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視閾下翻譯人才培養探析

2021-01-16 16:29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一帶一帶一路教學內容

岳 欣

(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 150030)

引言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同沿線國家在經貿往來、科技合作、文化交流、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必然增大對于復合型翻譯人才的需求?!耙粠б宦贰毖鼐€涉及65個國家及地區,官方語言多達53種。面對沿線各民族語言資源繁多的現狀,為有效保證對外經貿合作及人文交流,我國加大了復合型翻譯人才培養的力度。目前,國內外語翻譯人才培養模式與及教學目標設定還存在一定問題,無法真正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素質翻譯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國必須改進外語翻譯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國際文化素養的復合型翻譯人才,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順利實施提供高效保障。

一、“一帶一路”建設對翻譯人才的需求現狀

“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1],而語言相通是實現這“五通”的基礎。因此,在與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金融合作、人文交流、資源保護等方面,作為溝通媒介的外語翻譯在實施“內引外聯”戰略中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2017—2022年中國翻譯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指出,在翻譯現實需求總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時代與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加,要求其不僅具備優秀的外語翻譯能力,還需掌握專業學科知識,并且精通當地文化風俗等,具體表現為:

(一)多語種翻譯人才

在“五通”建設中,最基本的要素為“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的前提是跨語種的有效溝通,就需要譯員對于當地各民族語言的熟練掌握?!耙粠б宦贰毖鼐€的53 種官方語言,涵蓋了英語、俄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匈牙利語、波蘭語、捷克語、羅馬尼亞語、土耳其語、泰語等。無論是政策推行、外交宣傳、金融貿易,還是互助共建、文化交流都需要翻譯的橋梁媒介作用。因此,精通多語種的譯員成為高校外語人才培養的重點。這類翻譯人才不僅要精準掌握各種翻譯技巧,更要具備多語種文本翻譯能力,可以流暢地進行多語種口譯活動。

(二)專業化翻譯人才

在與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過程中,翻譯人員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語言交流層面,還要了解當地商貿政策、法律法規、文化背景等,并且具有運用相關專業領域知識和談判溝通能力,實現有效溝通的目的。據2017年《“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統計,“一帶一路”所需人才類型,依次為語言類、財務管理類、法律類、教育類、金融類、文化產業類、土木工程類、旅游管理類、電子商務類、現代物流類。這說明翻譯人才的專業化,要求其必須在掌握翻譯專業技能之外,擁有專業知識儲備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高人文素養翻譯人才

“一帶一路”倡議,不但是與沿線國家進行商貿往來、技術合作,更是文明互鑒和人文交流,是實現人類社會全面和諧發展的工程。因歷史文化、地理位置、宗教信仰差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族眾多、文化迥異、宗教信仰各有不同。語言是從文化中孕育發展而來的,并同樣具有民族專有屬性。翻譯是語言服務的重要體現。因此,具有人文素養、翻譯技能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復合型語言人才,成為了“一帶一路”建設所需的第一類人才。為了更有效地與沿線國家合作,我們需要譯員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宗教、民俗、法律等,并認同彼此文化差異、尊重彼此風俗習慣,有效地幫助解決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矛盾與分歧。

二、目前翻譯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2006年翻譯本科學位的設立,成為外語翻譯人才培養專業化的開端。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在2007年的設置,標志著我國專業化、應用型、高層次的翻譯人才培養方向的確立。但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模式,過于強調翻譯技能和語言素養的培養,而忽視專業知識的儲備,同時培養導向不明確,培養方式單一。由于忽略當前國家對翻譯人才的戰略需求,就出現了翻譯專業招生人數連年增長,而新型翻譯人才緊缺的現象??v觀當前翻譯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培養目標定位模糊

“一帶一路”沿線眾多國家、語種的現狀,要求我們確立“語言+技能”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即培養大量專業化人才。為迎合社會發展需求,翻譯人才能力培養應該按照語言素養、翻譯技能、跨學科專業知識、人文素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創新技能六個方面,全面系統地進行。同時,作為應用性極強的專業,應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并保持其靈活多樣的特點。部分院校翻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模糊,培養模式類似學術型碩士,教學重點傾向于語言技能培養,課程設置缺乏前沿性和系統性。究其根源,一方面由于部分高校忽視當前國際形勢和社會需求,人才培養目標設定不明確,導致語種結構設置不合理、翻譯人才的專業化程度普遍不高、人才結構單一等問題屢見不鮮。另一方面則在于高校固有的傳統教育模式,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足夠的實踐演練,使得畢業生難以達到社會所需的外語翻譯人才標準。

