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耗散結構理論在高校學生黨支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2021-01-03 19:18侯猛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5期
關鍵詞:學生黨支部高校

侯猛

摘要:本文以耗散結構理論為視角,研究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管理和發展,通過分 析耗散結構形成的四個條件,研究作為耗散結構的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發展特征,以及提出高校學生黨支部管理的建議:努力汲取新鮮血液,創新支部管理模式;促進支部管理平衡,完善管理評價體系;明確支部管理責任,增強內部管理效果;反思支部建設問題,推進支部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耗散結構理論;高校;學生黨支部

前言: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設教育強國和高質量教育體系,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地主陣地,一直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人的重要責任。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黨建的基層組織為黨和學生的聯系建立了橋梁,同時學生黨支部也肩負著重要的組織、宣傳、學習、價值引領等任務。完善的學生支部管理體系、學生黨員培養體系,是提升大學生黨性修養、思想素質的重要基礎[1]。大學生黨員是高校學生群體的骨干力量,高校學生支部管理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組織基礎,高校教育中如何建立有效的學生支部管理,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是高校需要探討的重要問題之一[2]。因此本文以耗散結構理論為基礎,探討高校學生黨支部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1.耗散結構理論的基本內容

耗散結構理論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比利時科學家普利高津教授提出,該理論以開放系統為研究對象,認為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在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交換的過程中,當外界條件的變化達到一定的閾值時,內部就會受到相應的影響產生自組織現象,從而引發內部系統的漲落機制,將系統從無序狀態轉變為時空上和功能上的有序狀態,形成非平衡狀態的穩定結構,即為耗散結構[3]。耗散結構是從物理、化學、生物系統的研究中提煉出來的,為社會學中各類組織以及復雜的社會現象的發展和演變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

要形成耗散結構,系統要滿足四個條件:第一,系統處于一個開放的狀態。一個系統要形成耗散結構,該系統必須是開放的,也就是說系統必須是不斷與外界產生信息、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使系統不斷地向有序演變,成為一個“鮮活”的有序結構。第二,系統應該是遠離平衡狀態,非平衡狀態是系統演變為有序的源頭,事實上一個系統如果在保持開放的狀態下,必須要不斷的遠離平衡狀態,才能夠有足夠的動力推進和影響系統內部發生轉變,使其向有序狀態發展和演進。第三,具備非線性特征,非線性指的是,系統內部各子系統或者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是錯綜復雜的,不是單一的線性關系,只有非線性狀態才能使系統內部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從而推動系統內部產生自組織現象。第四,系統發生漲落,漲落即指系統的內部由于受到各要素的相互影響,或者系統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前者稱為“內漲落”,后者稱為“外漲落”[4]。當漲落達到臨界值,系統就會從量變到質變,從無序狀態轉變為有序狀態。

總之,耗散結構就是一個開放的、遠離平衡態、非線性的系統,受到來自內部各要素或者外部環境的影響而不斷發生漲落,從無序到有序狀態的結構。

2.耗散結構理論與高校學生黨支部管理的聯系

高校學生黨員是高校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和骨干力量,他們具有較強的政治引領、思想引領和價值引領的示范作用[5]。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組織體系包含了支部委會、支部黨小組等,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管理對象包含了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發展對象、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四大群體是一個復雜的非線性組織,處于非平衡狀態。學生黨員的管理以學生黨支部為載體,是學生群體了解黨、認識黨、加入黨的窗口,支部基于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通過各種形式與外部環境進行資源和信息的交流溝通,內部不同成員不同群體之間相互影響,交換資源和信息。支部在發展過程受到外界環境和內部成員的影響,各群體、各組織、各成員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在支部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過程中,通過不斷變化、調整、完善,從而提升支部的管理效果。高校學生黨支部是一個開放的并不斷發生漲落 的系統,與耗散結構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一致,從耗散結構的角度來研究支部發展 的路徑是行之有效的。

