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代教養對幼兒行為的影響研究

2020-12-15 10:52祝莉
當代家庭教育 2020年24期
關鍵詞:祖輩

祝莉

摘? 要:隔代教養有利于增進祖輩與幼兒的關系,促進家庭教育的開展。但是目前,幼兒園隔代教養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祖輩的教養觀念相對陳舊、教養方式不科學、對幼兒過于溺愛等對幼兒行為造成不良的影響?;诖?,以實習幼兒園班級的幼兒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班級幼兒家庭中隔代教養情況的調查,探討實踐中隔代教養的基本情況,并且分析隔代教養對幼兒行為問題產生的影響,以及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根據原因給與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隔代教養;祖輩;幼兒行為問題

【中圖分類號】G7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4-0014-02

家庭教育對幼兒產生的影響是深且久遠的,所以幼兒接受的家庭教育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以及對社會關系的處理。很多時候,來自隔代人的愛要多于來自父母的愛。但由于長輩的年齡、生活經歷、社會時代的變化等等因素,隔代教養下幼兒的不足逐漸顯現?;诖爽F象,以前人研究成果為鑒,結合目前隔代教養發展的實際現狀,選取大班幼兒為例,分析對于隔代教養下,幼兒行為所出現的問題,并根據相應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建設一個健康的教養方式,讓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家長如何教育幼兒、隔代應以如何的方式參與幼兒的教師的方式提供實踐參考方式,有利于更好促進家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的更好的成長。

1.隔代教養的相關理論

(1)隔代教養

隔代教養,又稱祖輩教養,是相對于親子教養而言的,是指在家庭中主要由祖輩來承擔對兒童的教育、撫養等責任的一種教養形式。隔代教養又可分為完全隔代教養和不完全隔代教養。前者是指由于兒童與自己的父母長期分離,使得兒童完全由祖輩單獨教養;后者是指父母與祖輩共同教養兒童,但祖輩為主。關于隔代教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段飛艷和李靜寫到,隔代教養,也稱為隔代教育,是祖父母和孫子女朝夕相處,生活在一起,同時承擔撫養和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

(2)幼兒行為問題

兒童行為問題或稱之為問題行為,是指兒童期出現的、在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上都超過了相應年齡所允許的正常范圍的異常行為。兒童的行為問題是兒童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較為常見現象,主要表現在孤僻退縮、焦慮抑郁、攻擊反抗、違紀越軌以及各種身體不適等方面。兒童行為問題的具體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針對不同的年齡,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兒童的行為問題進行了分類。Hewitt和Rutter等學者將兒童行為問題分為外化的問題即主要涉及與外部環境的沖突和內化的問題即主要為自身的問題,以及不易歸于哪一端的混合性問題,外化的行為問題包括多動、攻擊、違紀等因子,內化的行為問題包括抑郁、強迫、社交退縮、軀體主訴、焦慮等因子。

2.隔代教養的現狀

在幼兒由祖輩教養的時間:周一到周五,祖輩負責接、送幼兒去幼兒園,晚上,幼兒會跟隨父母回家。有特殊情況,父母在周一到周五的某天會接送幼兒去幼兒園。周六周日幼兒一般跟父母待在一起,偶爾會去游樂園、商場、看電影等活動。

祖輩教養幼兒的教育內容:多以滿足幼兒基本生理需求。偶爾會讓幼兒顯示算數、背詩、認字的能力。很少有祖輩會注意幼兒的行為問題,只有在幼兒出現打人、罵人的時候,祖輩才會對其進行斥責、阻止。本文對父輩、祖輩教養下幼兒攻擊性行為出現頻次做了一個調查。

本文是按照一周內被調查幼兒攻擊性行為出現的頻次的平均數進行匯報,由表2.1得知,在祖輩教養下,搶東西、打人、罵人、摔東西、違紀越軌等等攻擊性行為都遠遠高于父輩教養下這些行為出現的頻率。

父母參與幼兒教育的情況:多數由祖輩照顧幼兒的父母多數因為忙于工作,而很少參與到幼兒的教育中來,幼兒的大多數情況由祖輩決定、輔導。

3.隔代教養影響幼兒行為存在問題

(1)不夠科學的教養方式

教養方式分為權威型、專斷型、放縱型、忽視型。權威型的教養方式是家長樹立權威,對孩子進行尊重、理解,與孩子經常交流的一種教養方式;專斷型教養方式是家長要求子女絕對服從自己、對幼兒的行為進行獨斷專行的一種教養方式;放縱型的教養方式指的是家長對于幼兒進行放任自流的教養方式;忽視型教養方式是家長對于幼兒處于忽視狀態,除非幼兒出現嚴重問題。而在所調查的隔代教養中,多數祖輩屬于放縱型教養方式,祖輩溺愛放縱的教養影響著幼兒的品行問題。幼兒的品行問題不僅與祖輩的隔代身份有關,更與祖輩溺愛放縱的教養方式有關。

