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認知學徒制促進高職學生農村創業能力培養的思考

2020-12-21 03:45許瑛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19期
關鍵詞:教學設計

[摘要]在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職院校要培養學生的農村創業能力,提升高職教育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能力。高職學生農村創業能力培養中的認知學徒制原則主要體現在專家內隱知識外顯化、腳手架的搭建與拆除、反思性學習、實踐共同體等四個方面。在認知學徒制的指導下,高職學生農村創業能力培養進行一體化教學設計、建設創業教學資源庫、實施立體化評價考核,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將專家的涉農創業能力訓練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創業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將能力培養貫穿于專業課程教學與創業活動與競賽中,采用全方位、全過程的評價方式,有效提升高職學生的農村創業能力。

[關鍵詞]認知學徒制;農村創業能力;教學設計;評價考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兑巹潯诽岢?,要推動鄉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現代農村農業發展的空間仍然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職業教育最基本的職能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這類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肩負著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因此,高職教育教學應重視高職學生的農村創業意識培養和創業思維養成,在整體教學設計、教學資源建設、考核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探索與創新,將專業教育與農村創業教育恰當地有機融合,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實現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目標,也是解決新農村建設人才缺乏和大學生就業難的有效途徑。

1認知學徒制在高職學生農村創業能力培養中的體現

認知學徒制是美國認知科學家科林斯和布朗等從傳統學徒制思想中受到啟發后,在研究了傳統教育的弊端以及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基礎上,同時對建構主體深入剖析的同時,于1989年教學范式轉向以“學”為中心、注重知識應該在真實情景中獲得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教學理論和學習環境設計思想。認知學徒制認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那些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隱形知識可以通過專業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專家向學生示范將專家思維、策略能力等隱形思維可視化,學生進行情境學習、與學習伙伴以及老師有效交互,學會清晰表達、反思探究,最終解決問題,實現從新手向專家過渡。這一教學模式運用傳統學徒制的核心技術,克服學校教育重理論教學、輕實踐而造成的“知行”脫節的弊端,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創新性思維能力等高層次思維。這不僅契合當今新農村建設對創業人才能力的要求,同時也為高職教育如何提升大學生農村創業能力提供借鑒和經驗。高職學生農村創業能力培養中的認知學徒制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1專家內隱知識外顯化

高職學生農村創業能力除了一般創業能力,如管理決策能力、執行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還需要具備發現農村創業機會的能力、整合農村創業資源的能力、農村社會網絡能力等。這些能力并非只通過講授清晰的概念和理論知識就能具備,而需要專家通過示范,讓自己的專業知識、行業訣竅、社會能力等惰性知識和內隱知識外顯,學習在執行農村創業能力訓練任務的過程中模仿專家思維,修正自己解決問題和處理復雜任務的思維方式,再應用和遷移到其他農村創業任務情境中。

1.2腳手架的搭建與拆除

農村創業是一項具有復合性、綜合性和專業性的活動。高職學生的農村創業能力的培養要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在實踐中提升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策略選擇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能力。學生在專家的指導下動手實踐農村創業能力訓練項目,將自己的農村創業思維外顯給對方,在執行任務時,專家通過觀察的方式,進行輔導、澄清,給出反饋、暗示、修正等幫助,并提出新的任務,任務難度逐漸加大,學生運用相關技能策略將專業知識與涉農創業技能結合起來,隨著學生的能力進階,專家逐漸減少對學生的指導和幫助,拆除腳手架,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任務。

1.3反思性學習

結合農村區域特色,實施農村創業項目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對自己的農村創業意識、具體決策與執行、涉農項目的運營與管理等具體行為進行較強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在問題求解過程中,學生將自己的思維與專家和同伴進行比較,反思不足,不斷修正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團隊協作逐個解決難題,獲得自我肯定,涉農項目的創業能力螺旋式上升,有效鍛煉農村創業思維和培養創新思維。

1.4實踐共同體

認知學徒制理念下學生根據具體項目與其他同學組成實踐共同體,創業能力訓練項目團隊成員通過行動、思維及互動對話產生認知,在農村創業項目構思、經營管理、財務分析等環節中遇到問題后提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既是為團隊實踐做出貢獻,同時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經營管理能力、社會能力也得到提高。團隊成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和長處,共同合作完成能力訓練項目,發揮1+1>2的作用。

2高職學生農村創業能力培養的一體化教學設計

認知學徒制六種教學方法中,示范、指導、腳手架的搭建與拆除是專家的支撐性教學活動,清晰表達、反思和探究是學生的學習活動?!敖?、學、練、賽”一體化教學設計將專家的創業能力訓練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創業實踐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貫穿于課程教學與各類大學生創業活動與競賽中,指導、鼓勵學生參與觀察、討論、協作、闡釋、反思修正和探究等學習活動。在創業能力訓練項目中創設涉農創業項目的學習情境,課內的理論教學為學生農村創業提供必備的休閑農業、鄉村創意文化、鄉村旅游、跨境電商、農產品營銷等專業知識和理論,課內實訓、假期實踐、短期實習,鼓勵學生參加與家鄉建設相關的商業活動、進行農村市場調研,觀摩涉農企業,既是農村創業技能訓練的過程,又是學生準備創業競賽的過程。專業競賽提升學生專業水平,培養思辨能力和創新創業思維,對社會、經濟、鄉村發展、文化現象等深入思考,也為農村創業必備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創業活動與競賽既是學生展示創業技能學習成果的舞臺,也是教師檢驗學生創業技能掌握的一種方式,各團隊間、成員間形成有效的激勵,使創業能力培養內容核心化、技能具體化、方法多樣化、訓練全程化,讓更多學生有機會親身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創業能力。

