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軟技能的時代特征與實踐價值

2020-12-28 01:54詹玲玲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實踐價值時代特征公共部門

摘要: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軟技能指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內化的一種非智力素質,其表現為新時代治理改革中公職人員行政為民的公共性、甘于奉獻的廉潔性和與時俱進的法治性,這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水平,推進我國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進一步提升公共部門人員為民服務的信念感與責任感,改善府民關系;對其他組織人力資源管理也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軟技能;時代特征;實踐價值

1、引言

1.1公共部門人力資源

公共部門是一國公共行政的主要窗口,對內對外一定程度上代表一國形象,在今天“人才是第一生產力”背景下其內部人力資源水平對這一形象有著重要影響作用。想要充分發揮公共部門人力資源功效,公共部門人員除需具有崗位所需硬性技能,還需不斷提升行政需要的公共性與靈活性等軟性技能。

1.2 軟技能與硬技能

軟技能是相對于硬技能而言的。硬性技能強調智力因素,其主要包含職位必需的知識與技巧,是行政人員能夠完成崗位工作的基礎技能,通常表現為一種較為顯性且穩定的業務儲備。除硬技能外,更多時候員工處理職務相關事項往往還需要超出硬技能的其他技能。軟技能培訓注重的是非專業技能的訓練,其目的是提升心理素質,增強員工日常溝通、公開演講以及自我與他人認知的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專業技能。[1]可以看見,越來越多的組織結構設計趨于扁平化,組織管理權被適度下放或普遍進行授權;越來越多的組織也更注重團隊建設,進一步增強合作、分工與交流。我們經常發現在學校里智商差別不大的學生,由于吃苦精神、毅力等軟技能的不同而導致學習成績的差距。[2]可見,具有較高軟技能對自身及職業發展有著很大作用?;诠膊块T人力資源軟技能的開發研究就在于培養公共部門人員在工作專業技能基礎之上不斷學習、交流、創新的能力,發掘能夠促進員工職業績效的其他非智力因素并將其與公共組織戰略目標相融合,以此帶來員工與組織共贏發展的不竭動力并營造組織特有且濃厚的價值信仰。中國的傳統價值觀念和方法論就是虛實結合,中國的企業如果只是為一己之私,成不了大的企業;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如果只是一味的方法,而不是基于價值觀的培養,終是竹籃打水。[3]尤其是在公共部門,面對當今復雜而深刻的現實變化,軟素質將使行政工作人員在較為繁雜的行政事務中更具有使命感與責任感,并由此驅動出行政的創新性與靈活性,從而促進公共部門整體活力與效績。

1.3 人力資源軟技能試析

軟技能是對非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總稱。同滿宏從哲學、心理學、實踐三個方面分別指出,人力資源軟能力是“超驗”人格——仁愛、正義、自由、自律性質;是“超人”品質——極致、卓越或自由;是一種實踐競爭力——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強烈的成就動機、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崇高的敬業意識、無私無畏的公共精神,從而他認為,人力資源軟能力是人力資源本質所在,是個體素質的深層能力,在公共行政中往往代表一種社會道德水平。[4]付艷芳等則強調軟技能是和工作有關的技能,是相對于專業操作技能而言的非技術技能,它強調內在的和人際間的技能。[5]于廣濤等人研究人認為人際溝通、協調、領導、情景意識(situation awareness)、決策等方面的技能,是與員工的專業操作技能相對的概念,稱為非技術技能(Non-Technical Skills)。[6]總的來講,軟技能是一種非智力因素,一般與組織道德信仰等文化價值的塑造相關,又與自身文化水平和學習能力不無聯系。在公共部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德、能、勤、績、廉等關于公務員晉升與獎懲依據條例可以看出硬技能的剛性與顯性,軟技能則以人為本,重視公務員的價值需求,旨在充分挖掘員工的內在潛力,實現組織與個人融合的最優化。這種軟技能主要表現為我國公職人員的價值奉獻——為人民服務、清廉而富有責任心。隨著時代發展,人力資源軟技能因更具彈性而更利于解決實際問題。

