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介入治療用于冠狀動脈分叉病變患者中的臨床效果

2021-02-05 02:13
醫師在線 2021年1期
關鍵詞:導絲球囊心血管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陜西西安 710032

冠狀動脈分叉病變是心內科的常見病,表現為冠狀動脈的主支、分支狹窄。此病的致死率較高,只有及時治療,才能降低患者的生命危險。目前,臨床中治療冠狀動脈分叉病變的方法較多,其中,介入治療比較常用。不同的介入治療其療效也存在一些差異,為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對不同介入治療法在冠狀動脈分叉病變中的療效做了探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的114 例研究對象均為經過臨床確診的冠狀動脈分叉病變患者。根據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組。入選標準:邊支血管直徑超過2.0mm,主支血管直徑超過2.5mm。排除標準:肝腎功能障礙患者、藥物禁忌癥患者、預計生存期不超過一年的患者、耐受力差的患者。觀察組:男34 例,女24 例;年齡49-85 歲,平均年齡(64.88±6.27)歲。對照組:男35 例,女21 例;年齡46-87 歲,平均年齡(65.39±6.1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 >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介入術實施之前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對照組:采用單導絲保護技術治療。首先,把兩根導絲送至靶血管的主支血管以及分支血管遠端,從而保護血管;其次,預擴張主支病變血管的球囊;最后,在主支血管放置支架,結束治療。

觀察組:實施邊支球囊保護技術治療。首先,在病變血管的主支血管以及分支血管遠端置入導絲,預擴張主支病變血管的球囊;其次,把單軌球囊送至邊支血管;之后,把支架送入主支血管,釋放支架,觀察邊支血流是否有損傷,如果沒有則撤出邊支球囊,如果有損傷則擴張邊支球囊,擴張成功后撤出邊支球囊,而邊支血管的導絲留下,對支架球囊進行擴張直至支架貼壁;行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若造影結果良好則將所有導絲撤出,如果造影結果顯示邊支血流在TIMI2級以下則經主支支架將導絲送入邊支血管,撤出邊支的閉焰導絲;視情況決定是否擴張邊支球囊。

1.3 觀察指標

術后8 個月,對兩組患者的術后治療效果進行評估,記錄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血管再狹窄發生情況,并作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處理軟件為SPSS13.0 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用χ檢驗,P <0.05 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2.2 血管再狹窄率

術后8 個月隨訪發現,觀察組主支再狹窄1 例,分支再狹窄0 例,血管再狹窄率為1.72%;對照組主支再狹窄4 例,分支再狹窄6 例,血管再狹窄率為17.86%。觀察組患者的血管再狹窄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8.506,P <0.05)。

表1: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冠狀動脈分叉病變是近年來發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治療技術難度較大,病死率較高。在當前醫療水平下,此病的治療主要依賴于藥物干預、介入技術。本研究對兩種不同介入術治療冠狀動脈分叉病變的效果做了對比,結果表明,采用邊支球囊保護技術治療的患者其術后8 個月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及血管再狹窄率明顯低于采用單導絲保護技術治療的患者。介入治療是擴張血管,使血管再通的重要方法,但是技術要求較高,手術成功率較低。為了防止血管再狹窄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臨床醫師需積極探索有效的介入治療技術。單導絲保護技術是介入治療方式之一,雖然它能起到改變斑塊性狀、保護邊支的作用,但是容易發生邊支急性閉塞。邊支球囊保護技術也是介入術之一,它既有單導絲保護技術的優點,同時又具備自己的優勢:①因為對邊支球囊做了預擴張,所以支架對邊支開口的覆蓋比較全面;而因為邊支開口覆蓋比較全面,所以能夠減少支架的數量,防止多層支架重疊;②釋放支架時行血管造影,使支架的定位更加精準??偠灾?,邊支球囊保護技術相對而言更加適用于冠狀動脈分叉病變患者。

綜上,不同介入術治療冠狀動脈分叉病變的效果不一,其中,邊支球囊保護技術的優勢明顯,值得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導絲球囊心血管
“心血管權威發布”公眾號簡介
“心血管權威發布”公眾號簡介
“心血管權威發布”公眾號簡介
超聲內鏡引導下近端胰管穿刺反向引導支架植入成功1例
用Guidezilla 延長導管與后擴張球囊聯合取出冠狀動脈嵌頓導絲1 例
COVID-19心血管并發癥的研究進展
基于高頻超聲引導的乳腺包塊導絲定位在乳腺病變中的診斷價值
繞行鈣化斑塊正向內膜下重回真腔技術開通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閉塞病變1 例
心肌缺血預適應在紫杉醇釋放冠脈球囊導管擴張術中的應用
宮頸陰道雙球囊與米索前列醇在高危產婦引產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