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小學化”背景下幼兒課程游戲化的實踐探究

2021-01-11 13:43賀婷婷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6期
關鍵詞:游戲化幼兒課程

賀婷婷

【摘要】游戲化的幼兒課程內容與教育形式設計,充分迎合了幼兒活潑好動與不受拘束的心理及行為特征,采取游戲化等幼兒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幼兒在開放性的氛圍中不斷激發學習潛能與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與幼兒過早接受小學知識性教育相比,讓幼兒在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中度過童年顯得更加重要。

【關鍵詞】“去小學化”;幼兒;課程;游戲化

目前,仍有大部分教師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和限制,依舊采取死板、專制的教學手段,一味地向幼兒傳授陳述性的知識,卻忽略了幼兒的主體體驗和學習感受,讓教學活動喪失活力,磨滅了幼兒對課程內容的學習熱情,阻礙了幼兒各項技能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為了改變上述現狀,教師應該從幼兒的日常生活出發,在準確把握課程內容的基礎上,讓所設計的游戲活動與幼兒的現實生活有效連接,以此降低幼兒對新知識的陌生程度,逐步提升幼兒自身的認知水平。

一、“去小學化”背景下幼兒課程游戲化的實踐原則

1. 注重興趣激發

趣味性強的知識更利于幼兒接受與吸收消化,幼兒學習的難度降低,相對于抽象枯燥的知識,學習的抵觸情緒更少,教學效果更理想。傳統的小學化傾向明顯的幼兒園教學中,教學過程缺乏趣味性,幼兒理解難度較大,接受速度較慢。采取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可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更利于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趣味性的課程知識,可激發幼兒深入學習與探索知識的欲望,使其能夠積極投入教學活動,利于推動教學質量持續改進,也是幼兒園教育“去小學化”的有效路徑[1]。

2. 起到預期教育作用

在現代化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幼兒教師的思想理念與教學方式發生了較大轉變,注重幼兒園成績的提升,更注重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幼兒園課程教育的目標,始終是加強幼兒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提高教學效率為主。問題的分析、解決是學習知識的重要過程,也是吸收理解消化知識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游戲化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始終堅持有效性原則,讓幼兒在開放性的教學環境中充分掌握問題分析解決的學習方法,以確保教學效果。游戲化教學不能本末倒置,不能為了改變教學方式而盲目地運用游戲化教學方法,應當注重以達到預期教育作用的目的為主,不能增加幼兒的學習負擔。

3. 始終遵循學習規律

幼兒園的課程教學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讓幼兒在短期內充分掌握知識是不可能的。幼兒的基礎知識水平不足,學習注意力無法集中,對學習抽象知識的興趣低,無法確保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在課程游戲化教學中,教師還需經過大量的訓練與加強經驗總結,才能熟練自如地運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應當始終遵循教學規律,在教學中逐漸滲透游戲化思想,脫去小學化傾向,確保幼兒課程教學工作正規化展開[2]。

二、“去小學化”背景下幼兒課程游戲化的實踐策略

1. 優化教學環境

教師應當積極營造輕松和諧的幼兒園教學環境,讓幼兒在開放性的教育環境下逐步完善知識結構體系。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利于幼兒智力的開發,可活躍幼兒的思維,更利于幼兒綜合能力的快速發展。如在學習數字相關內容時,可以結合童謠與口訣等教學資源,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使其快速融入教學活動中。同時應當優化教學方式,讓幼兒掌握不同數字的身體擺放姿勢,組織幼兒展開根據動作猜數字或是根據教師的口令擺動作等游戲,使其在快樂的游戲氛圍中進行簡單的數學學習[3]。

2. 優化教育方式

幼兒園的教育形勢逐漸發生變化,傳統教學方式顯然不能滿足當前的教育趨勢與要求,教師應當加強教學理念與方法創新,摒棄根據教學經驗展開教學活動的授課方式。在游戲化授課前,應當充分理解幼兒的學習特征,圍繞教學內容重新設計教學計劃,加強教育資源整合,豐富教學形式,將幼兒從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脫離出來。游戲化的幼兒園課程教學,應當明確教學目標與突出重點,提升幼兒學習能力的同時,更注重知識點的系統性與全面性,深入挖掘知識內涵,讓幼兒在游戲中對知識點有更多的理解與感悟,在常識性運用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盡快達到教學目標。如教師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組織幼兒展開環境游戲,引導幼兒走出教室進行繪畫與收集落葉制作書簽、體驗戶外踩水、放風箏、堆雪人等游戲,給幼兒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讓幼兒快樂地成長。如結合民間歌謠開展語言游戲,組織幼兒表演唱歌等活動,增強幼兒的團隊意識與反應能力等綜合素養。如就地取材展開益智游戲,鼓勵幼兒利用身邊的廢紙與塑料瓶等制作簡單的游戲道具,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如提供種植區,讓幼兒親身體驗植物生長的過程,培養幼兒的責任感,給幼兒提供新穎、豐富的活動體驗。

3.設計教育性的游戲來引發思考,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為了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教師不僅要注重課程游戲的娛樂性,還要合理地設計具有教育性的游戲活動,逐步引發幼兒對知識的深層思考,使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步習得重要的知識,在此過程中鍛煉他們各方面的技能,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因此,教師要加強對教育性游戲的重視,引領幼兒在輕松、歡快的游戲活動中掌握一些知識,通過自己動手制作獲得一些重要的技能,同時使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一定發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小火箭”時,首先,準備了一些“小火箭”,引領幼兒進行室外的游戲活動,比一比誰投擲的小火箭更高,初步調動幼兒的熱情。其次,引導幼兒進行思考:為什么投得高的小火箭還是會落下來呢?以此來鍛煉幼兒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幼兒想一想火箭究竟飛到了哪里。利用多媒體給幼兒播放一些火箭發射時的場景,給幼兒的多種感官帶來強烈的沖擊,引起不小的震撼。最后,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火箭的特點,自己動手制作一支小火箭,在制作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也發揮了幼兒不同的創造力。

總之,“去小學化”背景下幼兒課程游戲化的實踐,對教師的職業素養要求較高,教師需注重教學內容與幼兒身心發展特征及游戲活動育人作用等要素的整合,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賈彬麗.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上旬),2019,8(5):133.

[2]戴云鵬.課程游戲化背景下中班足球情情境化教學的實踐研究[J].好家長,2019(68):17-18.

[3] 于艷艷.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策略實踐研究[J].文淵(中學版),2019(8):350.

猜你喜歡
游戲化幼兒課程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淺談我園美術園本課程游戲化的開展
自行車的發明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