1.4 從組織到公共組織

任何組織都是由一定數量的人、活動、制度與文化構成的有機整體。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寺J為,技能的形成是一個動態過程,有若干相互影響和制約的重要因素構成,技能本身催生新的技能,而軟技能是贏得成功的重要決定因素。[7]很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將創造力、溝通力與積極正面的人生觀價值觀視為企業發展最重要的要去培育的人力資源軟技能。公共行政旨在更好管理社會公共事務、服務社會大眾,需要軟技能這一飽含責任、義務、法治與奉獻內涵且極具公共性與靈活性的技能的運用,才能使公共部門行政人員真正做到為民服務,在完善公共管理的同時增強自身建設。圍繞著科學與人的主題,產生了諸多相關性的概念,注重詮釋科學主題的理論一般被認為是理性主義的,但其理性主要是指工具理性;相反,關注人的主題的理論則被稱為人文主義,表現出對價值理性的重視。[8]人力資源管理本身就是關注“人”的科學,軟技能是組織人員必要的修煉,是一種對工作內容與工作主體具有正向促進作用的價值理性,說到底是組織人員一種內在優秀品質。工作人員的敬業與創新源于公共部門人員為民服務的責任心;工作人員的溝通協作源于公共部門人員基于分工合作之上甘于奉獻的精神;工作人員的文化塑造源于公共部門人員對國家法治與時代主流思想的主動追隨與創新。

2、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軟技能的主要內涵

公共部門是指為實現社會的公共利益,擁有和使用公共權力,依法管理社會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資源的組織體系。公共部門包括政府以及政府投資管理的公營企業、學校和醫院等公共事業部門。[9]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的不同,它不以盈利為目的,而在于協助或者說補充以利潤為追求目的的私人市場,為人們提供市場無法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梢哉f,公共部門行為具有公共性,它通過執行國家方針政策,進行公共服務,公共部門組織成員,其行政行為理應具有上應國家、下為人民的奉獻精神與廉潔品質。因此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軟技能指向行政人員因公共責任而內化的道德感與使命感,并以行政為民、奉公執法等行為表現出來。

3、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軟技能的時代特征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深水區,行政管理改革是重中之重與關鍵一環。伴隨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政府公共部門不僅是改革的重點對象,更是幫助實現這一時代任務的重要推手。面對當前深刻復雜動態形勢,公共部門人力資源如何充分發揮自身軟技能成為關鍵。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強調“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10]公共部門人力資源在當下及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以國家現代化改革為目標,為促進我國多方面建設提供動力支持,其軟技能發揮將以現代化改革潮流為載體,在堅持黨的領導下表現出不斷呼應人民與時代需要的公共性、無私奉獻性與法治性。這三者將成為現代化治理改革中公共行政人員的主要價值取向。

3.1 執政為民的公共性

我國為人民民主專政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洛克說,人民找到政府自認為找到了最合適的關于自由與財產權的代理人,否則“委托必然被取消,權力又回到當初授權的人們手中,他們可以重新把它授予他們認為最有利于他們安全和保障的

人”[11]。執政為民思想最早是由江澤民提出的,他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與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12]而在我國公共部門內實行“黨管干部”基本法定原則,執政為民的責任感應是每一個公共部門行政人員厚植的歷史使命與時代擔當,人力資源軟技能將“以人民為中心”,在現代化改革治理實踐中,促使公共部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盡力在為民服務的每一項職能中發揮出愈加強勁的公共性。

3.2 甘于奉獻的廉潔性

在新時代改革浪潮中,問題復雜,矛盾尖銳,利益關系是改革的動力也是痛點,利用公權力“尋租”、“設租”的問題一直存在。歷屆政府改革提倡“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牢籠里”,“政治之癌”的腐敗需要將權力的運用及分配納入規范化的制度軌道以達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目的[13],然而要從根本上防范腐敗還必須站在文化塑造的角度培育廉潔健康的行政倫理以促使黨政領導干部和公務人員保持對廉潔價值目標的堅定信仰與追求,從而逐漸改善整個公共行政文化生態,提升政府對人民的責任感與奉獻感和人民對政府的支持感與信任感。

