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黨史文化的價值及建設路徑

2021-03-08 04:35邢鳳萍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黨史建設文化

邢鳳萍

在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中,文化始終是根基和靈魂,只有保持自身獨特的文化,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促進自身綜合實力的增強。黨的十九大報告,也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以文化建設為重點,增強黨的統一領導力,從而引導全國人民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當中。中國共產黨在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黨史文化,不僅反映了黨的艱苦奮斗歷程,更為未來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在新時代背景下,應該對黨史文化的深刻內涵及時代價值進行挖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的活力。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要求,明確黨史文化的建設目標和思路,使黨史文化的資政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一、黨史文化概述

(一)基本概念

文化是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而黨史文化則彰顯了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和領導中國建設的艱苦奮斗歷程,從狹義角度來看就是所有精神財富的總括。黨史文化涵蓋了多方面的內容,包括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實踐中形成的先進思想理論,體現黨在領導各族人民奮斗中形成的寶貴經驗。在黨的歷史發展中,很多先進人物都以其強大的戰斗精神和革命精神鼓舞著后人,這也是黨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實踐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因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中形成的理想信念、物質與精神文明、共識和方針政策等,都可以稱之為黨史文化。

(二)深刻內涵

首先,黨史文化包括豐富的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黨史文化的基礎與前提,包括了革命故居、遺址和歷史博物館等等,承載了黨的歷史文化,以物質的形式向人們直觀展示文化的魅力[1]。其次,黨史文化包括先進的制度文化。在黨的建設及革命發展中形成了多項先進制度,用于實踐工作的指導,包括經濟制度、土地制度和法律制度等等,為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提供了可靠保障。再次,黨史文化包括了先進的理論文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在領導革命實踐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理論文化,這些文化一脈相承,但在不同時期和階段存在差異化特點。最后,黨史文化包括豐富的精神文化。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日精神等,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黃繼光、邱少云、焦裕祿等人的先進的事跡永遠鼓舞著我們黨不斷奮斗,鼓舞著人民群眾不斷前進。

二、新時代黨史文化的價值

(一)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發展提供了科學、系統的理論支持,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實踐中結合我國基本國情,逐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使其更加符合我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需求。加快黨史文化建設,也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鍵。在深刻認知馬克思主義理論內涵的基礎上,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融合,從而形成對實踐工作的全面科學指導,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和大眾化。近年來,我國社會發展進入到新的歷史階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好體現,只有不斷從黨史文化中汲取營養,才能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優勢和價值,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二)強化中國共產黨的建設

文化與政治、經濟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強化黨史文化建設也是推進中國共產黨建設的重要途徑,先進的黨史文化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多元化文化需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為黨史文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條件,在黨的事業發展中,黨史文化占據重要地位,有利于提高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加強在理論、綱領和思想方面的引領,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2]。黨的純潔性則主要表現在以馬克思主義為信仰,強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信念,從而帶領各族人民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也體現在黨史文化當中,只有引導黨員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才能體現黨史文化的資政育人價值,從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三)引領社會主流文化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只有保障主流文化的地位,才能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特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外來文化對我國主流文化形成巨大挑戰,黨員干部容易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文化的侵蝕,不利于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持續推進。而加強黨史文化建設,則能夠實現正面熏陶和感染,應對當前多元文化的挑戰,從而塑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引導黨組織的廉政建設。以黨史文化為依托,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可以實現對社會公眾的有效引導,促進全民素質的提升。

(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黨史文化在形成及發展階段都融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期加強黨史文化建設,也是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與弘揚的重要途徑。我國有幾千年悠久的歷史,在不同階段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只有在黨史文化建設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源動力[3]。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只有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才能始終保持黨史文化的強大根基及先進性,增強我國的文化競爭力。

三、新時代黨史文化的建設路徑

(一)轉變思想觀念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應該深刻認識到黨史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明確該項工作與黨組織建設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黨員干部的整體文化素養,使其在實踐工作當中以先進文化為指引,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為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應該轉變傳統思維理念,認識到黨史文化建設的迫切性,從國家及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黨史文化的時代內涵及時代價值,從而形成良好的工作風氣和氛圍,引導黨組織不斷成長和進步。特別是在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全面開展的形勢下,更應該以黨史文化為核心,增強我國的整體文化軟實力,從而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樹立新的發展理念,從時代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出發,體現文化建設中黨史文化的關鍵作用,這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不斷開拓進取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根本需求。應該明確各個部門及人員的職責,提高對黨史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并且結合本部門工作特點實現有機融合,真正做到黨史文化建設的常態化,為黨史文化的創新發展奠定可靠的基礎。