3建設創業教學資源庫,為高職學生農村創業能力培養提供資源支持

建設基于學習通平臺的創業能力訓練資源庫,其中包括創業微課堂視頻庫、專家指導庫、學生創業項目范例庫、學生作品庫。創業微課堂視頻庫由教師和行業專家制作,包括創新創業概述、識別創業機會、組建創業團隊、整合創業資源、撰寫創業計劃、創業計劃演講等主題,旨在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生動有趣、直觀的方式培養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了解創業項目設計的基本流程,專家將思維組織過程通過語言展現出來,專家思維外顯、可視化,學生觀察、模仿專家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專家指導庫中提供了人社廳、商務廳創業導師、黃炎培大賽評審專家、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SYIB創業培訓講師、網絡創業培訓講師的創業講座與培訓音視頻資料,對商業收入模式、政府對農村創業支持政策、創業比賽等進行解讀,學生們能從專家的講座與培訓資源中對創業活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學習專家思維。其中專家不僅對一般創業項目的實施進行講解,也有針對性地結合國家新農村建設的戰略布局和發展要求,對涉及到農村創業項目的挖掘與實踐操作進行指導。學生創業項目范例庫中精選了歷屆參加各類創業比賽的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學生可以從中觀察、模仿同伴制訂創業項目規劃、項目路演的思維模型,從同伴或者高年級同學的作品中得到啟發,明確創業方向、組建團隊、完成創業規劃書、展示創業項目;往屆畢業生以直播、在線互動等方式分享創業經歷和經驗,學生在實踐共同體中獲得更豐富的情境聯系網絡,拓寬農村創業思路,從而更容易遷移到不熟悉或新的農村創業問題中。學生作品庫用來展示來自不同專業學生設計的創業項目書,學生共同探究、相互啟發、取長補短。

4高職學生農村創業能力的立體化評價考核

認知學徒制評價學生的方式是基于任務和問題過程的評價,強調在基于某個特定領域的實踐活動過程的評價,而非對產品或具體問題的結果進行評價。這就需要建立全面、準確、合理的立體化考核評價方式。認知學徒制下高職學生農村創業能力評價既注重學生掌握一般創業知識、職業行為能力評價,又注重學生對農村創業機會識別的敏感度、農村市場調查與分析、農村創業問題預測與應對能力等,還注重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效果和緘默知識的學習程度,以及人文素養等隱性能力的評價,包括學生在農村創業能力訓練項目中表現出來的創業品質,事業心、責任感、承壓能力、職業道德、創新力和團隊精神等。首先,以農村創業能力培養效果為導向,按照認知學徒制社會性構件中的專家實踐文化要求,對農村創業能力訓練任務完成效果、創新性思維的使用、問題解決能力的水平、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進行互動評價,鼓勵學生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學習。其次,根據認知學徒制基本構件中知識與技能復雜性遞增,對高職學生農村創業能力中專業技術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考核設置復雜性遞增的分級任務,考評學生任務完成度。最后,合理利用信息化條件下的教學資源,在真實的訓練項目和情境中考核學生農村創業能力,課內訓練與創業競賽和活動中的學生表現考核相結合,項目設計和實施過程與項目成果考核相結合,考核評價具有客觀性和全面性,幫助學生獲得農村創業項目訓練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此外,由于認知學徒制中的專家思維模型對挖掘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等高階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創業導師的師資建設,培育具有創業實戰經驗的創新型教師隊伍,提供農村創業商機發現與識別、業務開拓、企業管理等知識與技能以及與農村產業鏈相關的專業指導,為學生多創造、多提供新農村建設中的創業實踐機會,激發學生到農村創業的內在動力,使他們有能力到農村創業,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海存,認知學徒制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湖南農業大學,2009:17.

[2]王迪.大學生的農村創業機會識別與實踐研究[J].鄉村科技,2018(32):47-48.

[3]張武.新農村建設視域下高職大學生農村創業探討[J].高教論壇,2014(10):105-107.

[收稿日期]2020-08-16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認知學徒制理念下高職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研究”(項目編號:16C1078)。

[作者簡介]許瑛(1981-),女,湖南長沙人,副教授,碩士。

猜你喜歡
教學設計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課程標準中關于“數的運算”的教學設計
基于電子白板的《電流和電源》教學設計
以實驗為基礎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
探究如何著眼未來優化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