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魚、漁、欲”教育理念開展扶貧幫扶的調查研究

2020-12-21 03:45周偉鐘聞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19期
關鍵詞:欲望

周偉 鐘聞

[摘要]對于貧困戶而言,“魚”指的是資金;“漁”則是其生產生活技能;“欲”是貧困戶獲得自我發展的欲望。對龍岸鎮北源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扶貧幫扶調查研究結論顯示:“魚、漁、欲”三位一體扶貧策略可以顯著提高貧困戶對于扶貧工作的滿意度以及個人收入;貧困戶的脫貧致富欲望的激發取決于貧困戶自身發展條件。

[關鍵詞]“魚、漁、欲”;扶貧策略;欲望;自身發展條件

[中圖分類號]F323.8

[文獻標識碼]A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廣西地區實現了“一戶一卡一冊”精準結對幫扶,貧困戶在幫扶干部的定點結對幫扶以及扶貧政策扶持下,生產生活條件獲得了改善。但是脫貧攻堅戰依然出現了貧困戶“等、靠、要”這一普遍性的實踐困境。雖然貧困戶獲取了產業獎補等一系列扶貧資金的支持,但是卻未能增強其自我驅動以及自我發展的能力。黨的十九大報告在精準扶貧取得決定性進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新思想、新策略和新方法,特別提出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古語云:“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币簿褪俏覀兂Uf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國內學者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的教育思想,形成了“魚、漁、欲”三位一體教育理念。在開展貧困戶結對幫扶的過程中運用這一教育理念,形成“魚、漁、欲”三位一體扶志策略,可以起到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的良好作用。有的學者認為,“魚”、“漁”、“欲”具有不可分割的內在關系,即:“魚”是“欲”的滋生基礎;“漁”是“魚”的品質保障;“欲”是“漁”的內在動力。對于貧困戶而言,“魚”指的是資金;“漁”則是其生產生活技能;“欲”是指貧困戶獲得自我發展的欲望。貧困戶有了扶貧資金的資助,才會有尋求內在發展的滋生基礎;貧困戶生產生活技能的提高是獲得資金的品質保障;而貧困戶尋求自我發展的欲望才是其生產生活獲得提高的內在動力。

1對龍岸鎮北源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訪談調研情況

隨機選取龍岸鎮北源村4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戶類型為2016年至2019年脫貧戶,身體狀況良好,年齡分布為30歲至50歲之間,分為兩組進行對比分析。A組:2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未參加過生產技能培訓;B組:2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過焊工或者種養培訓。對這40名貧困戶分別進行關于扶貧工作滿意度以及個人收入情況的訪談調查研究。

如圖1所示,A組貧困戶中有4人認為扶貧工作帶來的幫助非常大,占A組總人數的20%;6人認為帶來的幫助一般,占總人數的30%;8人認為帶來的幫助很小,占總人數的40%;2人表示不清楚,占總人數的10%。B組貧困戶中有8人認為精準扶貧政策帶來的幫助非常大,占B組總人數的40%;8人認為帶來的幫助一般,占總人數的40%;2人認為帶來的幫助很小,占總人數的10%;2人表示不清楚,占總人數的10%。

以上數據表明,未參加生產技能培訓的貧困戶對當前扶貧工作的滿意度不高,僅有4人認為扶貧工作給自己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大多數貧困戶認為扶貧工作帶來的效果一般甚至很小。參加過生產技能培訓的貧困戶對于扶貧工作的滿意度相對較高,但依然不是很顯著,僅有8人認為扶貧工作給自己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一半的貧困戶認為扶貧工作帶來的效果一般甚至很小。

如圖2所示,A組貧困戶中有6人個人季度收入在1000元以下,占B組總人數的30%;10人個人季度收入在1000至3000元之間,占總人數的50%;4人個人季度收入在3000至6000元之間,占總人數的20%;而個人季度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人數為0。B組貧困戶中有4人個人季度收入在1000元以下,占B組總人數的20%;6人個人季度收入在1000至3000元之間,占總人數的30%;6人個人季度收入在3000至6000元之間,占總人數的30%;4人個人季度收入6000元以上,占總人數的20%。

以上數據表面,未參加過技能培訓的貧困戶普遍收入較低,80%的貧困戶個人季度收入不到3000元。參加過技能培訓的貧困戶個人季度收入相對較高,50%的貧困戶個人季度收入超過了3000元,但是依然有一半的貧困戶個人季度收人不到3000元,其中有4人個人季度收人1000元以下。

2“魚、漁、欲”三位一體扶貧策略的開展與實施

首先,全面掌握貧困戶的思想認識情況、文化程度以及勞動技能情況,從貧困戶的實際出發,指導貧困戶制定家庭收支計劃、生產計劃等。對于還未獲取產業獎補的貧困戶,聯系幫扶干部申請獲取產業獎補資金;對于依然存在資金困難的貧困戶,聯系幫扶干部幫助申請扶貧小額信貸資金。在之前的訪談調查中發現,經過技能培訓的貧困戶中,個人季度收人超過6000元的四人中,有三人是通過種桑養蠶;另一人則是通過種植果園來發展產業的。在后續的幫扶措施中,將這四人設為產業發展的致富帶頭人,通過帶領考察產業示范基地、種養經驗分享等形式,對其余貧困戶開展以強帶弱的扶貧幫扶,從而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欲望。對于有計劃外出務工的貧困戶,對其進行就業指導與規劃,通過網絡課堂讓其了解不同工種以及就業形式,開拓貧困戶就業思路。

