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古樹名木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2020-12-16 07:56王麗麗李建光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20期
關鍵詞:古樹名木保護對策

王麗麗 李建光

[摘要]古樹名木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珍貴的瑰寶,是不可復制和再生的生物資源,是活的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景觀、旅游和科研價值。本文針對惠州市惠城區古樹名木不良生長因素及其相關保護對策進行了初步分析闡述,以期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古樹名木:生長因素:保護;對策

[中圖分類號] S788

[文獻標識碼]A

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是指珍貴、稀有的樹木和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古樹名木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珍貴的瑰寶,是不可復制和再生的生物資源,是活的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景觀、旅游和科研價值,承載著年代變遷的歷史厚重感,也是許多當地人的一種鄉愁情感的寄托。但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和現代化建設的日益發展,古樹名木的生長正在遭受著巨大的挑戰。本文對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經認定的630株古樹名木中生長不良的植株個體進行初步分析,總結生長不良原因,并提出相對應的保護措施,以期能夠引起社會關注,并加大資金投入,增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力度。

1 惠城區自然地理概況

1.1 地理概況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位于該省東南部,是惠州市的中心區,與深圳、香港毗鄰?;莩菂^下轄8個街道辦事處和5個鎮辦,截至2019年底,全區林地面積5.0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3.75%,森林蓄積量228.92萬立方米?;莩菂^先后榮獲“廣東省林業生態縣(區)”“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 “珠三角現代林業示范區”和“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2019年該區橫瀝鎮黃沙洞村被綠色中國行活動組織委員會授予“國家森林鄉村創建工作樣板村”。

1.2 自然概況

惠城區屬于粵東山地丘陵平原立地亞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貌類型主要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主要為東北朝西南走向,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因此受該區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影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熱量豐富,年均氣溫約21℃。一月(最冷月)平均氣溫約28℃,極端高溫天氣氣溫約39℃。一年中雨量集中于4-9月,年平均霜期2-3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2300毫米。

2 惠城區古樹名木資源現狀

2.1 種類分布

目前,惠城區現存古樹名木共計21科36屬38種,共計630株。從古樹名木的種類分布情況來看,??坪蜔o患子科數量占全部數量的61:84%,其中??茢盗孔疃?,共計229株,占總數的37.66%,數量排在其后的依次是無患子科、木棉科、漆樹科、山茶科。其中一級古樹11株,占總數的1.81%,二級古樹33株,占總數5.43%,三級古樹586株,占總數92.76%。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土沉香5株。

2.2 生長分布

從資源普查的情況來看,惠城區古樹名木大部分處于散生狀態,因此其分布較為廣泛,大多數生長在村旁、路旁、學校、庭院以及寺廟等地,在村莊周圍的小山以及河邊也有部分分布。

3 古樹名木不良生長原因分析

通過對惠城區各相關鎮(街)的古樹名木開展調查工作,調查結果發現,本區古樹名木的分布較為零散,影響其生長的因素較多,隨著古樹名木年齡的增長,其生理機能逐年處于下降趨勢,本身的抗逆性也逐漸降低。對影響古樹名木生長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影響古樹名木生長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包括衰老、病蟲害、極端氣候、地下水等;另一方面是人為因素,包括人為破壞、工程建設施工、污染物等。

3.1 自然因素

3.1.1 自然衰老。每株樹木都有生老病死的過程,因此,歷經100年的古樹名木自然會出現很多衰老的現象,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進程,當其衰老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死亡的現象,這是大自然中各種生物正常的生長進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環節。

