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域下的地方傳統戲曲的傳承及其現代功能
——以桂陽廟下地方戲曲為例

2021-01-28 07:26
大眾文藝 2020年20期
關鍵詞:宗族劇團戲曲

(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湖南長沙 410000)

一、廟下地方戲曲概況

桂陽以“千年戲曲”聞名,凡村必有宗祠,凡祠必有戲臺。廟下是桂陽有名的“戲鄉”,廟下人非常喜愛戲劇,除了在戲臺上演大戲之外,紅白喜事辦宴席還在酒席上唱臺戲。

雷嗣平是民間劇團的前會長,他在1952年給劇團取名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當時因劇團沒有工資,故主要以公益演出為主。由于經濟問題,劇團于1955年被迫解散。之后,因上級的重視及湘劇愛好者的努力,劇團于2014年重新成立,并改名為“廟下業余劇團”,同時重整后的劇團吸取了經驗教訓,向上爭資,用于劇團日?;顒?。②村民們臺上是演員,臺下是農民。

廟下劇團成員共二十多人,其中除去伴奏、后勤人員,演員總數為20人。其中男性為14人,女性為6人;年齡分布為20-30歲之間有2人,30-50歲之間有4人,50-60歲之間有10人,70歲及以上有8人。不難發現其中年輕力量甚少。廟下戲曲作為地方戲曲,其傳續還需要傳承人的步步跟進和不斷創新,后繼乏人的現象會成為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因素。③

劇目形式單一、劇本新意不多,是不少鄉村小劇團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了提高戲曲人才的素質,培養優秀的表演團隊,桂陽縣2018年專門出臺《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也紛紛加入戲曲傳承中來,復排經典大戲,創作高質量小戲,專業人員每年都有固定時間下基層指導,全縣每年舉辦一次業余劇團會演。這樣就保證了廟下地方戲曲的演出及與外界的交流互動。

二、廟下地方戲曲的傳承對鄉村建設的影響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鄉村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要保留鄉村風貌,堅持傳承文化?!苯ㄔO美麗鄉村,不僅要美在生活的物質方面,更要美在內在的文化建設。

(一)對村民素質建設的影響

戲曲的功能有別于單純的宗教說教政治宣傳和道德教化,它是通過藝術表現的形式,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對聽眾產生相應的影響。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中提到“實際上,一切標準的中國意識,忠臣孝子、義仆勇將,節婦烈女、活潑黠詭之婢女、幽靜癡情之小姐,均表演于戲劇之中?!雹?/p>

在廟下村,重大節日里大家都會相聚璽公祠看戲,這表現出心理上的需要往往比物質上的需要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廟下的戲班演員都是從當地村民中產生,農閑時人們靠著唱戲充實時間,滿足了人們對于文化生活的渴望以及對精神世界的追求。民眾在欣賞戲曲的同時,既是倫理思想的傳播過程,也是藝術的創造過程,民眾既是戲曲的接受者,也是戲曲藝術的創造者,是戲曲藝術的主體,在民間生活的不斷創造與傳播過程中,廟下戲曲逐漸產生了符合當地本土生活,適應當地民眾精神文化需要的倫理思想,真實地反映了民眾對勞動與生活的態度和情感。戲曲成為人們宣傳村規民約,規范村內風俗的重要途徑。

(二)對宗族內部建設的影響

湖南桂陽縣歷史上是湘南地區重要的移民遷移點和中轉站,大部分姓氏是從江西遷移而來。廟下村是雷氏家族的聚居地,其祖先同樣是從江西遷到桂陽,隨著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族一時的增強,宗祠戲臺開始大范圍被修建。廟下璽公祠戲臺是廟下戲曲演出的主要平臺,廟下的戲臺建在雷氏宗祠內,位于祠堂的門廳,與享堂相對,一來是維系宗族血緣關系的需要,廟下村民講究忠孝禮儀,遵祖敬上,演戲是打開享堂的隔門,可以與祖宗同樂,使人們感受到宗族的榮耀;二來是體現著宗族的威嚴,祠堂是一個宗族神圣嚴肅的地方,⑤在祠堂內唱戲,教化民眾,從而起到警世的作用。

劇團成員都是本村村民,大家在農閑時期聚在一起排練、演出、看戲,這是一個把村民聚在一起的良好契機。戲曲表演活動中也為宗族內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構建了橋梁,滿足了人們和諧溫馨的人際交往的需要。我國就有“鄰里一家”的說法,戲曲活動更有利于促進宗族成員開展情感交流,從而增強村子內人與人之間的親密度。

(三)對鄉村脫貧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上提出的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體現出文化扶貧是精準扶貧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要想物質上脫貧,精神層面的脫貧是不可或缺的。在傳播媒體還不發達的社會,觀看民間戲曲是人們普遍的娛樂方式。桂陽是多聚族而居的村落,一村一姓的現象甚多。血緣意識強烈的宗族會自行修建戲臺,通過聽戲來進行子孫教化、豐富精神生活,滿足文化訴求。

