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人之美”,成就師生幸福發展之美

2021-01-19 21:20周麗萬磊
教育家 2021年52期
關鍵詞:教研課程學校

周麗 萬磊

乍寒還暖時節,河南省鄭州高新區石楠路在一片朝暉的照耀下漸次蘇醒。記者跟隨孩子們的腳步行至鄭州中學第三附屬小學 ( 以下簡稱“ 鄭中三附小”),校長李末和值守教師已在門前迎候,用暖陽般的笑容開啟師生們一天的校園生活。

步入校園,所到之處,皆充盈著濃濃書香與自然和諧的育人氛圍:辦公室外,一塊塊田字格、米字格小黑板上,不同教師的筆跡重復著同樣兩句話:“追求教學成績,但更注重取得成績的途徑”“把學生看成一個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教學樓里,各班師生正在賞讀古今中外的詩詞歌謠;走廊書柜,堆滿孩子們借閱過還未來得及整理的童書繪本;操場上,搭建好的舞臺靜默以待——下午,李末將在此為家長們做親子閱讀的培訓講座……

表面看來,這所占地不到20畝的學校,除了樓面上描繪的巨幅“全人之美”課程樹,與左近的“附小”并無太大不同,然則內里,經過最近三年的發展,鄭中三附小已發生了質的蛻變。

精神立校,給教師們種下希望

成立于2013年的鄭中三附小,是鄭州中學四所附小中的一員,也是李末校長生涯的第三站。

2018年9月,李末走馬上任。彼時的鄭中三附小,“人心渙散,隊伍癱瘓,口碑崩潰”。面對這樣的局面,李末正視現狀,梳理了學校面臨的三重困境——

一是課堂困境:很多教師上課只是過課件,課堂在極膚淺與機械的層次上打轉,沒有真正的學習發生。二是班級困境:班級很亂,問題層出不窮,部分相對穩定的班級也是經驗主義,教師缺少管理班級的建構意識。三是學校管理困境:領導層無法真正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部分矛盾左沖右突,無法根除,一有誘發因素就卷土重來,真正的學校優良文化形成過緩甚至沒有;學生素養形成達不到理想狀態……

“問題太多,最核心的是人心?!倍蹟n人心,首要的就是給教師們種下希望。

“愿景給人希望,價值觀給隊伍貼上團結在一起的標簽。價值觀相近,各方面就會順暢?!崩钅┌选白寣W生發展、讓老師幸?!弊鳛閷W校工作的核心,提出了“全人之美,讓每個人都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辦學理念,確定了詳細的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的三年愿景,以及支持愿景和使命完成的六條價值觀——小黑板上所寫的便是其中兩條,其余還包括:不主觀放棄每一名學生;不埋怨學生和家長;愿意敞開自己與同事合作,愿意包容身邊的人;將學習作為習慣,保持上進勢頭等。李末要求每位教師都要把這一整套學校價值體系熟記于心并落到行動上。

在李末看來,教師隊伍是世界上最好帶領的隊伍,因為教師是憑良心干活。教師隊伍帶得不好,往往是領導的格局、人性觀、價值觀等出了問題。

“每個人都是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如果我們彰顯和傳播自己天使的一面而消解與壓制魔鬼的一面,我們就能生活在天堂?!北诌@一人性觀,組織架構上,李末把黨員教師分散到學校各個部門,發揮他們的中堅力量、旗幟作用,并親自抓黨員隊伍建設和副校長、中層培訓,樹立起整個領導隊伍的正氣與威信,破除“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同時,通過完善制度、不斷認可、真誠贊美、創造團隊展示機會等方式,積極發現每個教師的閃光點,激發他們的潛力和干勁,真正讓“規范、改變、創新、實干”這八字工作精神,不僅貼在每一間辦公室墻上,更貼在每一位教師的心里。

經過精神再造、管理重整,無論是觀念還是行動上,每一位教師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轉變,更多彰顯出“天使”的一面,并在干事創業中營造出了一方教育的“天堂”。

“全人之美”,打造卓越校本課程

作為一名學術型校長,“用素質教育的方式,既完成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又完成學業成績目標”,是李末從教多年來一直鉆研的方向,也是他所執掌的學校不變的育人目標。而課程,是教育夢想、教育理念能否實現的關鍵。

李末引進了干國祥和魏智淵等教育專家首創、經過十多年團隊錘煉的“全人之美”課程體系,并在底層原理、課程綱要、課時編排、課件制作、補充資源整理等方面予以完善,進行了更符合公辦學校的落地實施。