3.3 與時俱進的法治性

依法治國是我國基本治國方略,在現代化治理改革浪潮中更需牢牢把握這一方向。公共部門人員不僅需探索新時代下治國理政的良法之策,更應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過程中依法行政、遵法守法,做堅定的時代法治踐行者。習近平指出:“要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形成人們不愿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環境,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薄耙ψ屓嗣袢罕娫诿恳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所有司法機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工作,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薄案骷夘I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盵14]唯有堅持法治底線思維,國家治理現代化才會實現并發揮出更加深遠的卓越功效。

4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軟技能的實踐價值

4.1有利于提升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水平,推進我國現代化治理改革進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15]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政府行政水平的重要體現,促進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公共部門行政人員能力素質至關重要。公共部門需要加強自身軟能力,積極回應人民需求,改善民生,不斷增強新時代下為民服務與改革治理水平的共同提升,從而更好治理社會、真正為人民服務。

4.2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職人員為民服務的信念感與責任感,改善府民關系

當前,我國政府間“條塊關系”還未理順,各級政府及同級政府部門間各自為政情況依然存在,影響了公共服務水平。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公共部門工作人員需在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體中、在人民的多樣需求里不斷激發、培植內在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與無私奉獻的道德感的軟技能,堅持克服并不斷改善目前體制困境,想人民所想,將回應人民需求作為改革治理與行政服務的突破口,進一步貫徹群眾路線,提升執政為民的水平與效能,從而改善類似貴州“甕安事件”反映的不良府民關系,促進社會穩定與人民幸福。

4.3對非公共部門組織人力資源管理具有一定啟示意義

公共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廣義上包含對全社會人力與勞動的協調和保障,其主要公共管理活動,是公共部門人員利用公共權力,以實現公共利益為目的的活動。[16]作為一種綜合性公共管理活動,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軟技能的增量及其效果發揮將為其他非公共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產生示范作用,以軟技能開發為主的人力資源管理將促進全社會建立個人與組織共同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新戰略。

人力資源軟技能是相對于崗位專業技能要求這一硬技能而言的,這種非智力因素內涵豐富,多指員工處理職務的創新與奉獻、與同事分工的交流與協作以及與組織和社會文化的融合,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則主要將其內化為為民服務的公共責任心、甘于奉獻的公共道德感和對國家法治與時代精神的積極追隨,其實質是一種公共行政的倫理價值。在當下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改革進程中,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軟技能將以充分公共性、奉獻感與法治精神在增強公共組織人員自身素質的同時促進我國公共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高伯任.軟技能培訓與變革管理[J].人力資源管理,2009(05):26.

[2]熊通成,曾湘泉.關于軟技能若干問題的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0(05):8-12.

[3]金紅.員工獻身精神的培養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用的提高[D].貴州大學,2006.

[4]同滿宏.論中國人力資源“軟能力”及其建設[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5,29(02):8-11.

[5]付艷芬,鄭顯蘭,李平.軟技能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8(01):74-77.

[6]于廣濤,王二平,李永娟.非技術技能及其培訓[J].人類工效學,2004(01):56-57.

[7]熊通成,曾湘泉.關于軟技能若干問題的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0(05):8-12.

[8]張康之.“科學”與“人”:管理學中的兩大主題[J].人文雜志,2019(12):1-10.

[9]劉曉東.淺析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機制[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05):180+176.

[10]胡偉.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N].兵團日報(漢),2019-11-14(006).

[11]洛克.政府論[M].葉啟芳,瞿菊農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77-92.

[12]江澤民文選: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9.

[13]鄭善文.中國共產黨廉潔文化建設研究[D].蘇州大學,2018.

[14]習近平.確保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檢察權[N].檢察日報,2013-02-25.

[15]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3-11-16(001).

[16]滕玉成,于萍.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18.

作者簡介:詹玲玲(1995.11.13-)女,民族:漢,籍貫:陜西安康,學校:西北政法大學,職稱:學生,學歷:研究生碩士,研究方向: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猜你喜歡
實踐價值時代特征公共部門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研究
充分認識品牌時代特征 努力提高品牌創建水平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構建探析
《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前言》發布
關于參與式培訓在企業管理中的實踐價值研究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與群眾路線融合的實踐價值
對公共部門預算編制中討價還價行為的解釋
“五老”精神的內涵實質和時代特征
簡析《金瓶梅》的思想及時代特征
島礁區攻防作戰的歷史演變及時代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