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育人視角下的大學校史館建設研究

2020-12-15 06:58于瀟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校史館文化育人大學

摘要:大學肩負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使命,校史館作為其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之一,是記錄、傳承、展示校園文化建設成果的有力平臺。文化育人視角下,重視大學校史館建設,發揮大學校史館文化育人成效,使大學校史館在大學生與教師發展歷程中貢獻力量,進而增強大學人才培養質量。對此,立足于大學校史館文化育人功能,分析文化育人視角下的大學校史館建設價值,提出文化育人視角下的大學校史館建設路徑。

關鍵詞:大學;校史館;文化育人;建設

引言

大學校史館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具有獨特的文化思維維度,對大學學校的學科文化等信息具有傳承、延續的功效。新時代背景下,以文化視角實現大學校史館的建構,能夠發揮大學校史館自身影響力度,促進相關文化信息的傳遞,對師生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育人功效,進而助推大學高質量人才的培養。因此,在大學教育教學開展中,關注校史館建設,將文化育人思想理念融入到其中,凸顯大學校史館文化育人性,進而提升大學教育教學質量。

一、大學校史館文化育人功能

(一)文化陶冶功能

大學校史館不同于大學其他的課程教育形式,其重視文化育人,具有文化陶冶的功能。并且文化育人體現在其內在形式中,大學生通過融入到大學校史館中,能以文化性達到陶冶大學生情操的教育目標,進而提升大學生道德品質。大學校史館承載著校史信息,校史包含學校的人文精神與教育傳統信息??梢哉f,一所學校就是一部校史,其沉淀著每一個時期大學生的校園生活信息,延續著學校的教育信息、文化精神以及學術傳統,給予大學生無形的教育與陶冶,這對大學生人文性發展意義非凡。針對多元化文化視域下大學生本土文化性缺失問題,以大學校史館文化信息為導向,能夠加強大學生道德教育,使大學生更好的認知民族文化等信息,以此為導向,促進大學生自身全面性發展。

(二)教育育人功能

大學校史館是學校文化傳承與弘揚的基石,而學校所處于的地域層面中,蘊含豐富的文化信息。一所學校的建設與地方文化息息相關,涵蓋地方的文化習俗、文化風情、文化精神等等,以此豐富大學校史館文化信息內容。而這些文化信息都在大學校史館中得以體現,例如:廈門大學就在“嘉庚精神”的基礎上進行文化體系的構建,并且以“嘉庚精神”為導向,深入挖掘地方的文化信息,將更多有價值、有教育意義的信息融入到大學校史館建設中,以此凸顯廈門大學文化育人性。由此可見,大學校史館的文化性不僅以優質文化為育人根本,更以地域文化信息為延伸、拓寬信息內容,以此達到良好的大學校史館的文化育人成效。

(三)生活教育功能

生活是教育之本,生活蘊含教育,教育的最終服務對象為生活。大學校史館作為文化弘揚的重要場地,更是道德教育傳播的主陣地,其作為大學文化陶冶的重地。大學生參與到大學校史館,能夠將大學生從繁忙的學習中解脫出來,通過參觀、欣賞大學校史館陳列與物品,能夠使大學生得到占時的寧靜,并且從中獲取較多的能力與信息??梢哉f,從文化育人視角中大學校史館的建設,是以一種教育形式與手段,將教育回歸于生活實際,讓大學生在閑暇中融入到大學校史館中,學習、獲取、實踐文化信息,從中獲取較多的人生感悟,達到大學校史館文化育人成效。同時,學生借助大學校史館中的信息內容,有效的解讀、認知書本課程知識,達到豐富大學專業課程教育的功能,推進大學專業課程教育生活化進程。

二、文化育人視角下的大學校史館建設價值

(一)大學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

校史館是大學建校、發展、變遷的真實映現,凝聚了大量的真實歷史信息資源,這些資源包含圖片、文字以及視頻、音頻等實物資源,并且覆蓋、融入在大學校史館藏品中,給予大學生一定的明示、暗示的啟迪,使大學生從中獲取較多的信息資源,包含物質文明信息、精神文明信息等等,以此促進大學生綜合性發展。校史館是大學向世人傳遞本校校史、文化的有力手段與載體。以大學校史館為載體,從文化育人視角實現本土文化的有效性傳承與弘揚,使人們通過融入到大學校史館中,獲取較多的文化信息,自覺成為文化的傳承人、弘揚人,以此彰顯大學校史館建設價值。

