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家精神探析
——以榮毅仁為例

2021-03-08 04:35岳遠尊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經濟

岳遠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必須傳承、弘揚企業家精神[1]。榮毅仁(1916年5月1日—2005年10月26日)是我國著名的企業家、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一生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和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在新中國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外貿型經濟的發展和民生等領域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在經濟建設方面,關注世界經濟大勢,推動外貿型經濟發展;崇尚調查研究,促進經濟效益提升,表現出了高超的經濟韜略才能:在政治建設方面,親眼目睹黨和政府的作風,確立共產主義信念;積極參與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表現出了堅定的政治信仰信念:在社會建設方面,勤奮好學,致力實業救國;生活簡樸,助力扶貧脫貧表現出了強烈的社會擔當精神。榮毅仁的經濟韜略、政治信仰和社會擔當等對于青年一代努力學習經濟、會計、金融和國際貿易等基礎知識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對于幫助青年一代加強道德修養、確立共產主義信仰仍然具有重大的啟迪意義。

一、經濟韜略:推動外貿型經濟發展,促進經濟效益提升

榮毅仁不僅是一個埋頭實干的企業家,而且還是一個視野開闊的經濟學家。新中國成立前,他是榮氏家族企業的優秀管理者,經營面粉、紡織、機械等遍及全國的20多家工廠。建國初期,他出任申新紡織印染公司總管理處總經理,使企業的經營規模有了更大的發展。改革開放后,他出任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使中外合作經濟有了很大的起色。

(一)關注世界經濟大勢,推動外貿型經濟發展

20世紀70年代末期,由于中國的改革開放剛剛起步,在經濟建設中需要大力引進國外資金、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以及優秀的管理人才。1979年1月,鄧小平叮囑榮毅仁說:“多搞些對外開放和經濟工作[2]?!睒s毅仁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于1979年6月27日成立后,積極向國外拓展業務,引進外資和先進設備,招攬各種外貿人才,有力地促進了國內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在制定對外經濟方面的法規政策時,榮毅仁根據自己的經驗積極建言獻策。例如,榮毅仁在國家制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時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對于外方的投資應該“只定下限,不定上限”,但是外方的出資比例“不低于25%[3]”。榮毅仁的這些好的建議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采納,體現在該法第四條之中。這樣的規定可以吸引更多的國外資本,壯大我國的經濟實力。

(二)崇尚調查研究,促進經濟效益提升

榮毅仁認為,經濟效益是發展經濟的重中之重。例如,1960年,全國棉花產量銳減,紡織企業利用各類雜纖維作為替代物,但很多企業盲目跟風。針對此種現象,榮毅仁深入實地查看雜纖維的生產和利用情況,制定了開發利用雜纖維的三條原則:一是根據不同纖維的特征分類利用;二是解決生產設備與雜纖維的適應性問題;三是生產安全問題。再如,1965年,榮毅仁帶隊到西北國棉一廠調查研究,解決了小車間和大輪班一條龍管理之間的矛盾問題,受到廣泛的好評,被稱為是“內行的見解[4]”。正是在長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榮毅仁多方論證,總結出了提高經濟效益的若干辦法:(1)選好投資項目是前提。任何投資項目必須提前論證,研究該項目是否有經濟效益。(2)建立規章制度。資產負債表、成本會計核算等制度是保證該項目有序運行的基礎,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3)改革經營管理體制。理順各種經濟聯系,克服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等各種制約因素,注重各部門之間信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4)培養商業人才。根據擇優錄用的原則招攬各式人才,做到兩個并重:業務知識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并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5]。

二、政治信仰:確立共產主義信念,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

榮毅仁親眼目睹黨和政府的作風,確立共產主義信念;積極參與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他正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我跟共產黨是跟定了的[6]?!?/p>

(一)親眼目睹黨和政府的作風,確立共產主義信念

榮毅仁通過自己的觀察逐步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中國新政權的認識。在上海剛剛解放時,他注意到“解放軍戰士日日夜夜風餐露宿在馬路上”[7],深為震撼。解放軍戰士堅決執行命令,絕不打擾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人民解放軍是共產黨領導下的隊伍,軍隊的所作所為是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真正體現,“是秋毫無犯的人民子弟兵。由此, 我對新生的政權有了好感”[8]。新中國成立后,榮毅仁多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待,毛澤東鼓勵他要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會忘記的;周恩來時刻關心著他的成長,尤其是“文革”期間專門安排人員保護他們夫婦;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后對他委以重任,讓他組建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1978年2月,在全國政協五屆一次會議上,榮毅仁被推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榮毅仁說:“通過與黨政領導人的接觸, 覺得他們有朝氣、守信譽、尚實干。[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發生了轉移,榮毅仁以極大的政治熱情積極投身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之中。榮毅仁盡管在“文革”期間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但他沒有動搖對黨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并于1985年7月1日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自己的夙愿,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