通過以上扶貧幫扶措施,再對以上40名貧困戶進行訪談調研中發現,他們對扶貧工作的滿意度以及個人季度收入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如圖3所示,A組貧困戶中,有6人認為扶貧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占B組人數的30%,同比上升了10%;認為扶貧工作成效一般的貧困戶也由原來的30%上升到了40%,認為扶貧工作成效很小的貧困戶由原來的40%下降到了20%。B組貧困戶中,有12人認為扶貧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占B組人數的60%,同比上升了20%;認為扶貧工作成效一般的貧困戶也由原來的40%下降到了20%。

以上數據顯示,“魚、漁、欲”三位一體扶貧策略確實可以提高貧困戶對扶貧工作的滿意度,特別是經過技能培訓的貧困戶。也說明扶志幫扶措施確實能提高貧困戶的對于扶貧工作的認可程度。

如圖4所示,A組中,個人季度收入1000元以下的貧困戶有4人,占比20%,同比下降了10%;個人季度收入1000至3000元的貧困戶占比由原來的50%下降到了40%;個人季度收入3000至6000元的貧困戶占比由原來的20%上升到了30%;首次出現個人季度收入超過6000元的貧困戶2人,占比10%。B組中,個人季度收入1000元以下的貧困戶占比由原來的20%下降到了10%;個人季度收入1000至3000元的貧困戶占比由原來的30%下降到了10%;個人季度收入3000至6000元的貧困戶占比為40%,同比上升了10%;個人收入超過6000元的貧困戶占比40%,同比上升了20%。

以上數據顯示,“魚、漁、欲”三位一體扶貧策略可以顯著提高貧困戶的個人收入,尤其是曾經參加過生產技能培訓的貧困戶更為顯著,他們對脫貧致富的欲望更容易被激發。

3結論與存在問題

3.1“欲”的激發取決于貧困戶“漁”的基礎

接受過生產技能培訓的貧困戶相對于未接受過生產技能培訓的貧困戶,對扶貧工作的滿意度更高,他們主動性相對較強,具有更好的“漁”的基礎,即具有更好的自身發展條件,他們的脫貧致富的欲望更容易被激發,他們的“欲”之所以容易被激發,也是取決于他們具有更好的“漁”基礎。接受過生產技能培訓的貧困戶相對于未接受過生產技能培訓的貧困戶取得“魚”的能力更強,所以他們的收入相對更高。

貧困戶在“魚、漁、欲”三位一體扶貧策略的影響下,其對扶貧工作的滿意度和個人收入都得到了提高,特別是受過生產技能培訓的貧困戶更為顯著。因為他們具備更好的“漁”的基礎,也再一次證明了,具備更好的自身發展條件的貧困戶,他們的“欲”更容易被激發,獲得“魚”的能力也更容易得到提升。所以貧困戶的脫貧致富欲望的激發取決于貧困戶自身發展條件,即“欲”的激發取決于貧困戶“漁”的基礎。

3.2“魚、漁、欲”三位一體扶貧策略的思考及內在關系

“人窮志不短”,“志”主要就是指人的思想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扶貧必先扶志,只有把脫貧的思想內化于群眾的內心,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才可以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使其實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扶志就是給予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欲望,那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欲望如何激發?首先,就要深入了解貧困戶,了解貧困戶內心的訴求。要了解貧困戶扶貧資金是否到位,因為“魚”是“漁”的滋生基礎,具備足夠的“魚”,是貧困戶獲取自我發展的物質基礎。其次,要了解貧困戶的思想認識情況、文化程度以及勞動技能情況等,因為“漁”是“魚”的品質保障,只有深入了解貧困戶的實際情況,知道其具備怎樣的勞動技能,通過勞動技能培訓提升、改進其勞動技能,才是獲得“魚”的品質保障。再者,“欲”是“漁”的內在動力。只有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欲望,才能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尋求自我發展,以至于更好地改進“漁”。

3.3存在問題

個別貧困戶的“欲”依然很難被喚醒。在調研中發現,對扶貧工作滿意度較低的貧困戶,他們的“欲”存在于內心更深層次的地方。雖然,扶志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貧困人口的思想道德問題,培育起他們擺脫貧困的意志信念,樹立提升生存、生活、生命質量的理想。但是,某些貧困戶的精神極度貧困,理想信念極度匱乏,思想價值觀念極其落后,想要讓他們樹立脫貧的意志信念并不是短期可以實現的,需要幫扶干部投入更多的心力來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欲”。

[參考文獻]

[1]張蓓.以扶志、扶智推進精準扶貧的內生動力與實踐路徑[J].改革,2017(12):41.

[2]郭鵬飛.初中生物學教學中“魚”“漁”與“欲”的內在關系[J].教學與管理,2019,44(7):74-75.

[3]聶英華.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及動力激發策略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10):2.

[4]景星維.論扶志的科學內涵、基本矛盾與實踐創新[J].現代科學研究,2019(5):145.

[收稿日期]2020-06-24

[基金項目]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精準扶貧工作的調查研究-以河池市龍岸鎮為例(2019KY1686)。

[作者簡介]周偉(1987-),男,安徽南陵人,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數學教育。

猜你喜歡
欲望
微信朋友圈的拉康式解讀
關于美狄亞身上存在矛盾的解讀
資本與人性關系的哲學追問
《冬》:孤獨的狂歡
電影的幻象與欲望的辯證關系查鳴
莊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淪者
從《繁花》的日常敘事探尋背后的時代焦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