“全人之美”課程體系包括由智慧課程、身體課程、藝術課程和人格課程構成的顯性課程,以及追求“無恐懼、無歧視、拒斥排名、相互激勵”日常生活方式的隱性課程。

鄭中三附小的智慧課程目前主要體現為“大語文”閱讀。在教育部推薦的中小學閱讀書目基礎上,李末帶領教師團隊精心研發了適合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書目,構建了校本閱讀體系,在全校開展階梯性閱讀。

智慧課程里,除了每日的晨誦課,還包括:一二年級一周一節的“讀寫繪”課程。這一課程主要是培養和提高孩子的閱讀、情感、思維與表達能力,核心是“故事”?!白x”的范圍包括繪本、故事、兒歌、童謠;“寫繪”則是一個完整的概念,包含了模仿、續寫、創作、繪畫作文和繪畫日記。同時,每名學生要保持每天3—5本的繪本閱讀量,實現低段閱讀的“浪漫”輸入;三四年級為每年不少于1000萬字的海量閱讀和每月一本的師生整書共讀。學期末,學生要把整書閱讀中的一本改編為童話劇進行輪班展演;五六年級為深度閱讀和名著課程、文言課程。這三門課程側重對文本的深度解讀,培養學生的審辯式、研究性思維。所有年級學生每周、每學期統計閱讀書目和閱讀量。每天下午,各班輪流由兩個學生做5—10分鐘的閱讀分享。

為什么要重視學生的閱讀?李末闡釋道,很多學生到了五六年級變成所謂的“差生”甚至“問題學生”,究其根源,一定程度上在于其“自動化讀寫”能力沒有形成。以騎自行車為喻,一個人剛學會騎車時,會將全部注意力放在如何保證自己不摔倒上,而一個熟練的騎手則能忘卻騎行這件事,專注于欣賞周圍的風景。李末表示,“自動化讀寫”能力一般在三四年級時形成,因此從一二年級開始就要打好基礎。鄭中三附小的學生經過一年級1000多本繪本的閱讀后,在識字量上基本能達到閱讀長文的水平,二年級便可開始千字左右的“長文挑戰”。

身體課程方面,鄭中三附小在開齊開足國家體育課程和全年級的籃球“必修課”外,還逐年級發展學生的輪滑、足球、跆拳道等體育技能;藝術課程方面,分年級學習口風琴、葫蘆絲、尤克里里等樂器,并每天固定時間練習二十分鐘,定期舉辦“小橋音樂會”,要求達到每個學生畢業時至少會吹(彈)奏三種樂器。此外,學校還聘請了專門的書法教師,開設了硬筆書法課;人格課程則是體系化的德育,主要體現在六條價值觀的引領、以維護學生尊嚴為底線的相互對待方式以及無限信任與有限信任相結合的師生關系上。

李末表示,“全人之美”課程體系表面上看是五花八門的課程,但內在貫通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素養,渾然一體。短短兩三年下來,沒有刻意“抓成績”的鄭中三附小教育教學全面開花:各年級語文成績在全區名列前茅,數學成績大幅提升;語數英三科均在集團學區教學評比中獲學業質量優秀獎。在課程改革的推進下,鄭中三附小成為鄭州師范學院實踐教學基地、新教育實驗學校、“全人之美”課程聯盟學校;獲得了全國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鄭州市文明校園、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鄭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鄭州市紅領巾示范標兵學校、鄭州市中小學德育先進單位等多項殊榮。

教研與閱讀,為教師專業成長賦能

“沒有課程做背景的課堂是散亂無方向、效率低下的;而沒有課堂的保證,課程就像浮木入水,只停留在文本,落實不到學生素養的提升上?!?/p>

課堂質量依賴于教師的專業性。如何提升教師的專業性?李末的制勝法寶,一是“死磕”教研,二是抓教師閱讀。

李末認為,一場成功的教研取決于全體教研成員的秩序意識、開放意識和共同的美好朝向,以及不把問題解決絕不罷休的決心和行動。最根本處,是參與教研的成員共同努力架構的一種關系。

為此,鄭中三附小制定了規范的教研流程和監督管理考核機制,包括體育、音樂、美術、科學在內的所有學科都要開展教研,各科的教研由李末和分管副校長主抓?!八^主抓就要親自參與,并且我們提倡隨時隨地搞教研?!?/p>

