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鄉村建設中的生態環境問題思考

2020-12-16 07:56梁曉琳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20期
關鍵詞:鄉村建設生態環境經濟發展

梁曉琳

[摘要]在我國的鄉村建設中,生態環境成為鄉村發展的主要關注問題。在振興鄉村戰略下,鄉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有了明顯的轉變,鄉村產業結構得到了優化。但是仍有一些地區在生態環境問題上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措施,使鄉村地區的天然生態環境惡化。本文通過對我國鄉村地區的生態環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在社會主義新時代下,鄉村地區的經濟與生態環境平衡發展策略。

[關鍵詞]鄉村建設;生態環境;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 X321

[文獻標識碼]A

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自古以來,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占有主導的地位。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逐漸加深,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地區的生產和經營情況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改革開放初期,城市建設發展十分迅速,而鄉村地區依然缺乏建設的活力,導致了城鄉差距增大,社會貧富不均衡,以此也引發了眾多的社會問題。在社會主義新時期下,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國家上層的戰略發展也積極主動的向農村經濟方向轉變。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且指明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原則,要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既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要形勢。鄉村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成為當下鄉村經濟建設的主要方向。

1 我國鄉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1 農業生產方式現代化水平不高

我國是個傳統的農業國家,漫長的歷史時期都是采用傳統的生產方式進行生產的。在建國之后,我國開始工業化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農業機械化及農業生產資料上,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相對于我國的廣大的農業耕作面積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同時,傳統的粗放式的農業生產方式,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尤其是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水資源已經十分匱乏,為此,我國還專門規劃了南水北調這個宏偉的工程來緩解北方的用水壓力。另外,在農村中不科學的農業生產方式,造成了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比如農業生產中的過度施肥、過度播撒農藥等行為,不僅造成了農業資源的浪費,也對的農業生態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除此之外,一些農業生產者焚燒秸稈等農業廢料,不僅會污染大氣,同時還可能會引發次生災害。

1.2 農村居民的基本配套設施落后

我國農村居民的基本配套設施較為落后,導致了農村的生活垃圾沒有得到有效的處理,引起了生態環境的污染。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目前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缺乏基本的生活配套設施,處理生活垃圾的能力十分薄弱,導致生活垃圾堆積,生活廢水隨意排放。二是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十分薄弱,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尤其是對于處在山區的居民,對于塑料制品等生活垃圾,一旦隨意丟棄,會造成很嚴重的生態污染。塑料制品不僅很難在正常狀態下降解,同時在山區很難進行打掃和處理。三是農村居民的畜牧養殖與居住環境很近,牲畜糞便隨意處理,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還可能會傳播疾病,影響居民的生活健康,嚴重的會造成大面積的惡性傳染疾病。

1.3 城鄉污染治理問題不夠同步

在我國的城市化建設中,有些地區為了實現高速度低成本的城市治理效果,將城市的污染源轉移到農村地區,甚至將城市的一些污染物放到農村地區進行排放。這樣就導致了農村地區的進一步污染,對農村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提升,城市的基礎設施供應越來越充足,相對來說,所產生的生活垃圾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復雜。大量的城市垃圾轉運到農村地區進行處理,有些農村垃圾在處理過程中沒有達到應用的標準,對農村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也為農村地區的環境治理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另外,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擴展及城市生態環境的治理,一些工業企業搬遷到農村地區,在相對的缺乏有效的監管的情況下,工業企業對污染物的排放十分的隨意,對農村地區的環境產生了很大的破壞。

1.4 農村工業生產過于集中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除了傳統的大型工業企業之外,在城市周邊也建立了眾多的民營工業企業。這些企業選擇在地理位置較為偏遠的農村地區,一方面是為了節省企業的成本,提高企業的人力資源和生產資源。另外,就是可以利用農村的天然河流等低進行企業的排污工作。在傳統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中,這種行為受到的監管力度十分有限,基本上無法對工業企業的排污進行有效的處理。同時,農村地區的工業產業過于集中,企業的非法排放問題嚴重,農村地區的居民及政府管理人員,為了片面的追求經濟的增長,缺乏生態環境保護的大局意識,成為當下農村地區生態環境治理的難點。

