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阿薩姆那加族的西方研究簡述

2020-12-15 06:50辛玲
三峽論壇 2020年6期
關鍵詞:阿薩姆

辛玲

摘? 要:喜馬拉雅不僅指喜馬拉雅山脈,還包含喜馬拉雅山脈所輻射的區域,是一個大地域概念范圍,即喜馬拉雅山脈及其周邊地區。很早開始,西方國家圍繞喜馬拉雅地域開始了多樣化的研究,建立起相關的研究數據庫。其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歐文斯等編的《喜馬拉雅地域歷史和文化研究文獻題錄》為代表,為研究喜馬拉雅地域提供了詳細的西文參考文獻,本文將阿薩姆地域中那加山地所居住的民族研究作編譯記述。

關鍵詞:喜馬拉雅地域;阿薩姆;那加族;目錄學

中圖分類號:C9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1332(2020)06-0042-04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歐文斯(Owens, Bruce McCoy)等編的《喜馬拉雅地域歷史和文化研究文獻題錄》(Bibliography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Himalayan Region)中,喜馬拉雅地區的定義是一個具有寬泛的概念,從西到東是印度河-雅魯藏布江區域,從南到北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中國和緬甸形成的政治邊界。圍繞喜馬拉雅地域的研究呈現出多樣化。本文將有關阿薩姆地域中那加山地所居住的民族的研究作編譯記述。

阿薩姆(Assam)地域位于印度東北部,今行政區劃上屬于印度東北部的一個邦。但過去阿薩姆地域范圍極為廣闊,涵蓋今天的那加蘭邦(1963年建邦)、梅加拉亞邦(1970年建邦)、曼尼普爾邦(1972年建邦)、佐拉姆邦(1972年建邦)的行政區劃范圍。

那加蘭邦居住著多樣化的藏緬語族那加族,1826年英軍占領阿薩姆后,英國為殖民需要,展開了各種各樣的調查研究。自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獨立后,阿薩姆地域禁止外國學者進入,所以我國學者對該區域的研究只是一些零散研究,而且由于西方研究成果的譯介相對匱乏,使得在整體上對該地域的研究狀況缺乏系統完整的了解。那加山地居住著支系眾多的那加族,日本電子Weblio辭書中,記載了那加族由23個部族支系構成。名稱分別為安加米那加(Angami)、阿撾那加(Ao)、查哈桑那加(Chakhesang)、昌那加(Chang)、希亞姆尼恩甘那加(Khiamniungan)、科亞克那加(Konyak)、洛霍塔那加(Lhota)、波丘里那加(Pochury)、彭那加(Phom)、普邁那加(Poumai)、礽瑪那加(Rengma)、榮美那加(Rongmei)、桑塔姆那加(Sangtam)、史密那加(Sumi)、毛那加(Mao)澤良那加(Zeliang)、伊麥春格那加(Yimchunger)、澤梅那加(Zeme)、良麥那加(Liangmai)、唐薩那加(Tangsa)、諾特那加(Nocte)、圖薩那加(Tutsa)、旺卓那加(Wancho)。日本文化人類學學者山下晉司根據海門多夫(Fürer-Haimendorf,1946)、納格(Nag,1964)、埃爾文(Elwin,1961)等的資料,對“那加”進行了整體性的介紹“統稱為那加(Naga)的諸族,屬于東南亞大陸藏緬語族的民族集團內的“西部山地群”,緬甸一側和印度曼尼普爾邦的一部分也在其中,現在大部分居住在布拉馬托拉河之南、欽敦(Chindwin)江之西、跨緬甸邊境,印度的一個省——那加蘭邦,是印度政府的指定部落。據估計,1961年在那加蘭邦居住的居民人口約為36萬人?!澳羌印边@個稱呼來自于阿薩姆的平地民,他們自己之間的語言、文化有顯著的偏差,傳統上沒有形成全局的政治統合。因此,與其說有那加這個民族的單位,不如說安加米、塞瑪、阿撾、礽瑪、科亞克等各自“部族”名稱,這被認為是民族集團的單位。那加諸族居住在海拔1000~2400米的地方,在丘陵的山頂或山脊上設置村落。除了安格米、礽瑪的一部分、曼尼普爾邦那加的一部分從事梯田的水稻耕作之外,一般進行燒田耕作(juum)。主要作物是大米,作為二次作物,種植了粟等的雜谷類薏米、芋頭、玉米等。芋頭是一部分科亞克人的主食,在高地上薏米也是這樣的情況。他們飼養的家畜有大額牛(Bos frontalis)、牛、豬、狗、山羊、雞等。這些家畜在祭祀禮儀上作為牲畜獻牲很重要,特別是大額牛,是最重要的“禮儀財富”范疇。親屬集團是以父系形式來組織的,父系氏族是外婚制(根據場合的不同,其下級集團有家系(lineage)的名字)。關于他們的婚姻體系,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C. Lévi-Strauss)談到了是屬于“限定交換”和“一般交換”的混合地區。村落四周被立石等包圍,具有傳統的政治統合的基本單位,通常還劃分有一個稱為凱爾(khel)的區劃。在“凱爾”上,通常會發現一個被稱為摩郎(morung)的男子小屋,作為社會中心發揮著作用。村落社會從以安加米為代表的“民主”型到以科亞克和塞瑪為代表的“專制”型,呈現出各自的偏差性??缭酱迓涞募姞?,常常導致獵頭的戰爭。宗教基于所謂的“萬物有靈論”,他們的獵頭、功勛祭宴等的禮儀慣例,為東南亞和大洋洲提供了“活著的巨石制”的古典事例。

