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OBE理念的《園林苗圃學》課程教學改革

2020-12-21 03:45鄒娜鄧光華劉瑋姜雪茹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19期
關鍵詞:成果導向教育教學改革

鄒娜 鄧光華 劉瑋 姜雪茹

[摘要]《園林苗圃學》是論述園林苗木生產繁殖技術與理論以及經營管理的一門應用科學,是園林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具有理論性、應用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針對傳統《園林苗圃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基于OBE理念的教學模式,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革措施,包括反向設計的教學思路和方法,以生為本理念的運用與實踐,以及多元化的課程考核體系的建立,

[關鍵詞]園林苗圃學;成果導向教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S688-4; G642

[文獻標識碼]B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也稱能力導向教育、需求導向教育或學習產出導向教育,是一種以結果導向進行反向教學體系設計的教育模式,由Spady等人于1981年提出,現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主流理念。成果導向教育是以預期學習產出為中心來組織、實施和評價教育的結構模式,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確方向。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果為導向,不斷持續改進是OBE教育模式的三大核心理念。此外,基于受教育者所期待的目標,教師可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采用不同的評價手段。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面展開,社會對綠化苗木的需求在迅猛增加。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五位一體”總布局,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進一步推動了園林苗圃行業的發展。我國不少地區把苗木生產作為生態文明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支柱產業予以扶持,不僅轉向苗木生產經營的農戶增多,還有來自房地產、建筑、電子等其他行業、非農業人士等也加入到了園林苗圃產業,使得我國苗圃數量和面積大幅增加。作為本世紀全球最有發展潛力的行業領域之一,苗圃產業是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于一體的綠色產業。從國際上看,園林苗圃產業發展已與知識創新和知識產權密不可分,生產和開發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新產品(苗木新品種)和新技術。但目前中國苗圃業中還普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弱、科技含量不高、生產方式落后、管理方式粗放、市場意識薄弱等問題?;谏鐣彤a業發展需求,中國許多高校園林專業都開設了《園林苗圃學》課程。從社會需求和學生畢業期望這個角度來看,該課程的培養目標與OBE教育理念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因此,本文基于OBE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以創新實踐能力提高為導向,在分析《園林苗圃學》課程傳統教學法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探索《園林苗圃學》課程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1《園林苗圃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園林苗圃學》作為園林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教學內容包括園林苗圃的區劃與建設、園林樹木的種實生產、苗木的播種和營養繁殖、園林樹木的大苗培育、園林苗木質量評價與出圃、設施育苗、園林苗圃的經營管理和常見園林樹木的繁殖與培育等。該門課程是建立在《植物學》《土壤學》《樹木學》《農業氣象學》《植物遺傳育種學》《栽培學》《植物生理學》以及《市場營銷學》等眾多學科的基礎上的一門交叉學科,主要講授園林苗木培育與經營管理的基礎理論和生產應用技術,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目前,傳統《園林苗圃學》課程的教學模式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1理論知識教學與實際產業需求相脫節

現行的《園林苗圃學》教材存在涵蓋面廣而不細、教學內容滯后于生產應用、部分理論性內容在多門課程中重復設置等現象,而更多新理論和新技術如園林苗木種質資源及其引進與新品種創質、前沿的植物繁育理論與技術,以及先進的苗圃經營管理理念等則未得到重視,造成理論教學和實際產業需求脫節。并且授課時教師大都依據教材內容展開,在以教師、書本和課堂“三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不高,相關技能和綜合素質等得不到培養和提升,造成在實際生產中往往難以運用所學的課程知識解決一些復雜問題。

1.2實踐教學環節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獲取

當前,《園林苗圃學》普遍存在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狀況。部分教師實踐教學理念老舊,側重簡單的知識傳授和驗證性實驗,很少嘗試進行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如開展扦插、嫁接等植物繁殖實驗時,為了節省土地和材料,不能實施不同時間、不同處理方法的對比實驗方案,而且實踐成果不能較長時間保留,無法進行后續觀察和分析。另外,校內實習基地通常難以滿足現有數量的學生進行具有一定傷害性風險的實驗教學,如苗木整形修剪、苗水移植等,而實驗經費短缺及有限的實踐課時數又限制了學生去校外大型苗圃參觀實習的機會。并且,很多校內苗圃基地管理水平較低,導致實踐教學質量難以保證,限制了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1.3學生課程成績評定方法有待完善