(二)大學進行思政教育的主路徑

大學校史館作為大學思政教育的有路徑,能夠作為思政教育開展的主路徑,以大學校史館文化育人形式,向大學生傳遞相關的思政教育信息。在大學校史館建設中,將文化育人融入到其中,推進大學校史館與大學思政教育相融合,成為大學生獲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力渠道,以此彰顯文化育人成效。同時,針對思政教育存在的偏向理論教育問題,以大學校史館為思政教育主渠道,能夠平衡思政教育理論與實踐教育比例,使大學生綜合性發展,進而提升敘事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此外,大學校史館作為思政教育的主路徑,助力于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建設,為大學生黨建工作建設提供路徑、信息資源,實現大學生黨建工作開展的實效性。

(三)大學拓寬大學生思維的主平臺

以文化視角為導向,構建大學校史館,為大學生思維的發展拓寬平臺。大學校史館作為大學生思維發展、思維能力提升的主平臺,能夠在文化育人層面中,將更多的信息傳遞給大學生,使大學生通過自身的獲取與學習實現思維的延伸,達到大學良好的育人成效。首先,大學校史館是歷史、藝術、文化的結合體,學校因地制宜建設校史館以文化育人視角進行校史館的空間、物品擺放的設計,增強空間的文化育人性以及物品擺放的育人性,打造良好的大學校史館活動空間,帶動大學生參與興趣,使大學生被濃厚的文化氛圍所吸引與感染,進而踐行文化。其次,大學校史館反映學校的專業特色,形成與學科課程相關的信息資源,而這些信息資源通常是學術關注與發展的重點。大學生融入到其中,獲取這些信息資源,能夠拓寬自身知識面,達到良好的學術研究與探究模式,助力于大學生未來就業。

三、文化育人視角下的大學校史館建設路徑

(一)轉變大學校史館建設思維

文化育人視角下,大學校史館的構建,樹立文化育人的大學校史館建設思維,以此彰顯大學校史館文化育人教育性質。在轉變大學校史館建設思維中,首先,大學需要立足于當前大學校史館建設存在的問題,將文化育人思想理念融入到其中,實現文化育人落實到大學校史館建設的方方面面,并以文化育人革新、彌補大學校史館建設存在的問題,實現大學校史館建設的優化型。其次,大學對校史館建設進行重新的定位,以文化育人的大學校史館建設為導向,推進文化信息內容與大學校史館建設的融合性,使其作為文化宣傳的重地,實現文化的普及與弘揚,繼而增強人們對校園文化的認知度與認同感。最后,在大學校史館建設中,以文化育人為導向,加強對大學校史館建設的投資,大學校史館中不僅具有文化信息內容,更要包含先賢學者的名著與典范等信息內容,豐富大學校史館信息內容,滿足師生對大學校史館參與的多元化需要,從而彰顯大學校史館建設的文化育人性。

(二)共建大學校史館文化

在文化育人視角下,大學校史館的建設,需要充分的運用多方資源,包含學校內部信息資源、社會資源以及企業資源等等,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進行合理的運用,以多方資源為基礎共建大學校史館的文化體系。首先,以多方資源為導向,共建校史展館。大學學校在構建大學校史館中,需要獲取政府的大力扶持,贏得教育部門的支撐,動員師生、家長、企業以及校友一同關注校史展館的建設,一同融入到其中,發揮個體自身能力,協同構建校史展館。例如:在校史展館建構中,成立校史信息收集小組,多方收集校史信息,包含校史自身學術、教育的發展信息以及地域文化信息等等,將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分類、歸納,為校史展館建設貢獻力量。其次,在大學校史館建設中,以文化育人為視角,大學重視校史人文景觀的構建。在校史人文景觀構建中,根據當前的大學校史館結構布局模式,融入文化育人信息,強調人文性宏觀結構與格局的不足與建構,凸顯校園自身獨有的文化韻味。例如:以民族文化特點為導向,使大學校史景觀凸顯文化氣息,實現藏品、典籍的合理擺放。最后,以文化育人視角構建的大學校史館,重視編撰校史。發揮大學校史館管理員工作效能,記錄校園教育、科研等信息,以這些信息為導向,成立專門編撰校史的小組成員,從這些信息中總結學校辦學的規律、管理特色。通過校史的編撰,將校史傳遞給師生,使師生更好的知曉大學辦學模式與特色,并以校史為榮,增強其在學校工作與學習的歸屬感。