(二)加快文化創新

創新是文化保持強勁活力的關鍵,有助于在新的時代環境下增強它的資政育人功能,體現先進文化的優勢。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豐富的黨史文化,而且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呈現出差異化的特點,必須加強對黨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從而增強創新活力,在黨史文化建設中真正做到與時俱進[4]。應該從黨史文化的精神內涵、基本內容和時代價值等方面入手,強化對黨史文化的理論研究,從黨的發展歷史中汲取靈感,從而推動黨史文化的繁榮發展,有助于加快我國精神文明建設進程。對于黨史文化的研究,必須結合特定的歷史背景,分析不同時期黨史文化的特點、內涵和外延,結合我國時代發展特征加強創新,使黨史文化在新時代表現出新的生命力。

(三)堅持實事求是

無論是在黨史文化研究還是在建設工作當中,都應該始終遵循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明確當前黨史文化的發展狀況,解決傳統建設工作中的諸多弊端。在黨史文化研究當中應該堅持實事求是,注重對史料真實性的深入調查和研究,促進研究領域的不斷拓展和延伸,深入挖掘黨史文化的內涵,以便在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黨史文化的作用[5]。在黨史文化建設中切入新的研究視角,同時也不能歪曲事實,而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支撐,在工作中融入唯物史觀,真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評價中真正做到客觀和公平。

(四)完善管理制度

黨史文化建設工作應該以完善的管理制度為保障,使“以人為本”理念的滲透更加自然有效。應該保障制度建設的科學性,促進當前制度體系的不斷優化。建檔立制是黨史文化建設中的關鍵工作內容,各項規章制度和運行機制應該符合人的發展需求,防止出現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問題。對于制度的執行情況要進行嚴格考核,防止出現流于形式的情況。黨在長期歷史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制度建設中應該注重先進經驗的繼承,同時也要根據時代發展特點進行創新,在制度建設中融入科技和思想成果,加快科學化建設步伐[6]。注重對制度執行狀況的深入分析和監督,從而了解當前黨史文化建設中的問題,在獲取反饋信息的基礎上創新建設方式及路徑,滿足實踐工作的推進要求。

(五)拓展宣傳途徑

黨史文化的快速傳播,是推進黨史文化建設的重要路徑。應該創新宣傳途徑和方式,增強黨史文化的影響力和號召力[7]。在傳統工作模式下,對于線下宣傳活動的依賴程度較高,會給工作人員造成較大的工作壓力,從而影響黨史文化建設的工作效率。在新媒體背景下,應該充分發揮新媒體在信息傳播速度、廣度和深度方面的優勢,從而增強黨史文化的宣傳成效。為此,應該在先進技術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增進各個部門及人員的交流溝通,消除信息孤島對黨史文化建設的限制[8]。實現黨史文化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優化配置,有利于解決傳統工作模式下的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問題。借助于微信、微博和短視頻平臺等播放相關紀錄片,比如《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和《一帶一路》等等,通過直觀形式呈現黨史文化。

(六)加強隊伍建設

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及素養,是決定黨史文化建設成效的主要因素,因此應該培養一批高水平的專業人才,為黨史文化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鼓勵黨員干部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工作中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堅持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以先進的黨史文化為指導,實現工作方法和模式的不斷改進和優化。建立完善的培訓教育機制,使黨員干部能夠對黨史文化進行系統化學習,了解黨史文化的內涵及時代價值,并且與自身實踐工作結合在一起,增強黨史文化的融合效果,體現黨史文化的實踐指導意義[9]。除了組織線下學習活動外,還應該逐步拓展網絡學習渠道,幫助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的重要工作會議精神,以黨的先進思想理論為基礎,對黨史文化形成正確的認知,從而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養。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定期觀看與黨史文化相關的電影和宣傳片等,以推進黨史文化的建設進程,形成良好的風氣,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黨史文化建設是黨校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時代應對外界諸多挑戰的重要途徑,有利于體現黨史文化的優越性,有利于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黨員隊伍。黨史文化在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強化黨建、引領社會主流文化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實踐工作當中,應該通過轉變思想觀念、加快文化創新、堅持實事求是、完善管理制度、拓展宣傳途徑和加強隊伍建設等方式,深入挖掘黨史文化的價值并應用于日常工作,增強黨史文化的建設成效。

猜你喜歡
黨史建設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誰遠誰近?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