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簡析

2021-01-12 03:01方素清朱耀順
黑河學刊 2021年3期
關鍵詞:灌輸政治思想

方素清,朱耀順

(1.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成都611731;2.云南農業大學國際學院,云南 昆明650201)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出發,更加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盵1]。這段論述為新時代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正確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務,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徑?!八枷胝谓逃姆椒ê芏?,但要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創造出新的方法,并加以綜合運用”[2],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達到最佳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推動探索和形成了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對其中主要教育方法加以梳理和分析,將有利于我們借鑒歷史經驗,立足社會實際,結合學生的思想特點創新性地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教育方法,有效地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作出更大貢獻。

一、疏導與引導相結合的教育方法

疏導的原意是清除阻塞使之暢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疏導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觀念、心理等方面的積極疏通和正確引導,打通學生在思想、觀念、心理某個環節上的“腸梗阻”,從而使學生能夠心情舒暢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方法。這一方法的特點在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立足社會現實和學生成長成才實際,以尊重、關心和鼓勵學生的積極姿態,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著力解決學生在成長成才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從而循循善誘地鼓勵和引導學生逐步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幫助和啟發學生在心理上樹立勇于戰勝各種挑戰的信念和信心。此外,教師要以民主平等開放的心態,廣開言路,與學生開展對話交流、交心交友,讓教師自己和學生雙方的真實思想、想法全面地表達出來,化解師生之間的“隔閡”“代溝”,使學生對教師能夠產生親近感和信任感,從而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感和接受效果。

引導教育法是一種“藝術”含量高的方法,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和學生建立真誠的感情,教師用真誠去感化學生,用感情去感動學生,而不是用趾高氣揚的強制的手段進行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在教師,教師在任何方面都要發揮自身的典范引領作用,教師要用堅定的信仰、樸實的情懷、高尚的人格、高超的本領和創新的精神激發和引領學生。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企圖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用強制的方法解決思想問題、是非問題,不但沒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盵3]學生都是生活在現實中的社會人,他們都有鮮明的個性、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心愛護學生,與學生保持平等,摒棄“一言堂”“一刀切”的不正確方法,結合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適合的方式,通過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和思想問題,引導學生向全面發展的方向不斷努力。

二、灌輸與滲透相結合的教育方法

灌輸的原意是引導或輸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輸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和知識的輸送,使學生逐步從內心深處接受具有針對性的顯性教育的一種方法。一種價值觀念、一個思想觀點、一則道德規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直接砸進學生頭腦里的,而是教師從“外面”輸送到每個學生的頭腦里的。灌輸是無產階級政黨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時一直使用的方法,其效果十分明顯。列寧指出:“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盵4]列寧的這一論述表明灌輸是無產階級政黨讓人民大眾認知、認識、認同和接受、把握、踐行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有效的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樣離不開灌輸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長期的直面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灌輸,為學生的思想觀念的質變做好了準備。

滲透教育方法是無產階級政黨對人民大眾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隱性教育方法。一種價值觀念、一個思想觀點、一則道德規范只有經過長期的全面滲透,才能形成人們接受的社會態勢,廣泛深入到人們的學習工作、生產生活,為人們知曉和接受。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教師把理想信念、價值觀念、思想觀點和道德規范教育滲透于學生的課堂學習、課下生活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能夠使之在平常的看不見的影響下潛移默化地浸入學生頭腦和心靈,與原有的思想意識融合成為新的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直面灌輸和全面滲透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運用灌輸和滲透相結合的方法,經過一定時間就會使學生形成一種“心常態”的心理定勢。對于學生來說,在灌輸和滲透過程中會獲得親身體驗,而正是有了這種親身體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要求才能被學生所感知、接受、理解和把握并上升為理性認同,最終外化為自覺行動。

