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化資源賦能打造職業教育“山東樣本”

2021-03-08 04:35
文化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職教青島應用型

潘 琳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文化產業對技術應用型人才需求迫切,技術應用型人才供給缺口較大。職業教育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是推動經濟社會及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青島作為沿海重要城市,現階段急需依托文化資源賦能,進一步激發城市活力。文化繁榮與經濟發展離不開應用型人才的支持,因此,職業教育也是推動青島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青島職教文化資源賦能經濟的現實意義

青島成為新一線城市為未來更深層次地激活城市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島是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是沿海旅游文化的重要代表城市,因此,如何激活整座城市的文化資源,賦能經濟,激發城市發展的潛力格外重要。青島文化資源內容豐富多樣,近年來,青島竭力打造職業教育高地,其中職業教育所涉及的地域文化資源容量巨大,因此,打造職教“山東樣本”,推動職教文化資源對經濟的巨大推動力,意義重大。

(一)產教融合推動產業文化發展

職業教育與產業文化發展相結合,既提高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就業針對性等,推動職業教育水平的大跨步發展,也反過來激活了產業文化,帶動了產業經濟,促進了產業的發展。比如,動漫文化的繁榮離不開動漫產業的支持。動漫產業的發展依托動漫專業人才,而專業人才需要職業教育的培育,也只有職業教育動漫專業的進步才能促進動漫文化的繁榮,進而推動動漫產業的發展。

(二)職教文化擴充旅游文化資源

青島打造職業教育“山東樣本”,一旦“山東樣本”打造成功,不僅會輻射整個山東半島,帶來巨大的旅游資源,而且職教發展帶動職業文化的發展,也會融入青島旅游文化的大范疇之中。

(三)職教文化資源催生經濟新業態

職教文化的繁榮與發展,會帶動產生新的產業創新思維,會催生新的經濟業態。依托職教文化,形成職教文化產品,以產品促進形成產業鏈條,催生新業態。青島國際職教城的發展,與當地非物質遺產、海洋文化、旅游文化、會展文化等融合,滲透創新理念,打造出新形勢、高品質、大容量的經濟新業態。

(四)依托先進職教文化資源吸引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任何地區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先進人才的支撐。近年來,青島對于先進人才的吸引力度極大。區域內先進的職教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極強人才競爭力的標志。職教文化資源巨大的影響力必然會提升地區先進人才流入量。

二、青島職教文化資源賦能經濟的不足與挑戰

(一)缺乏“共生+協同+賦能”理念

2019年11月20日,青島國際職教城項目正式啟動實施,擬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職業教育科技產業城,目標定位于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職業教育聚集區、職業技能人才貫通培養示范區、產教融合先行區,形成“人工智能+互聯網教育+教育裝備制造”千億產業集群[1]。青島國際職教城是青島北部的重點組團,東臨即墨主城區,西接膠州市,南接城陽區,約82.8平方公里,,周邊產業聚集,毗鄰國際陸港 、國際商貿城、汽車產業新城、臨空經濟區等眾多產業功能區,為職教城提供了有力的資源支撐。

各地職教城發展中有一個共性瓶頸,那就是共生思維缺失,協同途徑不順,賦能力度不足。共生思維缺失是指區域內高職院所未意識到職教城發展是所有參與者的“生命共同體”,因此,在各院校出現資源獨占,寧可浪費也不共享的現象;協同途徑不順是指職教城內各院所各自為政,缺乏溝通、協調與合作;賦能力度不足,是指人力資源激發區域經濟活力的力度不夠?,F階段,青島職教城發展也并未找尋出高效的解決路徑。

(二)缺乏對職業教育的價值認同

教育若想產生并帶動巨大的文化資源,首先需要被社會認同,只有被認同,教育的質與量才會有所提升,才會產生巨大的資源虹吸及文化輻射作用。但近年來,職業教育相對于高等教育其發展潛力仍未被挖掘出來,在社會認同方面,仍有巨大可為空間。

(三)專業設置缺乏經濟市場靈敏性

職教文化資源賦能經濟的前提是職教本身能夠輻射經濟市場,能夠與產業經濟良性結合。但當前,部分職教專業的設置缺乏市場調研,不少專業的就業前景與市場需求并未協調起來,因此出現培養的人才不能很好進入就業環節的現象,對教育資源帶來極大的浪費,也影響整個職教產業的社會評價,以致職教文化資源賦能經濟不足。

(四)職業教育與產業文化融合不充分

現階段,青島職業教育作為獨立的教育內容與階段,與產業及其文化的融合仍需要政府的引導與支持。一旦缺失外來催生力量,職業教育極容易與產業及其文化割裂。因此,需要職業教育與產業及其文化自主融合的內生力量。