3.1.2 立地環境影響。古樹名木長期生長在同一個地方,土壤肥力有限,可吸收的營養又較少,加上常年經受雨水的沖洗,致使部分古樹名木的根系裸露在外,使古樹根基不穩,遇臺風等極端天氣極易發生傾倒而死亡。另外,古樹名木附近的一些居民在它們周圍堆放雜物和樹枝等,這種做法不僅帶來了極大的火災隱患,而且也為病蟲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對古樹名木的生存也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3.1.3 病蟲害危害。古樹名木生長時間較長,因此它們本身就處于較為衰弱的生長狀態,極易遭受病蟲害等的影響,而白蟻就是影響古樹名木生長的最為常見的一種。因此,有效消除白蟻對古樹名木的危害是保護古樹名木措施中的一個重要舉措。

3.1.4 寄生植物的危害。古樹名木在長期生長過程中,其根部、樹葉、花果以及樹皮等部位很容易遭到周圍各種動植物的入侵。除了白蟻會啃食樹木軀干等部位,還有其他動物會在樹上打穴建等,這樣都會對樹木內部造成侵害,影響樹木營養和水分供應等導致古樹名木最終死亡。另外,一些常見的寄生植物,如無根藤、菟絲子、牽?;ê团郎交⒌?,都會和古樹名木爭奪養分,從而影響古樹營養的正常吸收。

3.1.5 自然災害影響。臺風、雷電以及山火等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古樹名木一般生長都比較高大,較一般樹木來講更易受到雷電、臺風等災害的襲擊,從而導致古樹名木斷枝,甚至被連根拔起,造成古樹名木不可修復的損壞或者死亡。另外,其他極端天氣,例如大澇、高溫等天氣,會致使古樹名木樹皮開裂等現象。因此,自然災害也是影響古樹名木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3.1.6 地下水位影響。南方是多雨水地區,因此,在多雨季節里,當地下水位上漲時,古樹名木的根系比較容易浸泡在水中,長久時間的浸泡會致使古樹名木根系腐爛;而當遇到高溫少雨天氣,地下水位會下降,古樹名木又長時間受不到雨水的浸潤,極易出現樹干干枯等衰老現象。

3.2 人為因素

3.2.1 土壤板結。由于古樹名木長勢優良,樹形美觀,又較為珍貴,所以其吸引了很多人的駐足觀賞,另外有些地方為了讓人們較方便觀賞古樹名木,因此在距離古樹名木較近的地方鋪設了地板磚或者進行了道路硬化,殊不知這種做法使古樹名木周圍的土壤嚴重板結,阻礙了古樹名木周圍土壤中氣體和水分的交換,從而影響到古樹名木的正常生長需要,導致古樹名木衰老甚至死亡。

3.2.2 工程建設影響。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現代化建設工程數量逐漸增多,包括修建房屋、修建路面等,在這些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對古樹名木的忽視,甚至有的不惜私自砍伐樹木。另外,有的在建設過程中,對古樹名木周圍進行道路硬化,從而影響古樹名木的生長。即使在施工過程中未發生上述現象,但是這些建設工程卻改變了古樹名木長期適應的生長環境,也會對古樹名木的生長產生不良的影響。

3.2.3 污染物影響。土壤中各種大量、微量元素是古樹名木生長所必不可少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意識,在古樹名木周圍甚至古樹名木本身傾倒堆放垃圾、生活污水等,從而破壞樹木周圍土壤的酸堿度,改變土壤中的元素組成,致使土壤出現惡化等現象,進而影響古樹名木的生長。

4 古樹名木保護對策

4.1 加強保護古樹名木的宣傳工作

古樹名木是大自然贈予人們的瑰寶,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各地區應借助有影響力的媒體平臺、報紙、書籍等方式開展生態文化宣傳教育,在此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對古樹名木的宣傳與保護,從而提高人們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意識。

