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苓散加減治療丹毒臨床觀察

2021-01-12 06:19張羽曾憲玉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關鍵詞:五苓散水腫下肢

張羽,曾憲玉

(1.江漢大學,湖北 武漢;2.武漢市第一醫院,湖北 武漢)

0 引言

丹毒又稱網狀淋巴管炎,是皮膚科臨床中常見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導致。好發于面部、小腿、足背等處,以小腿脛前最常見,多為單側性。表現為急性起病,常先有惡寒、發熱、頭疼、惡心、嘔吐等前驅癥狀,繼而在患部出現水腫性紅斑,境界清楚,表面緊張灼熱,自覺疼痛[1]。病程在4-5 天達到高峰,若不積極治療,可發生淋巴管阻塞、淋巴水腫及敗血癥等并發癥。消退后局部可留有輕度色素沉著及脫屑。在臨床中廣泛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丹毒,我們采用五苓散加減聯合抗感染治療一側下肢丹毒20 例,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在2019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期間,選取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收治住院的一側下肢丹毒的患者共計40 例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經過評估這些患者均符合研究標準,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將全部40 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觀察組患者,一組為對照組患者,每組有患者20 例。觀察組男13 例,女7 例;年齡17~69 歲,平均年齡(50.6±16.45)。對照組男14 例,女6 例;年齡13~87 歲,平均年齡(51.8±23.29)。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①發生于下肢;②局部水腫性紅斑,境界清楚,皮溫高,按之疼痛;③急性起病,伴有惡寒,發熱,頭痛,周身不適等癥狀;④可有皮膚、粘膜破損或腳癬等病史;⑤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一側下肢丹毒診斷標準;②證候分類屬濕熱毒蘊證;③入院前未予治療;④自愿參加并能規律用藥。

排除標準:①糖尿病患者;②合并有心功能不全、腦血管、肝、腎和血液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③妊娠、哺乳期患者;④青霉素試驗陽性;⑤精神病患者。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用青霉素800 萬U 加入0.9% 氯化鈉注射液250mL 中靜脈滴注,每日兩次。觀察組在基礎治療上加用五苓散加減:桂枝15g,茯苓30g,澤瀉15g,豬苓10g,白術20g,關黃柏10g,川牛膝10g。煎藥機煎藥,水煎至250mL,統一包裝成袋,每劑中藥包裝成兩袋,每袋約125mL。每日一劑,每次一袋,早餐及晚餐后0.5h 溫服。

所有患者均連續治療5 天后觀察患者下肢水腫改善程度、VAS 疼痛評分改善程度。10 天后觀察總體療效。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判定標準及觀察指標

下肢水腫改善程度,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顯效:經過治療后,水腫全部消退;有效:經過治療后,水腫較前減輕,但未完全消退;無效:經過治療后,水腫及其他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甚至疾病程度加深。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用于疼痛的評估,對比患者治療前及治療第五天患者的VAS 疼痛評分。在紙上劃一條10cm 的橫線,橫線的一端為0,表示無痛;另一端為10,表示難以忍受的劇痛;中間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將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讓病人根據自我感覺在紙上標出能代表白己疼痛程度的相應位置,醫師根據病人標出的位置為其評出分數。

總體療效,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治愈:全身及局部癥狀消退,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正常。好轉:全身癥狀消退,局部癥狀未全消,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輕度異常。未愈:全身與局部癥狀未能控制,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仍明顯異常。

全部數據分析采用SPSS 25.0 統計軟件進行, 計量資料以以(±s)表示, 組間行方差分析, 組內獨立樣本t檢驗。通過計算得到的P值,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2 治療結果

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觀察組的患者在治療5 天后,一側下肢水腫改善總有效率、VAS 疼痛評分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結果比較,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3.2.1 兩組患者治療5 天后下肢水腫改善程度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5 天后水腫改善程度( 例 )

3.2.2 治療前及治療第五天VAS 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治療第五天VAS 疼痛評分改善程度

3.2.3 兩組總體療效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10 天后( 例 )

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結果比較,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3.3 不良反應觀察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發現不良反應的發生。

4 討論

發生在下肢的丹毒,常由足癬或外傷引起,若治療不當,反復發作,可導致下肢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流不暢,日久形成象皮腫。丹毒的西醫治療多采用系統抗生素治療,持續用藥2 周左右[3]。由于單獨使用抗生素治療周期較長,可能導致菌群失調,增加耐藥的風險。有研究表明, 中藥與抗生素聯合應用治療丹毒效果明顯[4]。

中醫有關丹毒的描述最早見于《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記載:“少陽司天, 客勝則丹胗外發,及為丹熛?!敝嗅t認為丹毒由于素體血分熱盛,加之患者下肢肌膚破損,火毒侵入人體而阻塞經絡,氣血蓄熱而發[5]。中醫治法以清熱利濕為主,董文啟[6]運用凉血解毒利濕法治療下肢丹毒,臨床療效顯著,總有效率達到87.5%。其認為凉血解毒利濕的中藥能抗菌、抗病毒、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王凱誠等[7]在治療丹毒時,將白花蛇舌草、白鮮皮等中藥煎水后浸浴,并聯合抗生素治療,能夠明顯緩解患者下肢的紅腫熱痛。其認為清熱解毒的中藥對多種致炎細菌有抑制作用,收效顯著。

在臨床中,我們發現采用中醫藥聯合系統抗生素治療的丹毒患者,在水腫消退及疼痛減輕上有明顯的優勢。五苓散出自《傷寒論》中太陽病篇中蓄水證,共有5 味藥:桂枝、茯苓、豬苓、澤瀉、白術。方中桂枝辛溫,既能溫化膀胱而利小便,又能疏散外邪而治表證;茯苓、豬苓甘淡滲濕,助二苓以利水;白術苦溫健脾燥濕,使脾強而制水,具有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之功效[8]。本次研究患者以濕熱毒蘊為主,故在五苓散的基礎上加用關黃柏以清熱燥濕,川牛膝以利水通淋。諸藥合用內服,共奏利水祛濕、清熱解毒之效。研究統計的結果顯示,

觀察組的疼痛緩解、水腫消退程度較對照組更明顯,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加用五苓散加減在改善丹毒患者臨床癥狀上優于單純抗生素常規治療。

綜上所述,五苓散加減聯合青霉素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丹毒可獲得較好的臨床療效,能夠有效緩解丹毒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有效率,值得臨床研究及推廣運用。

猜你喜歡
五苓散水腫下肢
經方五苓散臨床運用研究進展
不同部位的水腫,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下肢下垂體位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影響的meta分析
術后強化護理預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的研究
高頻超聲聯合彩超在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診斷價值
五苓散加減方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對患者心肌功能的影響分析
我不胖,只是有點腫——妊娠水腫
水腫是怎么回事,該怎樣消除水腫呢?
做個瘦子 送走水腫肌
五苓散治療水腫驗案一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