本文將通過歐文斯(Owens , Bruce McCoy)等編的《喜馬拉雅地域歷史和文化研究文獻題錄》來窺見西方學者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對該地域的研究情況,為深化這一地域的研究提供資料參考。該書原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喜馬拉雅人類學教學大綱和喜馬拉雅歷史教學大綱中的文獻導讀,后在哥倫比亞大學南亞研究所的主持下,數據庫得到進一步完善并出版,包含約7000條關于喜馬拉雅山脈人民的歷史和社會科學的條目。

在其編第一卷第三部分人類學和相關社會科學中,印度喜馬拉雅中北部和東部地區主要民族中列舉了阿博(阿迪,Abor(Adi))、加羅族、卡西族、雷布查族、米什米族、那加族的6個民族。下面就那加族的情況作介紹,文獻資料有33項,那加原文條目為4193– 4225,現按序號重新排列。只譯姓名和題名,刊載處未譯。此外,未收錄在那加版塊中,散見在其它類別,包含第二卷(藝術、發展、語言與語言學、游記)中的資料計有13條目。全部為46條目。主題涉及政治、地理、儀式、親屬關系、民俗、農業、語言、藝術等方面的研究。

總體上看,時代區分從1947年前英印時代的研究有12條,發表者為霍爾科姆(Holcombe,1873-1864),伍德索普(Woodthorpe)和戈德溫·奧斯汀 (Godwin-Austen,1882),歐文(Owen,1844),索皮特(Soppitt,1887),戈登(Godden,1897),米爾斯(Mills,1922、1926-1973、1943、),密特拉(Mitra,1924),史密斯(Smith,1925),馬宗達(Majumdar,1925),沃爾斯登(Wolsden,1929),凱特(Cutting,1933),海門多夫(Fürer- Haimendorf,1939-1962)。1947年至二十世紀的60年代有14條,發表者為卡帕迪亞(Kapadia,1950),沙弗(Shafer,1953),里普利(Ripley,1955),維瑟(Visser,1956),甘古里(Ganguli,1965),森特西(Sentsi,1965),考夫曼(Kauffmann,1966),戈亞爾(Goyal,1966),巴特(Bhat, 1966-67),馬里森(Marrison,1967),亞歷克希巴(Alemchiba,1968),拉坦(Ratan, 1968-69),海門多夫(Fürer- Haimendorf,1969),埃爾文(Elwin,1969),布霍米克(Bhowmik,1969)。二十世紀70年代之后的研究有5條,發表者為巴蘇(Basu,1970),古魯巴薩戈達(Gurubasavegowda,1972),查克拉巴蒂(Chakravartty,1976),海門多夫(Fürer- Haimendorf,1976),甘地(Gandhi,1984)。從上述文獻中,也可以看到1947年前英印時代的調查資料,是重要的第一手資料,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需要我們加大對其搜集,展開翻譯與研究。

那加文獻題錄

[1] 巴蘇Basu,M.N. et al:社會文化特征的影響:澤米那加的識字功能水平。Society and Culture; 1970; 1(1): 3-10.

