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閱讀興趣,發現語文之美

2021-02-20 11:28孫琨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2期
關鍵詞:研讀閱讀興趣語文教學

孫琨

摘 要:中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他們通過閱讀發現語文之美,突出興趣評價的診斷和發展功能。這需要教師充分研讀文本,尋找契合學生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掌握學情,關注學生有生成價值的興趣點;重視生成,挖掘能維持興趣縱深發展的生長點,讓文本在學生的心靈中生長,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發展智力活動,完成道德發展和價值觀、人生觀的塑造。

關鍵詞:閱讀興趣;語文教學;研讀

北京大學陳平原教授認為,中學語文老師的工作重心,應該放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的興趣”和“發現的眼光”之中,發現什么?發現漢語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大自然之美。如何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得中學語文教師深感困難,筆者現就備教《皇帝的新裝》一課,來談談如何尊重、激發、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研讀文本,尋找契合學生學習興趣的切入點

研讀文本,選擇切入點,是搭建學生與文本的橋梁,是為了找準對學生進行興趣激發、維持與教師定性評價的路徑。李衛東老師曾說:“解讀文本,首要的就是裸讀,把所有的教學參考、教學資料甚至是網上的二手資料先懸置起來,乃至自己以前讀這篇文章的‘先見’也擱在一邊,直面文本,捕捉閱讀的第一感覺,發現文本中有語文含量的、有語文味兒的、富含語文元素的東西?!惫P者準備《皇帝的新裝》一課時,經多遍裸讀,一個字總在眼前跳躍:騙。除了最后那個說真話的小孩,幾乎所有人都參與到了兩個騙子編織的“騙”的羅網中。于是就想以“騙”作為教學切入點。

其實,“騙”在學生童年記憶中的寓言、童話中經常出現:《狼來了》《小紅帽》《白雪公主》《狐貍和烏鴉》……尤其在安徒生的童話中,欺騙與善良的故事比比皆是,由此筆者以“欺騙”的故事導入。事實證明,這樣的導入,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閱讀經歷,喚起了學生美好的記憶和閱讀的興趣。從發展性評價的角度看,這激發了學生內在發展動力。

李衛東老師在講課前,一般還會“參讀”,參照名家解讀教材文本的相關資料,進行甄選,確立教學內容。對于《皇帝的新裝》,錢理群教授認為,這是一個“愚蠢”的皇帝、群臣以及百姓被兩個“聰明”(也可以說是“狡黠”)的騙子愚弄的喜劇故事。寧鴻彬老師和王君老師的課也都是圍繞“騙”組織教學。筆者在研讀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特點,初步形成了課堂教學思路:圍繞“騙”,分成三個板塊:讀讀“誰是騙子”——說說“為什么騙”——評評“誰沒有騙”。

二、掌握學情,關注學生有生成價值的興趣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于閱讀教學提出具體建議:“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弊鳛橐黄捁适?,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訓練想象力,是學習《皇帝的新裝》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所以,課堂設計應該以學生的朗讀、思維、情感活動為主,關注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表現、抒發,并維持興趣深入發展,教師在大方向上加以規范、引導和評價。

真正能夠駕馭教育過程的教師是用學生的眼光來讀教科書的。為了充分了解并尊重“學生的眼光”,在上課之前,筆者安排了一節自學課,不提問題,沒有閱讀任務,只是讓學生用各種喜歡的形式朗讀,然后交流閱讀感受或困惑,教師隨時參與學生的交流討論中,了解他們的認知、理解情況和興趣點,并提出稍有高度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思考。比如,關于“誰是騙子”這個問題,最初,學生幾乎不假思索:當然是那兩個織工。在筆者要求再深入讀課文后,學生逐漸看出更多人在欺騙。對于一開始就看出哪些人在騙的學生,筆者就引導他們思考:有沒有沒騙的?

在最初的教學設想中,筆者想深入探討為什么安排一個孩子揭穿謊言。通過學生自學,筆者了解到,學生大多認為是因為孩子天真無邪,這正符合孩子善良的本性。對于謊言本身的不堪一擊,學生是理解不到的,這就推翻筆者原來的預設:讓學生認識到任何謊言都是“紙老虎”,只要具備普通人的感覺就能識破,老百姓們也并不頑固。這些來自孫紹振的解讀固然非常深刻,可是脫離了學生的認知水平,也不是學生的興趣所在,只適合教師參考。

通過交流,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的興趣點在皇帝和兩個大臣的愚蠢而可笑的“表演”上,他們的表現也是安徒生著力刻畫的,這個興趣點也與本課預想的教學重點相符。于是課堂上,筆者圍繞這個興趣點進行挖掘、訓練、評價,以期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

三、重視生成,挖掘能維持興趣縱深發展的生長點

課堂教學是“預設”的,更是“生成”的。課堂生成要求在師生互動過程中,不斷調整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更加有效學習,形成學生個性化地、主動地發展,建構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認識和評價。

在與學生共同學習中,筆者發現安徒生在描寫人物時,用到的方法幾乎是一樣的:心理活動的刻畫、人物語言的描寫。但在寫兩個騙子時,沒有一處心理活動的刻畫,對于兩個騙子的行為動機,留給了我們廣闊的想象空間。如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兩個騙子的欺騙心理,訓練學生的想象力?課堂上筆者想到了這樣一個訓練:任選一處騙子的行為或語言,揣摩此時騙子的心理活動,插入一兩句心理活動描寫。從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來看,這個訓練簡單而有效,從發展性評價功能來看,這促進了學生思維與智力的發展,也為下一個生成性訓練打好基礎。

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在“說說為什么騙”環節中,學生的理解不能說不對,但大多流于表面,回答概括而籠統:為了金錢、權力,怕被人說他愚蠢,怕丟了性命……其實,即便是兩個大臣的“騙”,動機也不盡相同。既然安徒生已經對騙子、皇帝、大臣的言行有了淋漓盡致的刻畫,那么怎樣才能從這類人物身上找到更新鮮的內容呢?課堂上即興進行了如下互動交流:

假如你是騙子——

采訪騙子:你們這兩個騙子怎么敢欺騙堂堂的一國之君?

假如你是大臣——

采訪年長的大臣:你在皇帝眼中是德高望重的重臣、老臣,朝廷上下都以你為標桿,你如此受器重,為什么要欺騙皇帝?

采訪年輕的大臣:你的地位誰給的?你的權力、金錢誰給的?你年紀輕輕就得到重用,你這樣做對得起皇帝嗎?

在這個環節,學生興趣高漲,參與積極性高,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已上升到對人性的虛偽、貪婪批判的高度。向文本更深處挖掘,“向內轉”而不是“向外跑”,讓文本在學生的心靈中生長,才能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如果不是在感知認識的基礎上形成智力的和道德的評價,不深入鉆研現象的因果關系……那么學生就會對智力活動失去興趣。同樣,在發展了學生智力活動的興趣同時,也完成了對學生道德的發展和個人價值觀、人生觀的塑造。

參考文獻:

[1]李衛東.以《故鄉》為例談教學內容的確定[J].語文教學通訊,2010(35).

[2]錢理群,孫紹振,王富仁.解讀語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李華平.為了“不需要教”的“教”——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核心的當代解讀[J].語文教學通訊,2015(05).

猜你喜歡
研讀閱讀興趣語文教學
淺談如何研讀合唱作品
例談“一文一字盡風流”
西風凋樹惆何處,燈火闌珊情滿路
興趣引領,快樂閱讀
探究如何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策略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注重方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