就本校來說,目前所開設的《同林苗圃學》課程的總成績主要由期末考試成績(占比70%)以及平時成績(30%)構成期末主要是理論考試,并且由于期求考試成績所占重大,學生普遍存在考前突擊復習的現象,而對平時學習的重視程度和積極性不夠,課堂上不認真聽講,課后作業敷衍。此外,由于平時成績的考核主要依據學生的出勤、作業以及課堂表現等進行評定,考核方式與標準缺乏科學一性,因此采用此種考核評價模式難以全面評估學生對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況,也無法檢驗授課教師的教學質量。

2基于OBE理念的《園林苗圃學》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2.1引入反向設計的教學思路,提高學生自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針對敦與產相脫節的問題,嘗試建設開放型課程,堅持課程內容和形式的行業開放性,鼓勵并提供條件使學生充分吸收和利用國內外、校內外優質課程及教學資源,追蹤園林苗木培育與經營管理的前沿理論及先進技術。此外,還可根據用人單位或畢業生反饋的行業需求信息,將其中與本課程有關的知識內容分解到教學相關章節,以課后“問題”的方式留給學生或是由幾個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通過課下查閱相關資料或是通過設汁不同實驗方案來尋求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并在隨后的課堂探討中判斷所得出的結論或思路與方法是否正確,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另外,也可以聘請企業專家,采用“雙師授課”機制。校內教師側重于基礎理論的傳授以及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企業專家通過講解課程中的知識點如何在生產中靈活應用,幫助同學們建立理論知識和實際生產應用之間的關系,以及實際生產中尚需解決的難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實踐理念,以學生能力達成為最終目標

一方面,充分考慮到苗圃行業對人才需求的特點以及畢業生對自己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期望,對《園林苗圃學:》實踐內容進行全面改革。例如,結合中國或本地特色植物種質資源,講述園林優良新品種的開發與利用過程,以及種質創新和新品種研發所需的核心技術,如多倍體育種、分子設計育種、轉基因育種和基因編輯等,使最新科研成果和開發的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引入教學中,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建立產學研融合的校外實踐基地,推行“企業導師制”,聘請有實踐能力和責任心的企業高級工程師為校外企業導師,以實際生產中需解決的問題為課題,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導帥的指導下開展研究項目,推動實踐教學的企業化和社會化。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面向生產實際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面向社會,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另外,針對江西農業大學近年來園林專業有50%,以上的學生在畢業后升學進入高?;蚩蒲袡C構從事理論和學術研究的狀況,因此應把提高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作為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在實踐教學中,應充分利用一流學科建設平臺優勢,鼓勵學生以苗圃學實踐項目或通過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研究為切入點,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等,以科研項目為依托,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系列研究型、綜合性實驗項目,這樣不僅可以檢驗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又可以鍛煉學生的科研及論文撰寫能力和合作意識。

2.3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完善學生綜合成績評定的有效機制

針對傳統考核方式單一的問題,可以將本門課程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如園林苗圃的區劃、園林苗木種質資源及新品種研發、園林樹木的繁殖與培育新技術、國內外先進的苗木產業體系介紹等,進行分解量化,各階段分別賦予一定的權重分數最終的課程成績包括:與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課程資源學習與課外文獻查閱情況,校內、外教師的課堂表現成績,課后“問題”完成質量,期中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提出、發現和解決問題情況、實踐/科研項目參與度、科研成果等幾部分組成,提高平時成績的比重并把實踐環節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包括態度、積極性,對實踐技能的掌握程度、實踐成果等方面。從而更好地了解和評價每個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狀況以及掌握程度,并為持續的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3結語

《園林苗圃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教師的教學內容及方式、實踐環節和考核評價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成果。本文在分析了《園林苗圃學》課程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后,基于OBE教育理念探索了該門課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包括反向設汁的教學思路,提高學生自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堅持以生為本的實踐理念,以學生能力達成為最終目標;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完善學生綜合成績評定的有效機制等,以期能夠為《園林苗圃學》或是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一種新思路。

[參考文獻]

[1]Spady WG.Choosing Outcomes of Significanc[J].EducationalLeadership, 1994.51(6):18-22.

[2]李志文.解析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成果導向理念[J].中國高等教育,2014(17):7-10.

[3]鳳權.OBE教育模式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學學報,2016(3):81-85.

[4]生利霞,陶俊,邵莉,等.《園林苗圃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21):127-128.

[5]蘇金樂.園林苗圃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20-09-17

[基金項目]江西農業大學教改課題“《園林苗圃學》課程教學模式研究—基于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視角”(編號:201482ZC15);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2017校內專項12015)。

[作者簡介]鄒娜(1982-),女,河南南陽人,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歡
成果導向教育教學改革
基于工程認證及成果導向教育的環境工程專業體系構建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化工原理》對分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
協同育人理念引領下成果導向式教學在“旅游消費者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電子商務》教學探討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高校人才培養探索及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