4.2 注重古樹名木災害預防

通過調查區域內古樹名木的生長現狀,從而制訂防范古樹名木自然災害應急預案。要定期、及時對管轄區域內古樹名木的生長狀況進行監測記錄,力爭做到“治早、治小、治了”??赏ㄟ^利用物理防治與生態防治相結合這種無公害的方式,對古樹名木進行保護。做好地下水調節,修建排水系統和修建護坡,既可以保證在干旱時期及時地對古樹名木補充水分,又可以在水澇時期防止古樹名木長期被水浸泡的問題。受極端天氣的影響古樹,要采取防雷、防臺風等措施對古樹名木進行保護;對一部分偏冠、偏心等古樹名木要進行適當的修剪,也可降低臺風對其影響;對長勢較弱的古樹名木,應遵循“一樹一方案”的原則,通過采取地下土壤改良、樹干涂白、樹洞防腐修補以及樹體支撐加固等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古樹名木搶救性養護、復壯工作。

4.3 提升古樹名木的管護技術水平

古樹名木管理基層單位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技術水平缺乏科學性與系統性,包括對古樹名木的長勢、生長狀況及其年齡都只能靠初步推斷。而對古樹出現的樹洞、傾倒以及中空等問題,目前所采取的救治方法也急需改善提高。今后要多與古樹名木保護與研究相關機構進行交流學習,以便及時了解掌握最新的古樹名木管護技術信息,并結合本地實際制定適合本地古樹名木管護和搶救復壯技術措施。

4.4 DNA條形碼技術的運用

DNA條形碼(DNA Barcoding)技術由加拿大科學家PaulHebert在2003年首次提出,該技術提出之初,是根據線粒體基因細胞色素C氧化酶(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的前部長約650bp的片段,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其具有儲存便捷化,查詢快速準確化等特點。DNA條形碼作為一種新的生物學技術,涵蓋了海量的序列信息、影像資料、實物標本、地理坐標、生態環境等數據,如果能夠將其成功運用于古樹名木信息管護平臺,打造成集古樹名木序列儲備、信息檢索和資源共享于一體的新型信息管理系統,那么DNA條形碼技術必將成為古樹名木這樣的珍貴資源保護及監管等方面發揮強有力的作用。

4.5 建立健全古樹名木管護體制機制

應不斷的建立完善相關的古樹名木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現行的《惠州市古樹名木管理辦法》對古樹名木進行管護。充分利用現代化網絡科技平臺,不斷完善提升本地古樹名木信息管理平臺,健全每株古樹名木對應的信息,可通過簽訂管護責任書等方式,確認落實其管護責任主體,進一步明確相關權利和義務,對瀕危的古樹名木英愛及時組織專業的技術團隊,制定可行性較強的養護復壯方案,及時對其進行搶救,切實提高對古樹名木的管護水平。

4.6 加大古樹名木管護資金投入

近年來,每年都有古樹名木搶救養護復壯資金的投入,且對古樹名木的管護起到了較為明顯的作用,不僅保證了古樹名木的健康生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并改善了古樹名木周圍的環境,營造了人們與古樹名木和諧共處的良好氛圍。但是,這些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除政府安排相關專項資金外,還要積極尋求和引導社會資金的注入,并且要積極鼓勵單位和個人通過捐資、認養等方式參與到古樹名木的管護中來。通過建立多元化古樹名木管護復壯籌資渠道,為古樹名木管護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

5 結語

古樹名木是珍貴的大自然遺產,承載了濃厚的人文氣息,孕育了大自然優美的生態奇觀,承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鄉愁情思。本文主要通過對惠城區古樹名木的資源現狀、生長不良原因以及相對應的保護措施幾個方面進行初步闡述,闡明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對于保護自然與社會發展歷史,弘揚先進生態文化,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鄉村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羅民.古樹名木衰弱原因及其保護、復壯措施[J].現代園藝,2017 (02).

[2]杜可遠,張艷敏,姚金科等.古樹名木生長不良的原因和保護措施[J].花卉.2018 (10).

[3]鄭曉東,淺談樹木的抗蟲性與提高途徑[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7 (03).

[作者簡介]王麗麗(1988-),女,碩士,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培育及林木遺傳育種。

[通訊作者]李建光(1984-),男,碩士,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培育。

猜你喜歡
古樹名木保護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東臺市古樹名木調查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