三、一般與特殊相結合的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受教育者不是單一的某個人或某個群體,而是全體社會成員,因而教育方法的選擇必然需要考慮全體社會成員的一般性特征。同樣如此,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學生也不是個人或某個群體,而是數量較大的全體學生,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考慮全體學生的一般特點,如學生所處的地理區域、人文環境及總體思想特點、認識水平、道德狀況和心理期待等情況,選擇一般性的教育方法,針對全體學生開展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全體學生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不僅要考慮全體學生的一般特點和成長規律,而且要準確把握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運用特殊的教育方法,精準施策,因材施教。學生個體千差萬別,不僅是外部的衣著打扮、外貌特征各具特色,而且在內在思想意識和外在行為上存在著明顯差異,而后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特別注重的現實問題。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點,具體表現為在認知、動機、情緒、態度、喜好、意志、信念、道德判斷、道德評價等方面的千姿百態。

在國際國內兩個大環境背景下,學生所處的小環境也在不斷發展變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總是處于復雜多變的的境遇之中,學生的層次性、差異性和特殊性也越來越明顯。這就要求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不能照搬和套用某一種固定不變的方法,而要從具體的社會環境和教育實際出發,根據全體學生的一般情況和不同學生個體的個性差異,運用一般與特殊相結合的教育方法,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目的在于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成長為理想信念堅定、思想品德高尚的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這就決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對學生開展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以及關于思想道德修養、法律、中國近現代史、心理等方面的基礎理論教育。為了讓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夠進入學生頭腦,其它基礎理論也能夠被學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聯系社會實踐,結合學生思想需求和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實踐來開展。

實踐教育的優勢在于能夠讓學生通過實踐豐富理論認識的內容,使思想認識更加成熟。實踐的形式豐富多彩決定了實踐教育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校園文化建設,舉辦學習黨史演講競賽,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開展社區科普活動,進行網上專題調研,拍攝短視頻,走訪敬老院,參加生產勞動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地接觸社會,真切地體驗生活,擴大視野,積累經驗,增長才智。把理論教育放在具體生動的實踐中開展,能夠讓理論鮮活起來形象起來,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更好感悟理論,更準確地理解理論,增強對理論認同和把握的深刻性,從而達到對學生理論武裝的理想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認識能力、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之一,歷來被馬克思主義者所堅持和運用。任何理論都是在長期的實踐中積淀、提煉而來,再經過實踐檢驗而生成的。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法,不僅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現實、學生思想特點相聯系,而且要重視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實踐中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及社會思潮的影響,用正確的理論作出有力的應答。

五、創造與借鑒相結合的教育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內容。因此,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運用自己創造性探索出來的有效方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發展進程中創造性探索出了諸多的有效方法,也積累了十分豐富的實踐經驗,如說理教育法、榜樣教育法、比較教育法、情感感染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具體方法都是我們自己扎根中國大地,汲取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創造出來的有效方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進入新時代,這些方法不但沒有落伍,而且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在繼承傳統中獲得了創新發展,被注入了新的內涵。

在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學習借鑒其他國家的有益方法也是值得提倡的。越南、老撾、朝鮮、古巴都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一直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基本國情不一樣,他們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有效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這對我們進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具有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不排斥任何有利于我們發展進步的他國經驗的優勢,但是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既要立足我國現實國情,堅持自我創造,又要胸懷寬廣,批判地借鑒其它有益成果,使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社會主義道路,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不斷增強吸引力和實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因事而變、因時而變、因人而變的。進入21世紀以后,國內外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在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同時受到的考驗更加多樣。為此,黨和國家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決策部署,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有力推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開展,同時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創造了巨大機遇。

新時代,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負了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新的重大歷史使命。教育有法,教無定法。實踐中我們必須堅持方法創新和其它方面創新。如在當下的網絡時代,“網絡極大程度上沖擊著主流意識形態的文本結構,消解著主流意識形態的傳統表達慣性”[6],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新變化,自覺創新教育方法,做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從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梳理和分析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展望未來,我們必須以勇于擔當的精神,在堅持系統觀念統攬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下[7],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創新。

猜你喜歡
灌輸政治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灌輸”體系的構建
——列寧《怎么辦?》“灌輸論”的當代闡發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純”
教育是能力的培養 而不是知識的灌輸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