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三針聯合溫針灸治療老年肩周炎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

2021-01-13 12:58王鹍孫鈺王春婷王姬良肖紅波趙杰
世界中醫藥 2021年24期
關鍵詞:肩關節肩部肩周炎

王鹍 孫鈺 王春婷 王姬良 肖紅波 趙杰

摘要 目的:探究肩三針聯合溫針灸對老年肩周炎患者肩關節功能及生命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安徽省淮北市中醫醫院收治的老年肩周炎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肩三針針刺療法治療,觀察組采用肩三針針刺聯合溫針灸療法治療。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療效、病情變化以及恢復時間等。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的總有效率83.33%,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疼痛程度評分和怕冷程度評分均顯著升高(均P<0.05),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恢復正?;顒訒r間、無自覺疼痛時間以及平均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肩三針聯合溫針灸治療老年肩周炎具有顯著療效,可改善患者的肩關節功能和生命質量。

關鍵詞 肩三針;溫針灸;老年肩周炎患者;肩關節功能;視覺模擬評分法;恢復時間;臨床療效;生命質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houlder three needles combined with warm acupuncture on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Methods:A selection of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frozen shoulder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uaibe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30 cases)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by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oulder three-needle acupunctu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oulder three-needl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warm acupuncture.The curative effect,condition change and recovery tim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83.33%(P<0.05).After treatment,the VAS score,ability of daily living score,pain degree and cold tolerance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Ps<0.05),and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s<0.05).The recovery time of normal activity,unconscious pain and average healing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s<0.05).Conclusion:The three-needle shoulder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warm acupuncture 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which can improve the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Keywords Shoulder three needles; Warm needle moxibusti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rozen shoulder;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VAS score; Recovery time; Clinical 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quality of life

中圖分類號:R454.5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24.019

肩周炎是一種慢性損傷性炎癥,是臨床中較為常見和多發的疾病。此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生率較高,主要是由于軟組織退行病變,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上肢外傷后肩部固定過久,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后因治療不當等原因引起[1]。肩周炎臨床表現為肩關節功能障礙,肩周肌肉失用性萎縮等,病程較長,病情較難治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肩三針和溫針灸療法均是中醫治療關節性疾病療效較好的方法,但到目前為止二者聯合治療老年肩周炎的相關文獻報道較少[2]。根據臨床研究標準,我們采用肩三針聯合溫針灸的方法治療老年肩周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安徽省淮北市中醫醫院收治的老年肩周炎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觀察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71.62±3.26)歲;左肩疼痛13例,右肩疼痛24例,雙肩疼痛3例;病程1~3年,平均病程(1.61±0.78)年。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70.85±3.05)歲;左肩疼痛15例,右肩疼痛10例,雙肩疼痛5例;病程1~4年,平均病程(1.58±0.83)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2020)倫審(9)號]。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參照《實用骨科學》[4],中醫診斷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肩周炎的相關標準;同時結合CT、X線等輔助檢查。

1.3 納入標準 1)患者均按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實用骨科學》[4]相關肩周炎的診斷標準進行確診;2)有慢性勞損、感受風寒或外傷史的患者;3)肩周疼痛,氣候變化或勞累后常使疼痛加重者;4)肩關節活動明顯受限,甚則肩臂肌肉萎縮者;5)X線片多為陰性,病程久者可見骨質疏松,或岡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鈣化征;6)定期進行檢查者。7)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1)伴有心腦血管和造血系統等疾病;2)肩部外傷、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頸部疾病等導致肩部疼痛;3)已接受其他治療措施,對本研究的效應指標觀測有影響。4)患者及家屬拒絕簽署知情同意書。

1.5 脫落與剔除標準 1)治療期間沒有及時按照要求理療;2)治療期間出現嚴重不良事件;3)患者及家屬要求終止本次治療;4)治療期間患者采納其他治療方法。

1.6 治療方法

1.6.1 對照組 取患者肩部三穴:肩髃(大腸經穴)、肩前(奇穴)和肩后(奇穴),常規消毒,各針刺1寸左右,先刺肩髃穴,然后刺肩前穴和肩后穴,以局部酸脹得氣為度,留針0.5 h。1次/d,5 d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療程間隔2 d。