(二)積極參與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

新中國成立前,民族工商業長期受到西方帝國主義和國內封建勢力的壓榨,企業經常因為缺乏原料、資金等而不能正常經營。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開展統一財經工作,物價得以穩定,企業的生產得以恢復和發展。毛澤東高度評價為“不下于淮海戰役”,甚至“國內外那些對共產黨能否搞好經濟持懷疑態度的人,也不能不表示贊佩,嘆為‘奇跡’”[10]。當時,榮氏家族企業的經營在歷經坎坷之后也逐步走入正軌,榮毅仁對此非常贊許地說:“共產黨的辦法是很多很好的[11]?!?954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會議,決定擴展公私合營計劃。同年5月,榮毅仁率先進行公私合營,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1955年10月,榮毅仁在座談會上向毛澤東匯報有關情況,提到公私合營剛開始時“有些工商業者怕受束縛”,確實在思想上有顧慮,但是,“現在有90%的工廠接受了國家的加工訂貨”,由此說明國家的工商業改造政策逐步得到認可。在這次會議的發言中,榮毅仁還提到私營工商業資產和國家資產相比差距非常大,“抱住私有制不放,未免目光太小”,要積極投身于國家的建設之中,“使我們的國家更發展,生活更好[12]”。榮毅仁積極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并且身體力行,被冠之于“紅色資本家”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

三、社會擔當:致力實業救國,助力扶貧脫貧

榮毅仁是一個熱心的社會活動家。新中國成立前,青年時期的他勤奮好學,致力于實業救國;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擔任中國扶貧基金會榮譽會長后,對中國的扶貧事業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一)勤奮好學,致力實業救國

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的民族工商業在西方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產階級的多重壓迫的夾縫中求生存,艱難地成長著,嚴重制約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榮毅仁年少時在榮氏創辦的公益小學讀書,晚上跟隨大公圖書館館長嚴肖蘭學習四書五經,成績斐然。榮毅仁于1937年從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時就立下了雄心壯志,“畢業后要好好做點事業,報效國家”[13]。他畢業后就進入了家族企業,先后出任無錫茂新面粉公司助理經理等多項職務?!肮ぷ魇钟眯亩趭^,當日事不辦完不下班”[14],對企業的運營管理、資金周轉、行業合作等都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成效。

(二)生活簡樸,助力扶貧脫貧

榮毅仁出生、成長于富裕之家,新中國成立后又出任多個政府要職,但他一生生活簡樸,作風樸實。尤其在北京工作期間,居室家具都是普通的沙發、桌子,身著中山裝,到工廠、下車間、進食堂,幾乎和普通工人一樣。他深知勞動人民生活不易,時刻牢記毛澤東要求他為人民服務的殷殷囑托。新中國脫胎于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舊社會,加之中國的人口較多,貧困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在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三屆理事會上,榮毅仁深刻指出了扶貧工作的重要性。他認為:“扶貧在中國是一個很大的事情[15]?!蹦芊裾嬲箯V大人民群眾解決溫飽、告別貧困,走上富裕的發展道路,關系到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全局,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為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要樹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基點。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扶貧事業也要靠自己。(2)要堅持開發式扶貧。做好項目開發,以項目開發帶動當地人民走向富裕。(3)要全社會共同參與。貧困問題是全社會的共同問題,要發動社會各階層的人民都積極參與。

總之,榮毅仁.“是愛國奮斗的一生”[16]。習近平稱頌他是“愛國企業家的典范之一”[17]。榮毅仁一生致力于企業的經營管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尤其是對中外合作經濟發展的貢獻尤為突出。他不僅留下了企業微觀經濟管理方面的真知灼見,也留下了國家宏觀經濟管理乃至世界經濟運行方面的運籌韜略,對青年一代的成才成長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經濟”
夜經濟 十人談 激蕩另一種美
經濟下行不等同于經濟停滯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分享經濟是個啥
分享經濟能給民營經濟帶來什么好處?
擁抱新經濟
“懷舊經濟”未來會否變懷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