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研學后教”理念下 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的提升

2021-02-20 11:28陳力欣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2期
關鍵詞:有效提高研學后教

陳力欣

摘 要:“研學后教”的核心理念強調將時間還給學生,力求把問題變成中心。將“研學后教”應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中,帶給教師很大啟發。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成績,是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至關重要的環節。因此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迫在眉睫。文章在結合小學數學閱讀能力教學現狀和價值的基礎上,提出有效提升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研學后教;小學數學閱讀;有效提高

“研學后教”要求學生能夠自主研學以及合作學習。對學生而言,具備優良的數學閱讀能力是鍛煉良好的自主研學能力的必要基礎。從某個角度來看,對于數學的教學其實也屬于對于數學語言的教學,對于這類語言教學而言,閱讀能力是重要的環節,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培育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對于大幅度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主要圍繞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現狀、數學閱讀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價值、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落實小學數學閱讀這幾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

一、小學數學閱讀能力教學現狀

(一)學生缺乏數學閱讀學習動力

小學時期是學生自身數學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然而大部分小學生在現實學習過程中缺少明確的前進方向。整體表現在部分學生不清楚什么是閱讀。部分學生缺少未來發展的目光,通常把學習目標局限于本年級知識學習的范圍內,在學習中缺少明確的引導。此外,部分學生在實際的數學閱讀學習中帶有強烈的現實感,認為學習是為了能夠進入更好的初中。

(二)教師忽視對學生數學閱讀的指導

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小學數學閱讀的教學,清楚其對于學生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然而一些教師認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語文教師的職責。這促使許多教師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不會針對數學閱讀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缺少了針對性。

(三)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整體分析

第一,小學生自身的性格同數學能力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關系。通常來說,那些性格相對外向的學生喜歡與教師溝通和交流,這有助于學生進一步鞏固已學到的知識。而對于那些內向的學生而言,一旦他們碰到了難以解答的問題時,他們與教師之間進行的交流局限于詢問題目等方面。第二,小學生之間確實存在比較明顯的個體差異,部分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里接受教師設計的教學方法,逐漸幫助學生發展數學抽象思維。然而部分學生的思維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無法為其提供跳躍式思考,極大地降低了數學閱讀效率。

二、數學閱讀在學習過程中的價值

(一)有助于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很多學生學習數學十幾年,最終僅僅記住少量的數學知識,究其原因就是在較長的時間段內缺少了關鍵的數學文化。很多學生在實際學習的時候無法切身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最后逐漸疏遠數學,甚至會產生懼怕心理。

將數學閱讀應用在自主研學,能夠使學生利用閱讀課本得到寶貴的數學信息,全面地掌握數學知識與方法,從中感受成功的愉悅,相信自己完全具備學好數學的能力。

數學故事飽含了各種情節,其中的語言比較生動,能夠幫助學生親身體會到數學的感性之美。在這個過程中,若是學生發現更加有趣的閱讀材料,并且在實際閱讀的時候感受到進步的喜悅,他們就會主觀意識上選擇主動閱讀,經過多次反復的過程,學生就會逐漸地養成數學閱讀的習慣,久而久之他們對于數學的興趣不斷提升,對于數學的喜愛也就不斷加深,開始喜歡上這門學科。

(二)有助于學習方式的轉變

長期采取注入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逐漸形成了被動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場依存性不斷傾斜,對于學習的參與度較低,參與意識比較淡。即便歷經長達十年的新課程改革,很多學生依然選擇等待教師給出詳細的解釋,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極少會選擇利用閱讀課本,自主尋找相關資料探索擺在眼前的問題。

因此,學生會形成一種不正確的理念,將數學同閱讀數學書籍分離開來,并且認為閱讀數學書籍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對于學生而言,更需要感受這些知識,閱讀這些知識背后的故事,充分地激發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提升數學能力。

數學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改變依賴教師的學習方式。通過大量調查數據可知,后進生對于部分特殊課程和改進學習方法的課上的實際收獲高于優秀生。所以,進一步加強利用數學閱讀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

三、有效提升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的措施

(一)學會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導學生

小學生之所以表現出數學閱讀能力欠缺,主要原因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普遍偏低,并且自身的生活經驗有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全面理解教師課上傳授的數學內容。因此,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添加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斷增加學生的理解程度。

(二)落實閱讀課堂互動,培養數學閱讀興趣

筆者將“梯形的面積”作為教學案例,首先教師引導學生講述自己對于“梯形”的了解,并說出其與已學過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圖形具有怎樣的區別,同時具有怎樣的共同點,引導學生能夠在分析的過程中對圖形實現分類。隨后,教師結合多媒體功能,生動且形象地講述“梯形的面積”涉及的所有知識點,把閱讀教學融入知識點講解階段,在這個過程知識的講解需要做到從易到難,在正確解讀中把“梯形的面積”新課題知識進行融合,能夠幫助學生對于梯形的上底、高、下底等知識有著全面的了解,并且學會正確計算梯形面積,順利培養學生對于數學閱讀的興趣。

(三)傳授閱讀技巧,培養學生技能

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嚴謹性以及抽象性,要求學生在閱讀時要更認真、更扎實。所以,教師在大力培育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階段,需要傳授多樣化技巧。

比如:小紅和小明兩人共同栽種了一棵果樹,這棵果樹結了很多蘋果。我們首先知道小紅和小明從果樹上摘下來50顆蘋果,將其送給7個小伙伴。最后小紅自己手里還有7個蘋果,而小明手里還有8個蘋果。則小紅和小明總計送出去多少個蘋果?這種題是比較簡單的,唯一的擾亂點就是“分送給7個小伙伴”,學生非常迷惑,在實際解題時不能正確計算7個小伙伴獲得的蘋果數量。由此可知,出題人故意在問題中加入了“陷阱”,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鍛煉他們在實際閱讀的時候能夠看到更多的要素以及細節。從整體來講,數學閱讀其實不屬于難以理解的問題,只要牢牢把握住其中的技巧,就能充分地發揮教學的效果。

(四)課后閱讀訓練,鞏固學生能力

教師需要在實際培養階段科學地融入必要的練習活動。與此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滲透閱讀訓練的時候,需要指導學生常常使用發散性思維思考問題,這樣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有效地提升數學閱讀的實效性。

比如為了增加學生的延伸思考訓練,教師完全能夠把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加入到訓練大綱中,并且需要學生針對這些公式給出詳細的對比,在對比的過程中理清其中存在的關聯??梢妼W生在使用上述提到的公式時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進而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此可知,數學閱讀遠遠不能簡單理解為閱讀一個句子,其主要建立在對比、思考、歸納以及總結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要親自操作,多多動腦思考。

參考文獻:

[1]李偉.關于新課程中重視數學閱讀的思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03).

[2]孫俊勇,蘇桂芹.讓“閱讀”成為小學數學教與學的新方式[J].中國教育學刊,2012(S2).

[3]吳有昌.數學語言障礙初探[J].數學教育學報,2002(02).

猜你喜歡
有效提高研學后教
演 畫 想
試論如何有效提高電力電氣設備的檢修水平
健美操教學中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
讓游戲“暢游”于數學課堂教學之中
“研學后教”理念指導下的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探索
反復確定 使研學問題顯出實效性
利用“研學案”促進小學生讀寫能力
基于“研學后教”理念下的單元目標教學操作
閱讀課的后教策略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