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研究

2021-03-08 04:35賈凱崴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

賈凱崴

引言

20世紀至今,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了革命戰爭的勝利,并通過實施改革開放和一系列正確的發展舉措,將我國的經濟發展推向了正確道路。截至當下,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成果已經愈來愈成熟,內容涵蓋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治理等各個方面,彰顯著群眾的智慧光芒,濃縮了歷代發展中的經驗總結。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際,深化黨的理論創新依然不能停止步伐,由此,基于方法論角度梳理歸納已經成型的理論成果是目前的主要工作之一[1]。在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過程中,切忌一味地追求新意,這是源于其散發的科學性除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和進行實踐以外,還在于其屬于我們社會的“信仰”。所以,如果要完成現階段的理論創新,就應該體現出發展的目光,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與時俱進,唯有如此,方能達到推動我國不斷發展的目的。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動力機制

基于本質而言,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涉及的是上層建筑方面的問題,除了必須具備真理認知的自發性外,還必須能夠尊重實際,體現出本土化的自覺性。

(一)內在動力:真理的發展需要

基于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可以知道,在人的發展和進行社會探索的過程中,兩大基本活動貫穿其中,具體而言即認識、改造世界。之所以要不斷地認識世界,為的是獲得真理,以此來提升人的認識水平,推動社會發展。真理,即全面客觀地反映出客觀事物的面貌、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實際上,因為生產力的差異性,以及具體的歷史條件的限制,導致了人的認識總是有限的,由此,真理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獲得豐富[2]??偠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內生動力就在于真理發展的內部規律所具有的性質。

一直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探索就從未停止過,其實際上屬于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系統性梳理以及總結,明確了我國的發展國情以及黨的執政規律,與此同時,有力地探索了社會主義在我國的發展規律,幫助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邁向現代化國家發展道路,如此種種,處處彰顯著理論創新的意蘊。在實踐的基礎上,明確了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具有耦合性;基于我國的國情,黨的建設不可或缺,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領導力量;之所以在現階段堅持深化改革,為的是能夠繼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向前發展,在此基礎上加速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二)外部動力:實踐的指導需要

持續進行理論創新并非追求理論發展,而是用來對實踐進行整體上的指導。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當中,實踐要想擺脫盲目性,就必須選擇科學的理論來對其進行指導,如此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走彎路。站在組織、國家等發展角度而言,必須堅持和發展集體認同的共同思想,從而團結和凝聚個體,推動整體社會的發展。共同思想并非是總和的個體思想,而是在認識和尊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前提下經由總結形成。

自從新中國建立至今,我國就始終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持續進行著不同領域的探索,開創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模式,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傮w而言,在一系列的實踐基礎上,我國的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對于社會主義制度的內涵認識得更加深刻,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盲從不氣餒,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符合國情的發展目標。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科學模式

無論是哪一種理論,其形成的過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探明其產生根源、形成方式等。

(一)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事實上,理論創新均離不開以實踐為前提,由此可見,理論創新的實現除了要依靠理論自身的內在品質以外,還必須結合現實的實踐環境以及條件。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即是其一系列理論和中國的具體實踐進行結合的體現。

發展的基礎是堅持,與此同時,堅持的前提是發展,所以,基于實踐所獲得的發展方屬于堅持?,F階段,我們要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動搖,這要求我們必須能夠自覺地借助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原理認識世界,并在此基礎上使用其具體的方法論原則去指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如此一來,就可以確保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得到不斷的考驗和驗證[3]。需要始終銘記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并非是對自身的全面否定和推翻,其核心在于把其理論內涵和我國特色的實踐相結合起來。通過分析我國的發展歷史可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實際上就是在我國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對當時的時代主題的界定以及各項實際發展問題的解答,屬于在理論以及實踐層面的彰顯。一直以來,在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過程中,就持續彰顯著其具有的科學性和理論價值,在我黨的發展歷程中,延伸了馬克思主義的時空。

我國的具體實踐,可說是當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的出發點,這之中,涵蓋了以往歷史階段當中傳承至今的內容,包括文化等;同時,還涵蓋了此時此刻發生的內容,像是如今的生產關系以及方式等;就縱向發展而言,還涵蓋了對日后發展預期的內容,如我國邁向民族復興的目標。綜上,彰顯了我黨進行的理論創新從未止步不前??偟膩砜?,發展和運動始終客觀存在,實踐不停,由此,創新就會一直跟隨著發生?!翱陀^而言,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形成過程,在本質上彰顯了我黨對于其理論的深刻認識和把握,通過進行一系列的結合我國實際國情的創新,為其烙上了‘中國基因’,在此基礎上使其散發著真理的光芒[4]。通過進行不斷的創新,讓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生命力始終能夠彰顯出來,使其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質’,所以能經久卻不衰?!被厮輾v史可知,從馬克思主義傳入我國以來,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在結合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基礎上,帶領群眾進行了各項有益的探索,改變了我國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展性質,建立了嶄新的中國,這之后,馬克思主義始終作為我國開展各項工作的指導,讓我國一步一步邁向發展中大國的地位。

