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的探索與實踐

2021-01-12 15:21陳明遠
數字通信世界 2021年3期
關鍵詞:教研空間信息化

陳明遠

(黑龍江省大慶市慶風小學,黑龍江 大慶 163000)

黨的十九大報告站在歷史的新高度,提出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等一系列重大戰略。習近平同志提出: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時機遇?!熬W絡學習空間人人通”項目,是教育部“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內容之一。慶風小學以“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為突破口,通過研究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校的管理方式、家校的互動方式,來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的迅速發展。

1 科學布局,構建信息管理網絡平臺

學校打破常規,大膽調整、布局學校職能工作。組建由校長親自掛帥,主管教學、信息化工作副校長具體主抓,教導處、教研室、信息中心協同研究,各學科骨干教師全面參與的慶風小學研究團隊。由信息中心統籌管理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積極探索通過人人通云教學平臺、有道云筆記、公眾微信平臺等有效途徑,實現家校、師師、師生互動,有效輔助教育教學工作。

2 合作共贏,梯次推進空間建設實施

作為“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項目在大慶市惟一一所試點學校,在省電教館的積極倡導和湖南省電教館的積極協調下,與全國“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十九個培訓基地之一的長塘里小學簽訂了校際聯盟協議。隨后,學校按照《黑龍江省“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項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部署,結合校情,分階段、按梯次推進。

(1)夯實基礎,蓄勢待發。發揚大慶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積極爭取教育行政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努力完善學?!熬W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綜合環境;以學科資源共建共享為著力點,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有關理論和先進地區的實踐經驗,進一步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和對空間教學的認識,服務課題與實踐研究,全面推動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與應用。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初期,學校首先選派主管校長、主任、骨干教師參加各級組織的統一培訓。隨后由學校信息中心牽頭,每周利用固定時間對教師進行全員集中培訓,并在各學年部安派專業技術輔導人員,幫助教師掃清技術障礙,給教師的教學方式帶來巨大轉變。

(2)博采眾長,乘勢而上。學校緊緊抓住“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項目試點工作推進的大好契機,腳踏實地、潛心研修,做真學問、真做學問。利用和長塘里小學的校際聯盟合作關系,做好優質教育資源的互聯互通、互補共享。學校先后利用空中課堂網絡直播觀看了長沙、武漢、長春、雞西等現場課40余節,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真正實現了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助力教育教學的目的。學校還成立了平板實驗班,積極探索網絡學習空間下教與學的方式方法。進而加快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深度應用與融合,提升了教育教學效能。

3 理念入心,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

學校充分發揮“三通兩平臺”效益,構建了開放式、多層次的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體系,養成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工作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的習慣。通過網上培訓、自主學習、外出學習、經驗交流、任務驅動、以賽代訓等方式組織學習信息技術。一是轉變教師觀念,強化現代化教育意識。二是加強全員培訓,分成兩個梯隊:第一梯隊是普及全體,主要是學習日常教育教學的一般技術應用操作,逐漸由易到難;第二梯隊是核心成員,主要組織吸收新技術,掌握新方法,研究新動向。三是結合課堂應用,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深度融合,引導老師將其真正運用至課堂。

4 空間建設,助力教育教學變革優化

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與課堂實踐應用相結合,積極探索師生“功在課前、效在課中、思在課后”的高效學科融合“教?學”模式,教學方式變得多元靈動,學習方式變得個性自主。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一個平臺、多個APP相結合輔助教學,突出各學科實用、高效的教學特色。通過云平臺支撐快速搭建學??臻g、班級空間、教師空間、教研空間、社團空間集校務管理、教學互動、學生成長、德育管理、家校溝通等信息化應用于一體,打破時間和空間壁壘消除校際之間、地域之間阻隔,為教師、學生、家長提供一個網絡學習交流空間和環境,滿足資源共享、教學研討、個性化學習、互動交流、家校共育等信息化需求,進而實現“數字化學習”環境下教育的變革與創新。

學校教學管理也向數字化邁進。教導處通過多種形式的數據分析,科學評價教師的教學工作,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同時和任課老師一起及時分析總結,根據薄弱環節制定教學措施,改進教學方法,及時輔優補差。其次學校還把智慧課堂應用情況納入到教師和班主任績效考核中去,以此來增強全體教師深入應用的動力,方便學校管理層對教學管理工作進行精準的調控,提升教學管理效率。

5 課題研究,拓展學習空間建設新徑

學校以科研帶動教研,以教研促進信息化與學科的深度融合。學校先后申報了全國數字化學習研究規劃《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課題;大慶市教育科學規劃《小學數學課堂有效運用電子白板的方法研究》課題,兩項課題均已順利結題。研究過程中,多位教師的教學設計、課例、課件、論文等研究成果獲獎,讓全校教師真切的體會到了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6 服務機制,強化空間建設與應用

學校在積極完善原有信息化制度的基礎上,圍繞《慶風小學“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項目試點實施方案》,又先后制定了《云平臺操作與應用指南》、《云教室管理使用制度》、《云教室設備使用登記臺賬》等相關機制,明確各自崗位職責、工作內容。通過制度來激發教師運用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制度來實現學校網絡信息化管理功能。

網絡學習空間建設為教育教學發展服務。截至目前學校相繼開展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主題研修活動,力求有效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語文學科以“識字”“理詞”“讀寫結合”“閱讀教學生活化”為教研主題,數學學科研究“圖形與幾何”領域,英語學科以“自然拼讀教學”為教研主題開展活動?;顒右越涣餮杏懞突臃窒淼湫桶咐?,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創新為宗旨,邀請區進修校領導及教研員參與,在區教研員的倡導下,學校信息技術融合學科教學展示活動升級為區學科聯片教研活動。多學科教研團隊展示各具特色,激情洋溢,精彩紛呈,得到了與會領導、區教研員、各兄弟學校的高度認可。各學科新媒體新技術的恰當運用,不僅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能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自2016年起,大慶電視臺教育新聞欄目多次對我校各學科網絡作業、云平臺教學的應用進行了報道,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社會的認可和好評。

7 迎難而上,網絡學習空間大放異彩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教育也面臨著重大考驗。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慶風小學按照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詳細制定了線上教學工作實施方案,統籌利用電視、網絡等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平臺,實施在線授課聽課、輔導答疑等活動,科學規劃好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和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方面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這既是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也是對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水平的集中檢驗和提高。

眾志成城一條心,慶風小學群策群力、靈活調整教學方式,順利開展線上教學;品讀教育經典,感悟教育智慧;攜手家庭教育,關注孩子成長,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平穩提升,受到社會和業界的一致肯定。

近幾年,學校涌現出了多位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的優秀研究型教師。截止目前,學校已有四十余人次分別在國家級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NOC信息化大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市級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課例征集、市課件創意制作大賽、市微課大賽、薩區青年教師教學大賽活動中奪得不同獎項,多位優秀教師由參賽選手歷練成為各項賽事的資深評委。學校微課學習團隊被省電教館評為優秀學習團隊;學校也被評為“大慶市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先進單位。

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工作是一個長期、持續的永久性工作,我們在推進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挑戰,但我們堅信,在推進“互聯網+教育”的新時代背景下,只有潛下心來,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猜你喜歡
教研空間信息化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空間是什么?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創享空間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論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創新與應用實踐
教師到底需要怎么樣的教研主題
強化學習意識,共建和教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