(二)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方法單一

十余年間,盡管很多高校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紛紛開設了翻譯專業。但在教學過程中,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將口譯課和筆譯課講成了聽力課與翻譯理論課。在課堂上,教師采取傳統的“一言堂”的講授方式,機械地向學生灌輸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盡管有些高校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有所改進,但“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方式,不僅忽視了學習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忽略了翻譯課程應注重實踐訓練的特質。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相剝離,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不強。

(三)教學內容不能滿足社會需求

作為教學設計的根本,教學內容是教學的核心。在選取翻譯課程教學內容時,我們需要謹慎對待,因為它直接影響最終的學習效果。部分高校存在教學內容與翻譯人才培養方向不契合的情況。第一,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專業課設置傾向于文學性文本或社科材料,使得未來畢業生的發展方向多局限于文學翻譯,無法滿足當前“一帶一路”背景下應用型人才的社會需求。第二,教學偏重翻譯理論和技能,開設了翻譯概論、中外翻譯簡史、翻譯批評與賞析、中外語言比較、跨文化交際、文學翻譯、非文學翻譯、專題口譯、模擬會議傳譯、交替傳譯、同聲傳譯等課程,理論知識課程占比達3/5。而翻譯能力的判定標準取決于實踐經驗和實戰技能。第三,目前社會更急需專業化翻譯人才,這就要求譯員精通外語的同時,還需掌握至少一門專業知識。學生在完成語言訓練課程之余,還可以鉆研食品科學、國際金融、機械工程、生物技術等領域最新前沿知識,并了解時事政治、經濟、法律等動態。但是由于課程體系結構不合理,設置單一,難以達到預計的翻譯人才培養目標,使得一眾畢業生畢業就失業,難以在極度需求新型翻譯人才的當今社會謀得一席之地。

(四)師資力量薄弱

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優質外語翻譯人才培養的基石,因為教師的個人素養和翻譯能力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然而,我國高校翻譯教師隊伍多由外語教師構成,其擅長的研究方向多為外國語言學或文學,缺乏專門的翻譯研究方向教師梯隊,師資數量嚴重不足。這樣的師資團隊缺乏翻譯專業前沿知識和先進教育理念,教學質量必然大打折扣。翻譯教學的獨特性在于更強調實踐而非理論,但是由于翻譯教師缺乏充足的口譯或筆譯實踐經驗,難以為學生提供翻譯實戰技能,也定會影響翻譯人才的培養。由此可以看出,翻譯專業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全面的翻譯專業素養和充足的翻譯實踐經驗,都會影響翻譯人才的培養效果。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翻譯人才培養對策

為更好實現“五通”,我們必須加強在語言、專業領域和多元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換句話說,培養復合型翻譯人才是“五通”順利進行的人員保障,它不但有助于“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合作與發展,還會對未來的戰略全局產生深遠影響。針對當前的翻譯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解決策略。

(一)確立翻譯人才培養目標

“一帶一路”背景下,社會所需的翻譯人才和傳統的翻譯人才,在外延上存在較大區別。傳統翻譯人員主要負責兩種不同語言的轉換,但當今譯員除了負責語言轉換之外,還承擔翻譯項目鏈條上的其他工作,如項目咨詢、項目管理、民俗咨詢、編輯校對等,甚至連“質量監控、配音、文獻工程、技術監督、字幕翻譯等更為細化的崗位的從業者也包含在內”[2]。所以我國高等院校在翻譯人才培養方面也應與時俱進,結合時代發展和市場需求,立足自身辦學特色與條件,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一方面,要確立完善的翻譯人才培養體系,如培養目標、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課程設置、師資團隊、生源選拔、考試評估體系等。并在遵循教學體系的前提下,實現學校、院系、師生、實習平臺、設備體系之間的整體性配合。另一方面,在發展性和實效性的前提下,改進培養機制、目標定位、課程體系設置、教學內容等。為了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需要通過具體實踐來檢測并完善以上環節。

