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

2020-12-16 07:56楊竟藝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20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模式農產品

楊竟藝

[摘要]為了有效落實我國精準扶貧的戰略,國家大力倡導消費扶貧政策。在推進鄉村振興,發展農村經濟,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受到了人民的關注。常見的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主要包括互聯網模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銷模式、公益模式以及眾籌模式等四個方面。而在實際借助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推動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雖然我們取得了諸多成績,但是也出現了小農意識依然十分嚴重,農產品儲備不足,農產品銷售渠道狹窄等問題。推動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創新,要改變小農意識,保證農產品供應和農產品品質,保證農產品價格策略的合理性,借助高質量的營銷手段促進農產品入市。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

[中圖分類號] F724.6

[文獻標識碼]A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三農”政策的進一步延伸,要想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農”的發展是基礎條件。而從現實的角度來講,要想真正落實鄉村振興,就需要將“三農”的發展與現代服務業、加工業的發展有機地結合到一起,推動農村地區的轉變,達到提高農民收入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要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發展目標,要真正實現扶貧,要從滿足人民的生產生活需要開始.使農民的主體性得到充分激發,推動鄉村發展,突出鄉村特色,進而真正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之下,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農產品消費扶貧的常用模式

1.1 互聯網模式

互聯網環境中,信息傳播的速度更快,信息資源的儲備更豐富,信息的受眾面也更加廣泛,現階段互聯網消費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一種十分重要的生活方式。而農村貧困地區在實際進行農產品銷售的過程中,多數情況下采用的依然是線下的方式,而受線下信息傳播速度的影響,農產品的銷售情況普遍不佳。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就可以將互聯網引入到農村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消費中,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加大農產品的宣傳力度,進而有效提升銷售速度,達到農產品消費扶貧的目標。

1.2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銷模式

展銷會是生活中一種十分常見的農產品推介手段,其主要是通過看得見的方式展示農產品的優勢,在此基礎上,引導消費者購買農產品。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要想真正達到消費扶貧的目的,就可以借助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銷模式進行消費扶貧,展示農產品的特色以及優良品質,使消費者能夠放心使用以及購買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在實際進行消費扶貧的過程中,通過合理進行渠道選擇能夠有效提升貧困地區農產品自我價值宣傳的效益,不僅能夠有效推動線下農產品的銷售,對于農產品線上的銷售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3 眾籌模式

眾籌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出現的一種商業模式,它是對傳統快消費模式的創新,主要目的在于有效提升消費者消費過程中的參與感。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很多地區已經引入了眾籌模式進行農產品消費扶貧,其主要是通過排除中間商直接進行農產品銷售的方式進行市場活動,換句話說,就是區域直接組織農民通過網絡發布本地區所生產的農產品信息,引導消費者購買,進而短時間內提升銷售量。這種銷售模式不僅能夠使消費者潛在的購買力得到有效挖掘,也能使消費者獲得更多實惠,與此同時,有效提升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銷售規模和銷售量,提升農民的收入,進而達到消費扶貧的目的。

1.4 公益模式

實際進行農產品消費扶貧的過程中,公益模式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手段,而在公益模式下,要想使農產品消費扶貧活動能夠得以順利落實,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是前提條件,消費者購買的主要目的在于扶持、幫助貧困地區。幫扶農村地區貧困人口是全社會的責任,只有農村貧困地區的情況得到了有效改善,我國才能真正建成小康社會。雖然公益農產品消費扶貧的基礎是人民的社會責任感,但是相應的買賣行為依然需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礎之上,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銷售路徑才能得到拓寬,進而達到消費扶貧的目的。

2 現階段我國農產品消費扶貧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問題

2.1 現階段我國農產品消費扶貧取得的成績

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之下,我國通過農產品消費扶貧的方式,很多地區的農產品銷售量已經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一些偏遠的山區,這一模式初見成效。例如,甘肅景泰縣是我國重要的枸杞產地,當地生產的枸杞質量上好,但是銷售情況不佳。在這樣的情況下,景泰縣副縣長親自下場宣傳,利用明星演唱會宣傳自己的產品,使本地農產品的知名度得到了有效提升,著名的“保溫杯里泡枸杞”的概念就是在這一階段開始深入人心的?,F階段,景泰縣已經達到了脫貧的目標,脫離了貧困縣的隊伍。而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尤其是今年,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很多地區農產品的線下銷售受到影響,并能有效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而通過網絡直播銷售的模式,這一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通過農產品消費扶貧的模式,有效地減少了農民的損失,部分地區農民的收入還有了小幅度的提升。

2.2 現階段我國農產品消費扶貧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在實際落實農產品消費扶貧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首先,從農民自身的角度來講,小農思想意識依然十分嚴重?,F階段,我國農村地區貧困人口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的問題,他們不容易接受新的思想以及新的技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脫貧攻堅戰略任務的落實,長期來看,農民自身的意識和角色也很難得到有效轉變。而要想真正達到農產品消費扶貧的目標,地區政府就需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轉變農民的思想意識,將品牌化思想、科學的管理理念以及標準化的銷售流程植入到農民的頭腦中,創新農村地區的農產品產業鏈條,進而有效實現農民收入的提升。

