩男”“剩女”的社會現象與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三、對“剩男”“剩女”社會現象及性別自貶值的分析

(一)“剩男”的形成原因

因為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社會公眾有很明顯的“男嬰偏好”,認為男性可以傳宗接代,而女性等出嫁之后就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特別是在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國策之后,有些人更是用各種手段來阻止女嬰的出生。小型化、現代化的超聲波檢測技術,能夠在女性懷孕14周到16周時檢測出是男孩還是女孩,如果是女孩就會選擇人工流產,而如果是男孩就選擇留下來。更有甚者在孩子出生后發現是女嬰選擇拋棄甚至結束孩子的生命。而且在有些女孩的成長過程中會因為不是男孩而得不到精心照料和關心,從而增加了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死亡的可能性。在性別自然規律中,女性在各年齡段里的死亡率均低于男性,但是在0-4歲的女孩死亡率卻遠高于男孩。這些因素綜合作用造成了我國的人口性別比過高,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的男性人口為71351萬人,而女性人口僅為68187萬人,男性人口多于女性300多萬,出生性別比也高達113.91。[2]

這些也導致了現在的適婚男性數量大大超過了適婚女性數量。而且中國婚姻一直是遵循婚姻梯度理論,一般是女嫁高男娶低,女嫁低男娶高的情況比較少。如果將男女按照不同層次劃分,女性傾向于向上找,而男性傾向于向下找。即甲等男性找乙等女性,乙等男性找丙等女性,丙等女性找丁等女性,那么甲等女性和丁等男性,自然就被剩下了。[3]在如今的社會,大部分的青年男女都會選擇去城市里工作,而不會留在農村。在城市里工作就擴展了他們的交際范圍,大大拓寬了“通婚半徑”。以前的婚姻更多是在附近的十里八鄉進行通婚,而如今則出現了大量的跨省婚姻,甚至是跨國婚姻。因此農村女性的選擇增加了,農村男性的婚姻市場大大收到擠壓。在農村的婚姻市場中,男性資源是遠遠超過女性資源,再加上如今出現的天價彩禮現象,使得越來越多的家庭條件不太好的男性成為“剩男”。

(二)“剩女”形成的原因

其實學術界一直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剩女”其實是個偽命題,只是在媒體的大肆渲染下而構建起來的一個概念。因為中國總體處于一個性別失衡的現狀,所以那些所謂的“剩女”只不過是自愿剩下的或者是因為一直找不到滿意的另一半而不愿去將就,相比較而言“剩女”是自己主動剩下的,而不是被剩下。而且這樣的情況并不是中國獨有的,外國也有越來越多的到了一定年紀仍然單身的女性,但從來沒有人稱她們為“剩女”?!笆E敝皇窃谀袡嗟脑捳Z體系下構建的一個概念,并不是真實的情況。[4]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剩女”其實是在中國真實存在的,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到了一定的年紀還保持單身,而且在中國這種極其重視家庭的文化氛圍中,到了年齡還沒有結婚成家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本文是把“剩女”現象當作是現實存在的情況,并進行分析。

“剩女”也可大體分為兩種類型——自愿型剩女與被動型剩女。自愿型剩女她們很享受自己單身的生活,并沒有將婚姻列入自己的未來規劃中,不打算結婚。被動型剩女是希望找到合適的另一半并結婚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伴侶,而且自己也不愿意將就。在如今的個體化社會中,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化,人們之間的異質性也越來越強。[5]人們之間想要深入交流似乎越來越難了,所以想找到一個和自己靈魂契合的伴侶也變得越來越難了。而且隨著女性地位的日益提高,女性也得到了平等的的教育機會。女性在本科畢業之后工作幾年,或者是繼續去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很快就到了社會認為的女性應該結婚的年紀,而且女性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婚姻市場上逐漸貶值,女性相比較來說在婚姻市場中的保值時間遠遠短于男性,甚至有這樣一句俗語“男人30一朵花,女人30豆腐渣”,女性一旦年齡超過27歲在婚姻市場中就處于劣勢地位,被列入“剩女”的行列。因為中國一般遵循婚姻梯度理論,男娶低女嫁高,男性還傾向于娶比自己小的女性。條件較好的男性會傾向于選擇年紀較小的女性,而不會選擇“剩女”。他們可能會覺得這些女性不夠年輕漂亮,而且比較優秀還有一定的閱歷,自己不能夠駕馭,中國有相當一部分的男性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在自己的另一半面前處于優勢地位。因為在中國的文化氛圍中,如果女強男弱,男性則會被說“吃軟飯”,而男強女弱是大家一直比較接受的模式?!笆E被旧隙际墙邮苓^較好的教育,有一定的能力,對自己的生活品質有一定的要求,希望找一個和自己相契合的伴侶,而不愿去將就,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變成人們口中的“剩斗士”、“必??汀?。