[2] 博爾多Bordoloi,B.N:地區手冊:聯合米基爾(Mikir)和北卡哈爾山北。Shillong: Tribal Research Institute; 1972.

[3] 凱特Cutting,C.S:阿薩姆邦的叢林民族:那加人的習俗和儀式。Natural History; 1933; 33: 54-65.

[4] 海門多夫Fürer-Haimendorf,Christoph Von:科亞克人文化中的歌曲作用。Man In India; Mar. 1943; 23(1): 69-82.

[5] 海門多夫Fürer-Haimendorf,Christoph Von:重返赤裸的那加:一位人類學家對那加蘭的觀察,1936-1970年。New Delhi: Vikas Publishing House; 1976.

[6] 海門多夫Fürer-Haimendorf,Christoph Von:科亞克那加人:印度邊疆部落。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7] 海門多夫Fürer-Haimendorf, Christoph Von:赤裸的那加。Calcutta: Thacker Spink; 1962. 2nd edition.

[8] 戈登Godden,G.M:那加和印度東北部的其他邊疆部落。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Institute; 1897-98; 27:2-51; 1897; 26: 161-201.

[9] 霍爾科姆Holcombe, W.A:那加山地的探險調查報告。西?。?873-1864年。

[10] 赫頓Hutton, J.H:兩首安加米那加族歌曲。Man In India; Mar. 1943;23(1): 6.

[11] 卡帕迪亞Kapadia,K.M:阿薩姆邦那加人的母系社會組織:來自社會學的視角。Bombay: Popular Book Depot; 1950.

[12] 考夫曼Kauffmann, Hans-Eberhard:阿薩姆邦塞瑪的田野儀式。Anthropos; 1966; 61: 561-636.

[13] 蘭德Land, C:米基爾(Mikir)的親屬關系。Eastern Anthropologist; May-August 1961; 14(2): 161-8.

[14] 馬宗達Majumdar, Surendra Nath:阿撾那加人。Calcutta: V. Roy; 1925.

[15] 米爾斯Mills, J.P:阿撾那加人的歌曲。Man In India; Mar. 1943; 23(1):4.

[16] 米爾斯Mills, J.P:阿撾那加人。由亨利·巴爾福(Henry Balfour)撰寫前言,還有J.H.赫頓的參考書目。2nd ed. Bomba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Reprint of 1926 ed.

[17] 米爾斯Mills,J.P:洛霍塔那加人(Lhota),介紹及補充說明來自赫頓(Hutton)。London: Macmillan; 1922.

[18] 密特拉Mitra, K.P:阿撾那加人。Man In India; Mar.-June 1924; 4(1-2): 41-82.

[19] 帕卡拉斯Pakrasi,Kanti Bhushan:關于米基爾阿倫人(Arlengs,Mikirs)中的庫爾人(Kurs)和亞庫爾人(Sub-Kurs)的調查筆記。Man In India; Oct.-Dec. 1953; 33(4): 307-14.

[20] 帕卡拉斯Pakrasi, Kanti Bhushan:北方米基爾阿倫遷徙的傳統故事。Man In India; July-Sept. 1954; 34(3): 211-19.

[21] 帕卡拉斯Pakrasi, Kanti Bhushan:阿倫人(Mikir)的親屬關系術語研究。Man In India; Apr.-June 1955; 35(2): 119-26.

[22] 雷Ray, Debidas:阿薩姆邦米基爾村(Mikir)的社會經濟調查報告,Agro-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for North-East India; 1962.

[23] 雷Ray, Debidas:坎特泰朗(Kanther Terang,一個米基爾村落):第二部分:坎特泰朗的社會經濟調查(1960)。In: Rural Life in Assam Hills (Case Studies of Four Villages).Jorhat: Agro-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for North East India; 1969; 11-78.

[24] 里普利Ripley, D:漫游在印度的那加山地。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1955: 107(2): 247-264.

[25] 賽基亞Saikia, P.D.和雷(Ray):坎特泰朗(米基爾村)。Agro-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for North-East India; Between 1961 and 1965.

