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常態化背景下中小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思考

2021-01-16 16:29呂向東史春媛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線上+線下線下教學活動

呂向東,史春媛,顏 冰

(1.大慶市祥閣學校,黑龍江 大慶 163318;2.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 大慶 163318)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后,我國的中小學校因不能如期開學,因此紛紛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號召,制定在線教學保障方案、編寫教學工作指南、調整教學計劃、培訓教師使用線上教學平臺,積極開展在線教學。截至2020年5月11日,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瀏覽人次數達到20.73億,訪問人次達到17.11億,對于線上教學,家長和學生普遍反映網絡云平臺界面清晰、使用便捷、內容豐富、資源優質、觀看流暢,沒有出現任何的“卡頓”現象,特別是為農村地區的學生送去了優質教育資源,受到廣泛好評。

當前我國已經基本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小學生也開始陸續返校復課。那么始于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在線教學,是否會伴隨疫情狀況的緩解而消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疫情期間大中小學在線教育情況發布會上指出,復學之后,在線教學將從“新鮮感”走向“常態化”[1]。也就是說,在線教學讓教育界看到了信息技術為教育教學帶來的巨大便利,雖然可以不用再作為主要的授課方式,但是在線教學具有的高效、便捷和具有廣泛滲透性的特質,使其必然成為一種輔助日常教學的重要手段,催生一場教育革命。

一、在線教學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的優勢

(一)打破原有課堂教學的時空界限

相對于傳統課堂教學的空間高度一致性要求,在線教學打破了空間的局限,不再受到教學地點、教學環境的影響,實現了課程講授的空間無界化。在線教學固然受到在線教學平臺建設和互聯網運行情況的影響,但是隨著在線教學技術的不斷成熟,這些問題也逐漸不再突出。而且國內運行的許多在線教學平臺如釘釘、QQ群課堂、Talkline等均開發了“回看”或“生成教學視頻”功能,也使得課堂教學時間得以延長,如果上課時網絡環境不好或者有些知識點沒有聽懂,學生都可以重復回看教學內容;教師也可以通過錄制教學視頻的形式對學生普遍反映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學生則可以自行選擇時間觀看學習。這種延伸、拓展的時空觀念重塑了傳統的課堂,是由現代化信息技術發起的一場課堂教學革命,不僅改變了中小學教學環境與氛圍,未來也可能推動全社會教育理念和方式的重大變革。

(二)打破優質教育資源傳播與共享的地域限制

使用“設備+互聯網”在線教學,可以把最新的教學理念、方法、技術、途徑等通過網絡迅速地傳播開來,不僅有利于教師們之間的互相學習和交流,也可以讓更多的教育教學欠發達地區特別是鄉村學校的師生能夠擺脫地域和經濟狀況限制,與大城市的學生一起享有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在線教學能讓更多學生向優秀教師學習,讓優質的教育資源不止在部分學校存在,不僅能夠加快各地教育均等化的進程,也能解決長期困擾各地的擇校問題,平抑學區房的房價,達到教育公平。

(三)打破課堂教學“點對面”的單聲道模式

中國教育的“老大難”問題就是教師和學生雖在同一空間,但是教師永遠是課堂的主角,考試體制和升學壓力遠沒有給教師留出引導學生思考、加強學生互動的時間與空間。教師雖對學生極有耐心,但是由于學生知識有限,往往無法或者不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提出問題,“知識回蕩”的課堂中學生自主求知的聲音微弱且細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逐漸消退。相對而言,在線教學雖然拉開了師生的物理距離,但是卻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沒有了傳統課堂的面對面,卻加強了師生點對點的交流互動。通過直播課堂的互動留言區、微信群、QQ群,學生可以更為自如地表達自己的學習收獲或困惑,可以與同學、教師進行更加貼心的交流與互動,小小的屏幕不僅讓學生看到了教師的另一面,更讓孩子看到了知識海洋的另一面。線上“點對點”的交互式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重要轉變。

