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級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20-12-16 07:56黃如霖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20期
關鍵詞:問題對策管理

[摘要]為更好的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切實有效地開展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對農村現有的財務狀況進行反思和剖析,也從問題中提出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更好地開展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更好地讓村級財務管理變得更加便民利民的對策。

[關鍵詞]村級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2.6

[文獻標識碼]A

在農村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與“錢”、 “物”有關,因此與農民利益緊密聯系,涉及面廣且是一個關鍵環節,它關系到農村社會的繁榮穩定和長治久安。當前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存在諸多問題,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又迫切需要解決這些的問題。

1 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村干部財經意識不強

村干部財經意識不強,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特別是村主干沒有切實擔負起財務管理的責任,導致違紀違規現象時有發生,破壞了村級正常財經秩序。如:有的村村干部在村級財務管理中虛報、謊報、瞞報、白條入賬;有的村超負荷運轉,常年舉借債務;有的村揣著明白當糊涂,弄虛作假虛報冒領上級財政專項補助資金;有的村收入不入賬、體外循環,私設小金庫等。財務管理混亂從而激化矛盾引起干群關系緊張,造成不良影響。

1.2 村級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1.2.1 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村財鄉管”的優點是便于統一集中管理和監督,但是不足之處是鄉鎮代理會計只憑發票等憑證記“死賬”,不知道資金運行以及項目實施的具體情況,村級財務管理人員實際上成了財務的“結報員”,沒有真正履行一個村級會計作為“輔導員”的職責,形成鄉、村兩級管理和監督都脫節的現象。

1.2.2 內控機制不健全。村干部內部控制意識不強,認為完善手續是對村干部的約束, “村財鄉管”沒有嚴格管理起來,有些領導審批票據,不知道其具體內容只流于簽字形式,由于管理的不到位,形成了管財的人不知道,不了解,不熟悉具體的收支情況,代理會計只負責見賬記賬,村干部也不喜歡鄉鎮代理會計詳細詢問賬目的來龍去脈,認為他們“越權”了。

1.3 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不規范

1.3.1 財務公開程序不規范。各級政府對村務公開的內容形式,地點形式和程序都有明確的規定,部分村把財務公開當成應付檢查和完成任務,由代理會計提供資料,未經村務監督小組審核,蓋個公章就直接上墻,公開范圍小,公開數字過于籠統,專業術語較多(如應收款、應付款),群眾根本看不懂公開的內容,有的甚至避重就輕回避群眾關心的重點事項和問題,還有的村為了政績搞假公開,把隱性開支和村干部補貼等列到其他支出,甚至有的村在上級檢查時,才象征性的張貼在公示欄應付檢查。

1.3.2 村務監督小組,多數流于形式。一是村務監督小組成員的選任沒有經過民主選舉,僅由村主干提名甚至有的是村干部的親信,不具代表性,無法真正地反映大多數村民的利益和心聲;二是村務監督小組的成員缺乏實際工作經驗,以及專業知識欠缺,因此在業務把關不嚴時只是馬馬虎虎翻看票據,沒有辨別會計業務的真假,對具體的事項,具體的內容漠不關心,蓋個公章便了事;三是由于村務監督小組成員職責不明確,成員責任心不強,加上誰也不愿意得罪人的心態,對不合理支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無法真正的發揮監督作用。

1.4 村級財務人員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1.4.1 村級財務人員大多“就地取材”。特別是在農村或偏遠地區,一些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輕人基本外出打工,因工資報酬低,對外招聘財務人員難度大,多數只能由村主干或村兩委在村里特色、指定,這些財務人員普遍年紀大、文化素質較低,未經過正規培訓便上崗,有的“半路出家”,上崗后才學習財務知識和財務法規,缺乏系統專業的基礎知識,整體素質不高。

1.4.2 村級財務人員“身兼多職”。因村級事務繁忙, “村兩委”職數有限,人手緊缺,造成村級財務人員會計、出納一把抓,有的甚至還要協助“村兩委”開展其它工作。本身對業務就一知半解,賬務處理較為隨意,經常出現違紀違規操作。同時,因鄉鎮會計委托代理中心聘請的代理會計大部分為臨聘人員,缺乏原則性和責任心,在工作中存在著重記賬輕管理,只審憑證是否符合程序而不審開支合理與否等現象,使違反財務制度的票據憑條得以入賬,整體業務素質較低,不能有效地把好賬務收支審批第一關。

