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公共英語的功能定位和實現路徑

2021-01-02 19:37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雙高計劃公共英語雙高

趙 雨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一、研究背景

為了深化職業教育改革,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精神,提高高職院校辦學水平,2019年4 月,教育部、財政部出臺了《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诽岢?,“圍繞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設50 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 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即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以下簡稱“雙高計劃”)[1]。

“雙高”建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務企業“走出去”戰略,滿足我國企業不斷參與國際競爭時對重要崗位國際化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為了適應“走出去”戰略,人才培養必須實現職業化和國際化。企業“走出去”急需大量既懂技術操作又能用外語進行交流的高端技術人員。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一個評價標準是他們不僅能在專業領域用英語進行溝通,解決生產過程、工作上的技術問題,而且能利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2]。那么高職院校公共英語如何轉變自身角色和定位,以適應“雙高計劃”建設的要求,如何助力“雙高計劃”建設,這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雙高計劃”背景下公共英語的功能定位

(一)實用性

“雙高計劃”旨在建設一批“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的高職學校,核心是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雙高計劃”建設的促進下,高職院校辦學國際化程度將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環境也會趨于國際化。尤其是學習關鍵技術、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等活動所涉及的國際化元素也越來越多。在“走出去”戰略的影響下,未來高職學校畢業生的職場環境也會趨于國際化[2]。學習環境和職場環境的國際化,必然會對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英語應用能力,否則將無法成功在國際舞臺上進行技能比拼,無法批判地吸收外來優秀技術,無法適應未來職場。因此,公共英語教學需要適應“雙高計劃”建設對國際化技能型人才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二)職業性

人才培養的專業性和職業性是高職教育的鮮明特點?!半p高計劃”建設需要大量精通本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國際化人才,利用所學技能為其他國家提供專業領域內的技術服務,分享我國在交通運輸業、制造業等先進領域的標準、理念和方法。而這一切,都要建立在精通專業知識并且能用英語進行專業領域的交流的基礎之上。這就需要培養學生職業范疇內實際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半p高計劃”建設背景下,職場英語交際能力成為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同等重要。因此,高職公共英語應該完成從單純教授語言知識到職場環境下外語交際能力的轉變。通過利用真實職業場景或模擬職業場景,提高學生職場環境下的外語交流能力,使外語學習服務于專業學習[3]。

(三)思政性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必然會接觸到異域不同的社會文化和價值理念,在某種程度上會受這些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影響。尤其是在“雙高計劃”建設開展后,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實踐過程中與國際接觸的機會增多。在該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異域文化的態度成為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為了有效解決該問題,高職英語教師應該充分挖掘課程內的思政元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英語教學內容中,使學生在未來國際化職場中能經受住多元文化的沖擊,不喪失中國人的人格和自信。

(四)民族性

《意見》指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院校,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扎根中國、放眼世界、面向未來,強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為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作出重要貢獻”[1]。英語教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擔負著傳播本土文化的重擔,因此,在培養學生職場英語交際能力的同時,應努力提升學生傳播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自覺性,加強學生的文化認知、文化認同,從而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學生傳播中國文化的能力。就高職英語教學而言,中國文化的適時、合理切入,是英語教學民族性的顯著體現。

(五)時代性

為了適應“雙高計劃”建設對教學發展的要求,公共英語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大學英語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學習利用信息技術為英語課程賦能,使得大學英語教學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拓展英語學習空間和維度,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三、“雙高計劃”建設背景下實現公共英語教學功能的路徑

(一)打破專業課和英語課之間的壁壘,進行“基礎英語+行業英語”的交叉融合

公共英語的實用性和職業性定位,要求其必須打破公共課與專業課之間的壁壘,進行“基礎英語+行業英語”的交叉融合[3]?;A英語和行業英語的融合不是在教授基礎英語的基礎上,簡單地向學生傳授與其所學專業有關的詞匯,而是將學生置于真實的職場環境,引導其用英語進行有意義的交流,以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在“雙高計劃”背景下,公共英語教學要抓住機遇,既要進一步做好本身的教學改革,又要主動尋找跨專業合作的機會,加強與專業課的合作。

(二)平衡英語課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關系,進行“英語教學+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合

公共英語人文內涵豐富,受眾面廣,授課學時比較多。因此,英語課堂應成為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陣地。公共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將相關思政內容巧妙地融入英語教學活動中。

(三)立足本來,扎根中國特色,進行“傳統文化+公共英語”的高度融合

以中國精神、中國特色、中國氣質、中國元素為根本立足點,以學生需求為基礎,秉承相關性、真實性和多模態等原則,在英語教材中合理融入“中國元素”。同時,英語教師要影響和引導學生在學習英語、吸收外國先進文化的同時,兼顧母語文化,積極推介中國文化[4-5]。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利用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認同,堅定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促進其利用英語在國際化職場環境中闡釋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

(四)精準識變、積極應變,進行“信息技術+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精準識變、積極應變,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例如,教師應將信息技術引入英語教學中,實現“信息技術+英語教學”的融合,積極建設英語微課、在線課程等。在教學實踐中,利用相關學習平臺、借助英語在線課程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線上預習互動、課中答疑解惑、課下線上復習拓展,實現個性化教學,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結語

“雙高計劃”建設啟動后,高職院校面臨著前所有的變局,公共英語課程需要積極進行改革,進一步明確其身份和定位,以應對職業教育之變,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和學生個人成長需求。

猜你喜歡
雙高計劃公共英語雙高
轉型視野下大學公共英語教師角色困惑與職業發展研究
“雙高”建設背景下職業院校推進“三教”改革研究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年5期)2022-11-03
“雙高”建設背景下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公共英語閱讀教學的金課實施模式探析
服務區域經濟為導向的公共英語構建研究
我校隆重召開“雙高計劃”建設啟動大會
“雙高計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思考
從“示范”到“雙高”:高職院?;貞洕鐣l展的邏輯機理與路徑優化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