(二)完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手段

為跟上日新月異的現代化社會發展節奏,高校需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方法和手段,來提升外語翻譯人才的翻譯能力。翻譯能力由三大塊構成,即雙語語言運用能力、語篇分析轉換能力和職業素養[3]。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堅持以培養翻譯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翻譯注重實踐能力和經驗,這就要求從業者必須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技能、素養內化完成,需要學習者的內在動力,即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設置教學內容,結合有效教學手段,使用恰當教學方法來完成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方法,模擬商貿會談、陪同口譯、國際會議、法庭等場景,形象生動地呈現教學內容,使學生沉浸于角色演練中,不僅促使學生在情景中運用翻譯技能,還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點評、互評和總結,加深其對于翻譯本質的理解,激發其創造性的翻譯思維,提升翻譯技能,積累實踐經驗。同時,應最大化地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借助互聯網、多媒體、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設施,有效整合課程資源、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實現學生的自主化學習,培養翻譯能力。

(三)完善教學內容,優化課程設置

“一帶一路”倡議對外語翻譯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使得翻譯教學從強調知識的掌握轉向能力的培養。當前外向型企業的人才需求,導致高校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完善教學內容,優化課程設置。良好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選取時要強調實用性和實效性,保證翻譯技能、專業知識、文化素養并進,并注重選擇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商貿、科技、文化、旅游、民俗等領域內容,實現文化導入。有助于學生了解該地域的經濟文化,在翻譯中可以應對自如。翻譯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習者的語言能力、翻譯技能和通識知識。因此,高??梢詫⒄n程結構劃分為專業課程、翻譯實踐課程、科學通識課程、跨學科專業領域課程等板塊。首先,在掌握語言技能和翻譯理論的基礎上,適當加大翻譯實踐課的比例。其次,加強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課程體系中加入跨文化交際、中外語言比較、西方文化通論、中國典籍外譯等課程。再次,結合地域特點、辦學特色及師資力量,開設一定的科學通識課程和跨學科專業領域課程,幫助學生了解最前沿科技動態,豐富其專業知識儲備。

(四)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優秀的教師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劉和平提出:“如果一個教翻譯的教師不懂翻譯,不懂學生學習翻譯的規律和特點,不懂如何把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業性翻譯人才放在核心位置設計并安排教學,教學質量將很難得到保證?!盵4]因此,必須快速提升翻譯師資隊伍的素質和能力。首先,豐富教師團隊的翻譯實踐經驗和實戰能力。各高校應鼓勵教師授課之余承接一些翻譯業務,親身參與企業活動、經貿洽談會、國際文化藝術節等翻譯實踐活動,來快速積累翻譯實踐經驗。其次,提高學術水平,豐富專業知識。各院校應邀約業內知名的譯員和專業人士對翻譯教師進行培訓,使其了解翻譯前沿知識并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從而提高理論能力和教學水平。同時,依據教師個人研究方向、學術特長,鼓勵其加強專業知識積累和提升。必要時,還可以資助教師參加國家交流合作,有助于借鑒國外的先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拓寬語言翻譯視野。最后,實現教師多元化。各院??梢砸M一些行業專門人才充實教師隊伍,實現教師的多元化,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多渠道教師團隊有利于學生全面了解翻譯行業,在開闊眼界的同時,有助于明確其未來就業選擇。

結束語

“一帶一路”背景下,符合時代和社會要求的復合型翻譯人才成為加深對外經濟合作、加強中外文化交流所必需的人力資源。由此可見,語言服務已經上升到國家宏觀戰略層面,翻譯人才培養已成為我國語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復合型翻譯人才是未來翻譯專業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改革的方向[5]。因此,在復合型翻譯人才的培養上,要從過去的單一方式向多元化方向轉變,以“創新型”和“實用型” 人才為目標,堅持現代語言服務的目標導向性、語言文化的工具性與職業方向相結合的原則,培養具有深厚語言功底、專業領域知識和較高人文素養的翻譯人才。

猜你喜歡
一帶一帶一路教學內容
“一帶一路”我的夢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數說“一帶一路”這5年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帶一路”這趟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