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

2021-02-04 07:53戴曄曦
文學教育 2021年1期
關鍵詞:中職語文傳統文化素質教育

戴曄曦

內容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近年來越來越被重視。中職語文教育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更是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抓住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針對教材,筆者分別從“在閱讀中鑒賞,在鑒賞中傳承”、“在表達中交流,在交流中創新”、“在活動中提升,在提升中成長”三大板塊研究出有效策略,注重激發學生興趣,挖掘學生潛力,引導學生鉆研,這些具體策略對今后的教育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傳統文化 中職語文 素質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近年來越來越被重視。中職語文教育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更是肩負著重要的責任。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瑰寶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全國上下越來越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有利于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中華民族,積淀了中華文化,承載了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永不磨滅的根與魂,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蓬勃生機的源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許多觀念都對現代生活有指導意義,比如政治核心的“仁愛”、價值追求的“民本”、做人準則的“誠信”、倫理原則的“正義”、社會理想的“大同”等,我們都可以借鑒學習,并且進一步地傳承和創新,賦予其新時代的內涵,融會貫通為自己的東西?!靶⒌馈?、“學習之道”、“為人處世之道”等,在多元化的今天依然有不可忽視的價值,依然是許多人需要堅守的“初心”。

《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大國文化》等節目的熱播,充分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這些節目更是憑借其精良的制作、精深的內涵,激發大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自信,激發大眾的民族自豪感,形成傳承經典的責任意識?!独首x者》、《詩書中華》、《經典詠流傳》等節目更是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內涵。在這些有關傳統文化的節目里,我們不僅穿越千年看到了詩詞本身,更多的是看到當代人身上“腹有詩書氣自華”,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更是看到了文化的無窮魅力,給予人們成為更好的人的精神力量。

二.中職語文教育是傳承中有優秀傳統的有效手段之一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面向全社會的,是面向全體公民的,是全民的責任和義務。中職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雖然中職學生相對基礎薄弱,他們身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他們仍然是社會的一大群體,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學校教育仍然是他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在中職學校的語文課程依然是學生最容易接受最親近也最喜歡的科目。語文學科最本質的特色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除了語文最基本的聽書讀寫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語文能夠給人人文關懷,能夠讓人又精神依托。語文教學觀的提出,將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融合。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立德樹人,最關鍵的就是將學生培養成一個能夠立足社會。并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一個人,這個是最實用的目的。中職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傳統文化經典篇目,都是歷代智慧的結晶,我們要探尋的就是為什么它們會有經久不衰的魅力。比如傳誦至今詩仙李白的《將進酒》有“鐘鼓饌玉不足貴”,對權貴的蔑視,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邁與自信;又比如先秦教育家荀子的《勸學》,巧妙地運用了生活中大量的比喻,從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態度等方面來告訴后人“學不可以已”這一真理,告訴我們堅持和專心才是成功學習的關鍵,這就和現代終身學習理念的本質是一樣的;北宋蘇洵的《六國論》,將歷史和現實將相合,用六國滅亡的歷史事實,總結出的歷史教訓以此來諷諫北宋王朝不要屈辱地茍安求和,不要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這也就告訴我們“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職語文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現使用的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鳳凰職教語文教材可以大體分為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等幾大板塊,每一個板塊都有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在里面,最重要的是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職語文教育有效融合。

1.在閱讀中鑒賞,在鑒賞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留給我們太多的經典篇目,光是語文教材就有《歸園田居》《赤壁賦》《鴻門宴》等不少。學習這些經典篇目,并不是簡單地背誦,也不是機械地記憶,更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應該深入到字里行間,走進那個時代,走進作者的內心。比如千古詞帝李煜的《虞美人》,以亡國之君的身份追憶往昔年華,感嘆物是人非。最后終結于“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時就要引導學生去了解李煜生平,去了解本詞的寫作背景,去了解為何是絕命詞,作者為何如此之“愁”,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知人論世,才能學會鑒賞。又比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最大的藝術特點,就是用典,這些都是作者辛棄疾的用心之處。寫孫權和劉裕兩個人想到自己建功立業的難以作為;“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擔憂在長久不恢復中原這段時間,將會讓百姓忘記自己是宋室臣民;“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作者以廉頗自比,抒寫了自己老當益壯,仍不忘為國效力的壯志豪情。在整個學習過程,教師除了引導學生知道典故原本的意思,還要知道作者用典的意圖。再比如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鴻門宴》,里面的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各為其主的范增和張良所作所為,性格迥異的項羽和劉邦為人處世的方式都講究著古代禮儀,學生在深入挖掘的過程中都會有所得。