還有相當一部分剩女是自愿型剩女,她們一直保持單身的狀態,而且根本沒有將婚姻列入自己未來的規劃中。她們接受過較好的教育,有著不錯的收入,思想獨立,十分享受自己單身的生活,而不愿步入婚姻生活中。她們有的是追求自由,不愿被婚姻給束縛住;有的是覺得自己無法承擔起做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責任;有的則是通過對身邊人的觀察覺得結婚后的生活似乎還沒有單身時的生活過得幸福,而不愿去結婚??偟脕碚f,這部分女性完全自愿“剩下”的。

剩男剩女現象越來越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同時社會環境似乎也營造出焦慮的氛圍。更加重了剩男剩女本身的焦慮與不適,接下來我們將從性別自貶值方面來分析這一群體的焦慮。

(三)性別自貶值

經過研究發現,剩男多來自于農村且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家庭中,中國總體處于男多女少的一種性別結構失衡狀態,農村這種情況更加嚴重。在農村的婚姻市場中,男性的數量要遠遠超過女性的數量。女性在婚姻市場中完全是一種稀缺資源,農村女性基本上沒有剩下的。而隨著通婚圈的擴大和天價彩禮等現象的出現,農村男性的婚姻資源更加受到擠壓。為了結婚成家,在西部農村甚至有20多歲的男青年和40多歲的二婚女性結婚,出現這種“老妻少夫”現象。[6]在他們看來,年齡這些條件已經不是他們能夠挑剔的,只要能夠結婚生孩子就可以了。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與“剩男”相比,相同條件的農村女性,她們很容易結婚成家,而且甚至可以通過結婚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中國一般是男娶低女嫁高)。那么農村的“剩男”會在比較中,對自己的價值進行貶低。而“剩女”群體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接受過較好的教育,有一定的能力。她們自身比較優秀,但因為中國傳統的婚姻模式是女性不能處于強勢地位,男性傾向與找比自己年紀小的妻子等原因,比較難找到合適的另一半。但與她們同等條件的男性就比較結婚成家。那么女性會在比較中產生自貶值。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剩男”“剩女”的性別自貶值。

1.場域理論下的性別自貶值

“場域”一詞最先被用于物理學領域,后來成為社會學領域的一個主要的理論范式。布爾迪厄將場域闡述為:“將一個場域定義為位置間客觀關系的一個網絡或者一個形構,這些位置是經過客觀限定的”;該場域是內含力量的、有生氣的、有潛力存在的。[7]場域理論中,場域、慣習與資本是其核心概念。在布爾迪厄看來,場域是一個獨立性的的網絡體系,是各種客觀關系組成的相對完整體系?!皯T習”作為主體人的心里反映,帶有高度的社會主體性,是對現存社會環境的內化和反映;“資本”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政治資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等,而且這些資本可以相互轉化;相比“慣習”和“資本”,“場域”概念側重描述社會的客觀結構。場域內的行動者爭奪有價值的支配性資源的空間場域,這是場域的最本質特征,各種資源構成不同形式的資本,每一個場域都有各種占主導地位的資本,資本的數量、構成和變化標志著慣習在場域中的變化軌跡。[8]

