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語料庫日語寫作研究現狀
——基于中國知網期刊(2011—2020)的統計分析

2021-01-02 19:37康艷梅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語料庫日語學習者

康艷梅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亞非語言學院,四川 成都 611844)

一、研究背景

20 世紀60 年代,美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機器可讀的語料庫——布朗語料庫,至今已有近60 年歷史。語料庫的出現與發展更新了原有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在語言教學、二語教學、翻譯研究甚至人工智能等領域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962 年,日本在『現代雑誌九十種の用語用字』調查中部分運用計算機參與處理,這一般被看作廣義的日語語料庫應用。進入20 世紀90 年代,日本先后建設了EDR 語料庫、日語口語語料庫(CSJ)、現代日語書面語均衡語料庫(BCCWJ)、多語言日語學習者橫斷語料庫(I-JAS)等語料庫。在國內,2002年,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開發了中日平行雙語語料庫。此外,日語學習者書面語語料庫、湖南大學日語學習者中介語語料庫和北京日語學習者歷時語料庫(B-JAS)等也相繼出現。

2002 年,毛文偉利用語料庫統計分析了“~テナラナイ”“~テショウガナイ”“~テタマラナイ”三個語法的區別,這標志著國內學者正式開始使用語料庫進行日語研究[1]。2003 年,施建軍、徐一平在《語料庫與日語研究》中介紹了日語研究的語料庫并對如何利用語料庫進行日語研究提出了建設性見解[2]。在中國知網期刊頁面檢索主題“語料庫”并含“日語”的文章,獲得2002—2020 年發表的論文共334 篇,除去期刊索引13 篇,學院學者介紹5 篇,學界動態、書評及中國語言文學研究各2 篇,剩余310 篇。其中,2011 至2020 年間共275篇,約占整個研究的90%。因此,本文將考察重點放在2011—2020 年的日語語料庫研究。

日語教學要求學生同時掌握“聽說讀寫譯”五項能力,但是由于寫作更多考驗的是對已學內容的綜合掌握和運用,所以學生的寫作水平遠遠低于其他各項能力。如何利用語料庫大量真實的語言素材來提高日語學習者的寫作能力,是日語教育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本文將統計2011—2020 年收錄在中國知網的、與語料庫日語寫作相關的論文,先分析語料庫日語寫作發展趨勢,然后將研究方法與研究主題分類匯總,在把握我國語料庫日語寫作的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探討現有研究的不足之處。

二、研究現狀

(一)研究趨勢

通過中國知網高級檢索,設置主題“語料庫”并含“日語”,且主題為“寫作”或含“作文”,期刊發表時間為2011—2020 年。經過初步檢索,得到相關論文共33 篇,僅占該時期語料庫日語研究總量(275 篇)的12%。

自2011 年起,基于語料庫的日語寫作研究大體呈上升趨勢,2013 年達到一個小高峰,共發表論文6 篇;2013 年以后逐步下滑,2018、2019 年最少,均只有1 篇論文;2020 年開始反彈并達到了本文研究范圍內的最高峰,年發表論文8 篇。

(二)研究主題

秦朝霞通過使用關鍵詞“大學英語寫作”,限定期刊來源為8 家外語類核心期刊,檢索匯總了中國知網2000—2007 年國內外的寫作類研究成果,并將研究主題歸納為寫作教學、寫作結果、讀者反饋、寫作評估、寫作過程、寫作影響因素和寫作研究回顧七大類[3]。

參考上述主題分類,筆者仔細研讀發表于2011—2020 年的33 篇論文的摘要發現,語料庫日語寫作主要涉及的主題分別為寫作教學、寫作影響因素、寫作結果和讀者反饋。其中,寫作結果研究25篇,占總量的75%以上,寫作影響因素研究4 篇,寫作教學研究3 篇,讀者反饋僅1 篇,暫時并未出現寫作研究回顧、寫作評估與寫作過程方面的論文。

