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樂數學課堂教學探究

2021-02-20 11:28陳慕莎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2期
關鍵詞:可能性研學后教教學

陳慕莎

摘 要:隨著新一輪“研學后教”課堂教學的設計和實施,“研學后教”3.0打造“研學后教”——融樂課堂,通過“三融”打造“六樂”課堂教學新樣態,真正實現高效課堂。讓課堂的教與學在輕松、快樂、合作、探究、體驗、啟發分享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文章以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可能性》一課為例,探討融樂課堂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教學。

關鍵詞:研學后教;融樂課堂;“可能性”教學

一、把時間還給學生——打開興趣之門

“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要求把時間還給學生。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愛的活動形式之一,以游戲的形式把時間還給學生,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心理特點,更能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的開始,教師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了擲硬幣游戲情景,活躍了課堂氣氛,便掀起了引人入勝的趣味小高潮,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玩擲硬幣游戲。(課件介紹1元硬幣的正反面)

師:如果現在把硬幣擲到地上會發生什么?

生1:我擲到正面朝上。

生2:我擲到反面朝上。

……

師:通過擲硬幣游戲,你們發現什么?

生:我們發現擲一次硬幣,硬幣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師:對,擲一次硬幣時,我們事先無法確定哪面朝上,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情,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關于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從學生喜愛的游戲入手,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學生通過游戲親身體驗擲一次硬幣時,事先無法確定哪面朝上,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事情與數學息息相關。教師融通技術創新教學情境,使新課導入富有藝術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或某種特定的情緒,使之迅速進入“角色”。

二、讓問題成為中心——活動妙趣橫生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如果在教學中不斷設置懸念和問題,就能使課堂氣氛跌宕起伏、活躍積極,學生也樂于思考、善于思考。本課中,教師在新授環節設置了多個懸念和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熱情。

師:問題1:如果現在讓你從寫著積木、拼圖、筆的三張卡片中抽一張,你會抽到什么?

生:我可能抽到積木,可能抽到拼圖,也可能抽到筆。

師:能不能確定抽到哪一個?

生:不確定。

師:對,不確定事件用“可能”來描述。

師:問題2:如果現在讓你抽一張,你會抽到什么?

生:不能確定。

師:但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那就是,還會抽到第一個同學抽到的嗎?

生:不可能。

師:對,確定事件用“不可能”來描述。

師:問題3:現在讓你抽,會抽到什么?

……

師:通過上面的游戲,我們一起思考這個研學問題——如何描述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

新課環節的教學中,問題提出與問題解決的一張一弛,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思維和興趣。面對這一連串身臨其境、真實有趣的問題,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同時游戲過程中,學生的興趣自發地引導他們去思考問題、發現和探索數學問題并得出結論,在探究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的探索發現。這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合作交流,使過程走向成功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毙〗M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相互評價,既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在本節課新授環節中,教師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輕松地掌握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師:小組談論:如何描述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

生:不確定事件→可能

確定事件[不可能一定]

“可能性”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已經具有一些簡單隨機現象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生相互交流、評析,幫助學生規范表達,用數學語言描述生活中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動眼、動口加深對“可能性”的認識,同時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吸引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系。師生、生生在合作中相互點評,相互提高,不但能夠使數學的課堂教學充滿快樂的情感體驗,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而且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余興未盡的課堂結尾——首尾呼應讓課堂之旅更為融樂

一節課結束了,如何給學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回味的空間?好的結尾,能使學生回味無窮、興趣高漲,產生“課盡情未盡”的感受;同時使所學知識在學生腦際縈繞、提煉,得到進一步升華。數學故事也是小學生最喜愛的活動形式之一,深刻有趣的故事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筆者以“阿凡提與黑衣人”的故事結束教學。這節課開始的擲硬幣游戲,讓學生體會到擲硬幣是不確定事件,但在結尾,黑衣人卻給同學和阿凡提提出了:把一袋金幣往上拋,每個金幣落地都要正面朝上這么一個難題。通過這樣一個數學故事,讓學生在整節課都有“玩中學”的感覺,促使其“自學、樂學、愛學”,使數學課堂煥發活力。

這樣設計,既呼應了課始,又深化了思維,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可能性”的含義,讓學生感知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全面、深入地思考問題的能力。這樣的結尾體現“課堂教學要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積極參與學習。將這些形式恰當引入數學教學,符合“快樂教育”的理念,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心理特點,更能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思政滲透,升華學習——結束融樂課堂之旅

在數學教材中,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努力促進數學知識教育與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寓思政教育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鞍⒎蔡崤c黑衣人”的故事告誡了學生:做人要腳踏實地,不可投機取巧。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指引下,教師要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

《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指出:人才的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與啟發、討論、參與教學模式相結合。這與“研學后教”的根本理念一致??梢?,“樂”貫穿了整個教與學的樣態,對教師而言,有教學設計創新之樂,研學問題的創設之樂,課堂啟發的思維之樂,教學效果的收獲之樂。對學生而言,有鞏固舊知之樂,收獲新知之樂,合作探究之樂,思維頓悟之樂。課堂的教與學在輕松、快樂、合作、探究、體驗、啟發、分享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吳仁美.論游戲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速讀(中旬),2016(05).

猜你喜歡
可能性研學后教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觀念可能性與現實可能性
小學數學《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設計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讓游戲“暢游”于數學課堂教學之中
“研學后教”理念指導下的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探索
反復確定 使研學問題顯出實效性
利用“研學案”促進小學生讀寫能力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