隨著民眾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大力發展鄉村文化事業的呼聲越來越大,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廟下戲表演形式與戲曲內容上有了很大的改進與提升,在題材的選取上逐漸趨向現代化,符合更廣大群眾的需求,劇團的創作也越來越活躍,每逢過年過節、喜慶豐收、婚喪嫁娶等,村內都會舉行戲曲演出,邀請村民前來觀賞,戲曲逐漸成了當地最受歡迎的大眾娛樂方式。戲曲文化的發展與扶貧工作的結合,邁出了鄉村振興中精神扶貧的重要一步,推動了扶貧工作的進行,加快了鄉村脫貧的步伐。

三、鄉村振興視域下廟下地方戲曲的發展建議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當代,人們深受著新型娛樂模式的影響,許多傳統戲曲的發展面臨著重重危機。因此,對于民間戲曲的傳承與發展,與必要采取一些可行的舉措,促進地方戲曲繁榮發展。

(一)抓住鄉村振興的機遇,兼顧保護與創新

地方戲曲的發展需要找尋專屬價值,發掘獨特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的過程中要堅持創新性的原則。

首先要結合時代特征,對劇目進行創作,使其具有現代生活的特征。劇情要自然融入當代特點,層層遞進,符合現代人觀劇習慣。戲曲之所以具備強大的生命力,是因為它與農耕生活時期的需求密不可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這也就使得人們的審美方式與娛樂模式發生了變化,對于戲劇表演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舞臺上演員的不認真,不專業,很容易就被觀眾發現,因此提升演員的專業性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廟下劇團內部制定有自己的班規,用來約束劇團成員的行為,規范他們的態度,保證每場演出都是認真完成的。戲曲內容也要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主流,才能吸引更廣泛的受眾群體。

(二)培養人才

“后繼無人”是傳統戲曲面臨的突出問題,對于人才的培養可采取三管齊下的方式。首先,讓地方戲曲進校園,從幼兒開始,就可以初步接觸地方戲曲,根據不同學齡段的學生開設不同層次的唱腔學習,器樂學習與身段學習課程。其次是引進人才,針對傳統戲曲劇種多樣的特點,可適當引進一些其他劇種的優秀演員,一方面可擴充本地戲曲演員的隊伍,另一方面在表演形式與唱腔特點上也可融入一些新的因素。最后是劇團的培養,這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傳統技藝的傳承,最好的方式還是師父代徒弟的方式,言傳身教不僅操作性強,而且更能使學習者學的精細標準。新人的招募也應該輻射到更寬領域,不同專業領域的不同演員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碰撞,從而給戲曲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戲曲創作上,可以通過不同的視角對社會問題進行解讀,摘取更多題材,創作出更多不同類型的戲曲劇目。

(三)文化交流

戲曲具有“寓教于樂”的文化特征,人們可以在欣賞戲曲表演的同時,得到文化的熏陶。讓地方戲曲走出去,向外界展示本土文化特色,利用戲曲豐富的表現形式宣傳地方文化知識,開拓更多演出市場,給劇團的演員們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激發人們對于地方戲曲的興趣。

地方戲曲可與鄉村“春晚”接軌,為戲曲傳承創新媒介。廟下村在2017年1月21舉行了“回家過年,廟下看戲”鄉村文化旅游節活動,通過龍獅表演、湘昆戲曲、廟下故事、民俗體驗活動等傳統文化活動,向游客展現當地特色文化。⑥“村晚”上的文化交流,也對地方戲曲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了推進作用。

四、結語

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滿足農民群眾的精神維護需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之一。文化是一定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的反映,地方戲曲體現的是當地的民風民俗。廟下地方戲曲產生于農村,發展于草臺,繁榮于農村的同時,也要走出農村,面向更大的舞臺要走進城市,才能謀求更大的生存空間。

注釋:

①黃麗群.鄉村振興背景下縉云婺劇的活態傳承[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

②桂陽廟下老人:做傳承文化的主力軍. 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1805/201805141706201058.html.

③欽媛.中國地方戲曲倫理功能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2017.

④欽媛.中國地方戲曲倫理功能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2017.

⑤徽州文化系列談——徽州古戲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36057204224584.

⑥湖南桂陽古村溫暖過年,鄉村民俗文化受捧.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

猜你喜歡
宗族劇團戲曲
“回歸人民”與“走向城市”:山西城鄉兩棲戲曲劇團生態模式初探
戲曲從哪里來
《廣西戲曲》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歌劇要向戲曲學習
戶思社副會長會見日本新制作座劇團一行
代際分化與“俱樂部式宗族”的形成
英國 布里斯托爾老域劇團
民營揚劇團再登高丘
清代宗族祖墳述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