1.寫作結果

寫作結果研究中絕大部分是詞匯研究,偶有涉及句法研究與語篇研究。詞匯研究大致分為兩類:一是詞匯偏誤分析,這是整個詞匯研究中數量最多的內容,主要涵蓋漢字狀態副詞、漢字假名書寫、復合動詞、助詞等。如王漩、張建華利用日語學習者書面語語料庫中收錄的917 篇作文,統計調查了國內日語學習者的漢字假名書寫錯誤,并將這些錯誤分為“漢字書寫錯誤”“送假名書寫錯誤”與“由發音導致的假名書寫錯誤”三類[4]。楊紅利用日語作文語料庫中收錄的專四、專八作文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日語中“漢字狀態副詞”的偏誤主要為錯序、詞性混淆、近義詞誤代等錯誤,日語副詞內部的不勻質性與同形現代漢語副詞的語義負遷移是出現這些偏誤的主要原因[5]。二是通過語料庫分析日語學習者對某一類詞的使用頻率及掌握狀況,如日語漢字詞匯、作文詞匯量及高頻詞目、接續詞的使用特征、中介語和外來語表記等。如毛文偉自建日語本族語語料庫并利用日語學習者語料庫,從詞匯覆蓋率、高頻詞目分布特點入手分析了日語本族語者與中國日語學習者使用日語時的異同點,同時還初步考察了中國日語學習者內部中介語的形成狀況[6]。

語篇相關的研究主要涉及時體形式、寫作視點、句末語氣等。如鄧亞曄利用日語學習者書面語語料庫,分析了中國學習者在撰寫日語作文中時體的使用情況并指出學生在日語時體習得的過程中先掌握“ル、タ”,再習得“テイル、テイタ”[7]。

2.寫作影響因素

4 篇語料庫日語寫作影響因素研究都以學生作文中出現的某一種誤用現象來分析漢語母語的負遷移作用。李丹蕊以“の”的過度使用與作文結構的誤用為線索,探討了國內外母語負遷移的先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8]。劉倩卿利用“可能表達”的使用指出,漢語和日語的視點差異導致了中國的日語學習者在從物的視點出發時容易濫用可能形式[9]。

3.寫作教學

3 篇語料庫日語寫作教學研究主要涉及語料庫的創建與應用。吳桐、董鑫將語料庫NLT 檢索系統引入寫作課程,指導日語學習者改變用中文思考、掌握地道的詞語搭配,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10]。和佳分析了在寫作教學中創建語料庫的必要性,說明了創建方法與步驟,并指出將其應用到實際的寫作教學中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可以進一步促進日語寫作教學與研究[11]。

4.讀者反饋

2011—2020 年關于語料庫日語寫作讀者反饋的研究只有1 項。方正收集了10 篇中國日語學習者撰寫的作文,并從文體一致、易懂程度、有趣程度入手對比分析了5 名中國籍日語教師與5 名日本籍教師對這10 篇作文的評價。研究結果表明,由于語言文化差異,對于同樣的日語作文,漢語母語者與日語本族語者的評價之間也存在一定差異[12]。

(三)研究方法

根據不同的數據來源,外語研究方法一般分為實證研究與非實證研究兩種。實證研究包括數理實證研究和案例實證研究,研究者通過收集整理觀察資料并開展研究來提出理論假設或檢驗理論假設。根據這一定義,筆者進一步仔細研讀上述33 篇論文發現,2011—2020 年語料庫日語寫作相關的實證研究論文30 篇,非實證研究論文僅3 篇,實證研究方法占據主導地位。實證研究論文在研究主體、研究對象與研究方式呈現出了以下特點:

1.研究主體

30 篇論文的研究主體主要為日語專業學生、非日語專業學生、英日雙語專業學生與日語本族語者四類。其中,有1 項研究通過自建學習者語料庫(2007—2009 年全國日語專四、專八命題作文)與本族語語料庫(25 本劇本、20 部論述性書籍、100 部小說),對比考察了本族語者在不同文體、不同階段學習者、本族語語料與學習者語料之間使用中介語的異同[13]。有6 項研究將日語專業學生與日語本族語者進行了組間對比,以日語本族語者為主體的研究有2 項,以英日專業學生與非日語專業學生為對象的研究各1 項,其余19 項研究均為日語專業學生的組內研究,尚未出現日語專業學生與非日語專業學生的組間對比研究。

