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打造黨建思政融合共同體品牌的策略研究

2021-03-08 04:35郭劍恩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思政融合政治

郭劍恩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得到了改革和創新,使得教育的內容更加接近現實生活,也為社會輸送了更多合格的建設者,用高標準的政治思想武裝大學生,可以快速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使大學生在未來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搶占先機。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幫助大學生走出思想困境

經過艱苦、緊張的高中階段的學習,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校園以后,忽然發現高校生活和高中生活是兩種不同的風格和方式,學習、生活和精神等都相對自由,許多事情都要依靠自己的判斷去執行,而這些變化對于思想未成熟的大學生群體來說的確是一大挑戰。當今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但是在社會生活的許多環節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西方許多思潮也跟著涌了進來,這些思潮的價值取向等都與我國有所不同,這就給大學生造成很大的思想困惑,一旦大學生的思想和社會現實發生碰撞,思想困惑就會演化為思想危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找到由道德危機、信仰危機、心理危機引發的案例,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惕。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不能松懈還必須加強。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課堂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尤其要加大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融入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糾正他們的錯誤思想和認識,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三觀,養成獨立自主的正確判斷力,從而擺脫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成為名副其實的“四有”新人[1]。

(二)完善高校素質教育體系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深化,我國也積極探索教育模式的創新,素質教育成為當前教育的方向和主題。素質教育就必須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因為缺少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知識體系就會出現很大的缺口,使得教育體系不夠完備。高校的偉大使命就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培養出來的人才就會存在很大的缺陷,培養出來的高素質人才就會是畸形的高素質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知識融合起來,在高校完善的思政教育體系中,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這個載體實現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使實事求是和求真務實成為大學生未來行動的標尺。

(三)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和高效持續發展雙重目標

在思想教育過程中,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讓崇尚理想信念成為廣大學生的行為準則,讓大局觀、政治責任感、事業心深入人心,讓廣大大學生成為自覺踐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力軍。與此同時,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各高校積極加強學科建設,為高??茖W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高校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也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目標。就目標來說,高校黨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統一的。但是在工作實踐中,高校黨建還存在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脫節

黨的建設,從廣義上說是一個政黨為了更好地完成領導和治理國家的神圣使命,而進行自我提升的理論和實踐活動。中國共產黨的黨建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指導原則,是把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貫徹落實到中國革命實踐的過程,是建黨學說在中國革命實踐中的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在中國化的過程中為中國共產黨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原則和強大的理論武器在中國化的過程中,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中國的革命實際,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新的歷史發展先后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力地推進了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建設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聯系。任何一個政黨,政治路線是組織路線的前提,組織路線是政治路線的組織保證,兩者密不可分。離開了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就會發生偏向;離開了組織路線,政治路線就失去了執行的基礎,成為空中樓閣。所以無論在什么時候,黨建必須圍繞各個歷史時期的核心工作來開展,真正做到緊密聯系群眾、求真務實[2]。尤其是在執政的條件下,加強執政能力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加強黨的建設,才能更好地完成執政使命。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屬不同的管理部門,因此,許多黨員干部就把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割開來,甚至有人把黨建工作歸為黨政部門,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歸為一個學科。因為認識上存在的偏差,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課堂開展,黨建工作在課后開展的狀況。再加上許多大學生都不是共產黨員或者入黨積極分子,更是為一些學校把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分割開來提供了依據。

(二)與形勢教育結合不夠緊密

黨建是我國革命和革命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實踐證明,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隨著現實環境的改變,革命隊伍里的一些同志和管理對象的思想作風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發展成果日益豐碩,廣大黨員干部面臨的各種誘惑日益加大,因此,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廉政建設時刻也不能放松。但是在一些單位或者學校,開展黨建工作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任務安排,沒有圍繞國內外形勢、圍繞黨的中心工作來開展,因此,廣大黨員參與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不高,沒有達到“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要求。