其次,農產品的儲備量不足,現階段在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的作用下,農產品的銷量也呈現出了大幅度增加的趨勢,為了有效滿足實際的銷售需要,充足的農產品儲備是前提條件。我國貧困農村地區普遍存在勞動力大量流失的情況,農產品的生產很難滿足銷售的需要,進而導致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的積極作用無法得到全面發揮。另一方面,在農村貧困地區,家庭小作坊的生產模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而這些家庭小作坊生產的產品多是滿足本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需要,生產的目的主要在于自給自足,市場流通量較低,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扶貧作用的發揮。

此外,農村貧困地區的農產品銷售渠道狹窄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從現實的角度來講,雖然我國的農產品種類豐富,但是,這些農產品卻很少進入到市場流通,多數情況下是在農村貧困地區小范圍流通,消費者接觸的機會較少。而要推動農產品的線下銷售,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安排專人負責對接,線上銷售也需要專人進行管理,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貧困地區普遍不具備建立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能力,進而導致消費者想要進行農產品購買卻苦于找不到門路,而農民在進行農產品銷售的過程中又找不到消費者的情況出現。進而導致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無法真正落到實處,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受阻。

3 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之下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創新策略

3.1 保證農產品的品質

要想真正推動鄉村振興,建立完善的消費扶貧模式,充分發揮消費扶貧模式的積極作用,貧困地區政府就需要做到從長遠著眼,積極展望地區的未來發展愿景,將消費者偶然的消費習慣轉化成必然的消費習慣,通過農產品品牌的建立,將當地的農產品轉化成消費者消費過程中的必然選擇,而不是消費者在消費扶貧模式領導下的可能選擇。只有如此,消費扶貧模式的積極作用才能得到全面落實,使是農村貧困地區的人口能夠實現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而要達到上述發展目標,在推動農村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保證農產品的品質是前提條件,以確保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具有旺盛的市場生命力和生存力,農村貧困地區人口的脫貧致富才能真正成為現實,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才能真正得到有效落實。

3.2 保證農產品價格策略的合理性

在實際落實農產品消費扶貧的過程中,需要為農產品建立合理的價格體系,一方面要保障農民自身的利益不受影響,另一方面要使消費者能夠在購買的過程中獲得實惠,使農產品消費模式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方面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使消費者能夠對農村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有正確的認識。要想真正實現農村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高質量限量銷售,現實中需要滿足以下兩方面的條件:一是,要保證農村貧困地區為消費者提供的農產品具有較高的品質,二是,農村貧困地區的農產品銷售要能夠幫助當地人民脫貧致富,而在此過程中,只有保證農產品價格體系的合理性,兩方面的條件才能同時得到全面滿足。因此,在實際進行農產品價格政策制定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進行積極調研,合理規劃,使農產品消費能夠真正提升農村貧困地區人口的收入,進而拉近消費者和農村貧困地區農產品生產者之間的關系,真正落實鄉村振興。

3.3 借助高質量的營銷手段促進農產品入市

產品要想獲得更好的銷售,高質量的營銷是前提條件,在實際落實農產品消費扶貧的過程中,就需要對多種營銷方式進行靈活運用,使農村貧困地區的農產品能夠得到更好地推廣。首先,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借助文章、視頻、網絡直播等方式展示農村貧困地區農產品的特點,借助網絡提升信息的傳輸速度,深化消費者對于農村貧困地區農產品的了解,引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達到消費扶貧的目的。其次,應用傳統的線下營銷方式進行農村貧困地區農產品的推廣,可以邀請經銷商進行現場考察,通過與經銷商的聯合推動農產品的推廣。與此同時,也可以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使消費者在實地體驗的過程中深化對本地區農產品的認識,提升消費者對于農產品的認可度,達到促成銷售的目的。最后,采取多種有效手段使農產品的銷售路徑能夠得到有效拓寬,要充分發揮電子商務這種新的商務模式在銷售方面的優勢,使消費者能夠擁有更加快捷方便的購物體驗,進而有效拓寬農村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銷售范圍,落實農產品消費扶貧的基礎之上,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綜上所述,要想真正打贏脫貧攻堅戰,落實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推動我國小康社會的建成,就需要采取有效手段提升農民的收入,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使農村社會的發展能夠更具活力。而要實現上述目標,采取有效手段推動農產品的銷售是前提條件,在此過程中,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梁志會,張露,張俊飚,等.基于MOA理論消費者綠色農產品溢價支付意愿驅動路徑分析一一以大米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 (01).

[2]馮燕芳-生鮮農產品消費扶貧模式與策略研究一一基于生鮮農產品價格杠桿作用機理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9 (08).

[3]葛建華,“一站式”消費扶貧電商平臺的構建及運營研究[J].廣東社會科學,2019 (03).

[作者簡介]楊競藝(1996-),女,四川南充市人,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三農”問題、貧困問題。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模式農產品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永續債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農產品爭奇斗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