2.研究對象

30 篇實證研究論文中使用自建小型語料庫的研究19 項,超過總量的63%,且使用的語料文本多為學生作文或論文。如欒孟穎、鐘勇利用日語專業學生的90 篇畢業論文與發表在日本各協會或學會刊物上的75 篇學術論文,分別制作了“學習者論文語料庫”和“日本期刊論文語料庫”[14]。其余研究主要使用了日語學習者書面語語料庫、多語言日語學習者橫斷語料庫(I-JAS)、湖南大學日語學習者中介語語料庫和北京日語學習者歷時語料庫(B-JAS)。由此可以看出,當前庫容大且設計相對完善的語料庫數量嚴重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基于語料庫的日語寫作研究主題受到限制。

3.研究方式

語言學研究可分為共時研究與歷時研究兩種,共時研究是提取語言發展階段中的一個時期點進行橫向研究,歷時研究是就某一種語言的發展過程進行縱向研究。上述30 篇實證研究論文中,兩種研究方式均有涉及,共時研究共26 篇,占絕對多數;歷時研究數量極少,僅有4 篇。張佩霞、蘇鷹選取日語專業2009 級的9 名學生為主體,在深入分析他們大一到大二四個學期進行的15 次共135 篇作文后指出,作文的平均句子數、平均總字數、平均句子長度都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文體特點存在時間上的階段性差異[15]。費曉東利用北京日語學習者歷時語料庫(B-JAS),選取學習者大一到大四的5次作文語料后分析發現:受母語漢語的影響,我國日語學習者在初級階段漢字詞匯的使用比例較高,隨著學生日語水平的提高,漢日同形、漢日異形詞的使用比例逐漸降低[16]。

三、研究不足

(一)語料庫不完善

雖然現有研究中有部分使用了上海外國語大學等機構建立的語料庫,但大部分研究是根據學生作文自行建立的小型語料庫進行的,甚至有部分研究所使用的語料僅有10 篇作文。通過這些小型語料庫語料分析得到的結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方面的問題,其研究成果并不具備普遍通用性。

(二)研究領域窄且淺

現有研究成果只涉及寫作結果、寫作影響因素、寫作教學、讀者反饋四個方面,而寫作過程、寫作評估、寫作研究回顧在2011—2020 年未出現任何研究成果。而且,相對于275 篇的語料庫日語研究,33篇基于語料庫的日語寫作研究數量并不算多。

同時,語料庫日語寫作結果研究、寫作影響因素研究、寫作教學研究以及讀者反饋研究中的主題相對來說比較分散,并沒有形成系統的、可持續的研究體系?,F有語料庫日語寫作研究多側重于研究成品作文中出現的表層錯誤或某些特定詞匯的準確性,對于寫作教學的研究局限于分析語料庫在寫作中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將語料庫引入日語寫作教學,影響寫作結果的因素僅列舉了母語負遷移一項,而讀者反饋也只考察了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

結語

從研究趨勢來看,我國語料庫日語寫作研究每年都有成果問世,但是占語料庫日語研究的比重并不高,也并沒有形成可持續的研究熱點;從研究主題來看,我國語料庫日語寫作研究中寫作結果研究數量最多,寫作影響因素與寫作教學其次,讀者反饋略有涉及,寫作過程、寫作評估與寫作研究回顧沒有任何成果;從研究方法來看,我國語料庫日語寫作研究半數以上是根據自建小型語料庫進行的組內共時實證研究,研究主體主要涉及日語專業學生、非日語專業學生、英日雙語專業學生與日語本族語者。

筆者認為,語料庫不完善、研究領域過窄過淺影響了我國語料庫日語寫作的發展。將來,如果能夠建設容量更大、更有針對性的語料庫,不斷加深、擴大研究領域,語料庫日語寫作研究定會取得進一步發展。

猜你喜歡
語料庫日語學習者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平行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明朝日語學習研究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語料庫翻譯文體學》評介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青年干部要當好新思想的學習者、宣講者、踐行者
高校學習者對慕課認知情況的實證研究
語篇元功能的語料庫支撐范式介入
日常日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