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我國群眾文化活動高質量發展機制研究

2021-02-18 08:16張芳娜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
關鍵詞:發展機制群眾文化活動高質量

張芳娜

摘要:群眾文化活動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激發全民族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載體。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涵蓋了各類文化藝術形式,包括音樂、舞蹈、戲劇、曲藝、書法、美術、攝影、文學等,也覆蓋了各類人群,可分為社區文化、鄉村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企業文化、網絡文化等。本文對新時代我國群眾文化活動高質量發展機制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高質量;發展機制

引言

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已經實現,絕大多數民眾的生活物質條件得到根本性滿足,不僅是物質生活方面得到改變,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樣發生了改變。為使廣大民眾的生活更加健康,在新時期應當有效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使文化的先進性與時代性特點相協調,促使我國整體文化氛圍得以提升。

1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意義

1.1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

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對群眾起到較好的示范、引導作用,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因此,推進群眾文化工作是社會主義建設必不可少的。

1.2有利于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

群眾文化活動不僅能滿足人們日常的娛樂需求,更重要的是借助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也能促進傳統文化的弘揚,提高公眾文化素養。許多群眾文化活動,例如詩歌朗誦、合唱活動等,都可以幫助人們豐富業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有效地滿足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例如,有的地方在重陽節的時候安排一些大型的民間歌舞晚會,設置有獎問答進行重陽節有關知識的普及。元宵節的時候還有燈會,鼓勵人們參與制作花燈并進行評選,以猜燈謎的形式進行元宵節相關知識的普及。群眾文化工作者利用傳統節日進行民俗知識的宣傳,能在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地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

2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現狀

2.1缺乏專業人才

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一個重要基本保障是具有專業化的群眾文化人才隊伍?,F在,從事群眾文化活動的工作人員隊伍基本上都由全職工作人員和文化志愿人員組成,一部分退休人員也對此有很高的熱情。但由于工資待遇、晉升機制等因素導致群眾文化人才流失嚴重,目前的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再加上沒有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這些都導致群眾文化工作面臨困難。

2.2活動內容與形式單一

一些群眾文化活動無法對年輕群體產生吸引力,究其原因,是群眾文化工作者在活動內容與形式的設計上過于單一。所組織的群眾文化活動大部分是集體民族舞蹈和合唱等,各個地區幾乎千篇一律。年輕群體喜愛的拉丁、瑜伽等項目基本上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看不到,導致年輕群體無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必須不斷更新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及形式,要大膽結合當下時代的潮流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最廣大的群體參與進來。例如,一些地區嘗試開展人們較為喜聞樂見的體育類的項目,如籃球賽、自行車比賽、徒步走等,受到了人們的一致歡迎。

3群眾文化活動創新發展的思路

3.1從組織機制看,具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社會化特點

這是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撬動社會力量參與,在基層公共文化機構尤為突出。如北京市東城區的一家街道級公共文化機構———“美后肆時”景山市民文化中心,由優和時光(北京)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接運營,啟動運行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策劃開展了千場以上富有特色、極具吸引力的群眾文化活動?!懊篮笏習r”致力于構建創新型、品牌化和規范化的公共文化運營體系,在活動內容構建方面,與100多家文化機構、500多位文化講師建立了合作關系,發揮了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運營的乘法效應,以開放、共建、共創的理念,形成了內容共創、共建的生態共同體,為群眾文化活動創新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

3.2從呈現方式看,具有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的網絡化特點

線下舉辦群眾文化活動,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呈現,實際上還是處于“+互聯網”的時代;線上線下同步策劃、融合互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群眾文化活動”。比如,2020年,根據疫情防控的要求,各單位不得舉辦大規模、聚集性的線下活動,于是上海市民文化節把文化活動搬到了網絡上,于3月28日啟動“云上文化服務日”,收到了良好效果。2021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首次在線上線下同步啟動“文化服務日”,堅持在場與在線并舉,在線下主會場和5個分會場同時舉行相關活動,在線上推出8大頻道12小時的大聯播,打造全天候、多樣化、不落幕的云上虛擬文化節。

4新時代我國群眾文化活動的高質量發展機制

4.1建立和完善文化需求表達機制

各級文化館必須樹立服務理念,建立群眾文化需求表達機制。一是要拓寬反饋途徑,通過在文化館網站設立電子郵箱、在新媒體開通留言反饋功能等方式,使群眾的文化需求能夠便捷、高效地傳遞;二是要調動社會組織特別是文化類社會組織、群眾文化社團的積極性,通過固定的、便捷的信息渠道,反映群眾的文化心聲,表達他們的文化訴求。文化館要對群眾反饋的文化需求信息及時做出回應,以形成文化需求表達的良性互動。

4.2建立和完善文化需求調研機制

各級文化館要通過開展基層調研、召開座談會、進行網絡調查等多種形式,了解新時代群眾個性化、多樣化的文化需求;要善于從群眾的抱怨聲中發現問題,了解群眾的文化新期待;要以需求為導向,不斷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創新、升級,形成深受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品牌。

4.3建立和完善文化活動項目采購機制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參與,必須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建立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調動各種市場主體、文化類社會組織的積極性,實現公共文化活動供給主體、供給方式的多元化。目前要解決的難題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采購大會,如何與傳統的政府采購進行有效銜接,以提高文采會現場的成交量。

4.4建立和完善文化志愿服務參與機制

各級文化館要建立文化志愿者培訓機制、管理機制、激勵表彰機制、服務保障機制、服務活動參與機制,發揮文化志愿者組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優化文化資源配置,優化文化服務供給,策劃開展主題鮮明、富有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

4.5建立和完善重大主題性群眾文化活動的全國聯動協調機制

要建立聯動機制,加強統籌協調,整合行業力量,明確職能分工,優化實施流程,擴大社會影響。圍繞開局“十四五”、開啟新征程,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前夕,策劃組織全國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展示黨的百年光輝歷程,謳歌在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征程,不斷增強黨員群眾的“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

結束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活動是提高基層群眾文化水平、豐富其精神內涵的重要載體。根據相應內容的分析,我們能夠清楚地了解到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與管理創新模式,同時,群眾文化活動需要群文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最終才能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基本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忠鈺.新媒體語境下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策劃——以廣西“壯族三月三”群眾文化活動為例[J].新聞潮,2019(10):28-30.

[2]林文劍.新時代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9(16):5-6.

[3]盤桂青.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的融合分析[J].大眾文藝,2019(08):8-9.

[4]王奇杰.試論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打造[J].四川戲劇,2018(01):177-179.

猜你喜歡
發展機制群眾文化活動高質量
對“高質量發展”的四個追問
推進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
RCEP對山東省高質量對外開放的影響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植根鄉村沃土 群文之花綻放
新時期如何做好群眾文化思路
基于政府與市場關系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機制研究
高技術服務業發展機制研究
淺談網絡環境下如何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對少年兒童的影響
淺談如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