(三)創新大學校史館建設方法

文化育人視角下,大學校史館的建設,需要以多方法、多路徑進行建設,實現大學校史館的全面性發展。首先,在大學校史館建設中,需要以大學生視角進行構建,根據大學生的學習規律、認知特點等信息,建設大學校史館。例如:加強大學生大學校史教育,根據大學生對大學校史的認知與理解,實現大學校史館的空間場地設計,使大學校史館構建符合大學生創業創新的需要。其次,大學校史館的構建需要進行延伸,使大學校史館向互聯網方向發展,實現大學校史的線上線下教育效能。例如:學校在互聯網平臺中,開展大學校史教育活動,讓大學生通過網絡路徑知曉、認知大學校史信息,增強大學生對大學校史信息的掌握。同時,構建網絡的大學校史館,借助虛擬技術在互聯網平臺中打造網絡的大學校史館,讓大學生在互聯網平臺中獲取大學校史典籍等信息。例如:網絡的大學校史館構建,可以將信息資源圖文并茂化,便于大學生理解與掌握相關的信息內容。

(四)開展大學校史課程教育體系

大學校史館作為大學的一種教育資源,需要與專業課程教育教學銜接,推進大學校史在專業教育教學中的融入與滲透,進而使大學生更好學習大學校史信息內容。尤其針對大學的新生而言,將大學校史融入到自身教育路徑中,讓新生快速知曉大學校史,便于新生更快的適應大學校園生活。同時,在大學校史館建設中,以文化育人思想理念為導向,學校專門構建大學校史課程教育體系,實現大學校史的普及,為教師與大學生學習大學校史提供平臺與場地,進而推進大學校史館的建設。此外,將大學校史館作為大學生文化課的延伸,在文化教育中,以大學校史館為導向,推進課程理論與實踐的的融合,讓大學生融入到大學校史館中,將所學課程信息運用到其中,并且在大學校史館中大學生通過實踐能夠獲取較多的能力與力量,助力于大學生未來發展,培養大學生核心素養。

結語

文化育人視角下的大學校史館建設意義非凡,不僅是文化育人思想理念能夠融入到大學校史館建設中的需要,也是凸顯大學校史館文化育人性的發展需要,更是大學教育教學質量得以有效性提升的需要。因此,在大學教育教學開展中,重視文化育人的融入,建設大學校史館,凸顯大學校史館建設的文化育人性,發揮大學校史館建設價值,提升師生道德素養,進而促進大學生全面性發展,從而彰顯大學文化育人教育。

參考文獻:

[1]牛英輝,王麗娜,楊煥.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文化育人路徑探索——以同濟大學校史文化、體育文化和社區文化為例[J].智庫時代,2020(16):173-177+185.

[2]郭云路.挖掘檔案價值 推進校史館建設——以信陽師范學院校史館為例[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0(02):99-102.

[3]馬新梅.高校校史館的定位思考與創新設計——以海南大學校史館建設為例[J].辦公室業務,2020(01):182-183.

[4]肖陽,倪燕,張詩媛.新時代校史育人功能及實現路徑——以上海音樂學院校史館特色宣傳為例[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9,11(06):87-91.

[5]張巖.農業技術檔案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建議——以中國農業大學檔案與校史館為例[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9(06):56-57.

作者簡介:于瀟(1982.6.7)女,漢族,籍貫:河北省石家莊市,所在院校:陸軍工程大學石家莊校區,職稱:新聞編輯,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新聞報道,新媒體方面。

猜你喜歡
校史館文化育人大學
新時代加強高校校史館建設的文化意義
山城老年大學校史館建設持續推進中
堅持革命教育 強化黨性鍛煉
——主體班學員參觀中共湖北省委黨校校史館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高校校史館育人功能研究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發與品牌建設
技術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