三、青島打造職業教育“山東樣本”的路徑策略

(一)全方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職業教育互動式發展

市場指引,形成“提質量”產業意識形態。技術升級對于產業轉型升級有著極其重要的分量,技術升級的實現和完成受到企業主產業意識形態的影響,只有企業主認識到技術升級的重要性和意義,形成了“提質量”的產業意識形態,才能堅定完成技術升級的艱巨任務。技術升級離不開技術人才的支撐,這種支撐倒逼企業主認識到技術人才的價值,從而打開技術人才的市場缺口。

政府牽頭,訂制“菜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往往有滯后性,這就要求政府牽頭,根據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術人才的需求與職教主體訂制“菜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教育主體針對企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培養出訂制人才,減少中間環節,實現職業教育技術人才定點輸送。第三方介入,實施“點評式”互動發展評測。引入第三方評測機構,及時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給予評測,對企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滿足程度進行反饋。

(二)多層次創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

引導部分符合條件的大中專院校逐步向應用型職業院校轉化。對于主動向應用型職業院校轉化的院校,給予政策傾斜,鼓勵其培育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接軌的人才。開通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委培教育直通車。利用“職教高考”等,擇優選拔出職教優秀生源,進行定點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委培,落實此類人才的就業,以及后續培養,實行定期回爐受教政策。

擴充未來“職教高考”的生源量。2020年,青島市政府印發《青島市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青島要全面對接“職教高考”制度[2]。任何一種教育,生源的質與量都極其關鍵?!奥毥谈呖肌敝贫葍灹嫉年P鍵之一,在于能夠擴充出大量的生源,從中擇優,推動職業教育的繁榮發展。提前在中小學群體中分流潛在生源,在普通中小學開設職業啟蒙教育課程,在普通高中課程中增設職業技術,以“文化課+X”的形式列入中考,其中X為職業教育選修課。取消省內“職教高考”生源地域限制。吸引外地優秀生源入青,對于外地拔尖職教人才,實行戶籍和住房照顧。利用媒體資源,加大宣傳力度,擴大青島“職教高考”影響力。創建 “高層次應用型拔尖人才評選計劃”“優秀應用型人才榜樣庫”等,并對入選人員進行待遇和工資傾斜。

(三)高標準打造青島國際職教城創新高地

圍繞精準的功能與定位,集聚參與主體。青島國際職教城主要職能定位是國際級高技能人才培育與職業教育產業鏈創新中心、青島市“教育+”產業聚集區等;規劃目標是“產學研城鄉游”融合發展的國際科教之城、綠色現代的生態智慧之城等[3]。應圍繞上述功能與定位集聚有共性目標的參與主體,讓不同參與主體在共同的發展理念和功能定位下,組合成“命運共同體”,協同發展,合力共生。

依托開放、競爭與激勵政策,催生職教聯盟。職教城建立的初衷不僅僅是為了把各個職業院校進行地緣上的拉近,更重要的是將各個成員院校進行整合,發揮“1+1>2”的作用,加強合作、共享與創新。面對職業院校獨立單位間各自為戰的現狀,職教城應施行激勵政策,對做得好的職教聯盟實行政策傾斜和獎勵。擴大開放與對外,不能讓職教城成為職教院校的圍城,打開“走得進來”“趕得出去”的大門,讓教育資源流動起來。

實行“教育+”多元辦學格局。吸引有能力、有意向的高精尖等先進企業參與職教辦學,對參辦效果較好的企業,大刀闊斧地推動其與職教院校的二級院校進行股份制混合共建,并按照財政部相關政策,抵免教育費附加,并傾向給予部分稅費抵免。

凝聚高水平職教師資力量。創建國家職教名師平臺,對部分師德突出,同時專業能力拔尖的教師授予特殊榮譽。在職稱評定中,向職稱教師實施名額傾斜,在職稱評審中,重視創新研發比重,對研發能力突出的職教教師,實施破格聘用。

構建企業創新研發專家與職教教師隊伍雙向流通機制。鼓勵職教教師到企業中掛職鍛煉,支持企業先進科研人員到職業院校兼職,實行第三方評估,對于科教水平極高、師德良好的企業先進科研人員簽訂長期兼職合同,支持職教教師與企業科研人員合作研發,加大交流。

猜你喜歡
職教青島應用型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關于構建鐵路職教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上合,從青島再啟航
青島如何引進人才
中英越洋握手 職教領跑未來
第8講 “應用型問題”復習精講
青島明月申牌?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鎮職教城考察
基于應用型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