1.6.2 觀察組 對患者進行肩三穴針刺,操作同對照組,同時給予溫針灸治療?;颊吲P位,常規消毒,取肩部三穴(肩髃穴、肩前穴、肩后穴),左右雙手配合選用0.35 mm×50 mm一次性無菌毫針進行針刺,將針進到一定深度,留針不動,在針尾裝裹小棗子大小的艾絨,點燃艾絨使針下有溫熱感,每針2炷,留針15~20 min,緩慢出針。1次/d,5 d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療程間隔2 d。

1.7 觀察指標

1.7.1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 肩部疼痛以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分,無痛感記0分,輕微疼痛記1~3分,中度疼痛記4~6分,重度疼痛且較難忍受記7~10分。得分越高,表示痛感越強烈[5]。

1.7.2 病情評分 采用Constant-Murley肩關節功能評分表,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疼痛程度評分、怕冷程度評分,分數越高,癥狀改善程度越好[6]。

1.7.3 恢復時間 觀察患者恢復正?;顒?、無自覺疼痛、傷口愈合情況,同時記錄患者恢復時間。

1.8 療效判定標準 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實用骨科學》[4]將療效分為治愈、好轉、未愈。治愈:局部癥狀或壓痛消失或完全消失,肩關節活動不受任何限制,患者體征穩定。好轉:局部壓痛減輕,癥狀明顯好轉,肩關節活動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無效:局部壓痛等癥狀未見好轉,甚至加重,體征未恢復正常水平??傆行?(治愈+好轉)例數/總病例數×100%.

1.9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為66.67%,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6,P=0.02)。見表1。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VAS評分均顯著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病情相關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疼痛程度、怕冷程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疼痛程度、怕冷程度評分均較治療后顯著升高(均P<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2組患者正?;顒踊謴蜁r間、疼痛時間和愈合時間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恢復正?;顒訒r間、無自覺疼痛時間、平均愈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3 討論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多發于50歲以上老年患者,且女性多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為慢性發病,因此又被稱為“五十肩”,體力勞動者發病率較高。肩周炎主要臨床表現為肩關節活動受限、肩部疼痛、怕冷、壓痛、肌肉痙攣與萎縮。中醫學認為肩周炎主要由外感風寒濕三氣、內傷臟腑不和、足太陽等經脈和其所屬的經筋的病變引起[7-9]。

肩三針針刺療法,選取了肩部3個穴位進行針刺治療。位于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凹陷處的肩髃(大腸經穴)為第1針,位于腋前皺襞直上1寸處的肩前(奇穴)為第2針,位于腋后皺襞直上1.5寸處的肩后(奇穴)處為第3針。通過針刺該三穴所在區域,可以刺激該處神經,從而調節和改善肩部的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通過激活內源性嗎啡樣物質,從而起到較好的鎮痛作用[10-12]。治療后,對照組治愈13例,好轉17例,總有效率75.00%;與治療前比較,患者的VAS評分顯著降低(P<0.05),且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疼痛程度評分、怕冷程度評分均顯著下降(均P<0.05)。

溫針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將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一種治療方法,首見于我國古代《傷寒論》,又稱針柄灸,即針灸時將艾葉裹于針柄點燃,將針體的熱力傳至穴位。艾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可散寒除濕、理氣血。溫針灸療法可起到溫通經脈、行氣活血、散寒除濕的功效,適用于關節痹痛,肌膚不仁[13]。所以觀察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疼痛程度評分、怕冷程度程度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

中醫學認為,氣血凝滯,瘀而不通,不通則痛,肩三針所選3個穴位所在區域為肩部軟組織重要附著點、維持肩關節穩態的重要節點、引起肩關節疼痛和活動障礙的主要肌肉分布區域。肩髃穴屬于手陽明大腸經,肩前穴為肱二頭肌肌腱起止點,肩后穴屬于手少陽三焦經。取此三穴針刺直接刺激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礙的肌肉,直達病所,振奮陽氣、調節經筋之平衡,產生松解粘連、通利關節、疏通經絡、化瘀止痛活血的功效。在肩三針針刺療法的基礎上配合溫針灸治療,在病變周圍加以刺激的同時,調節血漿滲透壓并使病變部位的體溫升高,刺激皮膚感受器,有利于針感擴散,激活經絡,循經感傳,肩部的血液循環加快,促進慢性炎癥的改善,更大程度地緩解了局部癥狀[14-18]。與臨床所得結果一致:觀察組總有效率96.67%,觀察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肩三針聯合溫針灸的方法對肩周炎患者進行治療,可以起到溫通經脈、鎮痛、散寒除濕、理氣血的作用[19-20]。