李末主抓語文教研。文學專業出身、教學功底深厚的李末,不僅是一位學術型校長,更是一位專家型語文教師。聽課時,遇到“不成功”的語文課,李末不光做口頭指導,還常常以“同課異構”的方式即興示范,讓教師們一下子就能悟其意、品其味、得其法——這種強大的專業能力也是李末快速贏得教師尊重的一大原因。

課程部主任方葉介紹,鄭中三附小的教研方式是聚焦真問題與過課相結合。各教研組先就組內遇到的共性問題進行探討、共同解決,解決不了的就請專家來指導、培訓,真正有的放矢地把教研與培訓緊密結合在一起。過課即集體備課,各教研組要為每一課時制定完備的教學方案,以確保課程目標落地、課堂不走偏。

鄭中三附小逾一半教師在30歲以下,“死磕教研”帶動了教師專業能力快速提升。2021年上半學期,高新區推選八位教師到市里賽課,鄭中三附小“獨中四元”。其中,語文教師弓廣柯執教的《畫》、英語教師王珊珊執教的《Weather C Story time》、道德與法治教師樊玲玲執教的《中國有了共產黨》均獲鄭州市一等獎,被推薦參加下一輪的省級評比。在其他地市級優質課比賽中,教師們更是碩果累累,這都是教研帶給教師的專業成長。

抓教師閱讀,李末在學校成立了“石楠讀坊”教師共讀會,并提出了一句口號:“脆弱的堅持也比直接放棄要好得多?!?秉持自愿原則,學校近一半教師參加了共讀會。

作為一個書迷,李末曾寫下“慕仰千古竟豪士,勤讀五更逐后塵”兩句詩勉勵自己。大學期間,他廣泛涉獵文史哲等書籍,養成了“勤讀”的習慣并延續至今。在輸入的同時,李末也保持輸出,不斷形成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體系。自2010年4月11號開始,李末堅持寫日記十來年,一天不落。來鄭中三附小后,每個工作日早上,他都要在微信朋友圈里以“早安石楠”開頭,發送一段關于教育教學的感悟,作為“石楠讀坊”的打卡。

在李末的示范帶動下,參與教師堅持每天線上打卡交流、兩周一次線下分享。李末還常常給教師們列書單,把書作為禮物送給他們,并通過校園電子期刊、公眾號、校園采編等平臺,網羅教師的優秀教案、隨筆、動人教育故事等,建立起多元的“校本知識生產流通機制”。

對于班主任的培養,鄭中三附小開辦了“班主任論壇”,組織班主任學習專業的班級管理知識、共同研討班級管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學習與交流中促進專業化發展。學校還借鑒新教育提出的“完美教室”概念,以“締造完美教室”為抓手,系統構筑潤澤的班級文化。目前,鄭中三附小35個班中共建立了9個“完美教室”,對于教師成長,特別是班主任管理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此外,李末還鼓勵教師們“全面發展”。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楊冉冉說,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上的問題,李末總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幫教師們解決。學校成立了古箏、瑜伽、舞蹈等教師社團,只要教師有某方面的興趣,哪怕只有一兩個人,也會為他們開設。社團師資無法內部解決就外聘專業人員。讀書會或社團活動如與教學安排有沖突,課程部可進行調課,真正讓大家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少教師表示,在鄭中三附小工作,雖然很忙,但很幸福。

教師共讀會會長盧曉鴿,年近四十、從醫20年,原是鄭中三附小的校醫。在李末的激發引領、賞識重用以及學校團隊凝聚力、文化感染力的影響下,懷揣教育夢的盧曉鴿于2020年考取了教師資格證,成功轉型為一名教師。她表示,在鄭中三附小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一進到學校大門就覺得渾身在發光一樣”,充滿了奔頭。

如今,鄭中三附小設立的“學校具有良好的口碑和頗具特色的課程”“成為區內數一數二的老百姓爭搶著要上的學?!薄袄蠋焸兌家阅茉谖倚H谓虨闃s,有自豪感和尊嚴感”“學生愛好廣泛,能在一些區內、市內、省內乃至國內的相關比賽中取得名次”等三年愿景均已實現。

采訪最后,李末表示,與其說他是一個成就好學校的好校長,毋寧說他是一個認真工作的校長,一個希望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開辟一條路的校長。在這條路上,“全人之美,讓每個人都成為最好的自己”,就是他們想要抵達的詩和遠方。

猜你喜歡
教研課程學校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問題指向:學校教研品質提升的實踐轉向——以福建省尤溪縣教研實踐為例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關注教研活動提升教研能力
學校推介
自行車的發明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