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的有效路徑研究

2021-01-26 12:41
時代人物 2020年35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思政

李 那

(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組織部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碧貏e提出要“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高校制定教育目標時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將原有教育體系進行改革,專門修訂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1]。并在教育時借助多媒體與網絡信息對學生傳授思想政治教育知識,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興趣,以此提升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力,培養學生民族意識[2]。努力探索并實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高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有效融合路徑,提升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高素質人才,滿足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3]。

課程思政融入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2016年3月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教育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倳浀闹v話為高校的人才培養明確了方向,我們培養的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更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來源與豐厚的寶庫。將其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既能夠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思想內容,又能夠引導高職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高職學生道德水平,滿足現階段素質社會發展對人才所需。通過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的分析,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途徑。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現狀

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分離。我國長期以來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兩張皮”現象未能根本改變,學生不能夠將所學的思政教育滲透到專業課學習中去,普遍文化成績好,專業技能強,但是往往忽略了思政教育,因此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分離現象普遍存在。

傳統教育理念落后。國內多數高職院校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育學生時,更看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關注他們的理論考試分數,而忽視了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加之高職學生自身的特征,導致他們很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道德觀,同時也不利于他們產生民族意識。目前,各國之間的競爭逐漸轉向文化競爭,落后的傳統教育會導致他們難以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從而降低我國的文化發展在世界上的地位。

課程思政的教師、學生兩大主體功能有待加強。教師是直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踐行者,但是否真心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程度參差不齊。專業課教師則相對“專業敏感、政治鈍感”,在課程授課過程中,對于熱點政治問題、專業職業素養、科學精神和課堂文化等課程引導內容有所忽略,這直接導致課程思政出現“落地難”問題。

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機械式的加入課堂教學。課程思政建設首先要明確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然而目前課程思政并無官方或者權威的學術界定,其本質還是一種探索中的課程觀,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課程思政都還在探索中。但在具體實施的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生拉硬扯的現象,將思政教育機械的融入課堂教學中,這會降低課程思政的授課效果。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民族意識不強。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民族意識較為重視,在高職院校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目的正是向當代高職學生傳遞民族意識。由于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學生的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很難有效的開展,也無法通過傳統文化教育培養他們的民族意識。另一方面,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使得高職學生通過網絡了解外界的機會越來越多,由于他們缺乏理性的文化判斷能力,盲目追逐西方個性文化,造成他們民族意識日漸弱化。

部分大學生三觀出現偏差。高校階段的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尚未完成形成。對這些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內容對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也有著積極影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勢在必行。

課程思政教育與高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融合途徑探索

改革教學設計,強化中國元素的影響力。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高校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改革思政教育教學設計。將原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將課程思政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有效融合,增強傳統文化教學效果的同時,豐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

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設計線上趣味教學內容,強化課程思政融入力。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產業日益飛速發展。這樣的大環境給高職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可以選擇通過線上教學方式,選擇帶有傳統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趣味教學資源,傳遞正能量,對學生進行輔助教育。這種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打造出立體化教學空間,是學生們容易接受的教學模式。

完善融合機制,明確課程考核辦法。結合當前高職院?!吨腥A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教育方法,為了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應該明確課程思政融入機制的考核辦法。也就是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考核目標確定時,應該融入思政教育并確定考核辦法。

第一,在課程教學以及考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傳統文化課程目標的設定,強調其弘揚的價值。而且,通過思政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融合,為學生指明發展方向,充分展現出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活動的價值性。在課程考核方面,教師應當注重考查學生的行為觀念及認知能力,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進行考核。

第二,在改革傳統文化課程教學方法的同時,教師還應明確課程考核的管理辦法。針對高職學生的需求,采用激勵的方式。在這種革新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中,不但學生可以很好地掌握課程考核的內容,而且教師通過利用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體系的創新,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體系的改革以及學生人文素養的強調提供支持。

第三,在制定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考核制度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分析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掌握狀況,結合學生對古代思想、傳統道德規范及文化成果的分析,進行考核方案的構建,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課程的學習興趣,體現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教學中的價值性,促進學生的穩定發展。

整合教學團隊,增強傳統文化感染力。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教學最終要依托教師力量。但現階段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并不了解,在進行融入教育工作時力不從心,長期存在“兩張皮”現象。因此針對此種教育現狀,高職院校應對傳統文化課程教師進行思政意識培養,以此提升思想政治素養水平,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

通過社會踐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方式不應局限在課堂上,還應注重實踐。在實現思政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合的過程中,要將傳統文化注重實踐的部分充分體現出來,鼓勵學生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行思想,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能學習到課堂上無法學到的知識,而且能開闊視野。學生在這些實踐活動中感受到傳統文化實踐的重要性、團結協作的精神、與人相處之道及自強不息的精神。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學生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而這些內容恰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與精髓??偠灾?,在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的融合中,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通過教育形式的創新,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通過教學設計和考核方案的創新,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課程中蘊含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要資源,展現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職院?!吨腥A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教育中的價值性。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