2 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意義

2.1 實現農村資源的合理利用

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并不是虛無的精神文明,而是具有一定的現實經濟意義的。首先,生態環境是大自然和諧穩定共融的表現,尤其是對于農村地區來說,農業生產和各種畜牧的養殖,都是需要借助良好的自然資源來實現的。人類的生態環境的保護,就是保持自然資源能夠有序循環的利用,為農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生產資料。另外,生態環境的保護,還調節了農業生產者對于化工產品的使用,保證正常的農業生產之外,最大程度的節約了生產成本。在改革開放的早期階段,我國片面的追求高速度的城市建設和經濟增長,對于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了農村地區生態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農村地區的資源匱乏,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對農業生產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使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呈現更加惡性的循環。在新時代的社會環境下,加強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對于農村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經濟的循環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2.2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農業生產勞動者占據著很大的人口比例。因此可以這樣說,要想實現共同富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是一個重要衡量標準。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下,農村生產力落后,農產品經濟效益不高,農業從業者一直處在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農村地區在保證正常的農業生產之外,還要推動第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優化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服務產業,利用農村天然的生態環境優勢,實現農村地區的特色農業、特色旅游等服務產業的發展?;谶@樣的認識,提高和保護農村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才是農村地區經濟產業結構有效調整的基礎。

2.3 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

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城市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城市化的進程加快,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充足的動力。但是相對來說,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始終處于一個相對緩慢甚至停滯的狀態。尤其是我國西部地區,廣大的鄉村依然處在一個相對落后的狀態。這樣巨大的發展差距導致了社會的不和諧和不統一性,為我國未來的經濟建設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同時也產生了一些社會矛盾。在農村生態環境的恢復和發展之下,我國的重點計劃開始向農村地區傾斜,在農村地區進行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的投資。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一些企業也開始專注于農村地區的投資和發展,如此鮮活的局面使得農村地區的經濟出現了飛躍式的發展,極大的縮短了城鄉的差距,形成了城市反哺農村的良好趨勢。

3 鄉村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策略

3.1 提高農業生產相關技術

在農村經濟的發展及生態環境的保護中,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提高農村地區的生產力,將現代化的生產和加工技術引入到廣大的農村地區。目前,我國的大部分農村地區都已經實現了農業機械化的水平,但是一些偏遠的山區,受限于地形和資源的因素,還是采用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因此,除了對目前現有的農業機械的普及應用之外,還應該加大對一些特殊地形作業的農業機械設備的生產和研制,以保障我國西部山區或者南部丘陵地區的農產生產力的提高。除此之外,還要提高農產品的加工機械設備及技術的提升,提升農產品的經濟效益,促進農村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最終實現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和諧共融。

3.2 加強農村居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我國的農村地區長期以來處在貧困落后的狀態,這也使得農村地區的居民對經濟增長保持著很高的熱情,因此也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這一點直接體現了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上。許多鄉鎮企業,通過過度的開采本地區的自然資源,來實現經濟上的發展。比如,許多依托依山傍水的農村地區,利用山體資源,大力的開采石礦資源?;蛘呤抢煤恿?,建立具有嚴重污染的造紙、化工等企業。這樣的經濟發展,對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但是高額的經濟回報始終對農村地區的居民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在社會主義新時期,農村地區的生態保護要從當地居民中來實現。首先要提高鄉村居民的生態意識,能夠明確的認識到綠色生態的經濟和諧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同時要轉變地區的產業結構,要能夠將綠色生態環境來促進農村的經濟進一步發展,讓農村的居民能夠享受到綠色生態環境對其產生的切實的利益。

3.3 推進城鄉協同環境治理

推進城鄉協同環境治理,主要的關鍵在于城市地區的污染治理不能損害鄉村的利益。這就需要城鄉在進行環境治理中能夠協同有效的發展,共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首先要建立城鄉協同生態環境治理的保障機制,設立統一的管理部門,明確責任人和責任范圍,提高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力度。另外,通過獎勵及免除相關稅費的政策,鼓勵相關企業投入到農村地區環境治理及生態旅游產業的投資開發中來,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共同增長。其次,要逐步的完善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制建設,確保生態環境保護有法可依,執法必嚴,利用法律的手段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和監管。只有建立協調發展的城鄉生態環境治理機制,才能真正的實現生態宜居的城鄉環境,為城鄉的協同發展奠定基礎與保障。

4 結語

在黨的十九大之后,我國的鄉村建設呈現出新的局面。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要加強鄉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目前,我國的大多數鄉村地區都開展了多種生態環境治理的措施,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績,同時也為我國的鄉村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新時代的社會發展下,城鄉建設實現了統一協調的發展,為實現全國的共同富裕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參考文獻]

[1]吳清秀.產業生態化與美麗鄉村建設的互動發展思考[J].農業經濟,2019(09).

[2]關博,基于美麗鄉村建設的鄉村生態規劃設計與思考[J].消費導刊,2019(11).

[3]秦峰,張廣花.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農村生態社區發展模式的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8 (13).

[4]尹俊.生態文明建設攻堅期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思考[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9 (04).

[作者簡介]粱曉琳(1990-)女,山東德州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鄉村建設生態環境經濟發展
家電使用及維修現狀調研分析
從梁漱溟的鄉村建設運動略窺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對現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啟示
鄉村建設運動對當前扶貧工作的借鑒與啟示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探究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如何強化我國生態環境監察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