二、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出現的主要問題

應該看到,疫情期間在線教學不僅起到特殊時期應急教學的作用,保證了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也有利于公共衛生部門的疫情防控。但教育主管部門與各中小學校普遍發現在線教學的質量卻并不盡如人意,有關對中小學學生及幼兒園兒童家長的調查顯示,僅有59.95%的家長滿意在線教學效果[2];在對全國29個省地方普通高校教師和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后發現,只有7.58%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在線教學效果非常滿意[3]。在線教學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教學進度相對延緩

2020年春季在線教學主要采取了三種主要形式:各地市組織教師統一錄制視頻+教師課后答疑、校內教師錄制視頻+課后答疑、教師直播+課后答疑。無論哪種形式都要用到電視、電腦或手機等電子設備,為了保護中小學生視力健康,教學不能時間過長,所以教學時間大幅縮水。為了鞏固教學效果,教師還需與學生進行多種互動,但是在線上推進諸如提問、討論、作業批改、答疑、實驗等教學環節,尚存在速度緩慢、推進困難等實際問題,教學進度也無法與平時的課堂教學同日而語。不僅如此,由于教師與學生主要通過電視、電腦或者手機網絡組建課堂,停電、設備損壞、網絡緩慢或突然斷掉等突發狀況也都極大影響了在線教學進度。

(二)教學活動不夠豐富

由于疫情突如其來,各地學校在線教學活動的準備時間大都在半個月左右,因此大部分教師在不會使用直播平臺、不知道如何選擇和下載教學資源、不了解如何與學生互動等情況下,摸索開展在線教學,可謂相當的不成熟。在線教學過程中,教師多通過直播——直接講授的方式進行授課,教師對著電腦講、學生看著電腦學,師生仿佛面對面、觸手可及,卻又隔著千山萬水。這就需要教師設計更多、形式更加新穎和獨特的教學活動,以減少學生在缺少學習氣氛的環境中學習的枯燥感和乏味感,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疫情期間,教師的教學活動形式較為單一,與學生互動的方式也僅以連麥提問為主,缺少豐富、靈活、有感染力的教學活動。

(三)教學和監督環節運行不流暢

在線教學中,教師們普遍感到教學管理、教學內容講解、學生作業批改等方面有待改進。通過屏幕,教師們無法控制學生是否按時觀看教學視頻,是否跟隨教學視頻的節奏書寫和思考。雖然很多教師要求提交上課照片,但有些家長由于工作原因不在家或者長輩不會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而無法全員做到,也不能實時監控。即便采用直播方式的教師,也無法一邊教學一邊通過手機或電腦的小屏幕看到幾十個學生的學習狀況。這些都使得傳統的課堂管理方法無法有效發揮作用,需要探索新的教學管理方法。

在內容講解方面,教師由于條件限制大多采用PPT形式,無法使用黑板和教具。對于抽象思維正在形成中的中小學生而言,他們往往無法僅通過教師的講課視頻完全理解某些問題。而且教師也無法通過即時查看到學生的表情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只能反復重復相關內容,既浪費時間也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業批改是教師掌握學生理解學習內容的重要教學環節,但在線教學只能通過拍照片的形式提交和批改,這就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因為照片編輯對每個教師來說并不容易,也很難將作業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

總之,新冠肺炎疫情狀況下,在線教學作為一個新事物,雖然教學效果沒有那么理想,但卻能夠最大限度讓學生回歸課堂,達到了“停課不停學”的目的,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不僅如此,隨著疫情與人類長期共存的發展態勢,換言之,在新冠肺炎病毒與人類長期共存的時期內,在線教學必將成為一種常態化教輔手段,那么如何消除其消極影響、鞏固和擴大在線教學優勢必然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策略分析

現代信息社會利用互聯網進行大規模在線教學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其對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重塑為傳統教學方式提供了有益的改革思路和空間,預言與代表了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以后,中小學在恢復線下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也不能拋棄在線教學手段,而應當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在線教學的優勢,建構一個具有高度靈活性、機動性和可操作性的“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教學體系。

(一)增強在線教學常態化意識,助力課堂教學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與人類社會長期共存,所以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和中小學需要增強在線教學常態化意識,以在線教學作為重要的輔助手段,全面提升現行教育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在線教學常態化并不意味著完全取代課堂教學,線下課堂仍是教學的主要形式,師生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線下課堂當中;在線教學是線下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是對線下內容的有力注腳和輔助幫手。