1.5 責任追究和懲處力度不夠

近年來,雖然通過紀委監督檢查、專項審計、全面審計發現了不少違紀違法的問題,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僅僅以文件的形式要求整改,對整改落實情況沒有及時跟蹤處理。有時執紀審查偏輕偏軟,對村干部在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違紀違法問題查處力度不夠,責任追究不嚴。許多問題難以得到及時的處理,甚至不了了之,助長了個別干部的違法違紀行為,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2 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對策

2.1 加大法治制度宣傳及業務培訓力度

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對干部群眾進行法律、法規,以及國家政策、方針、制度等方面的宣傳,提高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每年舉辦3-5場的專題培訓會,培訓對象村兩委干部以及財務管理人員,培訓內容為財經紀律、財務制度以及農村財務管理等相關文件學習,提升了我鄉村干部及財務人員綜合素質以及專業。

2.2 建立完善村級財務監管機制

2.2.1 突出重點,建立考核機制體制。按照規范化管理要求,針對當前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工作實際突出重點,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確保制度有效實施。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切實維護農村集體和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要建立責任制考核機制,把加強和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與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列為基層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使之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農業、民政,經管、財政等部門要齊抓共管,把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作為當前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加強組織領導,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2.2.2 建章立制,建立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參照相應的法規、條例等制定《集體資金管理制度》《集體資產資源管理制度》《農村集體內部管理制度》《財務預決算制度》《財務開支審批制度》《票據使用管理制度》《征地補償費使用管理制度》等符合村情實際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農村財務行為。通過加強監督管理,推進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建立起權責明確、產權明晰、公開透明、監督民主、運作規范、經營高效、管理科學的長效機制。

3 進一步提升財務公開管理水平

規范、及時、全面地開展財務公開工作,讓村民了解“家情”,摸清“家底”,促進村級組織正確、合理理財。各村可以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在便于群眾觀看的地方設置固定的村務公開欄,同時還可以通過廣播、建立微信群、“明白紙”、民主聽證會等有效形式對村級體財務計劃、各項收入、各項支出、各項資產、各類資源、債權債務、收益分配實行定期全面公開;對集體土地征占補償以及分配情況,集體資產資源承包、租賃、出讓及收益情況,集體工程建設情況, “一事一議”等籌資籌勞及使用情況、惠農補貼等實行適時公開,對農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救濟救災、扶貧款、上級部門下撥的項目資金使用管理情況要逐筆逐項專項公開;對群眾提出的質疑和問題,村主要負責人要及時答疑解惑。

4 切實發揮村務監督小組的監督作用

村務監督小組在基層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全面加強建設,確保發揮作用。一是嚴格把關,選出“強”班子,要嚴把政治關、廉潔關,真正選出那些敢于堅持原則,有文化,懂政策,有威信的人進入村務監督小組;二是加強培訓,提升“硬”本領。結合農村實際,加強教育培訓,徹底解決“不會監督”的問題。三是嚴格考核,弘揚“實”作風,建立獎懲制度,使村務監督小組成員做到參與不干預,獻策不決策,做事不多事,監督不越位。

5 加大對違紀違規人員的懲處力度

對在審計過程和村級財務公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嚴肅處理,加大對違紀違法的人和事的查處力度,對涉嫌貪污挪用等違法違紀行為,應當及時移交紀檢、司法等部門處理。

針對村級財務管理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方法的探討,同時,不要忽視和遺忘人民群眾的力量,要建立健全民主監督管理機制,密切與群眾的聯系,加強與群眾之間的互動,仔細聽取群眾的需求和意見,在群眾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會把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李莉.淺談如何加強村級財務管理[J].商訊,2019 (35)

[2]呂領,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意義[J].農民致富之友,2018 (21).

[作者簡介]黃如霖(1976-),女,福建福州人,農經師,本科,從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

猜你喜歡
問題對策管理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營銷管理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