(三)活動比較單一

在高校里,為了加強管理教職工黨員和學生黨員,單獨成立了學生黨支部,如此一來就在黨員活動中形成了“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有些學校常常以學生學習任務繁重為由,在設計黨員活動時,常常把學生黨員排除在外,使得學生黨員活動形式比較單一,除了學習討論還是學習討論。

三、打造黨建思政融合共同體品牌的思考

(一)要有下好一盤棋的思維

要把黨建和思政融合提升到新的高度來認識,把它視為黨的一項偉大事業去落實。黨建的任務之一就是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而思政的工作目的就是培養“四有”新人,為社會主義事業輸送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這一點上,黨建和思政的目標基本上是一致的。把思政提高到黨建的高度,是高校對思政工作重視的體現。把黨建的觸角延伸到思政領域,是黨建工作的創新。為了打造黨建思政融合共同體品牌,必須打破原來各自為政的認識思維,樹立一盤棋思想,成立綜合協調性的機構,對品牌建設工作進行統一的規劃、統一的部署、統一的落實,提高品牌建設效果,在黨建和思政工作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發展格局[3]。

(二)建立“基地+校區+社區”的品牌創建模式

不能關起門來搞教育,同樣也不能關起門來創品牌。黨建和思政融合過程中,形勢教育的內容十分重要。尤其是對于廣大學生黨員或者廣大入黨積極分子,更應該讓他們深入生活實踐中,感受到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從而激發他們愛家、愛黨、愛國的情懷。在讓他們感受到豐碩成果的同時,也讓他們意識到前進的道路上還遇到許多的問題和困難,從而培養他們對國內外形勢的判斷能力。在創建黨建思政融合共同體品牌的過程中,可以選擇當地若干個先進企業作為教育基地,讓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真實內涵。也可以選擇學校附近的一些社區建立幫扶關系,定期組織學生和黨員深入社區開展有意義的活動。通過多方合作,實現品牌創建的聯動性、趣味性、文化性,為品牌創建拓展廣闊的空間。

(三)確定活動主題,引導學生積極討論

在創品牌過程中,各黨支部要根據大學生黨員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確定不同的創建品牌,然后根據品牌設計活動內容。每次活動結束后,通過思政教育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討論,確?;顒有Ч?。

(四)加強學科建設,在理論研究中實現二者互融

高校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設置一些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科,可以有效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更好地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茖W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需要始終堅持學科建設的規則,讓課程建設更加學科化和科學化。做好黨建工作也需要積極地進行相應的學科建設,全面遵循從嚴治黨的標準,提升高校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要積極地追求一些學術政治的教學理念,不斷結合一些先進的學科研究方法,更好地進行黨建工作,為以后的思想政治課程建設和發展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撐。另外,高校還要不斷加強學校各個部門和相關學院的黨建工作,盡可能有效運用黨建工作深入挖掘各個學科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漸形成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相關補充。

(五)發揮協同效應,在提升實效中促進二者互建

高校應該全面推動黨的積極的建設工作,要不斷結合思想政治的相關理論課程建設,使二者之間能夠共同發展,還要以育人為基礎,積極建設大思政的良好工作格局。高校的黨建和思政建設,應該不斷挖掘校內的優秀資源,創新科學的工作機制,跳出之前的視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相關建設,不僅需要在教學內容當中有所體現,還要積極地融入黨史和黨情的教學內容,還要把黨的建設科學地融入思政建設和教學當中。所以,高校要把黨的建設工作和思政理論進行深入的融合,更好地協調二者之間的相互配合,根據黨政同責的一些基礎要求,堅持合理有效的建設原則,全面促進學校的黨建工作快速發展。

打造黨建思政融合共同體品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黨辦和教學等單位的通力配合。在創品牌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前的形勢發展狀況以及學生的思想狀況大膽創新,推動黨建和思政深度融合,開創黨建和思政融合發展新局面。

猜你喜歡
思政融合政治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融合》
思政課“需求側”
“政治攀附”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