增強在線教學意識的前提是教師、學生、家長、社會都對其有全面的認識,并且要得到各方的配合與支持,因此要把混合式教學的理念和做法與他們進行充分、有效的溝通,在所有主體積極、努力配合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才能收到效果,一切被動、抗拒的教學活動都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也要避免在線教學過度化的問題,要從保證學生和教師健康的角度合理安排在線教學任務,選取恰當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

(二)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實現線上與線下教學環節的有機融合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采取的形式有:線下教學課堂/線上教學課堂+線上預習、+線上答疑、+線上提交作業及檢查作業完成情況、+線上學生翻轉課堂、+線上學生評價等?!熬€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不是把傳統的授課課堂搬到網絡上,而是要從課前、課中、課后各個環節形成線上和線下、學校和家庭、教師要求學習與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機貫通。

通過組織熟悉中小學教學規律、具有中小學豐富教學經驗的資深教師進行集體公關,科學規劃中小學生學習環節和流程,如“線上課前”環節可以通過小故事音視頻、互動答題、游戲闖關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學過的知識、引出預習新知識;“線下課堂”主要通過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實現師生互動,完成教育任務,如遇突發情況,“線下課堂”可以轉變為“線上課堂”,但“線上課堂”也要輔之以提問、搶答、投票、發送彈幕、線上留言等豐富教學活動形式,使學生對網課的參與程度更高,增強課堂的真實感;“線上課后”環節主要是把一些針對學生個體學習狀況的課后環節放到網絡上,即通過教師與學生的點對點交流,讓學生在線閱讀書籍、在線提交作業、在線錄制演講或講題視頻、查看其他同學的作業完成情況并進行評價等。這些環節的設計與實施使教師可以最大限度地關注每一名學生的進步,學生也能夠較為直接地感受到教師的注視和期待,從而具有更大的學習熱情和動力,也可以進一步強化在線教學效果。

(三)完善在線教學基礎設施,保證教學效果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一個主要阻礙因素就是基礎設施不完善,斷網斷電、平臺癱瘓、設備不齊全、學習環境嘈雜等問題,嚴重影響著在線教學的開展。因此,地方政府和各中小學校要高度重視,完善基礎設施。

在線教學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地方政府的諸多部門,包括供電供水、通信、社區、物業、公安等部門,無論是教師學生們所需的水電、網絡,還是保障教學順利進行的安靜、安全環境,都需要這些部門的通力合作與保障。因此,地方政府部門應積極主動地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并與各中小學校聯系,對于上課時間、教師分布、使用網絡等情況能夠交流溝通,以便對相應的時間和區域進行重點建設和維護,保障教師和學生在線教學活動。

不僅如此,在線教學對很多教師而言是新課題、新嘗試,盡管有了疫情期間的經歷和經驗,但是還需要對教師進行更加詳盡、充分的培訓和練習,特別是諸如在線教學平臺與課程資源平臺的選取和使用、直播技術的運用、教學模式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變革、教學方法的創新等。唯有教師更加全面深入地認識在線教學,才能夠熟練運用且結合學生實際有所創新。學校不僅要給教師配備相關的在線教學設備,例如電腦、攝像頭、麥克、耳機、流量卡、黑板等,也要給教師相應的教學資源,例如知網等資料下載權限、課程資源學習和使用權限等。

總之,后疫情時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必將促進“教師講、學生聽”知識傳遞的傳統教學范式向立足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新教學范式轉變——教師作為知識建構的組織者、設計者和引導者,通過教學時空界限的延展,重新建構出一個關注學生需求和個性化成長的空間,這必將為學生自主學習、發展創新能力、提高素養帶來契機。

猜你喜歡
線上+線下線下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COZMINE線下集合店
傳統線下與直銷模式孰強孰弱?這家動保企業是這樣看的
從“偶然”的疫情大爆發到“必然”的線下線上教學結合
中級財務會計“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改革探討
基于微信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
基于網絡資源的“線上+線下”雙向互動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研究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密室逃生”線下擴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