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概念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新要求

2021-03-01 10:06張明鳴
科學與財富 2021年27期
關鍵詞:課程改革體育教學核心素養

張明鳴

摘 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首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體育學科亦不例外,如何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落到實處,就要從學科教學的根本出發,用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去指導各個教學環節,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入手,點滴積累,助力教育任務落實和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

關鍵詞:核心素養;體育教學;課程改革

近年來,“核心素養”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概念提出,各種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研究逐漸成為現階段國內、外眾多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熱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都將核心素養看作課程改革的DNA。我國教育部于2014年發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也指出,要研究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梢?,核心素養已被置于課程與教學改革的視域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2016年9月,北京師范大學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該框架指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是我國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2]。2017年,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基礎上,結合體育學科課程育人特點,研究者進一步提煉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3]。

1.核心素養的含義和特征

1.1核心素養的含義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指出學校教育應該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渠道,注重對于學生道德品德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使其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核心素養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相關學者的廣泛關注。但對于核心素養的定義,不同的研究者認識和理解卻存在著差異。我國學者林崇德教授在總結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指出,核心素養是教育發展的產物,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4]。這一點針對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來講,就應該是讓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形成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維度上的學科核心素養。

1.2核心素養具備的特征

任何概念的存在,都有著其自身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征,核心素養也不例外,它的特征主要表現為,第一,整體性。講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做一個整體,強調結構完整、結構中各環節關聯性強,結構與結構之間整合度高。突破傳統。體育課程教學的關注點放在素養整體性的形成,在關注運動技能形成和體能提高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在運動中健康行為的養成和體育品德的塑造。第二, 遷移性。 在體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通過技能的學習和體能的培養,讓學生潛移默化的理解和形成“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等理念,在練習或者競賽的過程中形成遵守規則、尊重他人、團結協作、勇于擔當的道德品質。第三,深度化。結合體育學科特點,在育人過程中要彰顯特色,不僅要達成培養目標,更要凸顯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內在興趣、感悟和反思能力。

2.核心素養背景下對體育教學各環節改革的指導作用

2.1核心素養背景下對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影響

從“健身”到“育人”的轉變,我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經歷了從重視“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到倡導“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再到培養“學科核心素養”(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的課程目標轉向[5]。經歷了轉變的體育教學應重新審視教育教學目標,在制定目標時應依托運動技能的學習讓學生秉承“健康第一”的理念,讓學生形成健康行為和優良的體育品德。

2.2核心素養背景下對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影響

內容設置應突破傳統,打破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只喜歡運動而不喜歡體育課的怪圈,切實從學生角度出發,制定教學內容。選擇以培養興趣、習慣養成、掌握技能、增強體制為主線的課程,結合課程思政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培養科學運動、情緒控制和社會適應能力,圍繞核心素養養成這一終極目標設置教學內容。

2.3核心素養背景下對體育課程教學方法的影響

在核心素養培養的背景下,體育教學方法應努力創造多種情境,并在不同情境中融入核心素養養成的活動,才能夠突顯體育學科特色。第一、學習技能的基礎情境,要改變單一的講授方式,將技能學習結構細化,多用引導,讓學生靈活運用技能。第二、健康行為學習情境,將健康理念、健康知識等認知層面的教學與健康行為等實踐層面的教學相結合。通過講授健康行為方面的典型案例和創設動態的運動與健康活動情境,讓學生在真實、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培養健康行為。第三,體育品德學習情境。有機的將體育課程教學活動與群體競賽活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活動等相結合,通過思政元素的融入助力學生體育品德的養成。

2.4核心素養背景下對體育課程教學評價的影響

課程評價是一種教育智慧,核心素養背景下,要求教師打破原有重視技能和知識傳授的評價機制,將評價盡可能的做到“多元化”,這樣才能更好的為課程教學服務。不僅要對學生運動認知、體能水平和技能發展進行評價,還要對學生在運動中的合作協調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情感意志表現等方面進行評價。在新的教學目標,新的教學情境基礎上,形成對學生的育道德、體育精神和體育品格的綜合評價。在評價的具體方法上,可采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等綜合評價方法。

綜上所述,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直接影響著能否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方針的一項重要任務,想要達成這一目標,必須要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改變和完善,教育是百年大計,任何學科都應將其作為自身的使命擔當,立足本學科領域,高標準、嚴要求,將教育教學改革工作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EB/OL].(2014-04-08)[2021-01-18]

[2] 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1-3

[3] 翟芳.深化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之我見——季瀏教授學術對話錄[J].體育與科學,2018(2):27-32,40

[4] 林崇德.構建中國化的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6-73

[5] 于素梅.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J].中國學校體育,2016(7):29-33

猜你喜歡
課程改革體育教學核心素養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