運用場域理論對“剩男”“剩女”進行分析,會發現在婚姻市場這個場域之中,男性和女性所擁有的競爭性資本和所爭奪的資源是有所不同的。女性具有競爭性的資本更多的是年齡相貌、知識水平與性格這種修內的品質,對經濟條件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很多男性表示自己在挑選另一半的時候,對女性的經濟條件沒有那么看重,只要沒有拖累就可以了。而男性具有競爭性的資本更多是較強的能力、良好的經濟條件之類的(比如說有車有房,高收入等等)。而且男性和女性所爭奪的資源也不同,男性爭奪的更多是年輕、相貌姣好、性格溫柔、賢惠持家的女性;而女性爭奪的是工作能力強、擁有高收入的男性。所以很容易分析出“剩男”“剩女”為什么在婚姻市場中處于劣勢地位了?!笆D小币驗榻洕鷹l件不太好所以是在婚姻市場中不太擁有競爭性的;而相比較而言在婚姻市場中對女性的的經濟條件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和“剩男”同等條件的女性是比較容易結婚成家的。而“剩女”會因為不那么年輕、工作能力強、工作繁忙而不太能照顧到家庭等因素而在婚姻市場中喪失競爭。而與“剩女”相同條件的男性,他們擁有高學歷、工作能力強、成熟穩重,他們在婚姻中則是被爭搶的資源。所以與“剩女”同等條件的男性很容易結婚成家。

在中國的文化中,是極其重視家庭的,大家一直默認家庭為社會的最基本單位,無論是社會結構或社會管理更多的時候是把家庭作為一個最小的因子。目前這個社會還沒有將個人作為最小的因子,還沒有迎來一個原子化的社會。所以到了年紀還沒有結婚的“剩男”“剩女”就會處于一種邊緣化的地位。在東方的主流價值觀中,結婚成家才是后半生的幸福來源,獨身一人是十分孤獨。比如央視的公益廣告宣傳在春節中秋這樣的節日和家人團團圓圓得聚在一起吃頓飯是無比幸福的,春節前在遠處工作的人們無論如何都要回到家里過春節,是因為家里有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另一半在等著自己,這就完全體現出東方的價值觀。在這種社會環境下,人們已經把到了一定的年紀結婚成家生孩子成為自己的“慣習”,而且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都是這樣這樣子生活的,到了一定的年紀結婚成家生孩子,撫養孩子長大然后養老。如果不結婚社會就會覺得你似乎是看不到未來的,因為你的生活方式與中國這種祖祖輩輩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你的未來是未知的、不確定的和迷茫的。在中國這種比較重視穩定的文化氛圍中,“剩男”“剩女”是飽受爭議的。而且很多“剩男”“剩女”也是把結婚成家作為自己的“慣習”的,所以他們會比較的焦慮甚至會在比較中產生性別自貶值。