2.在表達中交流,在交流中創新。表達交流這一塊,許多老師會忽視。其實這一塊是非常實用的語文應用能力。中職語文教育相對于高中來說,課程容量小,教學壓力小,學生課余時間多,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鍛煉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要根據當代學生的特點,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材來進行教學設計與引導。比如最簡單的“經典詩詞朗誦”,遠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首先要建立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然后要注意停頓,重音,要抑揚頓挫,要情緒飽滿,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是對作品的消化,吸收和再創造的過程。同一篇目,不同的人,演繹方式是不一樣的。朗誦的過程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將作者的情感從字里行間當中流淌出來,傳達出去。又比如“講解”這個口語交際,我就讓學生講解一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品,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等等都可以,只要學生用心去閱讀,用心去鉆研,肯定能夠有不一樣的收獲??梢圆贾脤W生講解一首詩歌、一部作品或者一位作家,看似簡單的幾分鐘講解,學生在課后要做許多功課。就像要講解《靜女》,絕不是簡單把《靜女》的內容復述一遍,而是要帶領同學們一起去了解《詩經》,去搞清“風雅頌”的區別和劃分標準,去理解“賦比興”的寫作手法,這樣才能達到講解的目標,學生不禁感慨“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3.在活動中提升,在提升中成長。教材上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非常好的教學資源。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講究的是“教學做合一”,通過綜合性的實踐學習,改變學生單一的知識接受性的學習方式,變成探究合作式的自主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提高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比如“流行語——古典味——流行歌曲歌詞欣賞”這個活動,就是將古典詩詞與現代流行音樂元素相結合。音樂本來就是中職學生比較感興趣也比較喜歡的,現在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生更容易掌握?!端{歌頭》《在水一方》《虞美人》《靜夜思》《一剪梅》《雨霖鈴》等經典作品都被改編成了流行歌曲,學生在哼唱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把這首詩詞牢記于心了。又比如在“古代節日常識專題”這次“品古詩,猜節日,話習俗”活動,就是在“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七夕)”、“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在詩句的分析中,學生自然會掌握這首詩意象和表達的情感,比老師生硬地填鴨式灌輸效果要好多了。類似的語文綜合活動還有許多,比如學完《林黛玉進賈府》可以組織一次“紅樓夢讀書交流會”,這樣學生就會有目的有意識地去閱讀我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紅樓夢》,而且要交流學生必須有話可說,所以不得不認真去閱讀、去思考。許多學生為了讓自己的發言更出彩,還去網上查閱搜集《紅樓夢》的書評,這對于學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進步?!都t樓夢》里面的許多詩詞本身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還有一些古代的服裝穿戴、建筑園林、室內布景、飲食藥膳等都是值得去挖掘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還可以引導學生探尋“母語之美”,愛上母語,愛上中華文化。

中職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源。在中職語文教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更好地促進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職語文教育有效融合,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引導學生更好地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這樣才能將外部誘導因素內化為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真正達到傳承與創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更是達到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張立武.漢字文化.2020(06)

2.淺談中華傳統文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李彥軍.科技資訊.2020(07)

3.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探究[J].卓鎮杰.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 (12)

4.中華傳統文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陳學宏.課程教育研究.2019 (22)

5.中職語文教學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策略[J].陸秀姬.職業教育(中旬刊). 2018(07)

基金項目:2019年度宜興市學科組專項微課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職語文教育有效融合的實踐研究》(立項編號:YW-x/2019/061)階段性成果。2018-2020年度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德育課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培養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立項編號:DGW1820Q7068)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宜興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猜你喜歡
中職語文傳統文化素質教育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中職語文教學的藝術魅力
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立足文本,給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搭建解讀支點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