(2)祖輩精力有限

祖輩年齡較大,照顧幼兒的起居已經讓其自顧不暇,而且隨著幼兒年齡的增大,祖輩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已經遠遠不如幼兒,并且已不再有學習新知識的精力和記憶力。所以在隔代教養中,在已有的知識與有限的精力中,有些祖輩無法給予幼兒部分行為以知識性的解答與專業的指導,尤其是現在的新學科,例如,英語、科學、手工課等等,是祖輩無法給予幼兒幫助的。所以有時候即便是祖輩發現幼兒某些行為習慣不太恰當時,也無法對于幼兒的行為給予專業的、恰當的指導,幼兒的行為還是無法得到改善,對于幼兒不恰當的行為祖輩只能通過說教的形式來要求幼兒改過,但是這樣的方式往往是幼兒最不喜歡的方式,因此對幼兒行為糾正的效果不大。

(3)家庭教育觀念不統一

因為祖輩與父輩的年齡差距、生活經驗不同、個人經歷不同,導致父輩與祖輩的教育觀念不一致,很多時候會發生相孛的情況。正是因為兩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所接受的教育理論觀念也不盡相同幼兒處于這種稍顯矛盾的環境中,就會根據祖父輩對他們不同的要求展現出不同的行為表現。

4.隔代教養影響幼兒行為的對策

(1)引導祖輩更新教育觀念

關于祖輩教育觀念陳舊、教養方式不科學等問題,建議有關教育部門可以創辦隔代家長學校,專門對照顧幼兒的祖輩進行培訓并提供專業的幼兒教育指導。實踐證明,隔代家長培訓機構可以讓祖輩意識到自身對幼兒教育的不足、局限,便于及時更新其教育觀念。

(2)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培訓

除創辦隔代家長學校,還可利用現有幼兒園的師資為祖輩家長傳播科學的教育導向,利用幼兒園師資,為祖輩家長提供免費咨詢和講座,為祖輩家長答疑解惑。除家長外,幼兒園教師是最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個性特征、行為表現等情況,幼兒園教師可跟幼兒所住社區進行合作,利用自身的知識,以幼兒教育為重點,定期舉行知識答疑活動與專業的講座,并且,幼兒園可定期分配教師對幼兒祖輩進行家訪,了解幼兒祖輩需要幫助的地方,并針對需要幫助的地方給予祖輩專業的解答與幫助。

(3)建立和睦家庭氛圍

祖輩家長閱歷豐富,實踐經驗足,但是教育觀念、知識陳舊;父輩家長閱歷不足,但育兒知識都較為符合時代要求,理論知識多,實踐經驗卻不足。祖輩與父輩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是祖輩與父輩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幼兒身心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建議,在家庭教育中父輩與祖輩優勢互補,建立家庭教育中的統一戰線,祖輩與父輩對幼兒行為要求一致,共同監督,共同參與教育。

5.結論

通過對隔代教養對幼兒行為問題的有效研究為家庭中父輩家長及祖輩老人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導。但是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由于筆者個人能力有限,所以對于隔代教養對幼兒行為問題影響的原因分析與相應對策的研究還是較為淺顯。希望以后的研究可以就隔代教養對幼兒行為問題的探究在不同層次、不同級別的幼兒園進行量化調查研究,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探討所提出策略的真實效果。

參考文獻

[1]白春玉,張迪,湯華.父母教養方式對流動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8):4605-4606

[2]曹軍.學前兒童家庭教養方式、依戀類型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5

[3]彭春燕.論隔代教育與兒童心理的發展[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5(04):203-205

[4]柏澤慧.幼兒隔代教養的觀察研究[J].早期教育,2015(3):53-56

[5]王海英.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J].山東教育,2015(33):42-43

[6]陳蓉,張躍飛,陳傳鋒.幼兒隔代教養的利與弊:對祖輩、父輩和孫輩的影響研究概述[J].幼兒教育,2014(04):52-56

猜你喜歡
祖輩
城市幼兒隔代教養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家園合作中有效引入祖輩資源促進園本課程多樣化的研究
提升農村祖輩家長家庭教育能力的對策研究
父輩和祖輩的情感故事,分外美麗
祖輩學堂:幼兒園隔代開展家庭教育的實踐建構
家庭教育中的祖輩參與研究
幼兒園教師與祖輩家長的溝通策略
幼兒園新教師在與祖輩家長關于家園共育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調查
年輕的匠后代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