2.社會互動論下的性別自貶值

社會互動論是研究人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規律、規模的社會學理論。認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相互交往,彼此溝通,形成各種社會互動。它是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亦是分析一切社會現象的基礎?;诱撜哒J為社會是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關系實際上是人在社會互動中形成的關系;人類活動的各種制度無非是人類在互動中發生的社會關系的制度化形式,全部的社會現象都可以從社會的互動中得到解釋。正如馬克思所言:“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都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9]“剩男”“剩女”到了一定的年紀還沒有結婚成家在社會公眾看來是不太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尤其是他們的父母是很著急的,而且在國家的宏觀層面也是倡導結婚成家的,因為如果社會上有大量的“剩男”“剩女”的話勢必會帶來人口出生率的降低,甚至是會影響社會穩定,這也大大加深了“剩男”“剩女”這兩個群體的焦慮。家庭作為社會的初級群體,是主體受社會環境影響開始的地方也可以說是受影響最深刻的地方。鄒小姐,29歲,未婚,家人對她的婚事很著急。她的母親在得知她和她的男朋友分手之后,對她的態度就很冷淡,很長時間不愿給她做飯吃,不是讓她吃冷飯就是吃泡面。而且,一到逢年過節,家里的親戚們常討論的一個話題就是,“小雪已經老大不小了,得快點找對象了”。[10]還有《剩女》紀錄片的主人公邱律師,來自一個有五個女兒的農村家庭,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北京當律師,三十多歲,未婚。她曾對家人表達過可以不結婚的想法,但家人紛紛指責她“真自私”“讀書讀傻了”“太挑剔了”,甚至小外甥都會叫她“光棍姨”。在外,一個剛見面的陌生人就能評判她,“你不漂亮”“你年紀很大了”“你性格太硬了”。她說:“當你到了一定年紀,似乎所有人都可以來嘲笑你單身,包括你的親人?!豆夤鲀骸分幸晃粊碜愿拭C的剩男是一位客運汽車司機,每年都會進行相親,甚至還會相一些離過婚的女性,自己每年都花不少錢接待相親對象,母親也一直為他的婚事操勞,但是一直沒有成功,母親一直很焦慮。這些案例很明顯得看出,因為到了年紀沒有結婚,“剩男”“剩女”們會和他們的家人爭吵,家人都會為他們的婚事焦慮,有些親戚朋友甚至會因為你沒結婚這件事嘲笑你貶低你,會拿你和其他人進行比較。在這種環境中,“剩男”“剩女”本身會更加焦慮,會對自己產生自貶值。而且在農村的地區,還是有重男輕女的這種思想的,家庭在男性的成長過程中是傾注了更多的心血,對男性也有著更高的期望。同時,也是極其注重后代,血脈的延續。但是農村的很多“剩男”卻沒有結婚,更沒有辦法擁有孩子。所以在這種環境中,成長過程中擁有的性別優越感與自己是“剩男”的現狀相比,會更加加重他們心里的不平衡與自貶值感。

對抖音、微博等社交媒體上關于性別的新聞與評論進行觀察你就會發現,兩性之間的戾氣比較重。男性吐槽天價彩禮為自己和家庭帶來太大的負擔甚至導致自己難以結婚,女性吐槽男性不照顧家里,自己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而現實是社會中的“剩男”“剩女”越來越多。相較于一百年前,男女兩性的地位,女性為社會發展所做的貢獻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在這些發生巨變的同時,婚姻倫理、戀愛倫理以及生育觀念都沒有發生多大改變。還是習慣于男娶低女嫁高,做家務照顧家庭還是女性做得比較多,還是有男嬰偏好等。這些都會帶來越來越多的單身人口,不管是主動單身還是被動單身的。

參考文獻:

[1]歐陽靜,馬海鵬.縣域體制內的“剩女”——基于中部D縣的調查[J].中國青年研究,2019(10):77-82.

[2]賈國強.農村剩男怎么辦?[J].中國經濟周刊,2018(09): 34-35.

[3]楊華.農村婚姻擠壓的類型及其生成機制[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4):25-34+170.

[4]張明照,賀芳菲.媒介化社會語境下的網絡女性主義現實困境與邏輯進路——基于對互聯網場域中“反剩女”話語的考察[J].東南傳播,2019(08):1-3.

[5]尤春雪,郝勇.個體化社會背景下“剩女”成因分析——基于CGSS2015數據的實證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3(01):87-92.

[6]剩男在農村,“小芳”去哪了?[J].農家參謀,2016(03):22-25.

[7]曾丹.“場域—慣習—資本”理論視域下大學生校園暴力行為探析[J].決策探索(下),2020(03):81-83.

[8]覃景冠.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初中生退學危機研究——基于布迪厄場域理論的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 31(01):333-337.

[9]喬桂娟,李楠楠.社會互動論對教師創建積極課堂互動的啟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37(07):28-30.

[10]郁捷.“剩女”現象的社會學分析[D].長春工業大學,2013.

作者簡介:李紅星(1999.10-)女,漢族,籍貫:安徽省合肥市,學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2017級本科生在讀,研究方向:性別社會學。

猜你喜歡
剩女
蔣欣:在“剩女”的世界里綻放自己
環球時報(2012-08-24)2012-08-24
“剩女”感到多方壓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