綜上所述,肩三針聯合溫針灸治療老年肩周炎患者具有顯著療效,可改善患者的肩關節功能和生命質量,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但是由于本研究存在樣本量小、隨訪時間短、未對不良反應進行觀察等問題,這是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1]韓永亮,孫偉琦,霍尚飛,等.針刀松解輔助治療寒濕痹阻型肩周炎患者的近期療效及機制[J].世界中醫藥,2018,13(5):1254-1257.

[2]羅圳林,陳海鵬,陳凱.骨科彈道式沖擊波結合當歸四逆湯加味治療風寒濕阻型肩周炎驗案舉隅[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8,33(6):2425-2427.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4]馮傳漢,郭世紱,黃公怡.肩關節外科學[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223-240.

[5]嚴廣斌.視覺模擬評分法[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8(2):273.

[6]覃劍,閔潔,段海萍,謝添,等.高頻超聲全程引導下漢派骨傷三聯療法在肩周炎患者中的應用及對Constant-Murley肩關節評分的影響[J].四川中醫,2020,38(5):142-144.

[7]李唯溱,杜元灝,韓月宇.醒腦開竅針法配合上肢關節圍刺治療肩手綜合征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8,263(7):115-116,123.

[8]申燚梅,魏建華.肩周炎中醫研究概況[J].新疆中醫藥,2016,34(6):102-105.

[9]溫建民,童培建,詹紅生,等.奇正消痛貼膏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國中藥雜志,2019,44(4):7-13.

[10]周亞鋒,殷建權,嚴偉.肩三針溫針灸治療肩周炎87例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5):868-870.

[11]婁飛,蔣翠蕾,張建東,等.桂枝附子湯加減聯合中頻導入治療寒濕痹阻型肩周炎對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7,23(3):165-169.

[12]丁維超.針推法治療肩周炎83例比較分析[J].現代中醫藥,2014,34(1):62-63.

[13]戰永亮.溫針灸肩三針與傳統肩三針治療肩周炎的療效對比[J].中外醫療,2014,33(36):161-162.

[14]唐宏亮,盧棟明,黎麗群,等.“肩三針”治療肩周炎臨床研究的系統評價[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5):933-936.

[15]韓振翔,祁麗麗,禇立希,等.針灸結合主動功能鍛煉分期治療肩周炎方案的優選[J].中國針灸,2014,34(11):1067-1072.

[16]沈袁,李金霞,朱仡,等.“肩三針”恢刺法配合牽張手法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療效觀察[J].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3(4):62-65.

[17]賀延雷,雷芳,李強,等.麻桂溫經湯加味聯合關節松動術治療肩周炎血虛寒凝證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0,26(10):63-68.

[18]郭建麗.針刺鹽包熱敷法加主動功能鍛煉等綜合中醫方案治療肩周炎的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16,34(3):168-170.

[19]劉宇翔.中醫藥治療肩周炎的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2):41-42.

[20]韓彬.論中醫針藥并用過程中針灸和中藥的關系[J].中醫雜志,2012,53(15):1273-1276.

(2021-09-01收稿 責任編輯:芮莉莉)

猜你喜歡
肩關節肩部肩周炎
肩關節習慣性脫位怎么辦?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活動頸部時有響聲是怎么回事?
超級秀場 肩周炎復發
肩關節為何這么 容易脫位?
如何預防習慣性肩關節脫位?
四個小竅門輕松緩解肩部疲勞
四個小竅門輕松緩解肩部疲勞
你的肩膀擔著你的健康
促進青少年體力恢復的再生練習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