[26] 賽基亞Saikia, P.D:米基爾的社會變遷:對阿薩姆邦米基爾山地坎特泰朗村落的個案研究。Jorhat: Agro-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1968.

[27] 賽基亞Saikia:米基爾社會。Jorhat: Agro-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1970.

[28] 森特西Sentsi, P:今天的礽瑪那加人。Journal of Social Research; Mar. 1965; 8(1): 44-9.

[29] 沙弗Shafer, Charles Robert:最北端的那加語分類。Journal of the Bihar Research Society; 1953; 39: 225-64.

[30] 史密斯Smith,William Carlson:阿薩姆邦阿撾那加部落:民族學與社會學的研究。London: Macmillan; 1925.

[31] 索皮特Soppitt, C.A:東北邊境盧謝-庫基(Lushai-Kuki)部落簡介(卡哈爾Cachar、錫萊特Sylhet、那加山地Naga Hills等以及北卡哈爾山North Cachar Hills)。Shillong: Assam Secretariat Press; 1887.

[32] 斯塔克Stack, Edward.(查爾斯·萊爾Charles Lyall編):米基爾人。London: David Nutt; 1908.

[33] 伍德索普Woodthorpe, R.G.: 戈德溫·奧斯汀Godwin-Austen),H.H:印度東北邊境所稱 “那加山地” 居住的蠻人部落的調查筆記。Journal of the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1882; 11: 56-72, 196-212.

散見資料如下:

[1] 亞歷克希巴Alemchiba, M:那加蘭的工藝美術。Kohima: Naga Institute of Culture; 1968.

[2] 巴特Bhat, D.N. Shankara:坦克爾那加(Tankhur-Naga)詞匯。Bulletin of the Deccan College Research Institute; 1966-67; 27: 79-182.

[3] 布霍米克Bhowmik, K.L.: Gupta,S.N.;Bhowmik,A:農業發展對那加村落社區的社會結構影響。Journal of Social Research; 1969; 12(2):117-129.

[4] 查克拉巴蒂Chakravartty,Dhirendra Nath, Ed:阿薩姆邦等地區的共同追求。Gauhati: Directorate of Information and Public Relations, Govt. of Assam; 1976.

[5] 埃爾文Elwin, Verrier:十九世紀的那加。Bomba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6] 甘地Gandhi,M:那加朝圣。New Delhi: Oxford &IBH; 1984.

[7] 甘古里Ganguli, Milada:訪問那加蘭。New Orient; 1965; 4: New Orient; 1965; 4:101-105.

[8] 戈亞爾Goyal, Narendra:喜馬拉雅的政治歷史:自1947年以來的西藏、尼泊爾、不丹、錫金和那加蘭。New Delhi: Cambridge book: 1966: 179. 第二版.

[9] 古魯巴薩戈達Gurubasavegowda,K.S:讀取阿撾那加語音。Mysore:Central Institute of Indian Languages; 1972.

[10] 馬里森Marrison, Geoffrey Edward:北印度語言中那加語的分類。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1967.

[11] 歐文Owen, John:阿薩姆邦與那加部落的交流筆記。Calcutta: W.H. Carey; 1844.拉坦Ratan, R.那加村落的宗派主義和發展。Adibasi; 1968-69; 10(3-4): 11-14.

[12] 維瑟Visser,H.F.E:那加雕像在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和芝加哥。Artibus Asiae; 1956; 19(3-4): 374-377.

[13] 沃爾斯登Wolsden, Den. S.N:藏緬語系語言學形態學概述,特別是古典藏語的前綴、中綴和后綴,以及克欽語、博多語、那加語、庫基-欽語和緬甸語群。London: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29.

注 釋:

[1] [日]山下晉司:《文化人類學事典》(石川榮吉等編),日本弘文堂,1987年。

猜你喜歡
阿薩姆
中日學人稻作文化起源觀之研究
流血沖突之后印度這兩邦要開戰?
東喜馬拉雅地域民族資料梳理
捉拿“本·拉登”
大帽子
機場保護神(大家拍世界)
敬禮之后
1300萬阿薩姆人不被視為印度公民
印度阿薩姆邦:不孝扣工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