(二)堅持領袖與群眾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就在于其不但在認識論方面具有實踐性,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同時,也并未一概否認歷史人物在推動社會歷史發展中所具有的積極意義??陀^而言,每個歷史時代中都存在著幾個可以促進社會發展的英雄般的歷史人物。在社會發展長河當中,這些人物確實發揮著非常重要的推動力,可是,必須明確的是這在本質上屬于群眾智慧創造的結晶。就外部的形式而言,理論創新來自于當時的領導人以及行業內的人才等。事實上,理論創新并非易事,其中會充滿各種阻力以及艱辛的因素,需要依靠清醒的頭腦展開創造活動,在個體當中,政治領袖和各類人才往往自身具備宏觀的歷史視野,以及為社會發展出力的歷史責任感,同時,他們擁有大量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所以,這就使得他們較普通理論工作者的創新能力通常更勝一籌。毫不夸張地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在我國的發展從未停止過,已經出現了很多成果,從引領我們新中國搞建設求發展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開始,馬克思主義一直在不斷地被豐富開拓和創新,已逐步形成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在現階段,全黨全社會都在認真貫徹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以這一偉大思想引領中國共產黨和國家走向新時代輝煌,實現民族振興、國家興旺、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

歸根結底,理論創新的內在源泉始終緊緊依靠著每一代群眾的創造實踐活動?;谖覈奶厥鈬?,在搞革命、建設以及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并沒有可以直接借鑒的經驗,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發展基礎十分薄弱,然而,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群眾發揮自己的智慧,繼而通過同時代的精英加以提煉和歸納,使這些來自于群眾的智慧能夠進入到國家決策的上層建筑范疇,并且不斷地推動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步伐向前邁進。由此可見,群眾和領袖的互動機制對于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具有非常關鍵的促進作用。

(三)堅持國際共性與民族個性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指導地位源自于其具有的科學性,和其他的理論相較而言,其更加全面客觀地揭示了自然、社會的發展本質,以及人類思維發展的規律,其原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其方法論可以指導我們展開各類實踐活動。歷史客觀地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理光芒,可以說,其對于整個世界的發展進程有著不小的影響。此外,必須要明確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真正實現離不開具體社會的實踐活動[5]。對于我國的發展而言,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必須以具備鮮明的民族特征為前提,使其用于我國的民族實踐,如此,方能達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目標。

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給探求救國救民道路的有識之士打開了一扇窗,在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后,革命領袖勵精圖進,借助于馬克思主義進行指導,最終獲得了革命的勝利,成立了嶄新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在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始終和我國發展實際緊密結合,其理論創新一直來源于中國具體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非常豐富,可以說是屬于理論創新的最佳體現。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有效方法

理論創新的實現,必須依靠理論普及作為基礎,唯有如此,方可以推動理論創新的實現。

(一)理論創新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科學的和偉大的,就在于其不同于前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他始終強調實踐為歷史發展的基礎,同時,明確地把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和認識過程結合在一起,建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在慶祝首個百年發展目標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擲地有聲,令人歡心鼓舞,他再次肯定和強調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科學性,號召大家繼續堅持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原則?;厮菸尹h的發展歷史可知,從毛澤東思想開始不斷獲得發展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持續出現,包括鄧小平理論以及“中國夢”等,均有力地指導了我國的社會發展,幫助我國提振經濟,在市場經濟地位成熟的前提下,綜合國力不斷攀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三農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因此,在邁向民族偉大復興的發展道路上,必須繼續堅持和用好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奪取更多發展成果。

(二)理論創新要堅持科學態度

現階段,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處于新的歷史條件,我國建設發展更是刻不容緩,必須在發展的大好環境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向前進。在對經驗教訓總結的基礎上,積極地科學地規劃未來的發展模式,這個過程中,必須始終不動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同時,認準并走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以期最終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幾代人的夢想[6]。期間,應該認清中國實際國情,使其和理論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在此基礎上完成理論創新。除此之外,必須堅持四個自信,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高高飄揚,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指導。

(三)理論創新要堅持解放思想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在現階段,國際社會的整體情況發生了變化,單邊主義和民族主義有所抬頭,現實與歷史都更加嚴峻地考驗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水平。在這個背景下,黨和政府必須按照群眾路線開展各項事業,在解放思想的引領下認識時代發展的潮流,善于創新,以期可以應對任何艱難的發展環境和來自于外部敵對勢力的挑戰。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教條主義,始終能夠擺脫來自于僵化思想的束縛,通過解放思想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工作取得新成果,正在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邁向更高的水平。

綜上,在我國現階段的發展過程中,理論工作者必須要持續致力于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普及,同時,應該重視實現各項工作的理論創新,使其能夠更好地指導我國社會發展??傮w上來看,要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普及,就必須重視廣大群眾的理論掌握情況,應該通過進行一系列的理論創新來獲得群眾的關注,幫助群眾進行理解和學習。如此,群眾的理論素養才會從根本上獲得提升,我國社會發展的凝聚力也會更加強大,實踐活動才能加入更多的創造性,繼而推動理論創新獲得更好的發展。

猜你喜歡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正確認識和把握藏傳佛教中國化的幾個問題
堅持理論創新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若干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