3.耗散結構下高校學生黨支部發展特征

3.1 高校學生黨支部的開放性特征

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學生黨員管理的組織基礎,高校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更需要不斷的完善組織管理制度、完善組織管理體系、夯實政治理論基礎。支部的內部成員構成涉及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外部環境涉及其他黨組織、學院、學校、社會、企業、家庭等等要素。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骨干力量,首先要注重政治理論學習,要不斷地鞏固基礎知識,同時汲取和更新最新的政策和理論體系。其次要不斷與外界交流,與其他支部進行經驗交流,與上級黨組織進行總結匯報,積極開展社會服務、黨員下沉、朋輩幫扶等。所以,高校學生支部是一個復雜的開放性組織。

3.2 高校學生黨支部的遠離平衡態特征

高校學生黨支部遠離平衡態的特征表現在支部在日常管理、支部制度建設、支部隊伍建設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如第一,管理體制不健全,高校學生黨支部 在管理過程中,應該具備教育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活動管理制度等,對支部的 活動組織、日常管理、分階段考核等方面作出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運行中,學生支部由于受到其他各類工作的影響,往往忽視了學生黨員日常管理和考核,缺乏明確的制度約束,導致黨員在入黨后會出現表現不積極的情況。第二,支部活動開展不夠創新,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活動開展大多數以集中學習和參觀學習的形式,這種學習模式對于提升黨員之間的交流合作和黨員學習的積極性效果不佳。第三,黨支部的功能發揮不充分,相較于學生會、學生社團、分團委等學生組織,學生黨支部的組織性并不夠的明確,換言之高校學生支部在運行中,往往只注重于學生黨員的學習以及內部的黨務工作,而忽視了黨支部,作為一個組織的引領和模范帶頭作用。第四,支部隊伍建設質量不高,學生支部委員一般由大四學生擔任,大四學生由于忙于畢業、就業等事務,沒有心思推動支部的高質量發,就造成支部的領導核心難以發揮作用。

3.3 高校學生黨支部的非線性特征

高校學生黨支部在實際運行中,受到學院分黨委、學院學工辦、學校組織部、學生工作部等多個部門的管理,同時學生支部又受到輔導員、組織員、支部書記的多重管理,學生黨員往往是各個學生組織、班級的學生骨干,承擔著不同的工作職責,這就造成學生黨支部成為一個錯綜復雜的組織,組織內部的各個要素都不是單一的線性發展。

3.4 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漲落特征

高校學生黨支部在發展和運行的過程中,受到國家政策、學校管理制度、學院管理制度的影響,同時根據要求每年開展組織生活會,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問題查擺、征求意見等。都會推動支部,不斷的完善制度建設,提升隊伍建設的質量,加強教育管理、特色發展等,從而形成系統的漲落,推動支部建設從量變到質變。

4.耗散結構理論對高校學生黨支部管理的啟示

4.1 努力汲取新鮮血液,創新支部管理模式

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每個學期都會有新的學生加入到支部中來,每年畢業季都會有畢業生黨員進入到社會的各行各業。隨著黨和國家的發展,作為黨員更要努力學習和更新自己的理論知識體系,掌握國家的方針政策,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2021年在黨的建設100周年之際,全黨上下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作為基層黨支部,更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努力學習黨的建立歷程、發展歷程、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精神內涵。所以,學生黨支部要想做到開放創新,第一要緊跟時代引導學生黨員不斷學習新知識,起到思想引領和價值引領的作用。第二要嚴格按要求完成黨員的接收、考察、培養,將真正有理想、有抱負、講奉獻、堪當時代大任的優秀青年學生吸納到黨組織中來,助推支部的高質量發展。第三要不斷學習新的支部管理模式,勇于探索 創新,不僅從管理上創新、還可以從活動上創新,從學習方式上創新,形成支部 的特色和品牌。

參考文獻:

[1]孫玉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初探——以Z大學J學院為例[J].公關世界,2021(16):63-64.

猜你喜歡
學生黨支部高校
基于校園文化建設,發揮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用的途徑
簡析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嚴”與“實”
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領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若干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淺析新時期高校學生黨支部工作的有效開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